更新於 2022/02/27閱讀時間約 21 分鐘

在德國求職時必定要了解的知識與心態

在德國求職有相當多的層面,在這邊我希望能濃縮自己在德國9年求學工作的知識經驗讓大家在求職時能有更多更好的準備。以下可以是一個checklist來幫助大家更完善地做足求職時的功課。
在找工作前最基礎要問自己的問題:
  • Who: 我希望跟什麼樣的人的共事呢?
  • What: 我希望做什麼樣的事情呢?
  • Where: 我希望在哪裡工作呢?
  • Why: 我為什麼想做這個工作?
相信在問過自己這些問題之後會有一些初步的答案,但先不要這麼輕易地就放過這些核心問題,因為接下來要做的事,是去估狗相關的關鍵字,例如“careers in (your field of interest)”、“a typical day in (your field of interest)”,去了解相關的從業人員在做什麼。當然,更深入地了解是推薦的,例如去查查相關youtube影片的分享、以及找尋LinkedIn相關的資源等等。
你可以去德國大學的LinkedIn上看看校友們都在哪裡就職,找到幾個比較“順眼”的帥哥美女傑出校友,好好寫個訊息跟對方約個時間來聊聊,相信能夠讓你更加了解相關的職位以及公司在做什麼。
Mannheim LinkedIn Alumni
如果想要找專門台灣人的聯絡網路,可以上FB的德國台灣人求職版、或者是在LinkedIn上的TPG (Taiwanese Professionals in Germany),上面都會有相當多在德國從業的台灣人可以去接觸了解。
在搜索職位這方面,要去求職網站上設立job alert,即在輸入關鍵字之後,可以讓系統來定期推送相關關鍵字的職位,這樣可以省下非常多找工作的時間與心力,著重在修改履歷以及進修的部分。

找個戰友
好的戰友陪你一起上天堂
找工作雖然是一個人的事情,但如果你能找到一個同甘共苦的兄弟姐妹,那整個過程會更激勵也更輕鬆一點。一個好的戰友不但能跟你分享職缺,也可以時時跟你一起討論與分享求職過程的點點滴滴,這些都會大大促進雙方求職的效率。
在這邊想講一個例子,當初我在自己獨立找工作的時候,突然有個中國同學問我要不要來定期討論雙方求職的狀況以及分享心得。起初我是不太願意的,畢竟跟對方並不太熟,此外我認為找工作是自己的事情,為什麼需要跟一個同樣也在掙扎的同學討論呢?但在對方“盛情難卻”的邀請下,我還是答應了彼此訂定一些時間來互相update。
我發現這個互動比我想像還要來地好,這有幾個原因。第一,因為有個人同樣經歷辛苦的求職過程,所以心情舒坦了不少;第二,我們雙方都有互相分享對彼此有興趣的職缺,助人人助,雙方都得利;第三,有任何求職問題都可以互相討論與訓練,1+12。我忘記誰最後先找到工作了,這也不太重要,重要的是,當初這個互動讓我求職的挫折與不安感大大降低許多。
當然最好找個不同領域的朋友來一起互相砥礪分享,不要同時競爭同一個職缺,另外彼此也要保持真心不驕傲,是存著互惠的心情來跟對方一起加油,而不是找到工作後開始炫耀造成另一方的壓力。這樣的關係可以很有用,但也需要雙方都有極度開放與包容的心態,如此一來這個正向循環才能夠持續。

實習/學生工與論文
說實在的,在學期間的實習確實不太好找,因為除了時間要搭上,有時候還會受限於所謂的Pflichtpraktikum,即學校規定一定要做實習才能畢業,很多時候企業會因為這個考量而優先錄取這類學校的學生。因為實習/學生工的競爭也很激烈,所以要越早開始越好,那要多早開始呢?建議在預計上工前的半年就開始了,因為是第一次,所以先期的準備工作會花較多時間。
在這邊先簡單提一下實習(Praktikum/Internship)與學生工(Werkstudent/working student)的差別。實習通常是全職且有時間限制(三個月到半年),而學生工則是兼職,可以邊上課邊做,時間較多彈性。如果以內容來說,實習會比較紮實一點,因為是在短期內天天上班,所以責任會大一點;而學生工由於時間較不定,所以被賦予的責任會比較小一點。有些私立商學院提供所謂的3 days study model (其中一天在禮拜六上課),讓學生有完整的3天可以去工作,這樣的模式其實相當理想,提供學生以及公司相當多的便利。
一般來說建議在畢業前至少做1-2個實習,因為德國公司非常注重你的在地經驗,公司在招募新人時通常需要你的實習經驗來做背書,除非你已是身經百戰,不然對於擁有5年內台灣工作經驗的求職者,還是建議在畢業前找個實習,對MBA學生亦然。
說了這麼多,實習還是很難找怎麼辦?這時候建議去看看學校內是否有社團可以讓你擔任一些職位做些事情(例如AIESEC),又或者參加外界的社團活動(德國社團活動很興盛)來增加一些經歷,這些機會都需要自己主動去爭取,有時候可能很不容易,但沒有行動,就沒有收穫,有時候貴人就隱藏在這些機會裡(下次有機會分享)。
論文也是一個很好的著力點,現在越來越流行跟公司一起合寫論文,這可能是給薪/不給薪的,但無論如何,從公司或者個人角度這都是一個雙贏。論文的主題可以放在履歷裡面去展現你對特定產業以及主題的了解,這多少可以補足在專業經驗上的不足。所以儘早跟教授詢問論文主題,並敲定與公司合作的方式會是最好的。
學生專案也是很好的機會。很多私立商學院都會提供學生與公司做專案的課程,在專案中一定要好好表現,因為這是與公司直接做接觸的機會,留下一個好印象或許可以為你帶來異想不到的機會。例如我曾有個學生因為在團體專案討論表現良好,給同學留下不錯的印象,最後得到該同學父親所開公司的實習崗位。
有學生反應實習、課業與德文難以兼顧該怎麼辦?我會建議實習為重,課業次之(但至少保持德制gut,即2.3分的水平,因為有時這個”gut”會被標在畢業證書上),而學習德文則是一種習慣,每天花一定時間來做學習,但不用刻意去做短期衝刺。對於自我要求高的,盡量在畢業前達到B1以上的水平,可以運用德語做一些自我介紹就好;如果實在負荷不了,那慢慢讀也無妨,因為期望自己在工作中用德文是不切實際的,大部分的人找的還是可說英語的工作,對於面試中用德文,更多的是提升面試官的好感與親近程度,沒有B2以上的水平,不建議用德文工作。

準備履歷
德國偏好的履歷格式跟英美不太一樣,除了要放職場沙龍照(側身的那種)、更多的個人資訊、可到兩頁以及需要簽名等,其他內容撰寫的方式其實並無不同。如果對於格式抓不準,可以透過各大求職網站自動生成CV的功能,像是Stepstone、Lebenslauf.com等都有這些服務,其格式也都是偏德國的版型,申請英德文的工作都適用。
在寫履歷的時候第一步一定要把職缺(JD, Job description)看懂,深入地去了解這個職缺到底在說什麼。當然這不是這麼容易的事情,隔行如隔山,如果沒有做過相關領域,其實是很難知道JD在說什麼的,所以這個時候研究就相當重要,就像先前所提過的,估狗相關的職缺解釋,問問專業人士都會是要做的事情。
再來是關鍵字的部分。這部分可能比較困難一點,因為有些職位敘述講得很籠統,尤其對於entry level的職缺更容易出現這種狀況。舉以下salesforce trainee的例子。
salesforce trainee JD
其提到的條件像是strong communication and relationship building、ambitious, curious and self-motivated等,這些字眼都是講人格特質,很難原封不動地搬到履歷裡頭,但至少我們能用“旁敲側擊”的方式來展現相關的人格特質。
例如為了展現溝通以及建立關係的能力,可以多去用align、negotiate、collaborate、liaise、partner這樣的動詞來敘述你做過的事情;要展現你ambitious的態度,則可以敘述你在先前達成過什麼樣的目標,把一些KPI放上去;而要展現你的curious以及self-motivated的特質,則可以列舉你拿到的相關證照以及完成的課程,另外在敘述做過的事情也可以多加上proactively, actively這樣的副詞字眼去加強你的敘述,這些都是把關鍵字埋進去的一些好方法。
說了這些,但自己的經歷乏善可陳該怎麼辦?這裡建議平時就要多紀錄做過的學生活動、專案以及實習經驗,著重在做了什麼、成就什麼以及學到什麼教訓。平時越勤加紀錄,就越能發現可以去撰寫的點,這對於履歷以及未來面試上都會很有幫助。所以寫履歷時,與其絞盡腦汁從0到1,不如是從2到1,有朋友把自己的經歷洋洋灑灑地寫了三頁,最後只需要簡單用刪去法把不合適的經歷刪除就好,這樣增進了許多效率。
除此之外有些公司(亞馬遜)非常喜歡問大量的細節,一個問題要你舉三個例子出來,我記得當初面試一個初階的職缺,在每個情境題主考官都不斷問我還有沒有別的例子,而對方就像填表格一樣,在我快把大腦榨乾的同時,對方正在噠噠噠的輸入資料…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碰過這樣的面試,如果平時沒有勤做記錄,那真的沒辦法應付這類型的面試。
可能有人會問,寫履歷到丟一個工作大概會花多少時間,這方面因人而異,但就個人的經驗,投遞一份工作大概需要2-3小時的時間,這期間包含登錄系統帳號、修改履歷、修改動機信、上傳資料等雜七雜八的事情;雖然也曾嘗試簡化這個流程,但沒辦法,客製化一個職缺就是需要這麼多的時間,而一天頂多投遞2-3個職位其實就精疲力竭了。就像正職工作一樣,“找工作”本身也是一份工作,只是老闆換成虛擬的上帝/佛祖/阿拉...你付出的努力,老闆們會看到的

準備動機信
有聽過所謂的動機信無用論,說因為HR太忙了大部分都不會去看動機信。我想以第一線在快速篩選求職者時或許是這樣,但到了下一個主管面試的階段,其實動機信是會被好好閱讀的,有些很用心的主管甚至印出來在上面做不少筆記,畢竟履歷表只有冷冰冰的bullet point,而動機信多了一些溫暖熱情的敘述,主管們當然不會放過這個能更進一步了解你的機會。
而至於動機信的格式我認為因人而異,並沒有一定的標準。可以是傳統的段落敘述,也可以在動機信裡簡明標出“我可以為貴公司帶來什麼”。這兩者我都用過,也都幫助我找到工作。其實不管是什麼敘述格式,重點是讓對方了解你的價值在哪裡你能夠為公司帶來什麼?而如果你能透過一些呈現方式(例如粗體字、條列式)去快速點出你的價值,那絕對是更好的,千萬不要每一段寫的漏漏長(理想情況每段不超過5句,A4正常寬度不超過5行),因為主管絕對不想花大量時間閱讀來了解你這個人,身為求職者要做的事情就是簡單明確地勾起對方的興趣,剩下的細節等到面試再談

申請時程
一般來說投遞履歷之後,通常一到兩個禮拜內應該會收到回音,如果碰到比較長的假期像是聖誕節與復活節之類的,那有可能拉更長。而如果有幸得到面試並做完面試後,通常也是一個禮拜內會收到回音,如果一直沒有收到任何回覆可以主動寫給人資來做詢問。
在面試後遲遲沒有收到進一步的消息,或是HR沒有給你太明確的回覆是因為你的資格並未完全符合,但同時又不想太早放棄你,有點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意味,而在此同時公司內部也還在面試其他的候選人,在保有“備胎”的情況下,找更好的候選人。這個時候基本上就不用等了,趕快重拾心情找下一個工作比較實際,一旦公司找到更好的人選就會馬上通知你落選。
這個過程有時候會拖兩三個月,再早就放棄了的某一天突然給你一個消息說你錄取了,這很有可能是因為最後他們心儀的候選人選擇另謀高就,所以最後就輪到你了。我記得有一次申請一個銀行的實習,在面試過程中對方用碩士課程沒有強制實習的理由拒絕了我,但過了一陣子之後突然又回來提供給我offer,在生涯考量之下我並沒有接受這個實習,而我想他們可能又要在waiting list找下一個備胎了。
以上的敘述主要是“在面試後”的情況,倘若丟出申請一個月都沒收到初步回音,那基本上這個職位應該是“虛”的,也就是職位本身早就有候選人,那為什麼職缺還是會開出來呢?這是基於組織招募流程的標準要求,把職位貼出來,彰顯“公平”的意味。

內部推薦的機會
說到內推,我想是大家求職可能比較容易忽略的著力點。在看到有興趣的職缺時,可以先看看是否有台灣朋友在裡頭工作。由於內推對於推薦者是有獎金鼓勵的,所以一般來說大家都會願意去做這件事情,不過也不是每個人都願意做推薦,因為胡亂推薦就濫用了這個良善的制度,直接影響推薦者的credit。
那要在哪裡找推薦者呢?前面提到的台灣人求職版或是LinkedIn上的TPG社群就是一個很好的地方,花一點時間看看哪些台灣人在哪裡高就,或是在自己的學校校友會去尋找。一但找到潛在的推薦者,則要好好寫個訊息去跟對方認識,並且好好地介紹自己尋求被推薦的機會,因為推薦者也需要好好了解你,才會願意把自己的名字搭上去。
以我自己推薦的例子,被推薦者在送出申請幾天內就收到面試通知,可見還是相當有成效的,而這也不難理解,從公司的角度招募新人本身就具有一定風險,如果有個內部員工願意背書,這是再鼓勵不過的事情。

使用外部專業資源
每間學校都有職涯中心可供利用,也請各位一定要去使用,不然就是尋找外部的專業人員來幫你看CV。履歷表是一個比較私人的東西,基於一些心理因素我們可能不太希望請朋友幫忙看,而通常朋友們也很難給予什麼很好的建議,所以建議請有經驗的人來指點。
有些東西可以自己來,有些東西最好還是跟專業人士討論,千萬不要過度自信想說都自己來,有時候自己的盲點大到跟黑洞一樣,然後抱怨工作很難找,但其實CV真的寫得亂七八糟。筆者就曾有一個朋友帶著她的CV參加求職會,她向我抱怨怎麼都找不懂想請我幫忙看一下,不看還好,一看著實嚇了一大跳,基本格式沒有對齊、內容乏善可陳、單字還拼錯等等,基礎錯誤全都犯上了,那我說這樣找不到工作也只是剛好而已。
在撰寫申請文件的時候,我們都是以自己(有限)的經驗角度出發,對於一個剛畢業的學生,他的文件水平只會留在“剛畢業”的水平而已,因為一個缺乏經驗的畢業生是不可能會知道主管或人資想看什麼的,這是很正常的,因為這除了需要經驗,還需要換位思考的能力,而這兩個能力只能從有經驗的專業者提供給你。
所以,善用外部的專業資源,必要時做一次性的花費,帶來的效益是會很高的。

Jobmesse求職招募會
求職招募會對於學生來說是千載難逢的機會,除了可以去認識各式各樣的公司與職缺、公司招募人員直接接觸也可以感受一下就業市場的氛圍,激勵自己更有戰鬥力。
每年都有很多求職會進行,除了學校會定期舉辦外,外部網站像Monster.de提供列表詳細列出了日期與地點,而針對華人學生也有所謂的Sinojobs.com也會常常舉辦招募會提供德企公司與華人學生的接觸,只是這類的工作的就職地點大多會在中國,有興趣在當地發展的可以考慮。
求職分享會就是第一線的戰場,相信大家都知道要著正式服裝以及準備一些自我介紹,也建議先去查查有哪些公司會參與,對於有興趣的公司當天直接了當地去對話。因為求職會通常都是整天的,你可以想像參加的公司代表要在那邊站一整天跟一大堆人介紹與對話,其實是相當消耗精力的,所以能越早去越好,越早跟對方說話,對方越有精力以及體力來跟你互動,如果你是中午或者下午結束前幾個小時去,就像工作一樣,這個時候大部分人都會有點意興闌珊。
當然個人的簡歷以及相關資料也多帶幾份,關於用紙有個小細節,這邊推薦A4紙可以買那種120磅的紙(120g/m^2),一般外面常見的大概是80磅或者更低,這種A4紙拿起來就會給人輕飄飄的感覺,有時候墨水還會透過去,拿到通常會直接想做回收,如果是120磅的紙,那拿起來會有一定的質感,試過真的回不去,而我想這些紙質上的差異,專業的HR與主管們會知道的,這個小細節也會影響對方對你的第一印象。

關於薪資談判
求職時了解職位在該產業的薪資水平是一定要做的事情,網路有很多資源提供了市場的薪資水準在哪裡,如果想要了解針對年資、產業、職能別與地域性等較概括性的薪資報告,可以參考stepstone每年都會出版的Gehaltsreport,如果想要進一步了解該公司以及該職位的薪資水平則可以直接參考Glassdoor、gehalt.de、Kununu等,都有非常豐富的資訊可以找尋。
source: unsplash
在提供你預期薪資的時候,切記切記絕對不要提供一個區間, 因為當你一這樣提,公司往往就會依照你能接受的最低薪資來開給你(筆者的慘痛教訓),情況一定是這樣,即使大公司可以提供所謂的Tarifvertrag(依照工會制定薪資水平),那也還是一個薪資區間,這就像是一個買賣的過程,當你把底價露出了,對方當然只願意付你的底價而已。
在了解職位的薪資水平後,可以依照自己的能力與經驗多個1-5%不等,因為屆時一定會有薪資談判的過程,運氣好的話,雇主說不定可以直接match到你要的水平,不然就是會跟你殺價,這也牽涉到了所謂的定錨效應(anchoring effect),誰先定出了水平,最後就會在那個水平上下作微幅調整而已。
薪資談判也是一門大學問,就算上再多的課學了再多知識,沒有實戰經驗也很難談出一個所以然來,但底線要知道,根據這個職位、這家公司大小以及這個區域能夠給出的水準是多少,依照這些資料來佐證自己提出的數字,談判切記沒有底氣的亂喊,論述一定都是要有憑有據的,如果對方還是沒辦法提供理想的薪資水準,那either謝謝再聯絡,或者就摸摸鼻子蹲個一至兩年準備跳槽,通常新鮮人的第一份工作談判空間並不大,也很難再去要什麼額外福利,但當累積第一份德國工作經驗之後,換第二份工作是有機會大幅調薪的。
至於對方在問你的預期薪資時,究竟要自己先提,還是做球回來反問對方,有很多不同講法莫衷一是,但就像上述所說,把自己的底線抓準,依照德國這邊每年的調薪標準,大公司可以到3%,但小公司就不一定了,如果以毛起薪2800歐元/月來說,連續調薪兩年才2970歐元而已,但如果你一開始就要求到3000歐元的話,那結果會大不相同。

求職心法
求職是個長期抗戰的過程,少則三、四個月,多則一年都有(甚至有朋友用完18個月找工作簽的時間才找到心儀工作 ),所以不用太氣餒,你的德國朋友們也差不多需要幾個月的時間來找工作。
通常能快速找到工作的同學都是成績優秀、實習經驗多且德文優異者,如果你跟我一樣是平凡人,那就有耐心地投遞吧。據經驗統計,投遞過的履歷基本上會需要上百才能找到工作,而拿到的面試機會約莫10%,而錄取的機會就更低了,大概在2-3%左右,當然這都是對於較少經驗、缺乏求職技巧且剛畢業的學生來說,如果在各方面都精進一些(例如閱讀本文來增加求職知識)這個數據會再漂亮一點。
由於求職是相當折騰的過程,在內外壓力的夾擊下,非常容易心力交瘁,所以建議把求職當作是個正職工作在做,每天朝9晚5,時間到了打卡下班,用剩餘的時間來放鬆或進修,不建議做短期的暴衝,因為那會把自己置於極大的精神壓力之下,雖然每丟一個職缺就多一個機會,但短期的心態只會讓你患得患失過度緊繃。求職是個馬拉松,你要調整自己的步伐去跑,如果它需要這麼多的時間,就是需要這麼多的時間,操之過急是無益的
求職就像是個馬拉松
而求職這個過程也不是全然沒有收穫,每做一次文件修改,就是在對自己經歷的一次複習,每看一個職缺就是對專業領域需求多一份了解,每練習一次面試就是增進說話與表達的能力,其實,在這樣好好鍛鍊下,個人是能有好好提升的,我的德語表達進步最多的時候,就是在找工作的時候。

總結
相信看到這裡,大家可能都信心滿滿,也充滿幹勁要準備下一份工作申請(希望),但有時候事情做得再完美,結果仍然不盡人意,這些都是在求職過程中再平常不過的事情,即使是一個擁有專業與豐富求職經驗的人,仍舊不能保證其求職過程一路順遂,因為會影響結果的因素太多了,有時候一些不可抗的因素(像COVID)或者職位早已內定,又或者僅僅只是履歷看不順眼(HR平均只花10-30秒來篩選履歷),有各式各樣的因素會導致你收到拒絕信。所以,保持平常心是非常重要的。
雖然外在因素不可控,但自己每日的作息規律、學習狀況以及紀律是可控的,只要堅定信念,把前面這幾點都做到,相信理想的結果是會來到的,而在那之前有些人決定選擇回台,或者繼續硬撐其實都沒有關係,從剛畢業到60多歲退休有40多年的職涯,其實一開始走得快或慢並不會影響太大,因為之後還有足夠多的時間去做修正,但仍然有些機會成本要去考慮,像是如果最後決定回台,未來還有沒有機會回來德國呢?這個答案是肯定的,只是屆時你做決定的機會成本會比現在高出許多。而至於什麼才是“正確”的選擇,我想,稍微往5年後的自己會在哪裡的方向去想,那答案可能會比較明確一點。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歡迎按讚與分享,你/妳的支持與鼓勵是我持續寫作分享的動力。:)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