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已經寫到了故事的最終回,但是疫情至今儘管趨緩卻仍未結束。雖說我們在國內的日常生活大致不受影響,卻也悄悄改變了大家不能出國的生活方式,對我來說更是如此。在往年,假期往往都發生在國外,只要在國內的時間不分週末平日都會是與工作相關,也因此度過了一年幾乎是沒有放假的日子。不過,看似今年的出國機率依舊渺茫,勢必要在國內找些寓娛樂於工作的方式才行,免得不知不覺又過了一年沒有休日的生活(笑)。
於是乎工作上的會面,可以發生在想去很久的咖啡館,讓我有足夠長的時間去品嚐店內的食物,窺看往來的客人樣態,滿足好奇心。朋友問,為什麼一定要出國才可以生活?或許就像待在舒適圈或者同溫層一樣,在同個地方待久了過於容易習慣身邊的一切,好的,壞的,感受力、好奇心也會漸漸變得遲鈍,得藉由外力來磨亮感官,但如果沒有足夠的外力協助推進,就必須加大自身感受力道,讓原本因環境轉換所帶來的刺激,變成得自我體察、放大原有事物中的微小變化並試著享受其中,也算是一種增強自我的觀察訓練。
當會議結束離開咖啡館之後,我順路走到一間攝影寫真書的專賣店,翻動一頁異國情調,在淨白的空間裡聆聽空氣裡冷靜凝結的氛圍;接著,步行前往久違的雜誌圖書館去發現另一個認知外的出版世界,是說儘管疫情讓世界運轉的速度變慢了,卻發現出版物沒有因此減少,或許是有更多時間待在室內閱讀與寫作吧!反讓這些久違感受變得新奇也精彩許多,甚至容易遇到同樣只能待在國內的朋友,步調減緩了而拉長了聊天的時間,也增加了交流的興致。
城市裡,還可以選在週日入住台北的新旅館,或是過去深感興趣的都市旅館,重新發現台北旅館裡的尺度格局,也換從旅人角度去發現空間帶給城市訪客的感受。然而旅館一向以來就是涵括軟硬體全面性的體驗設計,從視覺、產品、家具、空間甚至建築的硬體部分,到服務、規劃、動線、風格等,都相當值得細細品味、好好端詳,這個屬於城市中相當壓縮的COMPACT空間,如果不是為了用餐,我甚至可以整天待在房裡宅不出戶。
若是問起旅館內特別關注的部分,最親膚的沐浴用品可以代表旅館在生活上的品味,冰箱裡的飲料是否付費可以傳達成本的管控與分配,mini bar的食物是傳遞給旅人城市裡有關吃的品味與訊息,浴室裡的吹風機,雖往往藏在布套裡,但也幾乎是人人會用到的備品,顏色造型品質是否符合空間與旅館定位,是觀看細節設計裡的重要一環,拖鞋當然也不例外。加上空間運用,每每都是居家設計靈感的一大啟發。
若是關於服務的部分,是否唸出房號或是電話,則代表對於客人隱私的態度。某一回退房後因為旅館服務人員在整理房間時找不到湯匙,還請旅館前台來電詢問,由此可見,新旅館有待加強的部分還有不少。
最後,雖然這城市系列的文章告在此一段落了,但是身為挑剔哥的作者本人,仍然會持續探索城市裡的種種趣味,也期待我們在網路平台繼續續攤,後會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