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幣制度在教養小孩上真的有用?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最近大家都在談論少子化的問題,除了高房價低所得,育兒環境不友善,公共資源不足…這些這些之外,真正養了才知道,現代育兒的各種細節遠遠的超過上述,而每一個細節都是如此燒腦…以下,是其中之一。
正文開始。
代幣制度(token economies)是一種行為改變的方法,首先界定良好行為的內容,當個體表現出此種行為,即給予代幣。代幣可以在稍後換取一系列的酬賞和特權,像是所需要之物或是其他行為的權利。簡言之,就是累積點數換獎品囉。這個方法在教育場境裡經常被使用,諸如兒童表現良好蓋印章或是發貼紙。
代幣制度背後的學習原理是操作制約(operant conditioning)中的正增強(positive reinforcement),意指對所要促進的行為,當行為出現給予喜好之物,使其行為增加。一切看似美好,但這種給予外在獎賞的方式卻有隱藏代價,它可能會減弱或甚至取代了內在動機,像是天生的好奇心、興趣…等。心理學有一個重要的實驗是這樣做的,讓一群小朋友來畫畫,其中一半的孩子在畫完之後給予糖果,另一半則沒有,給予糖果的孩子每次都有更高的意願畫畫,但是一旦不再給予糖果,則那些孩子們也就失去了畫畫的意願,反而是那些一開始就沒有糖果的孩子,雖然沒有像得到糖果的孩子們那樣表現出熱情, 但他們卻一直一直畫下去。
很明顯的,那些得到糖果的孩子將自己畫畫的動機歸因於是「為了得到糖果」,於是當不再給予糖果,孩子的畫畫行為即消失,這就是獎賞取代了內在動機的效果。內在動機非常重要,任何一個人能夠在某種領域上成功,光是靠外在的獎賞作為誘因而達成長久的努力並不容易,一個人要能夠堅持努力不放棄,需要的是個人內在動機的支持,我喜歡從事這項活動,我熱愛這個工作,我對於探究這件事物充滿興趣好奇,我在我所做的事情裡找到屬於自己的意義…,所以再辛苦我也願意堅持下去。因之,在教養上如果為了眼前行為的促進,像是考一百分買禮物,讓孩子為了禮物而努力,但久而久之孩子流失了學習知識本身的興趣與樂趣,應該相當得不償失。
一般而言,為了防止這種負向效果的發生,學理上的建議是,獎賞只使用在鼓勵行為發生的初期,使用部分增強的方法(不是每次都會有禮物),以及使用口頭上的獎勵代替(現實上效果很因人因事而異)。那麼代幣制度怎麼樣呢?看起來,它沒有直接對應某個獎賞,但原理上似乎與獎賞效果相去不遠。應該試試看嗎?
有一天,我們家就發生了需要使用代幣制度的事情。身為一個非常重視個人自由意志的媽媽,並不喜歡小孩是因為「媽媽喜歡」而從事某事,很多家長都會引導自己的孩子去培養自己希望小孩會的事情,最常見的像是學習英文或是閱讀,如果小孩沒什意願就想辦盡辦法吸引小孩去做,不過這種事情我們家很少發生。(培養很好,只是媽媽單純不走這個路線。)
當作代幣的雪花積木。
去年七月我們家小朋友四歲多開始學彈鋼琴,一開始是她有興趣,也因為爸爸期望(因為他會,彈不彈得好是另一回事),媽媽也覺得學一個需要付出努力才有收穫的才藝,可以培養堅持練習的個性,於是便開始了團體班的鋼琴課。鋼琴課和許多活動型的課程不同,需要回家爸媽陪伴練習,果然上到第二期以後,就因為難度漸漸提高而難以在家持續,有的時候搞得很不愉快,「我不會」是最常聽見的語言,伴隨逃避練習的各種行為。
有時候好一點有時候很糟的情況維持了二三個月,直到有一天,因為小朋友在跟爸爸爭執她練了幾遍,小孩彈了三遍卻硬是跟爸爸說五遍。 我看不下去,但又沒有證據,想了一下只好拿出她的雪花積木,跟她說彈一遍就給你一個雪花,這樣就知道你彈了幾遍,彈得很好有時候可以得到兩個。後來我們約定六十個雪花可以去買一個小禮物(一百元以內)。因為曲子很短,六十其實是一個非常容易達到的數字,大既三到五天內。
有了獎賞機制以後,練琴突然之間就變成一件很愉快的事,小朋友甚至會早上上學前也去彈一下。但當然,這只是一開始,大概一個月之後,新鮮感沒有了,固態復萌,又愛彈不彈,一天到晚「我不會」的狀態。所以我們調整了方法 ,讓她可以用雪花買她喜歡,但我們不一定會買給她的東西,而且,雪花的數量如果拖太久,就跟便利商店的點數一樣,會過期。這樣調整了之後,效果便穩定持續下來。最近小朋友用二百個雪花換了一雙夢昧以求的高跟鞋。
夢昧以求的高跟鞋在此。
那麼回到最原先的問題,獎賞到底是否真的會取代的內在動機?就目前的實際情況看來,同時是也同時不是。是的部分在於,如果把目前的獎勵機制拿掉,小朋友還會不會練琴?肯定又會回到過去那個非常沒有動力的狀態,但如果要說獎勵取代了內在動機,這個說法也不正確,因為小朋友因為持續的練習,而在過程之中,克服了困難,獲得了成就感,同時也增加了彈琴的樂趣和興趣,所以甚至是提高了內在動機。這些有代幣的日子以來,不只是會自己主動練習,她超前了課程進度,還練了只需要會唱而不需要會彈的歌曲,有些歌曲自己練了換調,有些自己配了和弦。今天還嘗試自己若有似無的創作。
結論:人生真的和課本不一樣!並不是課本上的理論知識有錯,而是真實人生的面向實在太多,一個代幣制度的操作可以有同時正反的結果。我覺得最有意思的是,小朋友為了代幣而練習,但卻在練習的過程之中,真實的體驗到學習與學會的樂趣。她還是很常叫著「我不會」,但就這麼「我不會我不會的會了」。學琴是不是真的有助於大腦變聰明並不知道,不過,因為它的難度是漸進的,而且有清楚的對錯判斷標準,所以是一個在小時候培養孩子「努力、挑戰困難與獲得成就」非常好的管道。
後記:一個小孩的學習記錄請參考,不一定能有所適用。有空再來設連結放練琴影片。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2會員
10內容數
PSYCHOLOGY‧THINK 以心理學為寫作的範籌,從知識延伸談一些想法與人生。嗯,還有一點點育兒的經驗。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探討如何有效地教導孩子理解複利的概念,進而學會理財和投資。我們介紹了棉花糖遊戲,這是一種有趣且實用的方式,可以幫助孩子體驗延遲享受的價值,並理解未來金錢增長的重要性。此外,文章還提供了具體的步驟和建議,幫助家長如何指導孩子的理財教育,讓他們能夠在未來更好地管理自己的財務。
Thumbnail
外在獎勵雖然有幫助,但過於頻繁則有可能削弱內在動機。因此,在考慮使用外在獎勵的時候,需要問問自己:我們追求的是眼前的表現,還是長遠的熱情和興趣?鼓勵某種行為時,應尋找激發內在動機的方法,而不僅僅依賴外在獎勵。
  獎懲制度一直都是雙面刃,當我們採用此方法不外乎希望孩子能「主動」去做他本應該做之事。   問題是,既然是「應該做的事」何必有賞有罰?   到底我們是希望孩子「他律」還是「自律」呢?
Thumbnail
在現今忙碌的社會中,人們普遍用價格,也就是金錢能購買到的絕對金額,來衡量事物的價值。但根據正常的財務觀念與經濟學的概念,價值的決定其實還包括了獲得此事或物的「效率」。本文介紹了在培養孩子金錢價值觀的觀念時,除了需要考慮實質上與心理上的獲得外,還需要思考獲得的價值是否值得的方法。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父母如何從小開始培養孩子正確的買與賣觀念,並解釋了貨幣價值背後的概念。透過園遊會、校園義賣等場合,父母可以引導孩子參與交易,從而培養他們的金錢觀念。此外,文章還探討了培養孩子正確的買與賣觀念對其未來發展的重要性。
Thumbnail
在完成兒童理財師資培訓課程後,在『適當的時機』開始了零用錢制度,透過面對需求和儲蓄目標的設定,教導理財和延遲滿足的重要性。文章中分享了球球如何透過存存及花花撲滿來分開儲蓄目標和日常消費的經驗,並介紹了儲蓄練習的三個原則。同時,提到重要的金錢決策及選擇的培養,對孩子的未來財務管理能力產生深遠影響。
Thumbnail
如何讓孩子不僅學會知識,更學會學習?一個簡單的策略可能會令你驚喜:實質獎勵。 它能立即提升孩子的學習效率,還能長期培養他們的自我激勵能力。但關鍵在於,如何平衡獎勵與學習的價值,讓孩子在快樂中成長? 閱讀全文,來看看實質獎勵是如何成為孩子學習路上的加油站,並解鎖他們的無限潛能吧! 孩子的成長
Thumbnail
當家長在幫孩子選擇才藝課時,要仔細觀察孩子與生俱來的氣質,看他們活動量高低,生活的規律性或敏感度等等。不過說實話,要判斷孩子的性向與氣質趨向並不容易,很多時候是家長自己內心補償心理的投射或一廂情願的自以為是。所以,我們要讓孩子多方嚐識,也要讓他們有放棄的自由。
Thumbnail
  台灣的孩子在國際上的競賽評比優秀,但是那些考輸我們的國家的學生,在進入大學研究所後,創造力或研究能力似乎又比我們的孩子強!我想,這其間的落差,大概是我們的孩子從小就不斷在訓練之下變得非常會考試,能夠用最快速度解出標準答案,卻不能跳脫標準答案,找出答案以外的更多可能性。
Thumbnail
金錢教育其實是生命的教育,而且要從小開始,您可以從現在開始跟孩子們一起思考,我的金錢使用是否公平合理?是否誠實?是否願意拿錢幫助別人?是否讓自己的內心感到滿足?只有開始跟孩子討論他們金錢的價值,才有可能讓孩子一步一步成為自己財富的好管家。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探討如何有效地教導孩子理解複利的概念,進而學會理財和投資。我們介紹了棉花糖遊戲,這是一種有趣且實用的方式,可以幫助孩子體驗延遲享受的價值,並理解未來金錢增長的重要性。此外,文章還提供了具體的步驟和建議,幫助家長如何指導孩子的理財教育,讓他們能夠在未來更好地管理自己的財務。
Thumbnail
外在獎勵雖然有幫助,但過於頻繁則有可能削弱內在動機。因此,在考慮使用外在獎勵的時候,需要問問自己:我們追求的是眼前的表現,還是長遠的熱情和興趣?鼓勵某種行為時,應尋找激發內在動機的方法,而不僅僅依賴外在獎勵。
  獎懲制度一直都是雙面刃,當我們採用此方法不外乎希望孩子能「主動」去做他本應該做之事。   問題是,既然是「應該做的事」何必有賞有罰?   到底我們是希望孩子「他律」還是「自律」呢?
Thumbnail
在現今忙碌的社會中,人們普遍用價格,也就是金錢能購買到的絕對金額,來衡量事物的價值。但根據正常的財務觀念與經濟學的概念,價值的決定其實還包括了獲得此事或物的「效率」。本文介紹了在培養孩子金錢價值觀的觀念時,除了需要考慮實質上與心理上的獲得外,還需要思考獲得的價值是否值得的方法。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父母如何從小開始培養孩子正確的買與賣觀念,並解釋了貨幣價值背後的概念。透過園遊會、校園義賣等場合,父母可以引導孩子參與交易,從而培養他們的金錢觀念。此外,文章還探討了培養孩子正確的買與賣觀念對其未來發展的重要性。
Thumbnail
在完成兒童理財師資培訓課程後,在『適當的時機』開始了零用錢制度,透過面對需求和儲蓄目標的設定,教導理財和延遲滿足的重要性。文章中分享了球球如何透過存存及花花撲滿來分開儲蓄目標和日常消費的經驗,並介紹了儲蓄練習的三個原則。同時,提到重要的金錢決策及選擇的培養,對孩子的未來財務管理能力產生深遠影響。
Thumbnail
如何讓孩子不僅學會知識,更學會學習?一個簡單的策略可能會令你驚喜:實質獎勵。 它能立即提升孩子的學習效率,還能長期培養他們的自我激勵能力。但關鍵在於,如何平衡獎勵與學習的價值,讓孩子在快樂中成長? 閱讀全文,來看看實質獎勵是如何成為孩子學習路上的加油站,並解鎖他們的無限潛能吧! 孩子的成長
Thumbnail
當家長在幫孩子選擇才藝課時,要仔細觀察孩子與生俱來的氣質,看他們活動量高低,生活的規律性或敏感度等等。不過說實話,要判斷孩子的性向與氣質趨向並不容易,很多時候是家長自己內心補償心理的投射或一廂情願的自以為是。所以,我們要讓孩子多方嚐識,也要讓他們有放棄的自由。
Thumbnail
  台灣的孩子在國際上的競賽評比優秀,但是那些考輸我們的國家的學生,在進入大學研究所後,創造力或研究能力似乎又比我們的孩子強!我想,這其間的落差,大概是我們的孩子從小就不斷在訓練之下變得非常會考試,能夠用最快速度解出標準答案,卻不能跳脫標準答案,找出答案以外的更多可能性。
Thumbnail
金錢教育其實是生命的教育,而且要從小開始,您可以從現在開始跟孩子們一起思考,我的金錢使用是否公平合理?是否誠實?是否願意拿錢幫助別人?是否讓自己的內心感到滿足?只有開始跟孩子討論他們金錢的價值,才有可能讓孩子一步一步成為自己財富的好管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