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林裡面的大冠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上一次石頭營的踏查,旅途中與大冠鷲巧遇了。
  
  一位眼睛很銳利的長輩,指著前方的樹林說:「有大冠鷲!」我找了很久,因為這一片人造林雖種的整齊,但樹枝還是會擋住視線。我變換很多角度,終於在好幾排樹的距離看到他的身影,「天啊,超級巨大」,應該有一隻小型犬的大小吧。
樹林裡面的大冠鷲
  ---
  在野外,我很喜歡聽到那熟悉的啼唱聲。當他們在空中自在滑翔的時候,彷彿能轉換到他們的視角,俯瞰著大地。
台東都蘭預見的一群大冠鷲
 
  ---
  雖然曾經看過一些對於台灣人造林政策的批評,而我自己因為在原始森林走習慣了,也並不是很喜歡這種太過整齊的人造林。但當天,我透過長鏡頭記錄到了大冠鷲棲息的身影,同時也看到許多的鳥類因為我們走過而飛起,我才想到這片樹林已經是這些野外小精靈的旅館了。
他的眼睛非常銳利,我接近他、拍攝這張照片的下一步時他就振翅離去了。
  我們都能種下一棵小小的植物,成為無數生命的庇護所。
  
avatar-img
8會員
18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Will Lu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這就是石頭營營盤的遺跡了嗎?我想這只有依靠傳說中的觀落陰田調法才會知道了。但這種尋找遺址的過程還真是浪漫啊!
  昨日睡前突然回顧起了自己的戰跡研究歷程。雖然之前有寫一篇文章提過,但這一次又是從不同的面向去回顧,我也在那個跑馬燈裡面重新思考了一番。  
  這是一趟關於我在左鎮挖化石的小記事。
在一幅又一幅的畫作間駐足,我透過畫家的筆觸回到過去的台灣島。但每看了一幅,我就感慨了一下,為什麼當年我的美術課沒有介紹過這些畫家讓我知道呢?
能在四季的循環與人生的無常間體驗一切,我想就是日日是好日吧!
  這是一段發現收藏品出了點狀況,因而衍生出一些反省的小品文。
  這就是石頭營營盤的遺跡了嗎?我想這只有依靠傳說中的觀落陰田調法才會知道了。但這種尋找遺址的過程還真是浪漫啊!
  昨日睡前突然回顧起了自己的戰跡研究歷程。雖然之前有寫一篇文章提過,但這一次又是從不同的面向去回顧,我也在那個跑馬燈裡面重新思考了一番。  
  這是一趟關於我在左鎮挖化石的小記事。
在一幅又一幅的畫作間駐足,我透過畫家的筆觸回到過去的台灣島。但每看了一幅,我就感慨了一下,為什麼當年我的美術課沒有介紹過這些畫家讓我知道呢?
能在四季的循環與人生的無常間體驗一切,我想就是日日是好日吧!
  這是一段發現收藏品出了點狀況,因而衍生出一些反省的小品文。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那龐大生物的整個身軀,幾乎都在羽翼的包裹之下,只露出了兩隻灰色的,尖尖的耳朵,以及兩支帶著長長指甲的下肢。並不像人類的足部,看那形狀,與手掌相類似,也就是猿猴類下肢的樣子。
Thumbnail
       萊尼爾城接壤盧帕卡的交界,在港口附近,是一大片佈滿森林的丘陵地,當地人稱之為綠霧森林。傳聞森林裡有一隻巨大的老鷹,張開翅膀相當於三個成年人的高度,他的利爪可以直接抓起一頭公牛的頭顱,身上的羽毛輕輕一拍,就可以震飛眼前站立的人,最可怕的是,他的身體雖然長得像老鷹,但頭卻是一個巨大的獅頭,
Thumbnail
到底有多少人是和我一樣,為了目睹大嘴鳥的「芳姿」,而特地在此地久待? 抑或是在這裡一一細看各種蜥蜴、樹蛙、烏龜,以及熟悉的魚群,而在這裡久待?  這一區的生物,因為與台灣的氣候比較相近,所以很多都是台灣水族館也看得到的魚類,但令我驚豔的是,原來這些小型魚的體積,是可以長得這麼大。 而同樣身為有
Thumbnail
烏雕鴞體型大,眼睛又長在臉盤的正面,當我和牠們對視的時候,不期然會覺得牠們的身體内是藏著一個人的靈魂,看著烏雕鴞渾圓而帶有靈氣的眼神,不禁也會把牠們的眼光吸引了,想要再一看再看。
Thumbnail
我大概是從2020年開始觀看大安森林公園之友基金會贊助台灣猛禽研究會架設的鳳頭蒼鷹育雛直播,深受感動,自此播放列表上多了一條,且囊括舉凡加拿大的白頭海雕、樹屋裡的貓頭鷹、城市裡的游隼,世界各地的鳥爸爸鳥媽媽們,天涯若比鄰,紛紛在YT上出現。但當然,這季節最牽動我心的,必然是大安森林公園的鳳頭蒼鷹
Thumbnail
當我認真在拍跟欣賞鳥俠們的戰績時, 告知朋友最近的現象, 在我的陽台落下, 他們叼來的長長樹枝.. 專心至極, 然後緩緩抬頭望去, 我徹底被嚇到了, 我看著牠, 牠也看著我!犀利的眼神! 什麼時後來築巢成功得!😱 驚嚇不已.. -------------- 第一次摸牠,我們
【記者許家源/新北報導】 翠鳥又稱為魚狗,是台灣早期各種水域環境周邊常見的水鳥之一,其亮麗的羽色令人一見就難以忘懷。位於新北市的大漢溪人工濕地,提供了廣大的水域與自然棲地,已成為新北都會區周邊翠鳥活動、覓食及繁衍的最佳場所。
Thumbnail
14度的池上,微涼,陰。 我住的這附近山頭應該有大冠鷲的巢,每天早上、黃昏的時候都會聽到他覓食的叫聲,但之前都沒看見過他的蹤跡.今天晨跑時,很驚喜的看到他就在我的上空盤旋,真的非常開心。田裡的白腹秧雞跟鴨鴨也在田梗邊近距離的等著我。大概是我昨天背棄了他們跑到大坡池側騎車而沒有跑步,他們想我了吧!
Thumbnail
黃尾刺嘴鶯 (Yellow-rumped Thornbill) 在低矮灌木中覓食,靈巧的身子外觀看似樸素,額頂卻有煙火般的光點斑斕。我抓緊每個短暫現身的時機,試著紀錄這群閃現於影的迷你忍者。這時有人慢慢靠近,是先前擦身而過的澳洲人夫妻。   『這下可好。』我心想。   在拍攝時,最好的情況莫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那龐大生物的整個身軀,幾乎都在羽翼的包裹之下,只露出了兩隻灰色的,尖尖的耳朵,以及兩支帶著長長指甲的下肢。並不像人類的足部,看那形狀,與手掌相類似,也就是猿猴類下肢的樣子。
Thumbnail
       萊尼爾城接壤盧帕卡的交界,在港口附近,是一大片佈滿森林的丘陵地,當地人稱之為綠霧森林。傳聞森林裡有一隻巨大的老鷹,張開翅膀相當於三個成年人的高度,他的利爪可以直接抓起一頭公牛的頭顱,身上的羽毛輕輕一拍,就可以震飛眼前站立的人,最可怕的是,他的身體雖然長得像老鷹,但頭卻是一個巨大的獅頭,
Thumbnail
到底有多少人是和我一樣,為了目睹大嘴鳥的「芳姿」,而特地在此地久待? 抑或是在這裡一一細看各種蜥蜴、樹蛙、烏龜,以及熟悉的魚群,而在這裡久待?  這一區的生物,因為與台灣的氣候比較相近,所以很多都是台灣水族館也看得到的魚類,但令我驚豔的是,原來這些小型魚的體積,是可以長得這麼大。 而同樣身為有
Thumbnail
烏雕鴞體型大,眼睛又長在臉盤的正面,當我和牠們對視的時候,不期然會覺得牠們的身體内是藏著一個人的靈魂,看著烏雕鴞渾圓而帶有靈氣的眼神,不禁也會把牠們的眼光吸引了,想要再一看再看。
Thumbnail
我大概是從2020年開始觀看大安森林公園之友基金會贊助台灣猛禽研究會架設的鳳頭蒼鷹育雛直播,深受感動,自此播放列表上多了一條,且囊括舉凡加拿大的白頭海雕、樹屋裡的貓頭鷹、城市裡的游隼,世界各地的鳥爸爸鳥媽媽們,天涯若比鄰,紛紛在YT上出現。但當然,這季節最牽動我心的,必然是大安森林公園的鳳頭蒼鷹
Thumbnail
當我認真在拍跟欣賞鳥俠們的戰績時, 告知朋友最近的現象, 在我的陽台落下, 他們叼來的長長樹枝.. 專心至極, 然後緩緩抬頭望去, 我徹底被嚇到了, 我看著牠, 牠也看著我!犀利的眼神! 什麼時後來築巢成功得!😱 驚嚇不已.. -------------- 第一次摸牠,我們
【記者許家源/新北報導】 翠鳥又稱為魚狗,是台灣早期各種水域環境周邊常見的水鳥之一,其亮麗的羽色令人一見就難以忘懷。位於新北市的大漢溪人工濕地,提供了廣大的水域與自然棲地,已成為新北都會區周邊翠鳥活動、覓食及繁衍的最佳場所。
Thumbnail
14度的池上,微涼,陰。 我住的這附近山頭應該有大冠鷲的巢,每天早上、黃昏的時候都會聽到他覓食的叫聲,但之前都沒看見過他的蹤跡.今天晨跑時,很驚喜的看到他就在我的上空盤旋,真的非常開心。田裡的白腹秧雞跟鴨鴨也在田梗邊近距離的等著我。大概是我昨天背棄了他們跑到大坡池側騎車而沒有跑步,他們想我了吧!
Thumbnail
黃尾刺嘴鶯 (Yellow-rumped Thornbill) 在低矮灌木中覓食,靈巧的身子外觀看似樸素,額頂卻有煙火般的光點斑斕。我抓緊每個短暫現身的時機,試著紀錄這群閃現於影的迷你忍者。這時有人慢慢靠近,是先前擦身而過的澳洲人夫妻。   『這下可好。』我心想。   在拍攝時,最好的情況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