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就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防疫模式進入了第四天,算是認份的蝸居家中展開了一連串的安頓自己行動,覺察到只要關上24小時不停放送的新聞,心就能安定下來反正就是一場長期抗戰每天關心確診人數足跡也於事無補,已經算是全民自主隔離了現在就只有好好和自己與家人認真過日子,但侷限在家中的生活真的對大家而言都是一場修煉啊!
一個人的日子很愜意;但一家人同處一室的日子...
空間變得擁擠,電器要輪流使用,電視時間要拹調,一餐接一餐的烹煮,餐後的清洗,加上說不出口的「你出現在我眼前的時間太久!!」當一切細節都變得放大而清楚,這些平時都有空間和時間區隔出來的美感,如今都貼近的令人有點屏息,當然這只是我個人內心世界的感受.
還好平常的修持就是要用在這非常時期,閱讀是長期陪伴我度過各種重要時刻的好朋友,可以帶領我跨越時空到另一個心靈的國度,暫時抽離當前嚴峻的局勢,將緊繃的身心寄情於文字和不同的故事情境中,當然追劇和觀賞影集也可以達到同樣的效果,只是遙控器的所有權很少會落入我手中,而書本不會被搶奪是完全屬於自己的.也是我安頓自己的最佳方式.
一週2次的瑜伽課也暫停了,要開啟自主學習的動力在沒有老師的帶領下繼續為身體努力,這也考驗著我的惰性和恆毅力,我要克服的就是我自己.
這一段期間就是大家學習安置自己的能力,和自己相處也是要用心學習的,平常我們都習慣將眼光放在外在的事物上,不停地接收最新的訊息開啟不同管道的對外連結,但有好好與自己連結嗎?當外在一切都暫停我們如何安住其中將眼光回到自己?我想這就是這段時間的要交的功課了.
#5/18確診240乖~一直降下來喔!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89會員
117內容數
生命是一場壯烈的旅行,生活就是沿途的風景。 帶著心出發,創造未知的旅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艾莉小姐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這一天還是來到了.....   今天學生們都開始了防疫假,一場閉關修煉式的長假正式展開去年在電視新聞中看到世界各國封城的景象如今在台灣上演了,不同的是這是雙北及全民自動自發的自主封城,平日熱鬧的區域和捷運站瞬間淨空,空蕩蕩的街道隱隱聽到救護車的呼嘯聲.....        是的我們還是走到了這一步
格子開了之後...... 就開始空白到現在,不是生活的空白是想讓生活變空白,所以有了無數個無法空白的理由,造就了無數空白格子.... 那天從某本心理學的書上得知拖延症是因為追求完美的心態,才讓事情遲遲無法進行,也或許是習慣紙本書寫或私人發表對於這個新的書寫園地抱著觀察且學習的態度,其實也是在意自己的
這一天還是來到了.....   今天學生們都開始了防疫假,一場閉關修煉式的長假正式展開去年在電視新聞中看到世界各國封城的景象如今在台灣上演了,不同的是這是雙北及全民自動自發的自主封城,平日熱鬧的區域和捷運站瞬間淨空,空蕩蕩的街道隱隱聽到救護車的呼嘯聲.....        是的我們還是走到了這一步
格子開了之後...... 就開始空白到現在,不是生活的空白是想讓生活變空白,所以有了無數個無法空白的理由,造就了無數空白格子.... 那天從某本心理學的書上得知拖延症是因為追求完美的心態,才讓事情遲遲無法進行,也或許是習慣紙本書寫或私人發表對於這個新的書寫園地抱著觀察且學習的態度,其實也是在意自己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發生了疫情這種需要全部人一起配合的事情,就好像在現代生活放下一道閘門,平常 隱藏在多樣性外表下每個人繽紛的日常,突然要被一致的標準檢驗,我也因此發現自 己的非典型。  首先是三級警戒全天要待在家裡,雖然沒有小孩在家要照顧的困擾,也沒有和父母同 住全天相處的問題,也不是一人家庭要儲備糧食,但我突然愣
Thumbnail
美好的生活不是昂貴的。 月底放了颱風假,忙碌的日常突然被按下了暫停鍵。 颱風的第一天,風雨未來,爸媽擔心我不懂得好好吃飯,特地來我租屋處送了一鍋補湯,我和他們叮嚀要小心頂樓淹水,在雨還沒變大之前揮手道別互祝平安,被記在心裡的感覺真的很溫暖。 我和伴侶就這麼一起宅在家,把日子過得很慢
Thumbnail
在我的經驗裡,單身/獨居/獨自工作,這樣的生活狀態,有極其滋養我的部分,有我絕對無法割捨的部分,現在的我有很重要的核心是在這樣長時間獨處的生活裡生長出來的。但是,這樣的生活,也有它煎熬的、空虛的、讓人迷失茫然的、避之唯恐不及的面向。 正如同我們的心靈。
Thumbnail
【疫情模式】   疫情期間,讓很多人的「社交」生活都得完全暫停,但對原本就經常獨處、一整天都不會跟人講到話的我來說,卻是幾乎沒啥感覺。   2014年退休後的我,經常上網到半夜,因此睡到自然醒也就準備吃午餐了,每天也最多只會有一個「外出」行程。   2020疫情最緊急時,所有人的「外出」行程幾
如今有了生活的主導權。 仍然深信世界上所有的自由空間是存在的。 還有人與人之間需要有一段美感距離的呈現。 前些日子搬了新家,找了一個窩安頓下來。 這是第二次佈置自己的小窩,心情難免不同於第一次的複雜和新生感。 其實是因為換了工作所以出此下策。 還有面對自己不安焦躁的心。 如果每
從疫情開始,就開啟了12年的覺知年,每三年是一個階段,第一個階段2020-2022年,人們會開始思考我是誰,我為何存在,這三年剛好是疫情封城,全球都是鎖國的狀態,線上課程與居家辦公變成主要模式。 在這三年,因為只能居家辦公,我變成很有彈性的運用時間,可以很有效率的完成工作,也不用跟同事交際聊天,剩
Thumbnail
挑了一個安靜的假日午後重返久未踏入的電影院,這是反覆生活日常裡鮮有的安排,有時候會覺得每天庸碌來去像是修行,在安排與被安排中填滿時間,置身規矩的框架中似乎也有安全感的錯覺。長了年紀,是不是我們不再冒險?偶爾的心血來潮,是不是也被自己壓抑?生活不該就這樣,那些經歷過的都在,會在你守住生活
Thumbnail
當時是在博客來網站上看到這本書的書名,「半獨居」一詞我理解為在擁有自己的生活的同時,開放式的和外界接觸,「剛剛好」用柔和緩慢的口氣,彷彿是在告訴我生命可以走出自己的中庸調和之道。
Thumbnail
獨自一人在房間滑社群,與朋友互相傳訊息聊天,刷刷抖音,是不是覺得這是獨處?實際上是一個沒有其他人的環境下與外界連結,這不是真正的獨處。 所謂的獨處不會被外在因素影響,放下手機.暫時關閉網路,獨自一人的在書店閱讀,一個人到大自然環境步行,這些例子是獨處時……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發生了疫情這種需要全部人一起配合的事情,就好像在現代生活放下一道閘門,平常 隱藏在多樣性外表下每個人繽紛的日常,突然要被一致的標準檢驗,我也因此發現自 己的非典型。  首先是三級警戒全天要待在家裡,雖然沒有小孩在家要照顧的困擾,也沒有和父母同 住全天相處的問題,也不是一人家庭要儲備糧食,但我突然愣
Thumbnail
美好的生活不是昂貴的。 月底放了颱風假,忙碌的日常突然被按下了暫停鍵。 颱風的第一天,風雨未來,爸媽擔心我不懂得好好吃飯,特地來我租屋處送了一鍋補湯,我和他們叮嚀要小心頂樓淹水,在雨還沒變大之前揮手道別互祝平安,被記在心裡的感覺真的很溫暖。 我和伴侶就這麼一起宅在家,把日子過得很慢
Thumbnail
在我的經驗裡,單身/獨居/獨自工作,這樣的生活狀態,有極其滋養我的部分,有我絕對無法割捨的部分,現在的我有很重要的核心是在這樣長時間獨處的生活裡生長出來的。但是,這樣的生活,也有它煎熬的、空虛的、讓人迷失茫然的、避之唯恐不及的面向。 正如同我們的心靈。
Thumbnail
【疫情模式】   疫情期間,讓很多人的「社交」生活都得完全暫停,但對原本就經常獨處、一整天都不會跟人講到話的我來說,卻是幾乎沒啥感覺。   2014年退休後的我,經常上網到半夜,因此睡到自然醒也就準備吃午餐了,每天也最多只會有一個「外出」行程。   2020疫情最緊急時,所有人的「外出」行程幾
如今有了生活的主導權。 仍然深信世界上所有的自由空間是存在的。 還有人與人之間需要有一段美感距離的呈現。 前些日子搬了新家,找了一個窩安頓下來。 這是第二次佈置自己的小窩,心情難免不同於第一次的複雜和新生感。 其實是因為換了工作所以出此下策。 還有面對自己不安焦躁的心。 如果每
從疫情開始,就開啟了12年的覺知年,每三年是一個階段,第一個階段2020-2022年,人們會開始思考我是誰,我為何存在,這三年剛好是疫情封城,全球都是鎖國的狀態,線上課程與居家辦公變成主要模式。 在這三年,因為只能居家辦公,我變成很有彈性的運用時間,可以很有效率的完成工作,也不用跟同事交際聊天,剩
Thumbnail
挑了一個安靜的假日午後重返久未踏入的電影院,這是反覆生活日常裡鮮有的安排,有時候會覺得每天庸碌來去像是修行,在安排與被安排中填滿時間,置身規矩的框架中似乎也有安全感的錯覺。長了年紀,是不是我們不再冒險?偶爾的心血來潮,是不是也被自己壓抑?生活不該就這樣,那些經歷過的都在,會在你守住生活
Thumbnail
當時是在博客來網站上看到這本書的書名,「半獨居」一詞我理解為在擁有自己的生活的同時,開放式的和外界接觸,「剛剛好」用柔和緩慢的口氣,彷彿是在告訴我生命可以走出自己的中庸調和之道。
Thumbnail
獨自一人在房間滑社群,與朋友互相傳訊息聊天,刷刷抖音,是不是覺得這是獨處?實際上是一個沒有其他人的環境下與外界連結,這不是真正的獨處。 所謂的獨處不會被外在因素影響,放下手機.暫時關閉網路,獨自一人的在書店閱讀,一個人到大自然環境步行,這些例子是獨處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