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過程中,第一次意識到一件事情能從腦海走入內心,長住下來成為一生的記憶,是始於小時候阿公阿嬤家的菜園。
小時候每當在屋子裡找不到阿公阿嬤時,我的雙腿便會下意識奔向廚房,緊接著推開廚房角落的那扇門,途中路過一區一區種著番薯葉,和叫不出名字的綠色蔬菜。終於停下腳步的那一刻,是見到阿公阿嬤都在田裡,阿嬤彎著腰割菜,阿公在更裡面一點的地方綁著竹竿,讓那些藤蔓類的菜順勢向上生長。
阿嬤每次看到我,先是微笑再來便開始皺起眉頭,語氣有點急的說:「唉呦趕緊入去,這搭蚊仔真厚!」跑到田裡的我,總緊盯著阿嬤腳邊的那籃菜,因為接下來就是我最期待的出任務時光。包裝好後,阿嬤吩咐著這帶要給那個阿姨,那一袋要給哪個叔叔,我提著袋子們變身成為「送菜的小女孩」,開心地跑到鄰居家墊起腳尖按門鈴,不管誰來應門,總會和我聊上幾句後,常常要我等一下便轉身走進屋裡,不一會兒,提著一袋袋水果或蔬菜走了出來,讓我帶回去給爺爺奶奶。
長大後當自己有些什麼東西或收到什麼,便開始想著可以和朋友們分享。印象中有回朋友收到時很意外,似乎覺得怎麼捨得分享自己很喜歡的東西,我才開始思索這個長年的習慣。
在大學一堂散文課中我有了自己的答案:每當我與人分享時,就像回到小時候的那段日子,阿公阿嬤在田裡的身影,他們的樸實慷慨,讓我身處在貼近大地、樂於分享的環境中,每當想起這些,總能意識到臉和靈魂都在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