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在的動盪,可以透過沉澱心靈來補給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2020.11.28_南投日月潭自由鐵馬行
好久不見,這片湖光山色
在開始實作 斷·捨·離 的生活後,得到了許多前所未有安定感
之所以感到庸庸碌碌
是因為「心不夠定、魂不夠安」
但其實,所有的一切
都是可以透過「大腦來跟心做溝通」
在迅速演變的世界裡
能保有「自己的節奏」是很重要的

不曉得螢幕前的你,都習慣用什麼方式,讓重拾繼續的力量
以下分享,幾個自己常常交錯使用的方式
  1. 運動
    跑步、瑜珈、核心訓練這些運動,入門檻都不會太難而且很快就會讓人有感,最近意外發現「慢的力量」,也開始嘗試了解「太極」,搜尋到潘靖老師的影片,好詳細的教學,對於天天窩居在辦公室的真的很受用!
  2. 閱讀
  3. 練字
    自學生時期,已潛水在臉書社團「鋼筆旅鼠本部連」好久,每次看到各位前輩們分享的作品,真的都是高手在人間啊~
  4. 聽海
  5. 學習新領域
    為了填補下班後的空擋,我開始接觸以前不曾認真學習的領域,例如:插畫、電繪、動畫、影片製作、C4D、鋁線折字...等

    一開始嘗試時,每次都只有反問自己一句話「我是不是又走錯教室、又報錯課程了?」,但只要撐過瓶頸期,就會覺得「哇!怎麼練習的時間永遠都不夠用,大家怎麼都這麼厲害」

    透過這些嘗試,發現到自己的不足,進而會更想突破自我,但有時其實也會感到有壓力,這時候只要徹底放空一下,就又會有源源不絕的動力

    在一次次的挫折中,或許會有沮喪、懊悔、焦慮,但這些負面感受,都會在被自己的作品感動之時,而隨之消散,所有的障礙真的都只是自己想像出來的,真正付諸行動去執行時,你會發現真的沒有很困難,只要是自己內心真正想的,再累再苦都會咬牙撐過去的
      
  6. 溫習技有的技能
    很慶幸我一年多來 我的英文顧問都不曾放棄過 很關心我的學習狀況 不厭其煩寄送 「每日一句」 令人覺得這個投資真的花的很值得

    我個人真的很不愛補習。一來,真心覺得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二來,補習班的空間對我而言實在緊迫。所以,一直到出社會後 我才真正體驗自己花錢補習有多珍貴,因為沒有本錢賠,才會更重視自己花的每一分錢。

    這個學習平台,是我在成長過程中「最貼近使用者感受的」不用主動開口就懂你的需求是什麼,不奢求一直都有貴人相助,但求我們能透過分享一起成長,如果你也想學英文歡迎一起加入學習的行列
你不需要很厲害,才能開始
但你需要開始,才能看到改變

最後,感謝在螢幕前的你,耐著性子讀完這篇日常隨筆
願您一切順心平安,一起珍惜當下
也歡迎留言分享 一同交流 :)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每一份愛的背後,都承載了親密關係,而這些關係是個自獨立,沒有分割的概念,要讓親密關係持久而緊密,靠的是同在與共鳴
「自學」是以「忘記作為前提」,學習這條路並不孤獨的,先搞清楚想要解決的問題為何,才能在過程中找出需要的資料,進而找到努力的重點,最後淬煉出最精華的部份,
原來要成為一個成熟的人需要付出的心血及努力 真的超乎常人想像,也難怪這是條少有人走的路。
每一份愛的背後,都承載了親密關係,而這些關係是個自獨立,沒有分割的概念,要讓親密關係持久而緊密,靠的是同在與共鳴
「自學」是以「忘記作為前提」,學習這條路並不孤獨的,先搞清楚想要解決的問題為何,才能在過程中找出需要的資料,進而找到努力的重點,最後淬煉出最精華的部份,
原來要成為一個成熟的人需要付出的心血及努力 真的超乎常人想像,也難怪這是條少有人走的路。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運動不僅能帶來健康,還能大幅度改善心態,讓生活更順利。尤其是在面臨創業壓力時,透過瑜珈、跳舞、爬山等運動,我重新找回了快樂與平衡。雖然無法確定運動能否直接改命,但它確實讓我更有力量迎接挑戰。身心靈的和諧,是掌握命運的重要關鍵。立即開始運動,透過團體課程更容易堅持,讓你更快感受到運動帶來的正向改變!
Thumbnail
在這個充滿變數和挑戰的世界裡,我們常常被外界的風吹草動所影響,心情起伏不定。然而,一個內心強大、深諳自我之人,卻能在風雨中巋然不動。我們不禁要問:如何才能達到這樣的境界?答案在於內心的成長與心靈的鍛鍊。只有當你真正喜歡自己、了解自己,你才能在任何環境中保持內心的平靜與安全感。 一、了解自己:走
Thumbnail
生活與工作持續著,持續專注在事情本身,而不是感覺,放大生活中感恩的每一刻;另一方面,也因為持續的接觸/熟悉新的業務,新業務量比較少,實際給予我時間與精神力的喘息空間,感覺自己比之前更放鬆,展現在言談間,有自娛娛人的空間,同時,感受到自己呼吸更為深層。 這個階段,能感覺因為稍微放鬆了,覺得頭腦也
Thumbnail
在這快節奏的時代中,人們常常感到壓力重重,應學會停下腳步,尋找內心的寧靜。例如透過靜心、運動、親近大自然以及與親友共度時光,這些都是讓我們重新與自己連接的方法。
2/20-七天冥想入門 冥想從這裡開始 經過豐富的寒假,再次回到學校,距離上次做正念冥想練習已經有幾個月的時間了。 這次練習以呼吸觀察開始,透過專注在呼吸,練習自己的專注力,或許因為太久沒做正念,我不斷分心在外在的聲音及內在的念頭想法。 終於比較回到專注,卻因為剛進行完體育課,全身都還在緊繃的
最近生活中有些紛擾,剛好光的課程,走進了薄荷綠之光,紛亂當中,內在有股莫名的寧靜與篤定,明白這些發生都只是短暫虛妄的現象,都是生命殘餘業力的顯化運作,目的是清理,淨化,提升與蛻變,一切都充滿生機,帶領靈魂往更美好的方向前進。 頭腦很空,不再糾結於故事的情節內容,也不問為什麼,面對事情的態度與心境,
Thumbnail
不是在用力的生活 就是在充實學習的路上 盡情的生活吧! 享受吧!
Thumbnail
有相當多人雖然有夢想及目標,卻沒有採取任何實現所需的行動,只是期待成果 「我想要說得一口流利英文」,卻沒有在接觸英文。 「我想鍛鍊身體變得更健康」,過了好多年還在找健身房。 「我想要利用興趣創業」,有這種想法卻連查資料都懶惰。
運動對身體的重要性是幫助全身暢通,氣血流動,增加肌肉強度,於體內能生成更多能量及更好的使用效率,如此一來在生活中的其他地方,也會有高能量的表現。比方說工作、感情關係、家人關係等等,甚至創造力和靈感也會源源不絕,只要身體的氣順暢,那做起什麼事來都是事半功倍的效果。
Thumbnail
舒心自在的溫感生活,從自我覺察開始。 當生活慢下來,一切的美好都將開始蔓延。 「如果精神是水,靈魂就是湖泊,而人格便是水上的漣漪。」 想享藍圖致力推廣「從生活中自我療癒」的種種練習, 體現生活處處有療癒的漫慢生活。 由內探索內心框架(內觀), 到外練習身心靈合一(三摩地),想享藍圖陪你為自己做點事。
運動不僅能帶來健康,還能大幅度改善心態,讓生活更順利。尤其是在面臨創業壓力時,透過瑜珈、跳舞、爬山等運動,我重新找回了快樂與平衡。雖然無法確定運動能否直接改命,但它確實讓我更有力量迎接挑戰。身心靈的和諧,是掌握命運的重要關鍵。立即開始運動,透過團體課程更容易堅持,讓你更快感受到運動帶來的正向改變!
Thumbnail
在這個充滿變數和挑戰的世界裡,我們常常被外界的風吹草動所影響,心情起伏不定。然而,一個內心強大、深諳自我之人,卻能在風雨中巋然不動。我們不禁要問:如何才能達到這樣的境界?答案在於內心的成長與心靈的鍛鍊。只有當你真正喜歡自己、了解自己,你才能在任何環境中保持內心的平靜與安全感。 一、了解自己:走
Thumbnail
生活與工作持續著,持續專注在事情本身,而不是感覺,放大生活中感恩的每一刻;另一方面,也因為持續的接觸/熟悉新的業務,新業務量比較少,實際給予我時間與精神力的喘息空間,感覺自己比之前更放鬆,展現在言談間,有自娛娛人的空間,同時,感受到自己呼吸更為深層。 這個階段,能感覺因為稍微放鬆了,覺得頭腦也
Thumbnail
在這快節奏的時代中,人們常常感到壓力重重,應學會停下腳步,尋找內心的寧靜。例如透過靜心、運動、親近大自然以及與親友共度時光,這些都是讓我們重新與自己連接的方法。
2/20-七天冥想入門 冥想從這裡開始 經過豐富的寒假,再次回到學校,距離上次做正念冥想練習已經有幾個月的時間了。 這次練習以呼吸觀察開始,透過專注在呼吸,練習自己的專注力,或許因為太久沒做正念,我不斷分心在外在的聲音及內在的念頭想法。 終於比較回到專注,卻因為剛進行完體育課,全身都還在緊繃的
最近生活中有些紛擾,剛好光的課程,走進了薄荷綠之光,紛亂當中,內在有股莫名的寧靜與篤定,明白這些發生都只是短暫虛妄的現象,都是生命殘餘業力的顯化運作,目的是清理,淨化,提升與蛻變,一切都充滿生機,帶領靈魂往更美好的方向前進。 頭腦很空,不再糾結於故事的情節內容,也不問為什麼,面對事情的態度與心境,
Thumbnail
不是在用力的生活 就是在充實學習的路上 盡情的生活吧! 享受吧!
Thumbnail
有相當多人雖然有夢想及目標,卻沒有採取任何實現所需的行動,只是期待成果 「我想要說得一口流利英文」,卻沒有在接觸英文。 「我想鍛鍊身體變得更健康」,過了好多年還在找健身房。 「我想要利用興趣創業」,有這種想法卻連查資料都懶惰。
運動對身體的重要性是幫助全身暢通,氣血流動,增加肌肉強度,於體內能生成更多能量及更好的使用效率,如此一來在生活中的其他地方,也會有高能量的表現。比方說工作、感情關係、家人關係等等,甚至創造力和靈感也會源源不絕,只要身體的氣順暢,那做起什麼事來都是事半功倍的效果。
Thumbnail
舒心自在的溫感生活,從自我覺察開始。 當生活慢下來,一切的美好都將開始蔓延。 「如果精神是水,靈魂就是湖泊,而人格便是水上的漣漪。」 想享藍圖致力推廣「從生活中自我療癒」的種種練習, 體現生活處處有療癒的漫慢生活。 由內探索內心框架(內觀), 到外練習身心靈合一(三摩地),想享藍圖陪你為自己做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