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我為什麼去法國上哲學課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實踐篇:思考讓我自由
學會面對複雜的人際關係,做對的決定

作者:褚士瑩|出版社:大田
Photo by Jon Tyson on Unsplash
放縱自己的慾望,是最大的禍害
談論別人的隱私,是最大的罪惡
不知自己的過失,是最大的病痛 ————《亞里斯多德》
Photo by Aaron Burden on Unsplash
重新思考
我能不能想做什麼就做什麼?
討論完本書後,事隔九個月,令我最常反覆思索的就是這一個問題,這個問題在討論的當下,我回答了能與不能的原因
  • 不能的原因
    會有自身及不可控的外在限制( 例如:能力、金錢、時間...等 )
  • 能的原因只要我想做,就能做到
但,討論完之後,我發現我回答的最大盲點,就是「沒有明確的立場、論證也不夠清晰」,更直白的來說,並沒有回答到問題的核心,只是想要趕快給出答案,也不夠樂在享受問題帶給我思考的價值。
現在,我想利用上次討論得到的「哲學思考的差異性」(沒有絕對的好壞對錯,但一定有個相對性),再重新思考一次這個問題,或許可能還是沒有確切的答案,但至少可以讓自己更貼近這個問題一些些。
簡單的 12個字,首先就牽扯到 2個面向
  • 第一:「能不能」
  • 第二:「想做什麼」的「什麼」是「什麼」
其中的「能」又牽扯到,能力充不充足,有沒有外在條件的限制,而「想做什麼」則是指我們要從事的「行為」或「事件」,「能不能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又得先確認這些想做的「什麼」是否具有「合理性」與「正當性」,但到這裡我又冒出了另一個問題「這些想做的什麼」是不是自己「真正」想做的。
光是簡單的12個字,就被自己在延伸出了幾個層面,又分別停下駐足思索,但,我最後回歸到「我」也就是「自己」,自己是一個主觀的個體,這個個體是會影響到後面一切的決定的,所以我修改了「能」的原因:只要找出自己真正「想做」的什麼,需面對什麼「困難」、「挑戰」以及「限制」,再進一步思考可以如何「克服」、「面對」,最後若真的無法做「自己想做的什麼」可以怎麼說服自己「釋懷面對」並「坦然放下」,如此一來就不會一直糾結在「能不能想做什麼就做什麼」。
之所以說會「糾結」的原因,我也進一步探究了一下,為什麼會覺得一定要「能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因為我覺得這句話好像象徵著「自由」,但如果今天是「不能想做什麼就做」會怎樣嗎?這就意味著「不自由」或「不能擁有掌控權」嗎?
但真正的「自由」其實不是在於「掌控了什麼」或「想做什麼」,而是像作者說的去學習「思考」,因為透過有紀律的「思考」可以帶來真正的自由。
問題來臨時,不要急著回答
要嘗試著去「釐清問題」,並「分析、觀察問題」,所有的回答沒有真正的好與壞,也不是「浪費時間」,更不要擔心被下一次的回答推翻
透過這些真實的「回答」,我們才能與問題的核心離的更近,也才能一次一次的突破自己曾經的盲點,問題才有機會被解開甚至會發現,原來「我們以為的問題,或許只是對於未知的徬徨與無助,又或者是對自己承認自身的無知及能力不足。」
透過這樣的反思,也才發現原來過往的自己,常常以為自己有在思考,但事實上卻常常是為了要得到一個最完美或最佳的解答,而讓自己一直陷入追求「想像中的美好」,而變成想得太多,也沒有想到問題真正的核心,問題當然也就一直無法被解決,更無法享受思考這些問題帶來的樂趣。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為政篇》
Photo by Christopher Sardegna on Unsplash
總結延伸
學習用較少的文字,來表達精確的內容,真的很挑戰!
起初,會選擇本書參與討論,是因為我很好奇
到底該如何透過「思考」獲得自由,並實踐在日常生活當中,進而面對複雜的人際關係,做對的決定。
剛開始,因為沒有聽過哲學諮商,所以領讀人先分享參與「給孩子的哲學思辯工作坊」的故事,讓我了解「哲學諮商」是一項「運用邏輯,幫別人了解自身背後觀點及行為模式,釐清生活問題」的方法,奧斯卡老師僅透過「問問題」來教會小朋友如何「思考」。
令我訝異的是,原來在一旁觀看的家長,會產生不舒服的感覺,是源自於覺得對小朋友來說「這樣太殘忍」只因會提早面對很多的真相及事實,這一個部份我一剛開始似懂非懂,感觸也不是特別深,甚至不理解,為何家長們會產生這樣的結論,但在親自體驗了「自我諮商」後,我才發現原來...
在不斷地發問過程中,我們會面對到「最不想面對」的那些問題的本質核心,會回答「不知道」的原因,不是因為想的不夠多不夠深,而是因為習慣「逃避」,習慣用「既有的模式思考」沒有試圖從其他角度客觀切入。
曾經我以為,自己花在思考的時間很多,但經過這次的洗禮後,我才發現我只有想到問題的表層,很少想到核心,也沒有和問題保持距離,常常以主觀的角度切入,所以才容易陷在同一個循環中,不管想了幾次,終究無法讓問題徹底消失。
在討論中,有一個練習真的很棒,用15個字來清楚表達「思考」,當下我的回答是「透過思考來了解世界多元性(不知道的事)」,但事後想想這樣真的有講到什麼是「思考」嗎?我好像只講到,思考為我帶來的好處。
不過透過這個練習,可以讓自己更清楚了解「」中的本質是什麼,接著我也再一次回想到當天被詢問到的問題「」

學習用較少的文字,來表達精確的內容,真的很挑戰!
Photo by Sixteen Miles Out on Unsplash
這次的閱讀心得,時隔快一年才產出,過程中發生了許多大大小小的事件,不過真的很慶幸自己,在參與對話式閱讀後能了解到「什麼是哲學諮商?」、「該如何進行自我諮商?」然後在參加後一個月又去書店購入了「我為什麼不能想做什麼就做什麼?」這本可愛又發人省思的繪圖故事書,這次的活動及這本故事書帶給人的改變實在是太令人訝異了。
第一:我重新學習如何朗讀故事
甚至是透過應用其他的故事來協助親友認知自己所面臨的問題,進而讓他們自己去反思該如何面對自己的問題,而非像過往一樣用自身的論述觀點去幫他們解決問題。
第二:我重新針對每個人生中大大小小的問題進行思考
不再是如同過往的想很多(自以為是的謹慎,其實是非必要的想太多而已),幸運的事很多時候雖然沒有辦法立刻有答案,但卻讓許多的煩惱不再是煩惱。
第三:透過獨立思考,認清很多的事實
以及該如何正面迎接問題,進而改變了那些過去看似自覺複雜,其實是無盡逃避、抱怨的小事(練習思考,真的會讓人神清氣爽!)。
第四:透過問對問題,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很多時候「溝通無效」或「發問無解」,其實是來自於「問錯問題」,如何才能問對問題就要透過本書作者提出的「哲學諮商的原則」
  1. 當客戶的一面鏡子(並非帶有主觀意識的魔鏡)
    讓問題真正地浮出檯面
  2. 理解問題→提出預設→根據前兩步驟認識對方
  3. 思考方向
    (是否有明確立場、論證是否清晰/因果關聯是否成立)
Photo by Brina Blum on Unsplash
最後,希望有機會可以再次參與對話式閱讀,因為參加完真的很幸福
感謝在螢幕前的你,耐著性子讀完這篇心得
願您一切順心平安,一起珍惜當下
如果你也剛好有閱讀到此書
也歡迎留言分享
一同交流 :)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神話,是一種指引、指標,告訴你如何追求內在生活,直接告訴我們正在或即將體驗的事情。 你只需要盡情的體驗每個當下,不用去想意義,因為事物的本身沒有任何意義,所有的意義,都是人類加上去的,事實上「存在的本身,並不需要賦予意義」 用心生活,你就能真正感受到宇宙給你的最真實的反饋
以前的我,比較追求的是「幸福」,但現在打開自己的心房後,獲得更多的是「幸福中伴隨著喜樂」,且這種感覺會不停的產生漣漪,進而讓外在的互動關係維繫的更為緊密而自在。 歡迎一起來思考 「當別人出賣靈魂得到更多,那我們得到什麼?」
這是一條少有人走的路 但走了才會知道,到底有多有趣 因為擊鼓的人 不知道鼓聲可以傳多遠 It’s a pleasure to meet you!
人生無常如驟雨般 總是來去匆匆一瞬間 做錯決定沒關係 懂得停損回頭就好 畢竟,人生本來就是來學習的
「愛,為何讓人上癮?」我想....是因為可以引起自己及對方的正向感受,花更多時間想對方的同時也不斷的投資自己,讓這段關係可以跟著彼此一起成長 讓我們來一起了解「關於愛的這件事」,愛不愛你是對方的事,不管最後有沒有成功戀愛,都要記得成為一個自己喜歡的樣子
在開始實作 斷·捨·離 的生活後,得到了許多前所未有安定感 之所以感到庸庸碌碌,是因為「心不夠定、魂不夠安」,但其實,所有的一切,都是可以透過「大腦來跟心做溝通」,在迅速演變的世界裡,能保有「自己的節奏」是很重要的
神話,是一種指引、指標,告訴你如何追求內在生活,直接告訴我們正在或即將體驗的事情。 你只需要盡情的體驗每個當下,不用去想意義,因為事物的本身沒有任何意義,所有的意義,都是人類加上去的,事實上「存在的本身,並不需要賦予意義」 用心生活,你就能真正感受到宇宙給你的最真實的反饋
以前的我,比較追求的是「幸福」,但現在打開自己的心房後,獲得更多的是「幸福中伴隨著喜樂」,且這種感覺會不停的產生漣漪,進而讓外在的互動關係維繫的更為緊密而自在。 歡迎一起來思考 「當別人出賣靈魂得到更多,那我們得到什麼?」
這是一條少有人走的路 但走了才會知道,到底有多有趣 因為擊鼓的人 不知道鼓聲可以傳多遠 It’s a pleasure to meet you!
人生無常如驟雨般 總是來去匆匆一瞬間 做錯決定沒關係 懂得停損回頭就好 畢竟,人生本來就是來學習的
「愛,為何讓人上癮?」我想....是因為可以引起自己及對方的正向感受,花更多時間想對方的同時也不斷的投資自己,讓這段關係可以跟著彼此一起成長 讓我們來一起了解「關於愛的這件事」,愛不愛你是對方的事,不管最後有沒有成功戀愛,都要記得成為一個自己喜歡的樣子
在開始實作 斷·捨·離 的生活後,得到了許多前所未有安定感 之所以感到庸庸碌碌,是因為「心不夠定、魂不夠安」,但其實,所有的一切,都是可以透過「大腦來跟心做溝通」,在迅速演變的世界裡,能保有「自己的節奏」是很重要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Thumbnail
這本書以前看人推薦過,圖書館剛好有遇到所以借了。看完之後覺得那張貼紙似乎有點刺眼... 作者: 褚士瑩   出版社:大田   出版日期:2017/10/01 推薦指數如果滿分五顆星,這本大概只有三顆星。 開頭就是測驗的方式,看看你自己的界限。然後又說不是特別強調外國的月亮比較圓,這種自相矛盾的行為
Thumbnail
嗨大家!今天要來簡單分享我拿到紐約大學整合行銷碩士 ( NYU Integrated Marketing Master )的一個簡短心得,畢竟對於念醫學工程的我,要應屆拿到這個offer這得不容易啊😭
Thumbnail
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自己一無所知。不再被對與錯,有或沒有這樣的通俗回答給侷限,知道自己的所有選擇都是行動,都是「有」。 只有對自己誠實,對自己說出真相, 才能讓我們得到解脫,而那些答案才會像道路一般顯現。
Thumbnail
上禮拜朋友的粉專發了一篇文,內容討論「為什麼要上大學」,台客劇場以前也拍過相同的主題,Youtuber白昆禾高中畢業後選擇不進大學,因為他覺得從事影視工作,累積作品比上大學來得重要,因此走上與多數人不同的人生道路,走自己的路,一定特別辛苦,而我覺得這樣特別的決定非常重要,也非常肯定。
Thumbnail
蘇格拉底曾經說過 我唯一知道的就是知道自己一無所知。
Thumbnail
隨著年紀增長,對哲學思辨也愈來愈感興趣,同時體認到,哲學是非常生活化的,是要全然地實踐在日常當中,也就是這本書所介紹的法國哲學家奧斯卡·柏尼菲Oscar Brenifier的信念~「哲學踐行」。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Thumbnail
這本書以前看人推薦過,圖書館剛好有遇到所以借了。看完之後覺得那張貼紙似乎有點刺眼... 作者: 褚士瑩   出版社:大田   出版日期:2017/10/01 推薦指數如果滿分五顆星,這本大概只有三顆星。 開頭就是測驗的方式,看看你自己的界限。然後又說不是特別強調外國的月亮比較圓,這種自相矛盾的行為
Thumbnail
嗨大家!今天要來簡單分享我拿到紐約大學整合行銷碩士 ( NYU Integrated Marketing Master )的一個簡短心得,畢竟對於念醫學工程的我,要應屆拿到這個offer這得不容易啊😭
Thumbnail
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自己一無所知。不再被對與錯,有或沒有這樣的通俗回答給侷限,知道自己的所有選擇都是行動,都是「有」。 只有對自己誠實,對自己說出真相, 才能讓我們得到解脫,而那些答案才會像道路一般顯現。
Thumbnail
上禮拜朋友的粉專發了一篇文,內容討論「為什麼要上大學」,台客劇場以前也拍過相同的主題,Youtuber白昆禾高中畢業後選擇不進大學,因為他覺得從事影視工作,累積作品比上大學來得重要,因此走上與多數人不同的人生道路,走自己的路,一定特別辛苦,而我覺得這樣特別的決定非常重要,也非常肯定。
Thumbnail
蘇格拉底曾經說過 我唯一知道的就是知道自己一無所知。
Thumbnail
隨著年紀增長,對哲學思辨也愈來愈感興趣,同時體認到,哲學是非常生活化的,是要全然地實踐在日常當中,也就是這本書所介紹的法國哲學家奧斯卡·柏尼菲Oscar Brenifier的信念~「哲學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