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十可慮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是說在前文「楊潔箎的強硬與琦善的軟弱」中,談到在鴉片戰爭中主和,並與英方簽定《穿鼻草約》的大臣琦善,在輿論嘩然後,慘遭徹職查辦,也讓清廷從上到下,開始走向強硬主戰的方向,畢竟沒人想要步上琦善的後塵。這樣的情況,其實與今日的中國頗為類似,在美、中交惡以後,主戰言論在網路的推波助瀾下,快速發酵,讓溫和派受到極大的壓力,任何主張放低姿態與美國和談的建議,都被冠上了賣國賊、投降派的大帽子。
鴉片戰爭在琦善被抄家以後,幾乎糜爛不可收拾,清廷連戰連敗,不斷丟失重要的據點。但在這種情況下,清廷內部仍是一片主戰之聲,即使任何人都看得出來,再打下去極為不利,頗有「天下是他皇帝的,好官我自為之的態度」。讓道光皇帝即使已改變主意,想要與英國和談,也無法說出口。就在這個時刻,浙江巡撫劉韻珂上了一道密折,談到清軍又於浙江慈谿一帶大敗,整體情勢非常不樂觀,其中有十件事特別令人憂慮,這就是有名的「十可慮奏」。
劉韻珂其實一開始也是主戰派,覺得一定要好好給「英夷」一個教訓,以彰顯大天朝的威嚴。只是在這一年多的戰爭中,劉韻珂看清了英軍不止武器進步,連軍紀與戰術都遠勝積弱不振的清軍。在這種情況下,戰事幾乎難以為繼。他提出的問題包括清軍屢戰敗,士氣全無。要從他省調兵,還要再花好幾個月,遠水救不了近火。英軍船堅砲利,清軍武器老舊,兩者差距太大。以前清軍誤認為英軍只擅長海戰,只要引誘英軍上岸決戰,就能發揮清軍的優勢,結果在陸戰上清軍也是一敗塗地。在這前面的五點中,劉韻珂老實地說明了戰場上的情況。
而從第六點開始,劉韻珂講到了戰場外的事,卻更令清廷觸目驚心。他說英軍很會收買人心,施加小恩小惠,一些無賴之徒都樂於為英軍服務。而曾把房舍借給清軍駐紮的地方人士,都遭到英軍報復,用火砲摧毀這些房舍,讓一般百姓不敢再幫清軍。然後第七點談到浙江防務空虛,人心浮動,一些無業遊民不止趁機打家劫舍,還認為讓英軍攻入也不錯。不過,劉韻珂這裡就講的很隱晦,綜合其他史料來看,真實情況是英軍的軍紀比清軍還好,從外省調來的清軍往往騷擾地方,因此民心倒向英軍,覺得就算讓英軍佔領也無妨。
從第八點起,是帝國內部的隱憂,因為戰亂的關係,原本就連年歉收的問題變的更為嚴重,收不到足夠的稅米,連運到北京的漕糧都成問題,勢必拖累中央的財政。第九點則談到,許多地方因為之前遇到荒年與天災,盜匪四起,本來就不平靜,現在又遇到戰亂,物價飛漲,民怨沸騰,情勢隨時可能失控。最後一點,劉韻珂說浙江要籌措軍費,已左支右絀,為防範英軍北上,攻擊中樞地帶,鄰近各省也都部署重兵,軍費一樣很吃緊,這種情況不知道還能支撐多久。密折中再三強調,以上十點必需要快點想辦法解決,以免最後情勢失控。
劉韻珂的「十可慮奏」並沒有講到要議和,但仔細說明了這場仗實在打不下去了。這十個問題幾乎都無解,再繼續下去只會讓情勢更為惡化,甚至動搖清廷的根基。道光皇帝拿著這十個問題進軍機處討論時,軍機大臣們無一能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案,那最後就只剩下放軟姿態,與英國人談判,儘快結束戰爭,這一個選擇了。以現今的角度來看,劉韻珂態度的轉變,是在進行危機處理,當戰事已經無以為繼時,最好的方式就是控管損失,避免讓問題擴大到無法收拾的地步。劉韻珂的這份密折,並非故意唱衰清廷,相反的,他憂國憂民,敢犯顏直諫,在某種程度上也算救了道光皇帝。
對比今日,中國是否有官員膽敢直言不諱,在美、中交惡的情況下,講出中國目前的十可慮?從楊潔箎的狂言與一干官員的戰狼式外交,就可看出,目前習近平政府仍然由主戰派主導政策,缺少像劉韻珂這樣的官員,願意說出實情。習近平前一陣子去廣西,參訪了湘江戰役紀念館,談到紅軍在湘江戰役的血戰中堅持下去,才獲得了奇蹟式的勝利,無疑就間接承認了,中國目前正面臨極為嚴峻的挑戰,而且這些內憂外患並不亞於鴉片戰爭時。
其一、中國的經濟發展持續放緩,在疫情過後更是雪上加霜。許多國家都推出了大型的紓困措施,幫助中小企業與一般民眾走出困境,但中國政府由於沒有輿論壓力,因此作為有限,真實的情況恐怕更不樂觀。其二、在美、中經濟戰爆發後,大批的外資出走,選擇回到母國或東南亞國家設廠,這種情況在全球疫情大爆發以後,變的更為嚴重。因為在疫情下外派幹部變的更為困難,讓選擇返回母國的企業變的更多,這對中國來說,無疑是另一記重擊。
在經濟的情況外,美國對中國的圍堵正進一步加大。如科技的圍堵,並沒有因為川普總統下台而有所趨緩,拜登雖然在競選時,批評川普的策略錯誤,但從拜登上台後的舉措,證明拜登不認同的是川普的手法,而不是目標。這從拜登政府延續許多川普時代的限制政策,甚至進一步變本加厲,就知道這恐怕將變成長期的政策,這是危機之三。而在政治上,美國積極籌組由美、日、印、澳四國組成的新圍堵圈,近日更拉攏南韓、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尼等國家。對中國的包圍網不斷擴大,這對中國來說非常不利,這是隱憂之四。
歐洲議會否決了歐盟與中國之前所簽署的雙邊投資協議,使其胎死腹中。
其五,中國花了七年的時間,終於與歐盟談妥「歐、中投資協議」,這將成為中國反制美國圍堵的重要突破,但歐洲議會卻否決了這項投資協議,說明歐洲國家的態度也有了微妙的轉變。其六,歐洲議會否決這項投資協議的原因很多,除了中國的戰狼外交引發反彈外,新疆穆斯林的人權問題,也是令外界觀感不佳的因素之一。而除了新疆的動盪以外,中國內部的民心,也沒有表面上看起來的那麼穩定,中國每年必需花費大筆的經費維穩,控制媒體,管制言論,也是一個未爆彈,這是問題之七。
中國的民怨除了來自官員的貪淵腐敗,更肇因於貧富不均,都市與鄉村的發展差距太過懸殊,這是過去「讓一部份人先富起來」政策,所造成的後遺症,是可慮之八。一胎化又造成中國青年負擔極大,國家人口結構嚴重失衡,未富先老,是可慮之九。最後是習近平打破過去一屆兩任的潛規則,很有可能終身掌權,恐怕將引發中國共產黨內部的權力鬥爭,這是最為危險的第十件事。在這樣的內憂外患下,中國與美國繼續對抗下去,是個好策略嗎?相信中國社會的有識之士們,都同感焦慮。
在這個時機點,中國共產黨揚棄過去「廣積糧、高築牆、不稱霸」的路線,提前與美國攤牌,是否已重蹈過去鴉片戰爭的覆轍,這就留待歷史的評價了。只是,此刻中國內部竟無一人,如劉韻珂一樣提出諍言,倒是今不如昔了。
avatar-img
5.1K會員
421內容數
「假圖天國」將以即時深入解析軍事新聞與國際情勢的方式,討論新聞背後的意義與當前國際情勢的關係性,並以簡單清晰的方式說明各國間的利害關係與複雜恩怨。另一方面,我也會輔以歷史與戰史的介紹,闡述過去歷史戰事的來龍去脈,以及不同立場者對同一歷史事件的不同看法。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王臻明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是說鴉片戰爭時,清廷的道光皇帝改派滿人大臣琦善,取代林則徐擔任兩廣總督,但原本主張一戰的琦善,最後卻與英國人議和,雙方商議的草約中,中方還答應割讓香港。但在此事曝光後,輿論嘩然,震怒的道光皇帝下令將琦善押解到北京問罪,撤職抄家。由於草約作廢,中、英雙方戰火再起,最後英軍兵臨南京城下....
對台灣來說,中國的鎖國,是台灣發展的契機。回顧台灣的歷史,最早建立外來政權的荷蘭人,一開始是希望直接與中國進行貿易往來,但因中國禁止的關係,只能先落腳於澎湖,尋找機會。沒想到明朝的官員連澎湖都不願意讓荷蘭人逗留,強硬要求荷蘭人撤到當時的「無主之地」台灣,才導致荷蘭人來到台灣。而荷蘭人在佔領台灣的期間
是說近代的東亞國家,很多都曾採取鎖國政策,如日本、朝鮮與中國等,原因不一而足,但不脫穩定內部政權或抵禦外敵來犯這兩大原因。特別是中國,在注重對外貿易的元朝覆滅後,接下來的明、清兩朝都長期維持海禁,控制對外的交通往來,進行嚴厲的鎖國政策。這樣的政策其實產生了非常深遠的影響,台灣就位於中國的重要對外航路
是說隨著武漢肺炎的擴散,與中國有頻繁貿易往來的國家,如南韓、日本、伊朗與義大利,都成為大爆發的地區。這並不令人意外,因為一直以來長途貿易的副作用,就是瘟疫會隨著貿易路線而擴散,在《貿易大歷史:貿易如何形塑世界,從石器時代到數位時代,跨越人類五千年的貿易之旅》這本書裡,就花了一整章,在講貿易帶來的疾病
是說在前文談到「聯省自治」與「諸夏論」的出現,反思了中國長期以來不斷追求統一,是否對國家造成了更大的傷害。而更進一步來說,中國「統一」的邊界在什麼地方,其實也一直在繼續變動、甚至是不斷擴大著。比如說在過去很多朝代裡,新疆與西藏都不算在中原政權的領土範圍內,是直到清朝時才成功將其納入版圖.......
是說「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這句話,想必很多人都耳熟能詳,甚至還十分膺服。畢竟只要稍微瞭解中國歷史,就會知道分分合合乃是中國歷史上的常態。只是很多人在講這句話時,並不明白這背後所代表的真正意義,畢竟不論是中國或台灣的歷史課本,其實都很少談到這些統一與分裂的過程,到底有多麼恐怖.....
是說鴉片戰爭時,清廷的道光皇帝改派滿人大臣琦善,取代林則徐擔任兩廣總督,但原本主張一戰的琦善,最後卻與英國人議和,雙方商議的草約中,中方還答應割讓香港。但在此事曝光後,輿論嘩然,震怒的道光皇帝下令將琦善押解到北京問罪,撤職抄家。由於草約作廢,中、英雙方戰火再起,最後英軍兵臨南京城下....
對台灣來說,中國的鎖國,是台灣發展的契機。回顧台灣的歷史,最早建立外來政權的荷蘭人,一開始是希望直接與中國進行貿易往來,但因中國禁止的關係,只能先落腳於澎湖,尋找機會。沒想到明朝的官員連澎湖都不願意讓荷蘭人逗留,強硬要求荷蘭人撤到當時的「無主之地」台灣,才導致荷蘭人來到台灣。而荷蘭人在佔領台灣的期間
是說近代的東亞國家,很多都曾採取鎖國政策,如日本、朝鮮與中國等,原因不一而足,但不脫穩定內部政權或抵禦外敵來犯這兩大原因。特別是中國,在注重對外貿易的元朝覆滅後,接下來的明、清兩朝都長期維持海禁,控制對外的交通往來,進行嚴厲的鎖國政策。這樣的政策其實產生了非常深遠的影響,台灣就位於中國的重要對外航路
是說隨著武漢肺炎的擴散,與中國有頻繁貿易往來的國家,如南韓、日本、伊朗與義大利,都成為大爆發的地區。這並不令人意外,因為一直以來長途貿易的副作用,就是瘟疫會隨著貿易路線而擴散,在《貿易大歷史:貿易如何形塑世界,從石器時代到數位時代,跨越人類五千年的貿易之旅》這本書裡,就花了一整章,在講貿易帶來的疾病
是說在前文談到「聯省自治」與「諸夏論」的出現,反思了中國長期以來不斷追求統一,是否對國家造成了更大的傷害。而更進一步來說,中國「統一」的邊界在什麼地方,其實也一直在繼續變動、甚至是不斷擴大著。比如說在過去很多朝代裡,新疆與西藏都不算在中原政權的領土範圍內,是直到清朝時才成功將其納入版圖.......
是說「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這句話,想必很多人都耳熟能詳,甚至還十分膺服。畢竟只要稍微瞭解中國歷史,就會知道分分合合乃是中國歷史上的常態。只是很多人在講這句話時,並不明白這背後所代表的真正意義,畢竟不論是中國或台灣的歷史課本,其實都很少談到這些統一與分裂的過程,到底有多麼恐怖.....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原文:重為輕根,靜為躁君。是以君子終日行不離輜重,雖有榮觀,燕處超然。奈何萬乘之主,而以身輕天下?輕則失根,躁則失君。   這一篇講的是君子不重則不威,一個人不要過於輕浮於事,輕率於事,為人輕飄飄的,有失威望。地處超然的態度道法之所在,行事與有榮焉。面對任何事情變化都要穩住,不可輕易相信
前言 北宋自建國初期,有鑑於五代十國的政權更迭快速,藩鎮勢力過大……因此採取強幹弱枝的政策,養了眾多的軍人,然而不敢重用;用了諸多的文人,卻又優渥過頭(史書上稱為之冗員、冗兵),因此中葉即出現了重大的財政危機和國防危機。熙寧年間,王安石在宋神宗的支持下,發動了旨在富國強兵的變法運動。所有的變革都源
Thumbnail
中國近代戰敗後,其內政受到列強極大的干預和限制。這被近現代中國人視為極大的恥辱。這帶來兩種主要的對外部世界的反應。一種意識到應該向更發達的國家學習,主要就是向西方國家學習,學習它們先進的技術;以追趕上發達國家,從而擺脫列強對中國事務的干預和影響。這種反應首先表現在清王朝1861年至1895年間開展的
四、遼東全面淪陷,退守山海關: 1.天啟二年正月的爭論: 天啟二年的正月,明朝政府仍是在對於遼東權責的爭吵中度過,如正月八日刑部郎中徐大化抨擊熊廷弼「受國厚恩,不思與虜戰,而日日與廟堂舌戰、筆戰,其與之同臭味而比和者,逃臣胡嘉棟、朱萬良,建議割棄廣寧之高出耳!由其乖戾兇愎,盡失將士心
Thumbnail
在劉秀開國之時,他面對的情況是這樣的: 王莽腦袋當球踢;天下群雄並起四分五裂;儒家從國教跌下神壇。 當年強秦二世而亡崩潰後,法家成為了替罪羊,隨後西漢開啟了七十年黃老之治,成為了時至今日人們少數記得的幾段封建好日子。 無論是「亂世用法」還是「休養學道」,在天下大亂滿目瘡痍之時,再打起儒家的大旗
Thumbnail
繼劉楊、彭寵、鄧奉三個大分量叛變革命後,我們先來整整隊,討論下為啥劉秀的這次「光武中興」,會有這麼多的背叛。 縱觀幾千年的改朝換代,只要是打下來的天下,很少見像劉秀這種一邊打前邊,一邊平後面沒完沒了層出不窮的叛亂的。 而且叛亂的成分包括一方大員、地方豪族、本家心腹、賊寇流民全方位囊括,可謂品種齊
Thumbnail
話說赤眉投降後的轉天,劉秀在洛水邊展開了盛大的閱兵式,令赤眉君臣共同觀禮。 劉秀檢閱部隊期間還玩了一把造型,對樊崇等人說:山東小哥們都服不服啊?不服我放小哥們走,咱接著比劃。 劉書記的一句話嚇得樊崇徐宣這幫趕緊磕頭表態: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我們自打出長安東門時就打定主意把生命獻給國家和
Thumbnail
索額圖明知兩害相權取其輕,如今唯有上乾清宮請罪一途,但這賭的是皇帝寬仁,萬一正巧遇上聖心不豫,康熙可不是庸懦之主,殺伐決斷無人能及,要取自家滿門性命只在一念之間,不免愈想愈怕。
瀋陽和遼東在一個月內相繼淪陷,經略袁應泰戰敗自殺和熊廷弼的再次啟用
明朝和滿州的戰爭從萬曆末年延續到亡國前夕共二十餘年,裡面可以講的主題實在太多,因此我以在天啟朝時間內比較有趣的以下三個議題為主,凸顯熹宗皇帝在處理遼東問題上的態度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原文:重為輕根,靜為躁君。是以君子終日行不離輜重,雖有榮觀,燕處超然。奈何萬乘之主,而以身輕天下?輕則失根,躁則失君。   這一篇講的是君子不重則不威,一個人不要過於輕浮於事,輕率於事,為人輕飄飄的,有失威望。地處超然的態度道法之所在,行事與有榮焉。面對任何事情變化都要穩住,不可輕易相信
前言 北宋自建國初期,有鑑於五代十國的政權更迭快速,藩鎮勢力過大……因此採取強幹弱枝的政策,養了眾多的軍人,然而不敢重用;用了諸多的文人,卻又優渥過頭(史書上稱為之冗員、冗兵),因此中葉即出現了重大的財政危機和國防危機。熙寧年間,王安石在宋神宗的支持下,發動了旨在富國強兵的變法運動。所有的變革都源
Thumbnail
中國近代戰敗後,其內政受到列強極大的干預和限制。這被近現代中國人視為極大的恥辱。這帶來兩種主要的對外部世界的反應。一種意識到應該向更發達的國家學習,主要就是向西方國家學習,學習它們先進的技術;以追趕上發達國家,從而擺脫列強對中國事務的干預和影響。這種反應首先表現在清王朝1861年至1895年間開展的
四、遼東全面淪陷,退守山海關: 1.天啟二年正月的爭論: 天啟二年的正月,明朝政府仍是在對於遼東權責的爭吵中度過,如正月八日刑部郎中徐大化抨擊熊廷弼「受國厚恩,不思與虜戰,而日日與廟堂舌戰、筆戰,其與之同臭味而比和者,逃臣胡嘉棟、朱萬良,建議割棄廣寧之高出耳!由其乖戾兇愎,盡失將士心
Thumbnail
在劉秀開國之時,他面對的情況是這樣的: 王莽腦袋當球踢;天下群雄並起四分五裂;儒家從國教跌下神壇。 當年強秦二世而亡崩潰後,法家成為了替罪羊,隨後西漢開啟了七十年黃老之治,成為了時至今日人們少數記得的幾段封建好日子。 無論是「亂世用法」還是「休養學道」,在天下大亂滿目瘡痍之時,再打起儒家的大旗
Thumbnail
繼劉楊、彭寵、鄧奉三個大分量叛變革命後,我們先來整整隊,討論下為啥劉秀的這次「光武中興」,會有這麼多的背叛。 縱觀幾千年的改朝換代,只要是打下來的天下,很少見像劉秀這種一邊打前邊,一邊平後面沒完沒了層出不窮的叛亂的。 而且叛亂的成分包括一方大員、地方豪族、本家心腹、賊寇流民全方位囊括,可謂品種齊
Thumbnail
話說赤眉投降後的轉天,劉秀在洛水邊展開了盛大的閱兵式,令赤眉君臣共同觀禮。 劉秀檢閱部隊期間還玩了一把造型,對樊崇等人說:山東小哥們都服不服啊?不服我放小哥們走,咱接著比劃。 劉書記的一句話嚇得樊崇徐宣這幫趕緊磕頭表態: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我們自打出長安東門時就打定主意把生命獻給國家和
Thumbnail
索額圖明知兩害相權取其輕,如今唯有上乾清宮請罪一途,但這賭的是皇帝寬仁,萬一正巧遇上聖心不豫,康熙可不是庸懦之主,殺伐決斷無人能及,要取自家滿門性命只在一念之間,不免愈想愈怕。
瀋陽和遼東在一個月內相繼淪陷,經略袁應泰戰敗自殺和熊廷弼的再次啟用
明朝和滿州的戰爭從萬曆末年延續到亡國前夕共二十餘年,裡面可以講的主題實在太多,因此我以在天啟朝時間內比較有趣的以下三個議題為主,凸顯熹宗皇帝在處理遼東問題上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