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情提要
筆者起初是看在懸疑分類才參加這次的非讀book試讀活動,否則在以為《在所有母親之間》主打媽媽抱怨文(誤)的情況下,筆者可能會放棄這個機會( ̄▽ ̄)。
沒想到本書雖然本質上確實是在為母親發聲,但是作者的寫法實在引人深思,筆者一度想要打破無雷的原則,跟大家討論本書的許多細節,然而畢竟要行推廣之用,終究還是忍住了......
我真的有能力成為好母親嗎?
布萊絲的不安溯源家族三代,她的母親,以及母親的母親都不是稱職的媽媽,每個母親都以防衛甚至折磨的方式對待女兒,而長大後她也成為一位看似神經質的媽媽......
當女兒薇歐列忒出生後,布萊絲的期待破滅了,她感受到雙方不對盤,女兒總是乖戾而拒絕合作,然而薇歐列忒在爸爸面前卻表現得像個小天使。布萊絲和丈夫談起女兒時被視為是胡思亂想,夫妻之間也逐漸產生裂縫。
直到弟弟山姆出生。在兒子身上,布萊絲終於找到期盼已久的親子之愛,姊姊薇歐列忒似乎也愛這位弟弟,一切看起來正在往好的方向進展。
沒想到,一場突如其來的意外撕裂了她的家庭,當她重新回想起來驚覺,女兒好像伸手推動了這一切。
不曉得你是否思考過對「母親」一職的看法?《在所有母親之間》為不具備「母親」身分的筆者,帶來了十分強勁的衝擊。
在看到書名的那一刻,筆者以為做好了心理準備,將要以一位「母親」的角度探索些什麼。可是其實筆者並不清楚該做怎麼樣的準備,因為儘管已經成年,「母親」的概念離筆者還是很遙遠。
印象中的「母親」是和譪的,犯錯時也會變得嚴厲,時常為孩子的吃穿用度、生活起居操心打理。但是有些時候,像是家庭面對困難而身心俱疲的時候,或是夜深人靜、適合獨處的時候,可能會偶然發現母親悄悄展露脆弱的一面。這時你才發現,「母親」只是和我們一樣有血有肉、會受傷的一般人,她的強悍都是必須的偽裝。
《在所有母親之間》以一位全職母親的角度,帶我們看到社會對「母親」這個角色所寄予的期望和要求。書中描述了母親和丈夫、母親和孩子、母親和母親...等等的對話情境。做母親似乎從來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尤其當身為母親,有義務要為孩子擔責任的時候。
生下了一個孩子,所有人都會為你感到開心與喜悅,他們會想︰「一個母親!她會怎麼教養自己的小孩?」因為曾經血脈相連,母親與孩子的聯繫好像理所當然,從照顧孩子的生活所需,到關心孩子的情緒起伏,都該由母親一手包辦,至於父親只要偶爾逗逗孩子,甚至會替小孩包尿布就會令人訝異且受到讚賞。
雖然現在這樣的觀念不再牢不可破,也有越來越多家庭主夫的出現,但是一旦孩子出現什麼狀況,種種疑慮和指責還是首當其衝針對母親而來。
作者利用的正是這點,讓你很想相信布萊絲,卻又無法全然的放心,就像書中的其他人--布萊絲的丈夫弗克斯、心理治療師、其他母親...只是因為布萊絲「母親」的身分,認為她應該要愛護自己的孩子,於是那些負面情緒都是心理問題跟神經質的臆測。
這些他人加諸的想法使得布萊絲混亂不安,尤其因為她的家世,她更想證明自己可以做一個稱職的母親,沒想到第一個機會--薇歐列忒,撕毀了她想像中幸福的未來。因為書籍簡介,讀者可能會對薇歐列忒有所警惕,但另一個普遍的認知--孩子都是純真且美好的,會不斷動搖讀者的信心,使你不敢去猜想薇歐列忒究竟有沒有那般邪惡,就和弗克斯一樣,覺得「一定是愛不夠多」,卻不曾想過可能不是愛的問題。
書中薇歐列忒的情況自然是極端案例,布萊絲的家族三代也並非普遍情形,可是正是由於這些設定強烈的戲劇張力,讓人更加投入於小說情節,並在閱畢之後久久無法釋懷。看完《在所有母親之間》會強烈的感受到,我們(孩子)的所作所為同時代表了父母給予的教育,象徵了父母的稱職與否。即使本書特別強調母親所遭遇的困境,不過筆者認為大部分情況下,父親也是承擔著相同的世俗眼光。總之,下次再和父母起爭執的時候,或許可以多為對方著想,說不定父母默默扛起的,是你並不知情的壓力。
後記
相較於前面的幾次推廣,個人覺得《在所有母親之間》算是十分沉重的一本書。儘管是小說,但若要說這個世界上的某處曾經有過布萊絲這樣一位母親,筆者也是相信的,正因如此,或許也可以把《在所有母親之間》歸類為探討社會現象一類的書籍,而非單純的虛構作品。
(偷偷講一下,筆者一度想到一部電影--「天魔」,這樣應該不算劇透吧?( ͡° ͜ʖ ͡°))
這次的心得到這邊結束, 喜歡這篇文章的話歡迎追蹤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