謾罵無法改變醫療制度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想了很久覺得這個要寫一篇
平常在碎念衛福部與健保制度也沒少過
念醫管又在醫院工作快20年的時間
怎麼會不知道當中的問題與困難
不過我還是想要說
要改變制度或為自己爭取更好的權益
除了在社群上碎念
其實還是要有其他的努力啦
所有的問題都是經濟問題
其實健保問題就是資源分配的問題
這可是一塊一年八千億的大餅
而且幾乎是保證
每年以5%左右的幅度成長
各種專業人員.各種藥物設備廠商
各種病友團體甚至不同族群
都時時刻刻透過國會與各平台
在倡議與爭取對自己有利的分配
沒有甚麼是絕對重要或理所當然的
你所看到的制度與分配
都是在醫療相關的利害關係人
持續廝殺後的結果
所以如果你對現在的分配或制度不滿
你應該努力的方向
是找對方式去產生改變的影響力
試著讓自己社群能量更強大
社群也不是沒有力量
許多醫療人員的網路聲量
甚至比政治人物更驚人
他們對某些議題的討論就會產生影響
甚至有的醫師一篇文章
還能驚動到健保署長馬上專案處理 XD
但不要讓自己變成那一種
到哪裡留言得起手式
就是萬惡健保署血汗醫護
坦白說這樣的方式並沒有幫助
除了讓一些自己人同仇敵愾之外
也無法引起一般人的共鳴
可以加入工會團結力量大
不是每個人都能產生強大社群影響力
但團結力量大加入工會是個選擇
這幾年開始有些很不錯的醫療工會成立
運作上也慢慢都步入軌道
像是全國醫師醫療產業工會
嘉基工會.北市聯醫都不錯
加入你覺得理念一致的工會
讓工會強大就有更多的資源與條件
就會更有能力可以跟資方的醫院談判
甚至進一步讓衛福部必須正視工會的存在

可以進一步參與政治
不管你喜不喜歡
但是政治就決定了
我們所有的制度與資源分配
所以當一個國民有更多公民關心政治
這個國家才有機會變得更加進步
參與政治絕對不代表只有選舉
你平常就能去看看
立法院環政委員會的直播
去看看醫療的議題是怎麼在討論
去找哪些醫療相關主題的公聽會紀錄
看看公聽會是怎麼進行
那些單位怎麼發言的
又有哪一些團體是屬於利害關係人
然後也會知道
有哪些立委是關心醫療議題的
接著你可以進一步
透過社群與實際的活動
跟這些立場一致的立委有更多連結
在適當的時機就能把
你在乎或想改變的制度與想法
提到國會中去討論
當然如果你背後有許多人的支持
不管是工會公會或是連署
這也會讓你想要去倡議改變的事情
更有機會被促成
改變不是投個票就好
很多人最大的誤解
就是覺得投了一票之後
世界就會照自己想像的方式運轉
政府與立法院理所當然
要了解自己的期待與需求
然後把制度與資源分配
改變的對自己最有利
有可能嗎?
現實當然不是這樣在運作
對我來說
我在總統與立法委員投票的首要考慮
就是能不能維護民主與自由體制
務必要讓台灣遠離共產黨統治的噩夢
其他我在乎的議題或想改變的資源分配
當然就是該持續去關心或投入倡議
慢慢集結力量然後帶來改變
這條路當然漫長但持續累積一定能看到結果
去看看當年驗光師法的推動
或是醫藥分業的遊說過程
就會了解我在說甚麼了
不想改變也可以創造
其實健保這樣的大怪獸要大幅改變談何容易
而且也確實提供了許多人需要的醫療服務
所以也慢慢有人選擇不同的道路
用卓越的技術與能力
完全不做健保的服務而採自費收費
這當然也是一條艱辛的道路
如果以我對目前健保制度的想法
我會比較傾向健保不該再無限制擴張
應該限縮給付的範圍與項目
然後把掐得緊緊的自費醫療項目
鬆開讓醫療產業有活水與更好的利潤
如此才能讓台灣醫療服務在品質與技術上
了解規則才是改變的起點
寫這一篇是覺得
很多醫療人員有很好的文筆
但花在抱怨與碎念太多
如果能投入在制度面與資源分配上的深入理解
並創造出更多好的建議與論述
哪對台灣醫療環境的改善來說一定會大有幫助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68會員
110內容數
分享花蓮的後山生活,這裡有台灣最美的山海景緻,幾乎永遠綠燈的空氣品質,還有許多用心耕耘的小店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連竟堯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不是有崇高理念的環境生態守護者 但我也真的非常非常的熱愛台灣這塊土地 這也是為何幾年前我會成為鯨豚解說員 上百次在賞鯨船上跟遊客們分享海洋與鯨豚的美 還有我們可以怎麼去守護台灣的海洋與環境 也因為期待著台灣更好 我在2018年吸管與空汙法修法爭議時 做出了幾個被分享好幾千次的懶人包 然後我們也都還
明天要開工了 來聊個比較不是社群熱點的話題 是關於我們遠在美國為台灣打拼的美琴大使 在去年底駐美國代表處 及國立臺灣美術館藝術銀行共同策畫 在雙橡園舉辦了 「從島上來─高山、土地、大海」展覽 將台灣最美好的風土.人文.藝術於文化 帶到華盛頓特區去 這個展覽也讓我有很大的感觸 從去年七月美琴前往美國擔
台灣冬季的汙染問題 其實是一個非常複雜的議題 現在常看到大家抓著其中一個點就開始罵 或是就po張空氣不好的照片 然後就變成討厭政府的嘲諷言論聚集地 但其實很多就只是找機會攻擊政府 想複製2018年搞垮民進黨與台灣的那套論述 但如果真的要好好的談空汙的問題 各種因素都必須納入做綜合性的考量才行 冬季的
各位親愛的台灣人 這幾天是否感到有一點焦慮呢? 請大家深呼吸然後回憶一下 從一年前台灣開始對抗這個疫情到現在 我們一起經歷了甚麼? 我們經歷了對這個疾病的各種未知 我們經歷了學校必須延後開學 我們經歷了各種大型活動無法舉辦 我們經歷了每天持續增加的案例 我們經歷了醫院中曾發生群聚感染的狀況 但我們有
2020真的是很不容易的一年 卻也是讓全世界看到台灣軟實力的一年 不管是抗疫成功或是台積電的成功 其實都是台灣長期以來 許多人的努力孕育而成 面對國際局勢的變化 與隔壁共產黨併吞台灣的企圖 我們還是要亦步亦趨如履薄冰的前進 感謝小英總統帶領台灣往正確的方向前進 台灣人也該更團結一致 才能持續地對抗病
千金買屋,萬金買鄰 在臉書的時代 選擇哪些人的文章出現在自己版上 其實就跟選鄰居一樣的重要 鄰居一天還不一定能碰到一次面 但臉書上你設優先看的對象 他的論述與觀點就時時刻刻影響著你 從2013年邀請楊斯培醫師到門諾分享反核講座後 他就成為我臉書上非常重要的"鄰居" 友直友諒友多聞 楊斯培醫師的多聞
我不是有崇高理念的環境生態守護者 但我也真的非常非常的熱愛台灣這塊土地 這也是為何幾年前我會成為鯨豚解說員 上百次在賞鯨船上跟遊客們分享海洋與鯨豚的美 還有我們可以怎麼去守護台灣的海洋與環境 也因為期待著台灣更好 我在2018年吸管與空汙法修法爭議時 做出了幾個被分享好幾千次的懶人包 然後我們也都還
明天要開工了 來聊個比較不是社群熱點的話題 是關於我們遠在美國為台灣打拼的美琴大使 在去年底駐美國代表處 及國立臺灣美術館藝術銀行共同策畫 在雙橡園舉辦了 「從島上來─高山、土地、大海」展覽 將台灣最美好的風土.人文.藝術於文化 帶到華盛頓特區去 這個展覽也讓我有很大的感觸 從去年七月美琴前往美國擔
台灣冬季的汙染問題 其實是一個非常複雜的議題 現在常看到大家抓著其中一個點就開始罵 或是就po張空氣不好的照片 然後就變成討厭政府的嘲諷言論聚集地 但其實很多就只是找機會攻擊政府 想複製2018年搞垮民進黨與台灣的那套論述 但如果真的要好好的談空汙的問題 各種因素都必須納入做綜合性的考量才行 冬季的
各位親愛的台灣人 這幾天是否感到有一點焦慮呢? 請大家深呼吸然後回憶一下 從一年前台灣開始對抗這個疫情到現在 我們一起經歷了甚麼? 我們經歷了對這個疾病的各種未知 我們經歷了學校必須延後開學 我們經歷了各種大型活動無法舉辦 我們經歷了每天持續增加的案例 我們經歷了醫院中曾發生群聚感染的狀況 但我們有
2020真的是很不容易的一年 卻也是讓全世界看到台灣軟實力的一年 不管是抗疫成功或是台積電的成功 其實都是台灣長期以來 許多人的努力孕育而成 面對國際局勢的變化 與隔壁共產黨併吞台灣的企圖 我們還是要亦步亦趨如履薄冰的前進 感謝小英總統帶領台灣往正確的方向前進 台灣人也該更團結一致 才能持續地對抗病
千金買屋,萬金買鄰 在臉書的時代 選擇哪些人的文章出現在自己版上 其實就跟選鄰居一樣的重要 鄰居一天還不一定能碰到一次面 但臉書上你設優先看的對象 他的論述與觀點就時時刻刻影響著你 從2013年邀請楊斯培醫師到門諾分享反核講座後 他就成為我臉書上非常重要的"鄰居" 友直友諒友多聞 楊斯培醫師的多聞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醫療這一塊,其實台灣的處境真的蠻悲慘的,因為時常會遇到很多事情是護理師自己要處理,而常常在處理過程,就是學會獨立之外,有時候資源也有限,所以就會發生更多的事情,真的覺得大家要更重視護理師。
Thumbnail
全民健康保險讓臺灣民眾能以較低費用獲得高品質醫療,然而醫生卻面臨著薪資與付出不成正比。臺灣健保標準流程無法適應醫生治療需求,全民健康保險需要考慮如何平衡財務狀況以及醫師的合理待遇,失控的健保體系造成龐大的財政缺口,只能以醫德無上限填補。
Thumbnail
小編早上看見臉友轉發昨晚的亞東醫院急診事件,文中提到現行醫護困境🤨 來跟大家聊聊裡頭的經濟問題。 先來說說為什麼政府管制醫療產業? ✅政府為了避免醫療成本佔用太多(總)預算,排擠其他項目與功能,所以會實施價格管制。 醫療產業壓低預算的好處很明顯,但就經濟學的角度來看,壞處是
Thumbnail
  這是我近兩年的心得,近期更是有感而發。   以前我三不五時就會聽到,有很多人明明在國外生活,每次看病都會特地坐飛機回來台灣之類的事情。因為健保制度只有台灣才有,在大家都在讚頌「健保」這個政策的時候,我都沒有多大的感覺。   直到最近家裡的人生病,很常跑大醫院,某次我偶然看了一下付費單,才驚覺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臺灣的健保是世界首屈一指,讓昂貴的醫療費用變得更為負擔得起。在大陸上班及疫情期間,觀察大陸醫療水平及疫情期間醫院就診情況。此外,提供在家感冒時的自我輔助,例如成藥選擇以及如何在感冒期間加速復原。
Thumbnail
修法後,最多僅能領回實際醫療支出 2023/12/27實支實付的調整新聞上了保險版面,起因於保險局副局長指出,「實際醫療費用的支出,應該是對應到他當時有效的實支實付醫療險,由這些有效的醫療保單做損失分攤,原則上是不能夠超過實際支出的醫療費用。」白話文講,就是實支實付醫療險未來調整的方向,是保戶
Thumbnail
臺灣的健保制度為世界獨一無二,來看診身心科的並非只有精神病患,很多也是很努力為了生活的社會人士或是學生。現代社會的快速變化及生活與工作的多方壓力,容易導致心理免疫力下降。身心科的重點在於協助找回身心健康與平衡,舒緩壓力。
Thumbnail
我是覺得取消掛號費上限仍然是不合理….
Thumbnail
這幾天,每家新聞都在爭頭條,就是討論護理師的薪水如何增補,以挽救更多醫院的護師荒,這個問題真的很多值得討論程度,因為若不好好的規劃,將來情況可能是急診塞的更嚴重,因為患者無法住院之問題,我覺得這真的是國安(國人安全)之風險,希望大家不能忽視。
Thumbnail
對於海外臺巧使用臺灣健保資源造成瀕臨破產的問題,有些人認為這是不公平的待遇。本篇文章講述了海外臺巧在歐洲的看醫療經驗,並訴說他們不滿自動復保與費用追繳的情況。作者指出,許多海外臺巧在海外已能充分利用當地的醫療資源,並希望臺灣媒體不要再製造不實的新聞帶風向。此篇可幫助海外臺巧找到希望與抗爭的出口。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醫療這一塊,其實台灣的處境真的蠻悲慘的,因為時常會遇到很多事情是護理師自己要處理,而常常在處理過程,就是學會獨立之外,有時候資源也有限,所以就會發生更多的事情,真的覺得大家要更重視護理師。
Thumbnail
全民健康保險讓臺灣民眾能以較低費用獲得高品質醫療,然而醫生卻面臨著薪資與付出不成正比。臺灣健保標準流程無法適應醫生治療需求,全民健康保險需要考慮如何平衡財務狀況以及醫師的合理待遇,失控的健保體系造成龐大的財政缺口,只能以醫德無上限填補。
Thumbnail
小編早上看見臉友轉發昨晚的亞東醫院急診事件,文中提到現行醫護困境🤨 來跟大家聊聊裡頭的經濟問題。 先來說說為什麼政府管制醫療產業? ✅政府為了避免醫療成本佔用太多(總)預算,排擠其他項目與功能,所以會實施價格管制。 醫療產業壓低預算的好處很明顯,但就經濟學的角度來看,壞處是
Thumbnail
  這是我近兩年的心得,近期更是有感而發。   以前我三不五時就會聽到,有很多人明明在國外生活,每次看病都會特地坐飛機回來台灣之類的事情。因為健保制度只有台灣才有,在大家都在讚頌「健保」這個政策的時候,我都沒有多大的感覺。   直到最近家裡的人生病,很常跑大醫院,某次我偶然看了一下付費單,才驚覺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臺灣的健保是世界首屈一指,讓昂貴的醫療費用變得更為負擔得起。在大陸上班及疫情期間,觀察大陸醫療水平及疫情期間醫院就診情況。此外,提供在家感冒時的自我輔助,例如成藥選擇以及如何在感冒期間加速復原。
Thumbnail
修法後,最多僅能領回實際醫療支出 2023/12/27實支實付的調整新聞上了保險版面,起因於保險局副局長指出,「實際醫療費用的支出,應該是對應到他當時有效的實支實付醫療險,由這些有效的醫療保單做損失分攤,原則上是不能夠超過實際支出的醫療費用。」白話文講,就是實支實付醫療險未來調整的方向,是保戶
Thumbnail
臺灣的健保制度為世界獨一無二,來看診身心科的並非只有精神病患,很多也是很努力為了生活的社會人士或是學生。現代社會的快速變化及生活與工作的多方壓力,容易導致心理免疫力下降。身心科的重點在於協助找回身心健康與平衡,舒緩壓力。
Thumbnail
我是覺得取消掛號費上限仍然是不合理….
Thumbnail
這幾天,每家新聞都在爭頭條,就是討論護理師的薪水如何增補,以挽救更多醫院的護師荒,這個問題真的很多值得討論程度,因為若不好好的規劃,將來情況可能是急診塞的更嚴重,因為患者無法住院之問題,我覺得這真的是國安(國人安全)之風險,希望大家不能忽視。
Thumbnail
對於海外臺巧使用臺灣健保資源造成瀕臨破產的問題,有些人認為這是不公平的待遇。本篇文章講述了海外臺巧在歐洲的看醫療經驗,並訴說他們不滿自動復保與費用追繳的情況。作者指出,許多海外臺巧在海外已能充分利用當地的醫療資源,並希望臺灣媒體不要再製造不實的新聞帶風向。此篇可幫助海外臺巧找到希望與抗爭的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