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06|閱讀時間 ‧ 約 8 分鐘

28福智善法關心子弟教育

時間:民國八十五年五月十八日(農曆四月初二) 地點:淨律寺客堂
各位法師!各位居士!今天特別提出三個題目
「學習福智善法,培育福智子弟,關心子弟教育。」與各位共同勉勵。
第一、「學習福智善法」。這裡所講的「學」,就是學文字,或學一切做人處事,待人接物等,這都叫做「學」。「習」就是自己練習,去做、去體驗。為什麼說「福報與智慧」的產生,要用這個「善法」來培養呢?
「善」就是讓自己的心性能夠更好,而表現於外在的行為上,可以利益到他人。「法」就是能夠提升,我們內在心性的「道理方法」,這只是略述「善法」的內容,若要深明它的意義,則必須以身作則,奉行不移,才能開發我們本具的真如佛性。
而我們所要學習的「福智善法」,就是這些內容。我們必須要借很多事情,去觀照思惟我們的內心,才能夠真正地了解,我們本具的這個真心,才是我們「學習福智善法」所要深明的意義。
我們如果能夠先明白這個義理,不管是修行,修福、修慧,都能契合「福智善法」所要闡述的義理,這樣對自己,對他人都有利益,否則不但無法利益自己與他人,還會造成自己與他人,彼此間的麻煩。如果只是口頭上講一講,什麼都不做,那是連自利都得不到的,何況是利他。
若就世間方面來說,「學習福智善法」,我們若不能「以身作則」,不能去奉行實踐的話,那是絕對沒有辦法體會到法味的,因為確實實踐後,自己內心就有法的造作,進而產生作用,自我提升改變,然後得到自利。如果這些,修行無法獲得的話,那自利利他也就只是一句口號罷了!這一點是我們必須要去了解的。
再者,講到「奉行不移」,就是對於每一件事情,不管是對人的態度,或對任何所做的一切事務,都不可以拒絕,也不可以避重就輕。若做事都避重就輕、挑喜歡的做,那我們的習氣毛病就永遠沒辦法斷除了,內心更是無法生起善法,法不入心,這樣要怎麼修行呢?怎麼會有法喜呢?這是第一條「學習福智善法」,非常重要的。
第二條、「培育福智子弟」。教導子弟,要身體力行,善巧引導和適當的勉勵。這就是以德導行,先明利益自己的道理,然後才能夠利益他人。譬如,我們現在修行親近佛法,要能夠帶動居士,但要如何來帶動?這就是我們所要探討的,如何「培育福智子弟」的問題了。
我們要將「福智」這個善根播種下去,帶著大家一起走自己走過的路,慢慢使這顆種子萌芽、茁壯、長大,等到有一天因緣成熟,它就開花結果啦!那個時候就可以來收成「福智」善法的果實了。
所以說:「用無上錢,買出離土。」無上錢,就是「時間」。因時間是最寶貴,也是最無上的,我們要善用這最寶貴的「時間」,買這個「出離土」。
那要怎麼「出離」呢?就是要感受、觀照,了解自己的苦受是怎麼來的。認真學習將苦受放下的道理與方法,而建造這個「戒定牆」,藉此穩健的戒定之牆,才能引發空性的智慧,流露出慈悲的德行,成就圓滿的福德與智慧。
因此,我們絕對要了解,修學佛法首要「以戒為師」,由戒生定,由定發慧。這就是講受戒要納受「戒體」,以清淨戒體為基礎,引發定慧。
譬如修行有戒定牆圍起來,你的「出離土」就不會被別人倒垃圾;也不會影響自己內心的起伏,及增長自己的煩惱。戒定牆造了之後,就要施「菩提籽」,「施」就是播種。將菩提籽播種後,我們就要「灌予大悲水」,以大悲水灌下去,它就會發芽。這是在說我們將菩提種籽播種之後,要有悲心,施予大悲法水,才能夠開出智慧花。
一個人若有菩薩「悲智雙運」的精神,那一定是智慧具足。啊!有這個智慧花,就可結成無上菩提佛果。所以,我們要知道修行過程中,還要有一個「定力肥」,而「定力肥」剛好在「大悲水」之後,要「用無上錢,買出離土,造戒定牆,施菩提籽,灌大悲水,撒定力肥」,才能開出智慧花,結成無上菩提佛果。那麼,今天向大家提供這些概念,主要是希望緇素佛子,多多培育福德與智慧資糧,讓這些善法成為等流習性,那生活就很殊勝了。
第三條、就是「關心子弟教育」。關心子弟教育,主要是以引導來擴展子弟的學習機能,發揮各自的專長,能真誠發心為社會人群服務。所以,今天學院,有資深老師教育你們,宣講佛教最高深的義理,你們聽了以後,要怎麼善用課堂所學來洗滌我們內心的塵埃?
要怎麼樣發出菩提心?運用智慧來發揮我們的專長,成就自己、利益眾生的事,以最真誠的心來為大眾服務。
各位要了解,今天我們能同在一個道場,就是我們能夠與大眾廣結善緣的大好機會,也就是我們能用最真誠的心來服務大眾。
譬如說你們大家同住一處,尤其是住在一個清淨伽藍的聖地,是非常清淨,也非常殊勝。為什麼非常殊勝?因為我們可以結大界,做羯磨承辦佛事,有龍天護法來護持,這比世間的一個人王,福報還要大,因為世間的人王,只不過是用憲兵在守衛而已。而憲兵是有相的,若有人侵犯,有時也會有疏漏,而龍天護法是無相,可以隨時隨地暗中保護、護持著你。
譬如說有人要來侵犯,不管是世間人要來侵犯,還是魔要來侵犯,他也沒辦法入侵的。所以我們一定要明白,感恩自己能住在道場裡是多麼的尊貴,多麼有福報的事。
平時我們講話的時候,不只講話的語氣要分尊卑,講話的對象都是要明白的。
比如剛才我說:今天所講的這個題目,你們回去要向你們的師父「稟告」,不要說把資料拿給他就好。雖然這樣說也是一句話,但這個感覺跟作用就不一樣了。
總之,做人培養口才流利,辯才無礙,氣質文雅,調和柔順等都是很重要的,並不是說我講的出來就好,就算只是簡單的一句話,也都很重要的。大家知道嗎?這樣提示你們,都聽得懂嗎?我們聽了佛法,要怎麼樣才能使自己得到受用,那就要靠自己用心去體會了,並不是看師父,也不是看哪一位長老或老師,而是要自己每天觀照,思惟法益,以對治自己的缺點毛病,並加以改進,才是最重要。
尤其最殊勝的,也是最有用的方法,就是自己要時常發起慚愧心,才有辦法改進,否則我天天跟你們上課還是沒有用的。
因為在課堂上,每一門課程都有一個指標。譬如開車,開到十字路口,到交叉路口時,都會有一個指示標誌,雖然有這個指示標誌可依循,但自己也要有心開車;如果沒有心開車,那指標給你也沒有用。
因為沒有心開車,縱然有明確的指示路標,你也是會把車開到田裡,或開到溝坑裡去。這意思就是說,我們聽完課以後要去思惟,咀嚼道理,然後真正地要去受用,否則聽了再多也是沒有用。
桌上放的這一本經,內容有段覺林菩薩偈,是「華嚴第四會,夜摩天宮,無量菩薩來集,說偈讚佛。爾時,覺林菩薩,承佛威力,徧觀十方而說頌言:
譬如工畫師,分布諸彩色,虛妄取異相,大種無差別。大種中無色,色中無大種。亦不離大種,而有色可得。心中無彩畫,彩畫中無心,然不離於心,有彩畫可得。彼心恆不住,無量難思議,示現一切色,各各不相知。譬如工畫師,不能知自心,而由心故畫,諸法性如是。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間,五蘊悉從生,無法而不造。如心佛亦爾,如佛眾生然,應知佛與心,體性皆無盡。若人知心行,普造諸世間,是人則見佛,了佛真實性。心不住於身,身亦不住心,而能作佛事,自在未曾有。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古人說:「一偈之功,能破地獄,何況此全一章偈耶?」你們可以抄錄下來,好好的思惟偈頌的意義,明白「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這樣修學佛法,才能了知佛法的意趣宗旨,達到究竟解脫自在,才是真正的利益自己,利益眾生。
真誠地為眾生服務,使令信眾居士們能真正地了解「學習福智善法,培育福智子弟,關心子弟教育」這三個題目的要義。大家學了以後,都能福德具足智慧圓滿。好!今天就講到這裡。阿彌陀佛!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