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1/06/09閱讀時間約 15 分鐘

漢傳佛教禪修法門略述

    ●前言
    上次《成佛之道》頌文,廖老師導讀到三學的「戒學」,我預計今天會進入導讀「定學」的頌文,所以我打算今天從漢傳佛教禪修法門的禪觀修行方法,幫助各位加深對禪修內涵的認識,因為牽涉到不少名相,我的腦力已經跟著年齡老化,衰退到快要失憶了,要記這些名相有困難,而且我語言的組織能力笨拙,臨場拚湊語詞一定無法講到達意,加上大家對佛學名相還不熟悉,一定又會讓大家聽得「霧煞煞」!
    為了讓自已講起來能比較輕鬆一點,大家聽起來也能多點收穫,我把相關資料彙集出來,用筆述的方式,將我要說明的內容,彙整成一篇「漢傳佛教禪修法門略述」,用導讀方式來說明,才能講得達意。以後比較學術性的理論,要加強說明,只要時間允許,我會盡量的用這種方式作說明。因為我除了應對一些慈善會的人事外,到醫院回診每次都要等三小時,看診五分鐘,很耗時間,所以常常感到白天的時間有點零碎,難以掌控,只好利用晚上的時間寫作,還好電腦螢幕可以放大字體,幫我寫作,若沒有電子文字的輔助,我也幫不了大家對佛法加深認識。

    ●一、「瑜伽止觀」禪修法門
    瑜伽本來是印度各宗教所共通的修行方法之一。《解深密經》在印度是瑜伽行派重要的依據經典,漢譯後,成為中國佛教大乘「唯識宗」所依的重要經典;在大乘佛教中,以彌勒和無著菩薩為代表的學派,就叫「瑜伽行派」。
    《解深密經》分別瑜伽品的內容,是以彌勒菩薩與佛陀一問一答的對話形式,全面介紹了「瑜伽止觀」禪修法門。「瑜伽止觀」禪修,是在說明「諸法唯識所變現」的道理,開示如何修習止觀禪修法門,證得無上正等正覺,從而出離生死苦海,獲得徹底解脫,令法身得以圓滿成就。
     「瑜伽」這個名相,詞義為「連接」,在這裡引申為「心連接於一境」的修行法。「瑜伽止觀」禪修,首先告訴我們,諸法乃「唯識」所變現。這是說:觀「三摩地」所行影像,並不是外在的實境。「三摩地」又稱「三昧地」,是住心於一境而不散亂的意思。觀「三摩地」所行影像,不是外在的實境,而是內在的「心識」起作用而緣生的幻影,當「心識」起用時,相似有「三摩地所行」的影像就顯現;「心識」不起用時,也就沒有「三摩地所行」的影像顯現幻境。凡夫由於錯誤的顛倒認知,對於心所變現的影像幻境,不能如實了解是「唯識所現」,認為是心外有一個真實的外境存在,於是對外在幻境,生起分別與貪執的愛戀心。
      那麼,如何修習「瑜伽止觀」禪修法門呢?首先要把握好四種所緣境事:
    1.無分別影像所緣境事:此事是說,所聞、所見、所了知的事,在心中形成「同分影像」(同分影像,就是指所知事的「相似性」的顯示),對這「同分影像」令心只安住於寂靜心態。這是說,止「所緣事」令心安住於一境,即是「奢摩他」(止)的所緣境界。
    2.有分別影像所緣境事:此事是說,對這些「同分影像」,進行分別抉擇、觀察審定功德過失,如是觀察、抉擇境界,就是「毗缽捨那」(觀)的所緣事。
    3.事邊際所緣境事:此事又分有「盡所有性」和「如所有性」二種:(1)「盡所有性」是緣五蘊色心二法,延觀外界諸法。 (2)如所有性:是從內涵實質觀察諸法。這是指緣著「流轉真如、相真如、了別真如、安立真如、邪行真如、清淨真如、正行真如」等七真如,觀察諸法實質內涵。
    4.所作成滿所緣境事:此事是指修行成就時所緣的境界。修習奢摩他(止)、毗缽捨那(觀),就是以清淨戒、清淨聞思所得的正見為因,以善清淨心、善清淨慧和世出世間所有的善法為其果。但在修奢摩他(止)、毗缽捨那(觀)的時候,會遇到「五繫」、「五蓋」、「五散動」的障礙,要徹底排遣這些障礙 就要以「菩提心願」為依,針對「五繫」、「五蓋」、「五散動」的障礙,分別在十地級次的「菩提心願」修菩薩行,對治這些障礙。菩薩修十地對治障礙行成就之後,即進入第十一「如來地」(指「佛地」)。在如來地中,對治極細微、最極細微的煩惱障及所知障。菩薩行者如果能夠永遠排遣這些障礙,就可以究竟證得「無著、無礙」的一切智見,而依「所作成滿所緣事」建立最極清淨的法身。
    下面是「五繫」、「五蓋」、「五散動」,及菩薩在「菩提心願」中修「十地級次對治障」等名相的解釋,我不導讀了,下課後大家才去閱讀瞭解內容。
    1.五繫:這是指心被「五繫」繫縛住,而不能放開。「五繫」障礙即:(1)顧戀身繫。(2)顧戀財繫。(3)於諸聖教而不得隨欲繫。(4)樂相雜住繫:這一繫是指樂於在熱鬧繁華地方,與雜眾相處在一起。(5)於少喜足繫。
    2.五蓋:這是說清淨心被許多東西覆蓋住,令善法不生。「五蓋」障礙即:(1)貪欲蓋。(2)嗔恚蓋。(3)昏沉睡眠蓋。(4)掉舉惡作蓋:掉舉名相,是指心浮躁、靜不下來,修習念頭提不起來的狀況;惡作名相,是指作壞事令心不安。昏沉和掉舉,是初修定力時常見的情況。(5)疑蓋。
    3.五散動:這是指五種散亂心。「五散動」障礙即:(1)作意散動。(2)外心散動。(3)內心散動。(4)相散動。(5)粗重散動。
    4.十地級次對治障:這是菩薩在「菩提心願」中,極細微、最極細微的煩惱障及所知障。「十地級次」對治障礙即:(1)在初地「極喜地」中,對治惡趨煩惱業、生煩惱行、雜染煩惱障。(2)在第二地「離垢地」中,對治微細誤犯現行障。(3)在第三地「發光地」中,對治欲貪障。(4)在第四地「焰慧地」中,對治定愛及法愛障。(5)在第五地「極難勝地」中,對治生死涅槃一向背趨障:背,即背離。(6)在第六地「現前地」中,對治相多現行障。(7)在第七地「遠行地」中,對治細相現行障。 (8)在第八地「不動地」中,對治於無相作功用及於有相不得自在障。(9)在第九地「善慧地」中,對治一切種善巧言辭不得自在障。(10)在第十地「法雲地」中,對治不得圓滿法身證得障。

    ●二、「如來禪止觀」禪修法門
    這是指導禪修者,從「四禪八定」的世間禪觀,次第超越進修到「九次第定」等出世間的禪觀,稱為「如來禪」。天台宗依據《妙法蓮華經》所教修的大乘佛法,建立「如來禪」的禪修方法。天台宗在漢傳佛教中,是最早一個完全由中國佛教法師所創立的本土性宗派,始於南北朝末期,因此宗的實際開創者智顗大師(又稱:智者大師)常駐浙江天台山說法,故稱「天台宗」;又因此宗依《妙法蓮華經》為其立宗的根本經典,所以又被稱為「法華宗」;又因此宗注重於修行止觀,又稱作「止觀宗」。天台宗重視佛教教理的研究,同時結合了止觀的實際修行,以「教觀雙美」而聞名於漢傳佛教界。
    天台宗有四部教修「如來禪」的止觀,分別介紹於下:
      1.《圓頓止觀》:這是以「法華經」所教修的大乘佛法為立場,說明止觀的修觀方法。它的修觀層次又圓又頓,所以叫做「圓頓止觀」。
      2.《漸次止觀》:這是教修四禪八定到九次第定的禪觀,按照次序由小乘禪觀修到大乘禪觀,它的修觀方法是由淺入深,一個層次一個層次漸次的進修,所以叫做「漸次止觀」。這部止觀是章安大師,依智者大師的「釋禪波羅密次第法門」這部書的原文刪訂出來的,有十卷。
      3.《不定止觀》:這是隨眾生根性的差別,說明止觀的修觀方法。智者大師另外有一部著作,叫做《六妙法門》這部修觀方法,可以漸也可以頓,可以小也可以大,圓頓根性的人修《六妙法門》,就會成就圓頓禪觀;漸次根性的人修《六妙法門》,就會成就漸次禪觀。因它的修觀層次,不定在聲聞位上,也不定在菩薩位上;不定在漸次位上,也不定在圓頓位上,所以叫做「不定止觀」。
      4.《小止觀》:這部止觀的原來名目是「修習止觀坐禪法要」,這個名目下又有一個副題,叫「童蒙止觀」,中國人用詞喜歡簡略,「修習止觀坐禪法要」八個字,講起來嫌太長,即使是「童蒙止觀」四個字也嫌多,所以就簡稱做「小止觀」。這部止觀,是智者大師講給他的哥哥陳鍼修習禪觀的坐禪方法。《小止觀》的「小」,不是大小相對的「小」,是「簡略」的意思,也就是說「小止觀」就是《摩訶止觀》的提要。「摩訶」是梵語音譯詞,華文譯意是「大」。也就是說,《摩訶止觀》是止觀的廣本,《小止觀》是止觀的略本。《摩訶止觀》的道理,是將止觀的修觀方法說得最詳細的一部書;《小止觀》的道理,就只講修止觀的入門方法。
      修學「如來禪」,在天台這四部止觀中,《小止觀》是一部下手入門書,凡是想要修禪定的人,必定要從這一部書的指導下手,否則無門可入。這本《小止觀》前五章的行持,不只是修禪定止觀的人要學習,學佛的人無論修什麼法門,《小止觀》前五章的行持都是必備的修養基礎,在這五章中,有提到二十五個正修禪定止觀之前,調適身心的方便法,這二十五個方便法,可以當做修學佛法所有法門的方便,八萬四千法門任何一個法門,正修之前,都應當要按照這五章的方法,事先調適自己的身心,培養正修的能力,然後才能踏實正修一門深入的法門。

    ●三、「祖師禪頓悟」禪修法門
    這是指導禪修者,參「本來面目」的禪觀,建立「直指人心、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直探心法」的頓悟禪修。 源自於《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典故: 『釋迦牟尼佛有一次在靈山會上的說法。 當時,世尊拈起一朵梵天供養的金婆羅花,展示給聽法大眾看,唯獨摩訶迦葉尊者一人破顏微笑,會中餘人皆默然無措。』 這種「世尊拈花、迦色微笑」的師徒之間心傳心的會心授受心法,是心和心之間的直接溝通,猶如將一盞油燈的燈光傳遞到另一盞燈上,因而又稱師徒授受心法為「傳燈」。
    菩提達摩從西方的印度來到東土的中國,留下為「神光慧可安心」公案,後代禪師就以此公案法緣,為中國禪宗建立「傳燈」法脈,菩提達摩是中國禪宗初祖,中間經過二祖慧可、三祖僧燦、四祖道信 到五祖弘忍,師徒相繼付法,都是心和心之間的直接授受。之後中國禪宗門庭漸盛,禪法開始廣泛傳播。到了五祖弘忍的法脈,分有六祖惠能的南宗禪,以及神秀的北宗禪,此中,北宗禪主張漸悟,這一法脈,到了晚唐就衰落了;南宗禪主張頓悟,到後世成為中國禪宗的主流。由於中國禪宗的頓悟禪修歷史,是祖師們授受心法,代代將「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傳承下來的,所以將中國禪宗獨樹一格的頓悟禪修,稱為「祖師禪」。
    中國禪宗頓悟禪修,心和心之間直接溝通的授受心法,有八點禪修的指導原則:
    1.直探無為法性,不談有為法相。
    2.直探絕對中道,不在對待兩邊。
    3.直探心行體驗,不在口說教授。
    4.直探自心參究,不在坐功技術。
    5.直探本具自性,不在理論知解。
    6.直探心境我執,不在是非定論。
    7.直探悟境現量,不在語文比量。
    8.直探頓悟法境,不在說破情境。
    其實,「祖師禪」心傳心的會心授受,所傳達的都是「人人都有佛性」的訊息。後來中國的禪師們為考驗禪修者,是否已有勘悟心法的經驗,每每會問禪修者一句「如何是西來意」?有勘悟心法經驗的禪修者,就知道這是在問「不二心法」的現量問題,現量的「真諦」語言道斷、心行處滅,是語言文句無法表達出來的,當下禪修者就跟禪師以「機鋒」會心,印證心法的經驗;若未有勘悟心法經驗的禪修者,禪師們就讓禪修者把這個問題當做「話頭」去參究「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的「不二心法」。所以「如何是西來意」已變成一句祖師禪常用的禪語,方便禪修者參究不論是東方或西方,人人都有現成的佛性。
    祖師禪的禪觀,要參究的是「不二」的真諦,所以大自然的「黃花翠竹」在禪修者的眼中,無非都是「不二心法門」的般若訊息。宋代大文豪蘇東坡在四十九歲時,有一次從九江登盧山,沿途領會到溪聲山色都在對他說法,當天夜宿東林寺,寫下他領會的感悟詩,這首詩膾炙人口,詩的內容是:『溪聲盡是廣長舌, 山色無非清淨身;夜來八萬四千偈, 他日如何舉似人?』這就是「頓門」禪修者的「不二般若」生活禪觀。
    在我們一般人的經驗世界裡,都會在現象界的相對法兩邊,起「分別、比較」心態,隨現象界的緣生緣滅幻境,產生愛、憎、取、捨的執情,所以見「高」就聯想到「低」,說「光明」就想到「黑暗」,永遠都在「美醜、好壞、得失、利害、對錯」的一些對待分別念頭的執情上,起起落落,因此一般人對生滅無常的萬有,就有接受與排斥的矛盾衝突。
    修祖師禪的禪觀,在深觀菩提的般若智慧中,能夠將相對法的法境,回歸到絕對「不二」的自性空理體,所以能超越「接受」與「排斥」的二法對立矛盾衝突,掌握到平等的、圓融的、一如的境界,這種平等、圓融、一如的境界,就是「佛性」的正等正覺法境。因此祖師禪的禪德為了要指導學人,將分別念頭中起起落落的矛盾衝突,統一起來,往往會有調和「時空」和「心物」的觀念引導,這種從「時空、心物」的調和角度,切入「不二法境」的引導,最有代表性的偈文,就是傅大士的一首偈,內容是:『空手把鋤頭,步行騎水牛;人從橋上過,橋流水不流。』
      在我們的分別概念中,既然是「空手」,怎會「手把鋤頭」?既然是步行,怎會騎水牛?既然是人在橋上走,怎會橋流水不流?在我們分別概念的世界裡,這根本是矛盾現象。傅大士就是利用現象界的分別概念,用矛盾的現象,顛覆現象界的分別執情,將「時空、心物」的差別相,調和起來,讓矛盾的衝突化消掉,引導學人出離「空手把鋤頭」的矛盾情境,切入「沒有彼此」的「不二」統一法境;出離「步行騎水牛」的矛盾情境,切入「沒有時空」的「不二」統一法境;出離「人從橋上過、橋流水不流」的矛盾情境,切入「沒有動靜」的「不二」統一法境。
      因為在我們的分別概念中,沒有菩提深觀的般若智慧,透視不到萬法歸源的平等、圓融、一如境界,就會隨著緣生緣滅的萬有現象起執情,劃分界線,有了界線,「本來無一物」的一如完整本體,就會被千千萬萬的界線分割得非常的零碎,甚至千瘡百孔。自性「能生萬法」的「緣起有」大用,一旦落入分別執情,在相對法中,煩惱就是煩惱,菩提就是菩提,生死就是生死,涅槃就是涅槃,運作起來,因為沒有自由自在的動線,就產生重重障礙了。超越了相對待的分界線之後,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此刻一體兩面的矛盾世界,就統一成為平等、圓融、一如的全體風貌了。
    獨樹一格的中國禪宗祖師禪的頓悟禪觀,是有他超越風格的特色,禪師們的機鋒都是在提挈學人建立「我身等同諸佛」的自信,有很多這方面的提挈公案,這些提挈公案,都有發人深省的內涵,以後若有因緣,才另作分享。

    ●結語
    漢傳佛教禪修法門,從專心一意地的坐禪行儀,到顛覆執情的棒喝粗暴手段,有多樣的教化方式,帶給後代學人參究禪法的豐富典範和途徑。若由歷史角度觀察,中國禪宗的禪修,由於十九世紀末開始,祖師禪的風格,透過一些日本禪師的努力,逐漸向全世界傳播,在西方國家吹起了一股禪風。不管是心和心之間的直接溝通禪觀,或黃花翠竹無非般若的生活禪觀,在現今時代不只在中國及周邊國家的疆域內廣泛流傳,甚至一些西方心理學者,也引用禪修的「坐禪」行儀,來料理情緒補強集中心力的訓練。
    雖然禪修風氣,至今仍然不衰,不過在這裡要特別說明的,一般人都以為「坐就是禪、禪只在坐」,所以在「坐禪」中「求禪定」的風氣,騒動了海內外,並且引發成為商人的商機了,只要佈置出一間具有幽雅格調的房間,就可成為人人嚮往的「坐禪屋」,這些在情境格調著迷的人,尚且無法出離情境的執情,又如何在坐禪當下,進入「心不住法」的三昧定境?
    當然,就是念佛兼數息觀的法門或念佛兼經行的法門,也是借用幻境攝心看淨的修持,這些念佛情境、數息情境、經行情境,都只是修習三昧定的方便,是以幻治幻的「繞路修禪」行持,並不曾直探「心不住法」的「自性空」心源,雖然這樣的「坐禪」工夫,也有某些定力的成就,但已落入「第二機禪定」的定境,不是「第一義禪定」的定境。若要直探「心不住法」的「自性空」心源,只要掌握到心法的禪修八點原則,行住坐卧都能修到不離「第一義禪定」的定境了。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