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1/06/14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也許你該找人聊聊》:抵達隧道另一端的唯一辦法是走過,不是繞著它打轉

    抵達隧道另一端的唯一辦法是走過,不是繞著它打轉。
    走進診間諮商的人,是否都是因為想獲得某個程度的改變才踏進去的呢?這是我對心理諮商的第一個想法。還記得年初時訪問從事心理諮商的朋友,她說「心理師要走到那裡,才能帶個案走到那裡。」當時對這句話似懂非懂,直到看了這本書,似乎可以理解這句話背後的含義,如同作者在書中提到擔任心理師的所有資格裡,最重要的一個是「成為有血有肉的人」。是否唯有心理師對自己的生活體驗夠深刻、夠豐富、夠像個人,才能帶著個案一起進步呢?
    書中的五段故事都扣人心弦:把所有人當白癡的自戀編劇、新婚蜜月後卻得癌症的大學教授、總找不到對的那個人的年輕女子、對生活提不起勁的老婦以及被男友分手的作者本人;看著五個人的故事與心境轉變,彷彿也從字裡行間的某些畫面看見了某些人、甚至看見了自己,其中老婦的故事最為印象深刻,大概是我內心深處害怕未來跟老婦一樣⋯⋯
    看著看著也想起以前朋友說過的話:「我們每個人都有病,只是願不願意面對它」,那個病可能是嫉妒、不滿、不甘心、恐懼⋯⋯,嚴重時它們會緊緊抓住無法呼吸,讓我們看不清事情全貌,故步自封,無法做出改變,於是病灶蔓延身心,無法自拔。解開它需要很大的心力,但有時候必須放膽一試,尋找諮商可能是第一步。
    討論如何解開自我束縛是一回事,動手解開又是另一回事。言語必須化為行動。真正的行動才能幫助我們治癒內心的病灶。如同美國詩人羅伯.佛洛斯特所言:「唯一的出路是走過。」五位主角若沒有去正視內心的山谷與起伏,就不會找到走向出口的道路,就不會看見改變的契機與可能。有時候其實就只差那麼一步,只要想改變,先踏出一小步試試看——最過不去的總是「差一點」。差一點就得到什麼。幾乎達到目標卻失之交臂,比一開始不放手一搏更令人難受。我在想有多少人因此卻步,沒去追求人生中真正想要的東西?
    共勉之。

    【心理學專有名詞】
    區隔化(compartalization):一種防衛機制。你怎麼可能熟睡在一個人身旁,計畫跟他共度人生,卻又偷偷掙扎是不是該一走了之?
    依附類型(attachment style):依附類型是童年形成的,依據的是與照顧者的互動經驗。依附類型相當重要,因為它到成年後仍會發揮作用,影響一個人選擇什麼樣的伴侶(穩定的還是不穩定的)、在關係中怎麼表現(依賴、冷淡或反覆無常),以及最後怎麼結束關係(拖泥帶水、好聚好散或者大爆炸)
    反移情(countertransference):心理師努力的其實不是中立,而是察覺自己並不中立的感受、偏見和觀點。這樣才能後退一步,思考該為病人做什麼事。在治療過程裡,我們會運用、而非壓抑自己的感受,並藉此引導治療方向。
    解離(deflection):他面對自己的情緒可能會被淹沒,所以他把情緒化為憤怒、嘲弄和批評,投射在別人身上。
    強迫性重複(reptition compulsion):跟相似、但不一樣的人交往,也許能回去治好很久以為的那道傷。
    終極關懷(ultimate concers):亞隆歸納的四個終極關懷是死亡、孤獨、自由和無意義。死亡是我們經常壓抑的本能恐懼,而這種恐懼往往會隨年齡增長而提高。我們恐懼的不只是字面意義的死亡,更是灰飛煙滅、蕩然無存,喪失最核心的身分認同,失去年輕又有活力的自己。怎麼對抗這種恐懼呢?有時是拒絕長大,有時是故意自毀,有時是直接了當否認死亡將臨。不過覺察死亡能讓我們活得更完整,而且焦慮不但不會增加,還可以減少。求快的生活方式讓我們「要」得越來越多,卻越來越寂寞。自由,以及自由帶給我們的一切存在難題。人年紀越大,需要面對的限制也越多。轉換跑道更難,適應新環境更難,重新與人結為連理也更難。他們的人生幾乎定型,所以他們不時渴望年輕的自由。
    心理學家普羅恰斯卡行為改變的跨理論模式(TIM,transtheoretical model):第一階段:前思考期——這時的你甚至沒有想到該做改變。第二階段:思考期——思考期總充滿猶豫和矛盾。如果說前思考期是否認,思考期就是「抗拒」。這個階段的人意識到問題,願意開口談,(理論上)不排斥採取行動,只是似乎沒動力好好改變。改變會失去舊的,而迎接新事物往往伴隨焦慮,所以思考期的人經常舉棋不定。第三階段:準備期;第四階段:行動期;第五階段:維持期
    快樂恐懼症:有快樂恐懼感症的人像不沾鍋,黏不住喜悅。受過創傷的人經常如此,以為災禍隨時可能降臨。就算遇到好事也不會靠過去,反而覺得過度警覺,總是在等壞事發生。
    被迫原諒(forced forgiveness):人有時候會覺得,不論造成傷害的是性侵他們的父母、搶劫他們家的匪徒,還是殺了他們兒子的黑幫,為了放下創傷,自己必須原諒對方。有些人可能出於好意對他們說:除非你原諒,否則你會一直陷在憤怒裡。對某些人來說,原諒也許是強而有力的釋放——你不寬貸惡行,但原諒做錯事的人,讓你自己能繼續走下去。可是常見得多的情形是:我們感到原諒對方的壓力,甚至以為自己要事無法原諒,一定是出了什麼問題——不夠有智慧、不夠堅強,或是不夠有同情心。但,我們可以同情對方,但不原諒。繼續往前走的方法很多,而假裝特定方法對自己有效並不管用。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