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1/06/16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釀選劇|《模範計程車》:不只是劇,更是正義

這世界不公不義太多,尋求法律有時也令人灰心,如果可以不遵照法律來教訓加害人,你的答案會是 YES or NO?
韓劇《模範計程車》,描述一家名為彩虹運輸的計程車行,其實本業是專為走投無路的人進行復仇服務的地下組織。題材不算特別,類似概念的影視作品一籮筐,但這部《模範計程車》之所以特別打動我,對我來說不單只因為劇情,而是細節上的安排。以下我就七個點來說明《模範計程車》值得一看的原因。
一、在最幽暗的角落放置求救訊號
《模範計程車》提供的代客復仇服務並非每個人都有管道取得。劇中專收殘疾人士的食品工廠,實質卻是對弱勢族群凌虐壓榨。而多次試圖逃跑卻始終被當地人送回工廠的受害者,當她再次從醫院逃出不知該往何處去,選擇站上陸橋絕望地望著橋下,忽然看到橋墩貼著《模範計程車》的廣告貼紙上面寫著:「不要死,請以復仇代替尋死吧。」
第一次看到那張貼紙出現的位置超有感,既然名為代客復仇,那就得知道自己的客戶在哪?絕望與無處可去的人會去哪些地方?在哪些時候會需要有人拉他一把?見微知著,《模範計程車》這個廣告貼紙的安排,讓我確信這個組織會站在受害者的角度思考,也增加了我對整部劇發展的信心。
二、這世界從不存在真正的感同身受
《模範計程車》裡這個代客復仇地下組織的成員,也是這部戲的另一重點。組織內主要成員幾乎都是曾遭遇犯罪凶殺案的受害者家屬,即使法律已將兇手逮捕,但對受害者而言,媒體報導的畫面只剩眼前的他活得好好的,但自己的親人卻死了。而更常發生在我們身邊的,則是法律宣判「有教化可能」或「思覺失調症」無負責行為能力,讓加害者得以逃過該有的制裁。
即使明白法律保障所有人,就算是加害人也有基本人權,但對受害者而言,還是免不了有不公不義的感受。在《模範計程車》中,多數成員都經歷過被痛下毒手的喪親之痛,如影隨形的恐懼與難以輕易忘記的傷痛,與旁人隨時間淡忘的漠然形成強烈對比。唯有經歷過的人才能真正相互理解,成為這個組織內的向心力與獲得委託人信任的由來。
三、復仇是要讓對方產生如被害人同樣的恐懼
《模範計程車》裡的復仇,主要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當然有一半篇幅要留給男主角李帝勳飾演的金道奇司機大展拳腳好身手。如果你有看另一部同樣由他主演的《Move to Heaven:我是遺物整理師》裡他飾演的地下拳擊手,應該也能略見一二。劇中的復仇大多不會致死,但會想辦法讓對方感受到如同被害人類似的痛苦經歷。而雖然內心想要殺死對方,然一旦跨越了那條界線,正義恐怕也會就此沉淪。男主角金道奇第一次看見被警方羈押的加害者時,滿腔恨意地衝上前想痛毆對方,卻被警方揣了一腳。當時金道奇用凶惡與絕望的眼神望著加害者,對方卻對著他說,「你現在的眼神其實跟我差不多,你也會殺人喔!」 埋下了復仇究竟是正義還是另一種暴行的隱藏支線,而這條線在劇情後段發展也成為另一思考重點。
四、復仇與正義、和解與原諒之間的灰色界線
《模範計程車》另一看點是司法與私刑的正反辯論。彩虹車行與警方的關係有點類似《黑暗騎士》裡的蝙蝠俠。《模範計程車》淡化好萊塢掛帥的英雄主義,用更貼近日常的方式來鋪陳這些矛盾與衝突,例如組織裡的總管在討債集團地下室蓋了獸籠般的監牢囚禁著他們抓來的犯罪者。總管習慣看著這些人被囚禁,看到他們痛苦才能安心。
不能殺死,那就折磨。然而這樣的做法卻也因此種下惡果,劇中加害與被害的關係相互交換並產生循環,形成無論哪方都有理由去殺死對方的局面。而司法維繫的秩序,也在劇中這樣的矛盾點上有了更鮮明的存在。
五、委託大多來自南韓真實犯罪案件改編
《模範計程車》劇中的委託多為真實案件改編,包含趙斗淳事件、新安郡鹽田奴隸事件、2018 年被揭發的 WeDisk 董事長公開霸凌員工事件、N 號房事件等發生在南韓的重大案件。而貫穿各單元的則包含了華城連續隨機殺人案的柳永哲,與殺害 14 名無辜受害者惡名昭彰的「快樂殺人犯」鄭南奎。劇組也相當考究,劇中首次出現殺害男主角母親的殺人兇手衣著,與2009 年鄭南奎出現在媒體前的造型一模一樣。
猜想劇組或許是希望藉由大眾熟悉的案件來提醒大家,這一切的惡絕非憑空想像,而這樣的方式卻也因此引發爭議,有人認為過於直白會造成社會再度恐慌與受害者二次傷害。儘管有不同聲音,但這樣的安排或許對社會也有其治癒效果。為何會這樣說,我們將在下一點說明。
六、當戲劇成為受害者被社會聽見的可能
《模範計程車》在接近尾聲集數中,安排了一段約十分鐘長度的特別收錄。由男主角李帝勳擔任旁白,為大家簡述真實發生在南韓的華城連續殺人事件。這起案件發生在 1986 年至 1991 年間,兇手在五年內殺害了至少十個人,隨機犯案從女童到老太太都不放過。由於警方始終無法偵破讓案情陷入膠著。某次警方竟以一個不算是百分之百吻合的證據,將患有小兒麻痺行動不便的工人尹成汝視為模倣犯逮捕。當時尹成汝 22 歲,只因死者身上被採檢出含有的金屬成分,與在工地做焊接的尹成汝最近似,即使現場所有跡象都無法作為尹成汝的犯案證據,但身為弱勢又沒能力打官司的尹成汝還是被判刑定罪 20 年。2010 年出獄的他已 42 歲。
出獄後的尹成汝,仍不斷向政府投書澄清自己是冤枉的,卻從未得到任何回應。直到 2019 年警方從當年的某個證物中,透過 DNA 技術發現竟與正在獄中坐牢的李春在完全符合,整整隔了 33 年才抓到了華城連續殺人案的真兇。而被視為模倣犯的尹成汝殺人案,也在李春在坦承由自己所犯的證詞下,還給了坐冤獄 20 年的尹成汝一個遲來的清白。李春在當時在法庭上親自向尹成汝道歉,這一幕也被《模範計程車》安排進劇中真實還原。
在特別收錄中劇組採訪了尹成汝本人,鏡頭前的尹成汝表示,自己已選擇原諒當年對他施暴刑求寫自白書的員警(對方當時還因此升遷)與李春在。能得到清白已是他原以為遙不可及的夢,現在的他選擇釋懷。
「尹成汝還有對象可以選擇原諒,但那些沒得選的人又該如何是好?」李帝勳的旁白帶出了另一位受訪者,他是 33 年前在華城失蹤的八歲女童父親。「如果女兒還在的話今年就是 42 歲了。」如今的他白髮蒼蒼,女兒依然下落不明。當年華城案件造成社會極度恐慌,無法破案的困境導致警方壓力過大,據傳當時警方竟將找到的遺物證據偷偷銷毀試圖掩蓋案件的增加數。女童父親說著傷痛過往,而他的太太也在去年過世。如今的他孤身一人,當劇組問到,現在的你最想做什麼時,女童父親直言不諱地說,「只剩下我一個人了,其實活著也沒什麼意義,如果可以,我真的很想復仇!」
七、當現實不盡理想,戲劇能成為人們抒發情緒的出口
儘管以暴制暴不該被鼓勵,但我始終覺得創作本質上的「良心」,會在所有看似充滿暴力或兇惡的故事內種出強大善果。《模範計程車》雖然有著套路的劇情,卻別有用心埋入能讓觀眾帶回現實,與喚起大眾不要輕易忘記曾經發生過悲劇的線索,更可以在看完後重新思考我們看待這些犯罪案件的角度。
社會過分關注加害者卻忽略受害者已是普遍常態,《模範計程車》的善意必然經過拉扯。然而,當一齣劇的製作能把真實案件放在前方,僅在現實無法如此彰顯的「復仇」上猛藥直下踢好揍滿,我寧願相信這都是為了能讓受害者有一個想像的出口,讓那些永遠只能在社會最低層連自己權益義務都不知如何爭取的人們相信有人會幫他,也讓那些痛苦到想自殺的人們能感覺到自己被接住。《模範計程車》每個委託都盡可能讓受害者擁有未來,不繼續在故事中折磨他們。即使劇情不如好萊塢英雄電影般高潮迭起,但那股入世的關懷仍透過劇情傳遞了出來,甚至真實世界的受害者都願意為了這部作品現身。
或許對他們而言,《模範計程車》不單單只是一齣劇而已,而是比真實世界更具體的正義。
全文劇照提供:friDay影音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