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字的人2|林玳榕

寫字的人2|林玳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年輕的林玳榕對平面設計有著獨樹一幟的創作品味。 poto by 寫字的人

年輕的林玳榕對平面設計有著獨樹一幟的創作品味。 poto by 寫字的人

關於林玳榕

林玳榕有著清新自然的文學氣息,從小受家人喜愛繪畫的啟蒙,進而開始熱愛設計這門創作,畢業於屏科大木材科學設計系。好奇的問「木材科學設計系」是怎樣的一門科系?原來是類似家具設計及製造學程的應用。林玳榕巧笑的說:「我還擁有丙級的木工執照呢。」林玳榕的經歷,就好似她的名字一般,機緣裡總是被木頭及空間所引領著。

林玳榕歷練過兩份與空間設計相關的洗禮,雖然一直從事空間設計,但她深知自己對於平面設計的熱情依然,進而慢慢的轉向平面設計的發展。「寫字的人」這個品牌的發生與玳榕有著絕大的關係,因為接連平面設計專案的需求,找到了以徐經綸書法表現的媒介,擅長畫面佈局的她,才能一起激盪出絕妙的呈現。

有時後的創作是由林玳榕的構想先做發酵,再讓徐經綸做後續書法的展現。

比如“耍廢”二字,有趣的現代語彙,就是林玳榕從生活情境的感受取材。書法是手繪,但如何將它數位化、構成完整的視覺呈現,這完全是林玳榕的設計功力了。
創作之所以貼切,源於生活情境的感受取材。 poto by 寫字的人

創作之所以貼切,源於生活情境的感受取材。 poto by 寫字的人

問起林玳榕對於畫面的熱情及著迷之處,她說:「當文字變成不只是一個文字,它變成會說話的感覺,就像圖像會說話一樣, 這是我覺得蠻有趣的地方。對我來說,規矩的表現很難讓人親近,後來我也發現,打破規矩是拉近與一般人距離的途徑,讓人更容易接受,並且有一定程度的美感表達,會更巧妙。」在年輕的林玳榕身上我們可看見,她在生活展現的質地與美好。

對於未來的展望,林玳榕說:「我們想要找到自己的風格,並且拉近書法與生活的距離,能從中遊玩感受到樂趣是更棒的過程。」

平面設計師在台灣近代的美學裡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集創意、美感、技術於一體,透過視覺語言、美學傳達的途徑,來與人們有效的溝通。也可以說,他們時常扮演作家、編輯者、文化觀察者,因為他們得應用廣泛技巧,來有效解決視覺溝通的衝擊。而這些特質,在林玳榕身上可窺見一般。

文字在平面設計的創作裡,成為多元有趣的畫面構成。 poto by 寫字的人

文字在平面設計的創作裡,成為多元有趣的畫面構成。 poto by 寫字的人

慢慢撿拾的「好好吃飯」,要你校準忙亂裡的生活方向。poto by 寫字的人

慢慢撿拾的「好好吃飯」,要你校準忙亂裡的生活方向。poto by 寫字的人

延伸閱讀 寫字的人





avatar-img
橋上說故事
33會員
78內容數
資深故事迷,這裡留存看過的好電影、戲劇,堪稱經典又透析人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橋上說故事 的其他內容
來到綠意盎然的小區,拜訪「寫字的人」徐經綸與林玳榕的工作室,很好奇他們的創作是在何種生活樣貌中激盪而生。迎入門,10坪大的小空間,客廳玄關床踏隨處擺放作品,溫馨雅緻的每個角落,手感自然木質陳設,倒像是個小型展....
李國平老師幽默地說:「我的老師趙佶,綽號叫宋徽宗,他的大觀茶論是我宋代點茶標準手冊,裡面從茶葉製造、種植、採摘;器物材料、器型到技法都在大觀茶論20篇裡完整描述。」 3月某日午後,襲園美術館執行長小美邀約茶人李國平老師到訪襲園,為我們帶來宋代茶文化新視野,更因新舊融合老師稱它為「當代點茶」。
發酵迷場所記,還記得2015春天與megan在泥窩裡相會,一晃眼來到2020,久違的megan說:「這麼多年未見,感覺就好像老朋友。」是啊!女生的情誼多半就在頻率裡,相似的約莫一見如故。
高中同學Irene,她將經營十多年的咖啡店結束歸零,爾後走了一趟39天779km西班牙朝聖之路,對我來說這是一個非常驚人的徒步旅程,先前對於朝聖之路的了解並不多,2014去義大利前蒐集資料時曾看過部落客的分享留下印象。
聽到妳的消息十分意外、不捨,心頭堵了一塊,我們緣份短暫,謝謝妳總是耐心回答我的提問,招呼、打氣,是這麽溫和愉悅,時常看妳臉書那頭活得精彩燦爛,夫妻倆是這麼青春、才華洋溢。現在有些明白生命是如此,遺憾也是圓滿,我想妳真的自由了,願所有愛妳的人和妳愛的人都平安健康,將對妳的思念轉化為養分.....
來到綠意盎然的小區,拜訪「寫字的人」徐經綸與林玳榕的工作室,很好奇他們的創作是在何種生活樣貌中激盪而生。迎入門,10坪大的小空間,客廳玄關床踏隨處擺放作品,溫馨雅緻的每個角落,手感自然木質陳設,倒像是個小型展....
李國平老師幽默地說:「我的老師趙佶,綽號叫宋徽宗,他的大觀茶論是我宋代點茶標準手冊,裡面從茶葉製造、種植、採摘;器物材料、器型到技法都在大觀茶論20篇裡完整描述。」 3月某日午後,襲園美術館執行長小美邀約茶人李國平老師到訪襲園,為我們帶來宋代茶文化新視野,更因新舊融合老師稱它為「當代點茶」。
發酵迷場所記,還記得2015春天與megan在泥窩裡相會,一晃眼來到2020,久違的megan說:「這麼多年未見,感覺就好像老朋友。」是啊!女生的情誼多半就在頻率裡,相似的約莫一見如故。
高中同學Irene,她將經營十多年的咖啡店結束歸零,爾後走了一趟39天779km西班牙朝聖之路,對我來說這是一個非常驚人的徒步旅程,先前對於朝聖之路的了解並不多,2014去義大利前蒐集資料時曾看過部落客的分享留下印象。
聽到妳的消息十分意外、不捨,心頭堵了一塊,我們緣份短暫,謝謝妳總是耐心回答我的提問,招呼、打氣,是這麽溫和愉悅,時常看妳臉書那頭活得精彩燦爛,夫妻倆是這麼青春、才華洋溢。現在有些明白生命是如此,遺憾也是圓滿,我想妳真的自由了,願所有愛妳的人和妳愛的人都平安健康,將對妳的思念轉化為養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