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1/06/30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追「瘋」少年,沒有狂只有更狂的青春

那三年的我們不知著了什麼魔,在本應課業繁重的年紀,卻樂於水昆地優游著。
褪下象徵青春的那套制服,已近二十年,但那些如夢似幻的記憶早已嵌在我腦中深處,然後透過生活中許多不經意的時刻,片段出現,不自覺地在嘴角留下懷念的弧度。
高中三年,是我最燦爛、最快樂的求學階段。交到的好友,至今都還保持聯繫。 當年,好不容易脫離了水深火熱的國三生涯,考進當地知名的高中。 不曉得是因為悶太久,抑或是緣分將我們這群志趣相投的少男少女匯集在一起,總之,不管當初是否自願考進這所學校,朝夕相處下,大家不久後即產生強烈的歸屬感,恨不得每天都能穿上校服,踏進校門,和教室內的同學嘻笑怒罵,以生活的日常,共同譜寫青春的旋律。
人生總得屁孩一次。 年少的青春,在某段時間會以一種叛逆的皮態,衝撞生活中的規律,並在一次次的教訓中,學會收斂,拿捏分際。 而年少時的善良,總會被刻意隱藏在外表那副無所謂的皮囊下,等待著時間洗滌,破土茁壯。
十七、八歲的人生似乎被我們活成了七、八歲,每天像幼兒般單純地笑著、玩鬧著。
那些年,我們成為改制以來學習最不認真的一屆,卻同時也是最貼心溫暖的一群,只是錯將巧思和創意建構在一千多個平凡無奇的日常裡。
我們曾在教室中整惑老師,裝病裝睡提供各種愚人節的驚喜(嚇);我們也曾用誇張的表演方式,包圍我們喜愛的老師,為即將要退休的他送上特別的祝福。 我們曾在面積不大的走廊上打棒球,被教官指名道姓地廣播警告;我們也曾在打掃時間,用心清理外掃區,為大家提供一個舒適的校園環境。 我們曾在空間有限的教室裡,冒著被抓的風險偷聽廣播掌握球賽最新訊息;我們也曾在揮汗如雨的夏季教室裡,努力靜下心學習。 我們曾在一大早的課堂中彷彿老僧入定,隨著台上老師的說話節奏玩起釣魚遊戲;我們也曾自願在放學甚或假日中團練,只為了在班際比賽中取得佳績。 我們曾在午餐短暫的放風時段,輪番集結到某一班,用荒唐的方式為壽星獻上難忘的生日祝福;我們也曾在放學後的操場上一起奔跑,讓夕陽的光影見證我們奔流而下的汗水和狂妄的心跳來忘卻個人的煩惱。 那三年的我們不知著了什麼魔,在本應課業繁重、升學壓力極大的年紀,卻每天快樂且水昆地優游著。 即使日子不盡如人意,但我們依舊笑著、放肆鬧著,在永遠讀不完的書堆裡,找尋存在的價值,建構值得一輩子珍藏的回憶。
畢業後,這個城市的某些角落,會適時提醒我那些關於青春的吉光片羽,它們還抽象地活在我的記憶裡。 例如:偶爾回到熟悉的捷運站時,會回想起自己曾和高中同學做過的一個實驗:一打放學鐘就立刻從教室出發,盡己所能地快速移動,訴求能與捷運進站時間無縫接軌,極限挑戰般刷新每天能最快到家的時間。
這種琢磨極盡無聊,卻又專屬青春的狂,讓人十分懷念。 那時的我們,世界很小,小到如電影藍色大門的主角所述,那些現在看來十分細微的事都能成為煩惱; 也就在那一年,伴隨著午後雷陣雨的味道,我們迎來了人生新階段,濕潤的溽暑氣味,代表著青春正好。
後來的我們,多數如同大夢初醒般,上大學後漸漸穩定心性,認真學習。而近幾年憑藉自身的努力,不少人開始在各自的領域發光發熱,成為社會中兢兢業業的一群。 後來的我們,隨著年歲增長開始走入家庭,成為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堅分子,將自己當年的荒誕不經、桀敖不馴,慢慢收進柴米油鹽鍋碗瓢盆裡。
現在的我們,明白世界無限大,而挑戰每天都在繼續。 人生需要一步一腳印,穩定而踏實地前行。我們開始學會擔負責任,心甘情願為所愛的家庭遮風擋雨。
那些當年一起追「瘋」的少年們,已成為一輩子的好友,分散在各地努力。 歷經時光洗滌,變得更沉穩的我們,在碰面時,都還能在彼此身上看到當年那個愛笑愛鬧單純又有趣的自己。 縱然不再朝夕相伴,那份積累出的革命情誼卻讓我們在陷入低潮的痛苦時刻,知道有光的寄託在哪裡;而人生大事都有你我的身影,這些行動上的支持更承載了一份份的情義。
我喜歡回憶,也喜歡由那些回憶成就出的現在的自己。
此文獻給所有七年級中段生,敬曾經無所畏懼的我們!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