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川川的札記》是奚淞在1986年至1987年之間,刊登在《皇冠雜誌》的系列文章,1988年集結成冊。有別於一般的專欄,《給川川的札記》除了文字以外,還有插畫以及特定的「對象」——川川。那麼,川川又是誰呢?值得讓奚淞像找到樹洞,傾訴與記錄生活點滴。可以是任何一位讀者,也或許是奚淞說給自己聽。無論如何,《給川川的札記》是一部絮語集、懺悔錄、抑或是戀愛書。
這本書充滿對現世的觀察,也有對自己的期許,與關照他人的感受,閱讀時心情能跟著文字起伏。最驚心動魄的莫過於〈傾向那水〉一文,初讀時被「F君從紙盒拎起一隻柔軟、蠕動的小東西,奮力往水盆中丟去——淹死牠!」(頁81)嚇到,想著難道札記會是這麼殘酷的內容嗎?其實生命源起來自於水,就算是人類也曾泅泳於母親的羊水。所幸被F君丟進水裡的小生物最後都快樂地享受水的滋養。
住在臺北市,希淞不斷提及下班時的壅塞與陰雨天。1986年,那是連臺北捷運都還沒動工的年代(1996年木柵線才通車),交通尖峰時刻是所有通勤族的惡夢。臺北盆地接住傾瀉的雨水,堆積在城市角落。夏季的午後雷陣雨令人燥熱,而冬季夾雜東北季風的雨勢讓人陷入絕望,街上的行人與車輛都顯得衝動,一不小心就全部卡在十字路口。
除了擁擠的臺北以外,《給川川的札記》也乘載峇里島的色彩與生命哲學:「花是每日朝向陽光、空氣和水的神聖祭獻。」(頁173)在這座仍未受到太多現代化污染的島嶼,日常生活都與神相關,簡單樸素的小屋,搭配色彩斑斕的花草植物,便是最簡單的幸福。(頁181)
讀著札記裡對於環境汙染的描述,資訊不發達的年代也許關注度不像今日,「臭氧層破洞」卻是一個當年新聞大力宣傳的危機,甚至皮膚癌等後遺症都被深入探討。30幾年過去,人類陷入各種汙染與疾病的威脅,就像這兩年延燒全世界的疫情,也許如同《人間孤兒》謝幕時的垃圾山(頁265-266),我們需要一種更直接、更具衝擊性的畫面,提醒自己該善待環境。
《給川川的札記》總帶來希望,期待用「愛」與這個世界相處。朱熹的詩:「為有源頭活水來」(頁317)提醒我們,流動的水帶來生命,就好像不會結束的札記,生活唯一不變的事情就是「改變」。即使每日循著固定路線的小河,都因為時間推移而有不同的變化,但「只要心中存愛,生命總有活泉。」(頁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