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錄02_〈當代美學〉Ch.1康德美學裡的4個環節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 影片清單:http://ocw.aca.ntu.edu.tw/ntu-ocw/ocw/cou/103S107
  • 授課老師:楊植勝先生
  • 問題:
  1. 在美學,我們問的問題是「人能感受到甚麼?」。
  2. 品味(taste,即美感)是主觀的還是客觀的?
  3. 品味與人的其他興趣(interest,即慾望)能否截然區分?
  • 比較:
  1. 對於休謨,品味是客觀的,且與他人的興趣不能截然區分。
  2. 對於康德,美感是主觀的,其沒有「私趣」(即興趣),因此與人的私趣截然不同。
  • 重點筆記:
  1. 在《判斷力批判》中,康德對美分析的4個環節為—質(quantity)、量(quality)、關係(relation)與模態(madality)。
  • 收穫:
  1. 我一直以來對於主觀與客觀相關議題深具興趣,美學是個合適的討論範疇,提供我更多思考面向。
  2. 認識到在思考哲學問題時,分類能幫助我們更有效區分各種特質。
  3. 對康德的知性範疇有基礎認識。
  • 講義影印:
https://docs.google.com/document/d/15sNRpr6z8yohAtDKKblwa6c88O2PK0tLKKNaa2WFK-Y/edit?usp=sharing
  • 申明:
此講義摘錄自台大哲學系教授楊植勝先生的投影片,我單純整理,並無任何商業用途,若有侵權懇請告知。
avatar-img
3會員
10內容數
適合兩種人參考,一是轉學考考生,二是剛對哲學產生興趣的大眾。 以輕快的步伐前進,愉快地來場大冒險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可可鳥窩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人生既繁悶又短暫,人生之途道阻且長。如何在人間的快速通行中燦爛無悔?
人生既繁悶又短暫,人生之途道阻且長。如何在人間的快速通行中燦爛無悔?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形象的直觀方式有很多種:視覺的直觀、聽覺的直觀、觸覺的直觀、嗅覺方直觀、味覺的直觀等等。但是直觀並非都產生美感。因為美感的直觀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交織和補充,全方位、多感官的體驗,最能感知到形象事物的美感。
Thumbnail
講到國文課本的時候,有不少人覺得「文言文比較美」,但真的探討「美」卻又不知所以然。現在文學理論講到的美粗粗略略大概有三個方向
Thumbnail
美學是哲學的分支學科,學科名稱是由 18 世紀的鮑姆加登所確立。美學研究的範疇主要包含:藝術鑑賞及其社會現象、審美活動及審美經驗等內容。透過學習美學將能提升我們的思維能力。
Thumbnail
透過比較易懂的文字,介紹康德美學中的關鍵部分之一——鑑賞判斷,以及透過說明鑑賞判斷的四大機竅,以窺其全貌。
Thumbnail
康德的鑑賞判斷提供了對美的具體且深入的理解,同時化解了「美是什麼」、「美的主客觀問題」之衝突。本文透過介紹康德美學中鑑賞判斷的概念,藉由此概念解決上述的問題,並闡述了鑑賞判斷雖為主觀,但具有普遍必然性基礎的可能,使得創造「美感」的工作者有了實踐的依據。
Thumbnail
本文試著將《論述設計》中提及現今工業設計發展所面臨的八項挑戰,透過康德的「鑑賞判斷 (又譯:審美判斷)」嘗試說明工業設計的實踐與此哲學思維的連結。透過這位18世紀哲學家提出的觀點,透過此篇文建立起一種連結,以反思現今工業設計面臨的八項挑戰,包含:功能主義、形式主義、商業主義等方向。
Thumbnail
  「我們的知識都是從感覺開始,經過理解,最終達到理性。沒有任何事物是高過理性的。」-康德   在苑舉正老師經年累月的教學經驗與活用哲學的資歷下(曾擔任財經台評論員、目前經營YT(苑舉正的正舉苑)與b站(bilibili:苑舉正)),哲學不再是艱澀難懂的學問,而是有用且與生命有關的學問
Thumbnail
美感,或說美,是一種如同痛感、涼感等單一的感受,亦或是一種綜合的感受?8大藝術中,文學、音樂、繪畫、彫塑、舞蹈、建築、戲劇、電影,有7大是跟視覺有關的藝術,僅有音樂是非視覺性的藝術。美感是僅屬於視覺與聽覺的嗎?亦或味覺也因美食而有了美感?近來社會上大推美感教育;從教科書、字體、以及鼓勵學生參
Thumbnail
美感非常重要,美感是天生的?還是後天培養出來的? 民國初年時,蔡元培提倡美育,甚至說“以美育代宗教“。 但是,這麼多年過去了,美育成功了嗎? 我是美感的白癡。 不知道是什麼原因,也可能是家庭教育、學校教育或周圍環境的影響,我實在沒什麼美感。
Thumbnail
形象的直觀方式有很多種:視覺的直觀、聽覺的直觀、觸覺的直觀、嗅覺方直觀、味覺的直觀等等。但是直觀並非都產生美感。因為美感的直觀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交織和補充,全方位、多感官的體驗,最能感知到形象事物的美感。
Thumbnail
講到國文課本的時候,有不少人覺得「文言文比較美」,但真的探討「美」卻又不知所以然。現在文學理論講到的美粗粗略略大概有三個方向
Thumbnail
美學是哲學的分支學科,學科名稱是由 18 世紀的鮑姆加登所確立。美學研究的範疇主要包含:藝術鑑賞及其社會現象、審美活動及審美經驗等內容。透過學習美學將能提升我們的思維能力。
Thumbnail
透過比較易懂的文字,介紹康德美學中的關鍵部分之一——鑑賞判斷,以及透過說明鑑賞判斷的四大機竅,以窺其全貌。
Thumbnail
康德的鑑賞判斷提供了對美的具體且深入的理解,同時化解了「美是什麼」、「美的主客觀問題」之衝突。本文透過介紹康德美學中鑑賞判斷的概念,藉由此概念解決上述的問題,並闡述了鑑賞判斷雖為主觀,但具有普遍必然性基礎的可能,使得創造「美感」的工作者有了實踐的依據。
Thumbnail
本文試著將《論述設計》中提及現今工業設計發展所面臨的八項挑戰,透過康德的「鑑賞判斷 (又譯:審美判斷)」嘗試說明工業設計的實踐與此哲學思維的連結。透過這位18世紀哲學家提出的觀點,透過此篇文建立起一種連結,以反思現今工業設計面臨的八項挑戰,包含:功能主義、形式主義、商業主義等方向。
Thumbnail
  「我們的知識都是從感覺開始,經過理解,最終達到理性。沒有任何事物是高過理性的。」-康德   在苑舉正老師經年累月的教學經驗與活用哲學的資歷下(曾擔任財經台評論員、目前經營YT(苑舉正的正舉苑)與b站(bilibili:苑舉正)),哲學不再是艱澀難懂的學問,而是有用且與生命有關的學問
Thumbnail
美感,或說美,是一種如同痛感、涼感等單一的感受,亦或是一種綜合的感受?8大藝術中,文學、音樂、繪畫、彫塑、舞蹈、建築、戲劇、電影,有7大是跟視覺有關的藝術,僅有音樂是非視覺性的藝術。美感是僅屬於視覺與聽覺的嗎?亦或味覺也因美食而有了美感?近來社會上大推美感教育;從教科書、字體、以及鼓勵學生參
Thumbnail
美感非常重要,美感是天生的?還是後天培養出來的? 民國初年時,蔡元培提倡美育,甚至說“以美育代宗教“。 但是,這麼多年過去了,美育成功了嗎? 我是美感的白癡。 不知道是什麼原因,也可能是家庭教育、學校教育或周圍環境的影響,我實在沒什麼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