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六)巴特先生聲播主題 - 那些社交心理學
建議搭配 Podcast服用:巴特不會飛 EP01 傳送門
大家好,我是巴特,第一次在這裡,用這種方式跟大家見面,作為一個新新新寫手,還是有很多的不習慣,畢竟以往都是以「聲音」作為媒介的我,現在也要開始磨練撰寫文字的部分,其實這一步走的很艱難,以往的內容節目,我都是寫好梗概,讓自己臨場發揮,但在這裡,卻必須把每一個大綱骨幹用文字擴充血肉,我自己對於文字總會有一種,小時候寫作業練寫字筆畫的那種慎重感,覺得文字只要寫出來了就像是篆刻在石碑上,會被前人後人觀看有一定不可抹滅的特性。
剛剛上面這樣講似乎有點言重,寫文字可能沒有那麼可怕,只是太久沒接觸了,還算蠻生疏的,我的個性喜歡嘗試新事物,卻又同時會有對新事物的排斥與恐懼,很多時候這個性都是雙面刃,這個緊張來自於不確定性,但正因為不確定性帶給我們可能性,所以這麼一想,自己對於很多事物的好奇與接觸大概都來自於想要戰勝這種不確定感吧(笑。
話說回來今天的主題,「朋友」這件事,我覺得我自己不是一個有很多朋友的人,當我有了這個想法時,我第一件事情是反問我自己:「那到底多或少,是誰說的算?」對啊,為什麼朋友會有多或少的區別呢?基準點是什麼?
現在社會裡,不乏所謂「好朋友」的形象,各式的電影、媒體渲染一段又一段「神仙般的友誼」,但一方面我們又心知肚明,很多事情的底下是暗潮洶湧的,童話故事裡的不來梅樂隊,各種背景的動物組成隊伍最後有了好的結局,一同生活,可是故事沒說完的那些,是不是當他們真正住一起的時候,才發現驢子睡著後會亂踢人,或是貓咪跟狗因為天性本能地吵了起來?
成為朋友,是一輩子的事嗎?我認為朋友是一個互相了解的過程,是一個動態平衡,雖然不至於說是各取所需,但一定不是個零和遊戲,如果今天在一段關係裡我們一直有一個共同目標,或是互相所需的各自目標,那必然會持續下去,可是當今天,我們離開了學校、離開了工作環境的話。
不再有一起走下去的動力了,是不是友情就會自然消散?
我認為答案是:不全然是,不然就不會在Facebook推出前期有那麼多人在「尋親」了,因為就像逝去的那些情感一樣,曾經相處的畫面是確實存在的,人的念舊還是會有連結的,但可能再也沒辦法像之前那麼好了,當許久不見的朋友問起「你最近怎麼樣」、「現在好不好」?光是要回答這個問題,就知道我們不再像以前的交友那麼單純了,我們開始去計算我們投入產出比的換算、我現在過得好或不好,似乎都會引發別人的同情心、忌妒心?我們已經沒辦法用同樣的認知水平把我們放在一個水平上,畢竟同在的舒適圈也跟小時候不一樣了。
大多數我們遇到的人只是來陪我們一段的,愛情是這樣、友情也是,但是我們應該去惋惜嗎?要為逝去的那些埋葬嗎?我覺得可以懷念,但是我們也要認知到,很多事情我們自私的想法跟現實是有差距的。
我從小到大,心裡都有一個聲音一直暗示自己:要跟全部人當朋友,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爸媽常常說:與人交惡沒有好處,與人交友四海一家,這種言詞在背後深深暗示著我,但結果卻是越想交朋友越失去朋友,為什麼呢?因為害怕失去,對每一個人為聽是從,汲汲營營地追求著他人的認同,讓我逐漸養成了「討好型人格」。
People-pleaser is someone who cares a lot about whether other people like them, and always wants others to approve of their actions.
討好者是那些非常關心其他人是否喜歡他們
並總是希望其他人認可他們的行爲的人
努力想要得到他人開心的行為,往往得不到相對應的回報,這樣的社交實際上是「病態」的,越討好、人際關係越差,過度討好造成的是大量消耗心理資源去揣測、鑽牛角尖臆測,也讓人際關係變得脆弱,靠著一昧地遷就和取悅建立起來的關係,面臨衝突不堪一擊,很多人反而會因為無法掌握我的真實情緒感受,而不願意去跟那麼「假」的人相處,儘管能夠意識到自己正在做這些事,走到現在我還是很常會去感嘆(包含昨天的直播)我覺得解決的辦法,無疑是需要重新去定義:『什麼是朋友?』真正的朋友是那些,我需要全力以赴才能勉強鞏固的關係嗎?是不對等的相處嗎?我認為當我們今天把自己放在相對低點去進行談話時,對方一開始是不太自在,然而習慣以後,便視作理所應當,但這並不是你所想要的朋友,對吧?
成長成一個成熟體貼的人,就是要讓那些你在乎的人,擁有一段沒有你參與的時光 ——奇葩說
當我們留給自己與他人空間,這樣的關係才可能平穩的發展下去,人都是敏銳的,我們能輕易洞察他人的動機,加上我們有人生經驗的對照,很容易翻一翻過往的印象就為他人的行為作出結論,我們喜歡跟沒有心機的人在一起,我們喜歡跟那些對自己坦然、對他人坦白的人相處,所以我也認同孔子所說:「與人交,久而敬之」,與人相處越久,仍要對其尊重,反觀我們現在,往往很多時候我們認為我們已經夠熟了,便做了許多在對方眼中逾矩的事,這是我們對於一段關係的輕視,倒不是說我們應該把友情捧得高高在上,可遠觀不可褻玩,而是,我們要正視每個人觀點的差異,在這樣前提下,保持距離無不是一種讓雙方都相處舒服的一個步驟?在這樣的時間空間裡,逐漸找到雙方互動的可能性,是一個比較好的方法。
所以反觀我的交友策略,經常在認識之後急於快速了解對方,這一個步驟我到現在都還經常犯錯,突如其來的關心讓對方先是驚訝,後由於我又單方面一直輸出想要鞏固關係的想望,極致壓縮了相處的空間,到最後就是:敬而遠之,然後我再次因為失去朋友而神傷,不停惡性循環著,傷腦筋。
開台直播的時候,我整理了網路上各種關於「社交心理學」的速解,什麼幾個點教你與人相處、好像人跟人之間有什麼破關的秘笈和金手指,但言談之間的聊天可以拿來打趣或討論,可是當我們要正經談這件事的時候,會發現盡是談一些怎樣可以讓對方放下心防、讓對方產生好感、讓對話持續進行,但這些東西我覺得都要回歸到自己身上,我照著那些做之後,心裡有很多的空虛,多得是反向思考。
這個答案或許會持續反問,沒有所謂的對或錯,但是每個人會逐漸清晰自己的選擇,我知道我需要朋友,但是並不是無時無刻,緊緊相依的那種朋友,就像坐上一班列車,旁邊的座位大部分時候是空的,可是這一站他坐下來了,就在我身邊陪著我走完了這一遭,但到了轉乘站,他說他要往別的方向去了,看到我身邊的空位,有人立刻補上了,他不發一語,只是肩膀靠著我的肩膀,我們一句話都沒說,可是我們都能感受到彼此的溫度,前方又會有誰上車、誰下車這不是我們可以控制的,也不可能遇到一個以為的白馬王子/白雪公主就先發制人的貼上去,所以只有當我們明白:
我們才可能釋懷。
巴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