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3/08/15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我要當神探!?從《Signal信號》談犯罪剖繪

我幾乎不看韓劇,正巧唯一能夠搭上這班韓劇話題列車的車票,就是我唯一看過且非常喜歡的韓劇《Signal信號》
刑事偵探一直都是熱門影劇題材,然而我必須澆大家一桶冷水:關於犯罪與調查,實務上遠非大家在影視作品中所看到的那樣,幻想與現實之間是存在非常巨大的差異的。別的不提,這篇單純跟大家談談《Signal信號》中其中一項令人著迷的素材:犯罪剖繪

「她能夠自由進出不允許外人進入的廢棄醫院後方⋯⋯與鮮紅口紅及高跟鞋不搭的是,她的指甲剪得很乾淨,那是因為她的職業不允許做美甲,她一定是熟悉手術刀的外科護理師!」
故事主角朴海英是一名專擅犯罪剖繪(Criminal Profiling,又稱「犯罪側寫」)的警衛(大概相當於我國的警官以上)。在第一段案件「金允貞綁架案」中,利用剖繪技巧把一群刑警說得一愣一愣,而犯罪者的形象也與朴海英所描繪的如出一轍。
然而,犯罪剖繪的技術真的這麼神奇嗎?只要掌握了犯罪剖繪的知識與技術,就能夠像朴海英或夏洛克·福爾摩斯一樣,分析所有蛛絲馬跡,揪出看似毫無留下破綻、實際上卻翻不出手掌心的罪犯的神探?

犯罪剖繪是什麼?

用極精簡的話來定義:
  • 犯罪者面向而言,是透過犯罪者在現場遺留的痕跡,分析犯罪手法與特徵,結合地緣與人際關係的資料數據,描繪出「可能」的犯罪者樣貌;
  • 被害者面向而言,是透過被害者的人際交往、活動地域、穿著、形貌等資訊,找出犯罪者是否針對擁有某種特徵的對象當作加害目標,加以預防。
根據這個定義,應該不難發現犯罪剖繪有個明顯的限制:對於「單一性」犯罪,幾乎無用武之地。
犯罪剖繪技術,很大一部分其實建立在大量的數據資料,搭配「連續性」犯罪現場中,犯罪者所遺留的痕跡與行為特徵,進行整理、歸納與推論。
我國的警政資料庫類別很多,卻互不連結,近幾年開始整合成一套更全面的資料庫,但缺陷仍然十分明顯。至於技術面,似乎也只停留在學術層面,且研究不深。在我國的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中搜尋「剖繪」或「側寫」,多半跟犯罪或司法無關,少數與犯罪剖繪有關係的,幾乎都聚焦在特定犯罪,比如性侵害與連續竊盜,未見綜觀的、全面性的剖繪研究。
犯罪剖繪在我國較不被重視的原因,可能是因為:我國的治安真的很不錯。
通常身處在淨土的人,不會知道自己有多幸福。根據全球數據庫《Numbeo》2021年的數據,我國安全指數是84.55、我們所認為的治安良好鄰居——日本是77.78,韓國則是73.24,世界警察美國是52.17。套一句流傳甚廣的話:「你的歲月靜好,是有人為你負重前行。」
說到美國,說他是連續殺人案件的常見國,應該沒有多少人否認。也因此犯罪剖繪技術在美國的發展,可說是越趨完善,並且朝著越來越科學、以實證為本的方向走去。在美國聯邦調查局(FBI)國家暴力犯罪分析中心之下,設有「行為分析小組」部門(Behavioral Analysis Unit,簡稱BAU),主要運用行為科學分析進行犯罪調查。這個部門並非憑空而降,而是經過了很長一段時間的組建。在影集《破案神探》(Mindhunter)裡,便提到早期透過大量走訪,慢慢建立資料庫的基礎,一直到分析小組的成立過程,詳情大家可以透過影集去了解,不多贅述。

犯罪剖繪的運作分析

犯罪剖繪的運作分析,建立在兩個基礎上:犯罪手法行為特徵。以《Signal信號》中的京畿南部連環殺人案(我終於談回來戲劇了)為例,被害者都有相同的特徵:以雙手與雙腳被以特殊的繩結綑綁在後的姿勢死亡,這就是犯罪者的「犯罪手法」;而特殊繩結則代表「行為特徵」,另一種較常在推理戲劇或小說中出現的說法是「簽名(signature)」。
  • 犯罪手法是犯罪者犯罪時所採取的手段,而這種「技術活」會隨著犯罪次數增多,而越趨熟練。比如:事前準備越來越周密、下手越來越精準、犯罪時間越來越短。
  • 行為特徵則是犯罪者在犯罪過程中,為了滿足自身的需求或慾望,而留下的某種特定記號。這種記號可能沒有必要,甚至是多餘的,但卻在其犯罪中不斷出現。
在「京畿南部連環殺人案」中,最後一位死者鄭京順是在連續殺人犯沉寂多年後,突然又出現的被害者。如果大家還記得,朴海英警衛等人正是透過犯罪手法分析,判斷殺害鄭京順的兇手,與多年前犯下「京畿南部連環殺人案」的兇手並不是同一個人,而是模仿犯罪
各國媒體想必都大同小異,對於驚悚的、獵奇的事件總是趨之若鶩,因此重大矚目案件的犯罪態樣,很容易透過媒體大肆放送,舉國皆知,才會造成模仿犯的出現,美國的某些實際的模仿犯案例,可以證明這一點。相對地,行為特徵(簽名)畢竟涉及案件細節,通常不太會被公開報導,也就成了調查人員區分模仿犯的指標了。 (延伸閱讀:美國模仿犯:「科倫拜校園槍擊事件」20年恐懼的陰影
「京畿南部連環殺人案」兇手的殺人手法,是將人綑綁後再殺害;而模仿犯的手法是將人殺害後再綑綁。此外,假設除了調查人員,不會有其他外部人員得知兇手所使用的特殊繩結,而模仿犯竟然使用相同的繩結。綜合來說,模仿犯是一個知道兇手使用哪種繩結,卻不確切殺人手法的人。最大的可能,模仿犯和兇手互相認識,藉此最大程度地縮小調查範圍,這就是劇中朴海英警衛所運用的犯罪剖繪。

犯罪剖繪的限制

犯罪剖繪最大的限制,在於它終究是「推論」,是利用大量的資料庫歸納、整理,結合犯罪現場的勘察,整合資訊後所得出的結果。既然是推論,就有錯誤的可能。在「大盜案」中,我們看到了犯罪剖繪的誤用所導致的悲劇。
身處在1995年、備感大盜案壓力的刑警李材韓,透過無線電與未來時空的朴海英警衛對話,朴海英在對話中提及了在1995年還未出現的剖繪技術,在李材韓的要求下,提示了住宅竊盜的犯罪者可能會先觀察住宅的人員出入情況,找出規律與空隙後再著手行竊,包含翻動垃圾桶、信箱等處,蒐集相關的資訊。
「未來會被改變。」這個概念幾乎貫穿了整部戲劇,也正是因為朴海英提供了新穎的追查方向,釀成未來一連串被改變的事件。
與刑警李材韓要好的慣竊吳京泰,原本案件與他無關,李材韓卻在朴海英的提醒下,針對被竊豪宅門外的信箱進行採證,而這個信箱又正巧在幾天前吳京泰送魚貨時,被豪宅的小主人韓世奎推了一把,踉蹌幾步就扶上了信箱,因而留下指紋。
吳京泰曾經是位慣竊,而豪宅外的信箱上又遺留他的指紋,自然嫌疑最大。吳京泰的女兒吳恩智搭著公車,跟隨著被李材韓逮捕的吳京泰,誰料途經漢陽大橋時轟然坍塌,整部公車從高處墜落,吳恩智在車骸中動彈不得,救災人員還來不及把她救出,一陣爆炸巨響後,公車被熊熊惡火焚燒,吳恩智也葬身火海。後來吳京泰因為竊盜被判刑,並在2015年(也就是朴海英身處的年代)出獄,設下一連串的復仇計畫。
畢竟是戲劇,樁樁件件都環環相扣,這些角色們的遭遇實在過於悲慘,但不妨礙我想要傳達的觀點:剖繪技術的不當使用,很容易造成錯誤偵查,這種錯誤很可能從偵查開始,一路錯到審判。
吳京泰的犯罪前科,也是推他進入深淵的原因。對於第一線調查人員而言,永遠先懷疑有相同類型犯罪前科的人,比如「大盜案」剛開始,刑警隊長拿出一大疊擁有竊盜前科的人口資料,要刑警們逐一排查。這樣的做法可能會產生「隧道視野」的現象,也就是心裡已經主觀認定某個人可能是嫌疑犯,調查視野就會窄化,有意或無意地剔除對他有利的資料,只留下對他不利的,只為了證明自己的懷疑是對的。吳京泰的遭遇不正是如此?

犯罪剖繪的應用可能性

前面說過:犯罪剖繪實質上僅為推論,而司法是不容許推論存在的,剖繪的理論、參考數據庫與推論方法,都應該能夠以科學方法加以驗證。換言之,缺乏科學實據,或剖繪結果無法通過科學檢驗,就應該避免使用,因此犯罪剖繪運用在「偵查」與「審判」兩個階段中,其目的大不相同。偵查階段的犯罪剖繪,旨在透過剖繪技巧,找出人、事與物的連結,縮小調查範圍而當犯罪剖繪進入到審判階段,就必須受到嚴格的證據法則約束。
既然犯罪剖繪用於審判時必須受到嚴謹的檢視,那麼實際著手剖繪的人,理論上是否應該具備相當程度的法學、心理學等專業領域的知識水準?先前提過,美國聯邦調查局(FBI)國家暴力犯罪分析中心之下設有「行為分析小組」,至於我國,很抱歉沒有類似的職業。我認為培養一個真正能夠進行犯罪剖繪的人,要付出的成本應該是相當龐大的,人才的素質要求也很高。對於資料庫應用、犯罪現場的勘察等資料,必須具備歸納與演繹的能力;對於犯罪手法與行為特徵分析,一方面必須具備入微的洞察能力,同時亦須具備相當程度的心理學專業。韓國的犯罪側寫師李珍淑,正是取得心理學社會教育學博士學位的人。
為什麼美國、韓國有犯罪剖繪的相關職業或部門,我國沒有?再強調一次,臺灣真的很安全。另外,臺灣地域太小了,除了偏鄉地區略顯欠缺,其他人口稠密的地區基本上四處都是監視器,道路、商店乃至一般住家,大多數的犯罪都能透過監視器破案。幾年前轟動一時的第一銀行盜領案,正是有賴於臺灣密集的監視錄影設備,才讓這群團伙無所遁形,配合國際一舉破獲盜領犯罪集團,此案讓臺灣的偵查能力備受國際嘉許。我猜測,或許是人才培育的成本過高,且預測其泛用性較低,所以犯罪剖繪不被我國警政採納為正規的犯罪調查手段,而止於學術研究層次。當然,這些都只是我的推論而已。
剖繪技術,我想我會更把它當成影視作品中,吸引觀眾的素材,就像我們觀賞各種的刑偵劇,把崇拜的眼神放在近乎神化、無所不能的主角身上就好,不要心存幻想地認為,只要掌握了人類行為特徵的分析方法,就能夠「讀心」,或像夏洛克·福爾摩斯那樣,從一個人的外貌穿著,就能夠知道對方的個性癖好與人際關係,沒那回事,那是編劇創造出來的神,不是人。還有,FBI教不了讀心術,因為世界上也沒有讀心術。

延伸閱讀:以下一篇文章與兩個Podcast節目,作者與主講人都是黃致豪律師。如果你喜歡我這篇文章的內容,高度推薦去看文章或聽節目,絕對精彩。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律羲和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