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15|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若能在心中看見島嶼,便永遠不會迷航|自我對話

「夢想」對於現在的我來說,是一碗毒雞湯,小心翼翼端看著,不斷反覆思索是否該將之下肚?還是該營造一種遠觀隔閡的距離感?就是俗稱的有夢最美,希望相隨。
高中時候的我可不是這樣的,16歲到18歲之間,對電影的迷戀愈加深刻,我喜歡王家衛、蔡明亮、李康生......週末宅在家看電影,社群媒體還會追蹤好幾個影評,考大學的第一順位也是它。我會一個人坐公車去美術館看展覽,然後待上整個下午;當爸爸看著電視上的服裝秀不斷吐槽不合時宜時,我會告訴他:「設計是體現思想的途徑,重要的不是那些衣服根本不會穿出門,而是透過設計理念的傳遞,讓更多人看見冷門的議題」。
我有一個性格上的怪僻。直到24歲的現在,才發現,其實就是一種對自己的不夠自信,直白一點的說:「我不夠喜歡自己的樣子/狀態」才會待在自我懷疑、自我否定的迴圈,然後還想怪罪旁人為何總是指指點點為何社會要吹捧特定的成功模式。
當你有一個信念想完成一件事,不是自暴自棄怨懟身旁沒有人同舟共濟,而是在資訊流通便利的時代,盡力擷取訊息。然後你會感嘆,感嘆當初的自己沒有持續堅定。
白先勇在談論文學的時候說道,「經典」是穿破時間的,它不會因為客觀社會的改變而過時,因之成為不朽。期許自己不去追求同質性過高的「第一」,而是堅定特立獨行,改掉唯唯諾諾、改掉對追求理論的執著,想讓自己真的喜歡自己。

後記

會想要用文字記錄下這些心情,是因為在滑臉書的時候看到了Giloo發佈的這篇貼文,關於《河流》這部影像的數位修復。
看著李康生的神情,不到一分鐘我就哭了,突如其來的情緒震盪也讓我嚇傻了。有什麼好哭的?是要不要這麼濫情......
過去我都會一直質疑自己:「為什麼沒辦法喜歡小說類的文本?」這個問題真的困擾我很久,因為在旁人的眼裡,喜歡文學就等於喜歡看小說,但經過大學時期的探索,我發現我喜歡的文本都是建立在「紀實」之上,我喜歡報導文學、紀錄片,我喜歡粗糙的、未經雕琢的真實。
冷靜五分鐘之後,腦袋閃過很多高中時候對電影的迷戀,還有對於自己選片、觀影角度不同面向的切入,對一種事物抱有很純粹的喜歡,原來是這麼難能可貴的事。
對於此刻的眼淚,我想到一個比較合理的解釋,裡頭有不甘、執著、熱愛,我又看見了喜歡電影的自己。還有就是,李康生的眼神有一種魔力,好像會把人吸進去,然後一起感同身受。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關於影像的省思,也關於在生活裡浮沉的方舟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