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1/07/20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獨居老人上醫院

    獨居是趨勢,年輕時一個人住很開心,但是隨著年齡增長,生活起居就會增添許多問題,因此「獨居老人」也就變成一個必須動用社會資源關注的議題。
    依據內政部的定義,符合獨居老人定義,也就是依此定義才能獲得福利措施或補助,有四項條件:
    第一,六十五歲以上單身獨居。
    第二,兩位以上老人(目前六十五歲以上算老人)同住,但其中一人缺乏生活自理能力。
    第三,與子女同戶籍,但子女沒有長時間同住(老人有連續三天以上獨居的事實)。
    第四,與子女同住,但子女缺乏生活自理能力。
    符合資格以及若還有其他各種需求與困境,政府都有相對應的協助與救濟措施。不過,即便經濟與平日的生活自理沒有問題,單身且獨居的熟齡朋友,還會有另一個不方便,就是獨自到醫院就診。若只是看門診那倒是還好,若是要動手術,那就會有點麻煩。
    因為目前醫院手術後的流程設計,通常都假設會有個家屬協助完成各種出入院手續,若術後病人可以勉強自己行動那也還好,若是必須在恢復室等候,須由家屬協助辦理結帳領藥等等手續,那該怎麼辦?單身的人沒有親近的家屬幫忙,若是小手術也不太好意思麻煩朋友,但又不想(或不符合)申請政府的長照服務,可以有居服員協助就診,那就會處在「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尷尬處境。
    有位資深的醫師就曾說過,在醫院裡常看到任性的獨自就診的老人,他知道在那些無理取鬧的行為背後,內心其實躲藏著一個恐懼的小孩。
    陪伴與帶長輩看病的方法與資源
    根據統計,假如不是特別罹患某種急性疾病或意外,許多高齡長輩的健康狀況也許原本好好的,但忽然就在幾個星期內就急轉直下,變得非常衰弱而失能,所以若不是與長輩住在一起,甚至住在不同城市,除了常常打電話問候外,還是要抽出時間至少每個月見父母一次面。
    前文化部長龍應台住在香港時,每二星期一定回台灣屏東鄉下陪媽媽,持續經年,後來她覺得媽媽真的老了,就毅然決然放下一切,搬到屏東跟媽媽一起住。
    當有機會回老家陪父母時,難免會想到幫他們整理堆積如山的物品,但是有許多我們覺得是垃圾該回收的東西,在未取得他們同意前,千萬不要隨便扔了,要體貼他們的心情,因為隨著年紀愈大,身邊許多我們曾經珍惜與擁有的事物都不斷的失去,還包括失去親友及自己的健康,那種失落及惶恐,是我們不容易體會的,因此當他們想用物品填補內心的空虛或在恐懼中有所依附時,千萬不要殘酷地說:「這些東西你以後根本用不到。」
    父母的身體除了看得到的病痛外,也許還有許多是他們不想講,或者怕我們擔心的不舒服,建議在生日的時候送他們高階的健康檢查當禮物,這樣我們就可以名正言順的問:「健檢報告出來了嗎?」來掌握他們的健康狀況,那些隱而未宣的病痛也可以在共同討論健檢數據的時候得以了解。
    長輩跟任何年齡層的人一樣,分為兩種,一種是有不舒服卻不肯講,隱瞞病情一直拖著,另一種是常常抱怨這裡痛那裡痛,但是檢查或治療卻始終無法改善,身為子女,對這兩種極端狀況都要準備妥善的應對方式。
    不管是我們自己身體病痛或帶長輩到醫院就診,除了檢驗數據提供醫生參考外,病人訴說病情的進展狀況也是很重要的,但是疼痛的描述非常主觀,而且是從外在檢查不出來的,也因為醫生看不到,所以我們能提供給醫生的訊息就很重要,可以幫醫生在多種可能的病因中理出頭緒,比較有機會作正確的診斷。
    因此在到醫院前,最好做好以下幾點紀錄,第一,痛了多久?是昨天開始,還是已經一個星期或更久?
    第二,每次從哪裡開始痛?然後那些地方連帶也都會痛?
    第三,每次痛會持續幾分鐘?一直痛,還是痛一陣子好一些,然後又痛?一天會痛幾次?還是多少天痛一次?有沒有注意到在什麼情況下會引起疼痛?
    第四,是哪一種痛?是悶悶地痛;還是像針刺到的痛?還是像電到一樣?
    第五,很痛,還是普通痛?
    第六,在這次看病以前曾經有這樣的痛過嗎?是幾個星期,幾個月或幾年前?那時候有去治療嗎?還是這次是第一次這樣痛法?
    要完整回答以上六個問題,在家就必須先仔細觀察,並且在紙上個紀錄,不然到了診間,若是病人很多,醫生問診的時間就不多,若是一下子想不起來說不完整的話,醫生也只能根據有限的資料,甚至是「錯誤的揣測」來下診斷,無法藥到病除,雙方都只有浪費時間耽誤病情地一次又一次嘗試錯誤,很可惜。有這些紀錄,若是不能由自己陪伴長輩到醫院就診,也可以託給看護交給醫生看。
    假如住在不同城市,實在無法常常陪伴長輩到醫院時,因為社會環境不斷在改變,有許多行業不見了,但是隨著新的需求也增加許多行業,比如自費陪診服務的出現。
    許多高齡長輩因為孩子忙或者不在身邊,但是老人家慢性病多,常有就診的需要,近年有業者推出各種付費的服務,包括接送家裡的老人家到醫院看病,檢查或治療,當然也包括代為批價跟領藥,也可以幫忙寫下醫生的囑咐或藥師提供的用藥注意事項,讓無法陪診的家屬可以掌握父母就醫的狀況。
    這種按小時收費的照顧服務員,對民眾來說,可以彌補近年政府推動的「長期照顧服務法」的不足之處。因為要申請免費政府補貼提供的照服員,須達到一定的標準,比如身心失能持續已達或預期達6個月以上的老人家,才是長照法的適用對象。而且所謂失能的判定也要符合多項標準,因此,對於家中有老人家的許多家庭來說,雖然不符合長照法的失能標準,但是老人家也無法獨自去醫院看病,有了這種新出現的自費陪診服務的確方便許多。
    除了運用真人陪伴服務之外,對於高齡長者的照顧,也要善加利用科技與人工智慧。目前遠距照顧的技術發展與運用,正在快速興起中。
    其實所謂「遠距」照護,不見得是指距離非常遙遠,而是指只要出院離開醫院,就算遠距,病人即使待在家裡,仍然可以透過智慧科技與電子傳輸的應用,讓自己以及家人或醫院,隨時知道身體的狀況,那些不斷記錄與回傳的各項數據,比如心電圖、血壓或血糖的數值,讓醫生更能掌握患者的病情變化,當智慧科技偵測到異常數值時,會主動通報相關人員,有必要時,也可以在病情惡化之初,就及時救援。
    這種醫療用途的遠距智慧科技,對於偏鄉的健康照護,也是值得發展的輔助工具,雖然目前的法規因為責任歸屬的問題,還不允許遠距的醫療診斷行為,但是在病情變化的偵測方面,的確可以提供醫師更多有效的資訊來協助治療。
    假如我們運氣不錯,若能在長輩身體還算健康時就陪伴他們,應該趁機會問他們的遺願與遺囑,以及希望接受的終老方式。
    這些問題對華人很敏感,也不是上一代長輩會主動跟孩子談的,或許可以在一起看電視劇,看新聞,或從別人相關的遭遇中把握機會來談,不過不必急著一次就追根究柢問清楚,慢慢來,一次談一點,要讓老人家有心理準備,也要給他們充裕的時間慢慢沉澱思考。
    如果覺得直接問他們還是很突兀不太禮貌的話,可以從吐露自己的想法開始:「我希望我死後的骨灰可以撒在玉山上,因為……」「假如我身體不能走動必須要人照顧的時候,會想住到xx安養院,因為朋友說那裏有很多活動,設備也很好……」
    另外一個方式就是透過與父母看過往的相片,聊起以前的溫馨往事,然後從早已過逝的爺爺奶奶或親戚朋友他們面對人生最後階段的不同例子,來談自己希望如何,在這溫暖的回憶中,以前人為借鏡,也是跟父母聊生後事很好的機會。
    目前醫院手術後的流程設計,通常都假設會有個家屬協助完成各種出入院手續,若術後病人可以勉強自己行動那也還好,若是必須在恢復室等候,須由家屬協助辦理結帳領藥等等手續,那該怎麼辦?單身的人沒有親近的家屬幫忙,若是小手術也不太好意思麻煩朋友,但又不想(或不符合)申請政府的長照服務,可以有居服員協助就診,那就會處在「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尷尬處境。
    目前醫院手術後的流程設計,通常都假設會有個家屬協助完成各種出入院手續,若術後病人可以勉強自己行動那也還好,若是必須在恢復室等候,須由家屬協助辦理結帳領藥等等手續,那該怎麼辦?單身的人沒有親近的家屬幫忙,若是小手術也不太好意思麻煩朋友,但又不想(或不符合)申請政府的長照服務,可以有居服員協助就診,那就會處在「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尷尬處境。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