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有『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到醫院,大家最怕遇到什麼?相信很多人都怕會遇到『好兄弟』,更怕『好兄弟』跟你回去。

  我很怕『鬼』,但待業太久更是可怕。回憶到醫院報到的第一個月,每天就是忙盲茫,工作的「忙」、狀況外的「盲」、能不能撐下去的「茫」。當我慢慢進入狀況後,好奇心也隨之慢慢生起。

  『這醫院太平間在哪?』

  我問同事

  『我們辦公室隔壁阿!』

  同事一副看到外星人的表情看著我,敢情我都來一個月了,竟然不知道隔壁是太平間?唉!何止不知道,前幾天接到通知隔壁要清潔,我想說與其找阿姨去清(我負責醫院環境管理的業務),反正我閒閒沒事做,就自己進去清。

  『那隔壁角落放的那一台是?』

  『冰櫃阿』

  同事睜大眼睛回答我,突然想到什麼,弱弱的問

  『你那天不會還鑚進去冰櫃裡面清吧!』

  我無奈的點著頭…

  醫院待久了,就會發現在醫院,任何業務早已都有「軌」可循,每年的大小評鑑,反覆敲打淬煉著那個看不見的「軌」,所謂「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而這次新冠肺炎爆發初期,剛好證明了這把「軌」的鋒利度,多虧這個「軌」讓我們與世界脫鉤,成為平行空間(雖然現在空間重疊了)。

  話說,在醫院待久了,當然也結交到一群酒肉朋友。君不見某次隔壁祈禱室(太平間)有人悲傷到昏倒,全院廣播999時,跑前面的,清一色,都是我的酒肉朋友,只因他們以為我怎麼了,我能感受到,他們那種發自內心的關心(以前演練不曾見過他們跑的如此的快)。

  n年過去,這台「軌」列車也載著我們這群無臉男,陸續抵達屬於自己的停靠站,大家各自下車離開。

  酒肉朋友,想你們了…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5會員
31內容數
每個行業、每個人,都應該要有一顆屬於自己個性的咖啡豆。筆者將自己身邊發生的人事物,慢慢寫下來,成為一段段咖啡故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咖啡渣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整個產品包裝有了初步雛形,我並沒有直接在「蝦皮」開賣,先請幾位朋友的朋友幫忙測試(我認為請朋友測試,他們的回饋會失真),同時簡單列出list,讓對方測試後,依照清單項目填寫。  1.產品外觀標示,回饋內容如下: ■.拿到商品,只知道這是咖啡店的袋子,但不知道內容物是什麼,要打開才知道。 ■
  一直在思考,咖啡有眾多呈現方式,我要如何出杯呢?   1.現在夏天,提供冰釀咖啡客人還會接受,但冬天呢?   2.再者,除了把咖啡當附餐飲料外,打算提供付費的手沖咖啡,但是櫃檯只有我自己,用餐時段根本沒辦法手沖?   第一個問題,似乎只要花錢買設備就能解決,但,只是附餐飲料,要我再投資一
  咖啡豆烘好了,如果只是傻傻的當附餐飲料,那就真的是「好傻好天真」。已經規劃好在「蝦皮」賣掛耳包、冷泡包,走低價路線。   「蝦皮」是很方便的平台,要找什麼,或想比價,都可以先在「蝦皮」逛逛。在「蝦皮」找了掛耳包、冷泡包的包裝耗材。很快,陸續在蝦皮下單買了下列:   1.『咖啡掛耳包內袋、外
  烘豆機送來了,使用說明書上面有提到,非人為問題,保固一年。   在「台灣產訓技能推廣協會」上課時,請教過指導老師,如何選購烘豆機,他分析很多,但特別交代,別買到『孤兒機』,孤兒機的風險是,烘豆機故障,要找廠商維修,廠商如果倒了,會發生找不到人維修的窘境。所以老師是建議找代理商,像是「品皇咖啡
  第一次喝深焙的「曼特寧」,那股濃濃的「醇味」,我個人不愛,光是要吞,都難以下嚥,倒掉又好可惜,只好加冰塊稀釋。曼特寧的味道獨特、鮮明,屬咖啡風味中,辨識度極高的一種。曼特寧的味道,也讓我想起「材哥」!   材哥,我當兵時遇到的第二個政戰士,政戰士在連隊所負責的主要工作,是協助輔導長執行政戰業
  我,不愛喝咖啡,第一次覺得咖啡好喝,是回公司和副總討論我新開辦案場的PL,說好聽是討論,其實就是被叫回台北修理。雖然被修理(多謝副總手下留情,沒痛宰我),但那杯咖啡真的好喝,好喝到我當時被修理仍不忘續杯,但忘了順便外帶一杯回程喝!現在回憶咖啡的味道,口感微酸、咖啡油脂濃郁、苦後回甘。   
  整個產品包裝有了初步雛形,我並沒有直接在「蝦皮」開賣,先請幾位朋友的朋友幫忙測試(我認為請朋友測試,他們的回饋會失真),同時簡單列出list,讓對方測試後,依照清單項目填寫。  1.產品外觀標示,回饋內容如下: ■.拿到商品,只知道這是咖啡店的袋子,但不知道內容物是什麼,要打開才知道。 ■
  一直在思考,咖啡有眾多呈現方式,我要如何出杯呢?   1.現在夏天,提供冰釀咖啡客人還會接受,但冬天呢?   2.再者,除了把咖啡當附餐飲料外,打算提供付費的手沖咖啡,但是櫃檯只有我自己,用餐時段根本沒辦法手沖?   第一個問題,似乎只要花錢買設備就能解決,但,只是附餐飲料,要我再投資一
  咖啡豆烘好了,如果只是傻傻的當附餐飲料,那就真的是「好傻好天真」。已經規劃好在「蝦皮」賣掛耳包、冷泡包,走低價路線。   「蝦皮」是很方便的平台,要找什麼,或想比價,都可以先在「蝦皮」逛逛。在「蝦皮」找了掛耳包、冷泡包的包裝耗材。很快,陸續在蝦皮下單買了下列:   1.『咖啡掛耳包內袋、外
  烘豆機送來了,使用說明書上面有提到,非人為問題,保固一年。   在「台灣產訓技能推廣協會」上課時,請教過指導老師,如何選購烘豆機,他分析很多,但特別交代,別買到『孤兒機』,孤兒機的風險是,烘豆機故障,要找廠商維修,廠商如果倒了,會發生找不到人維修的窘境。所以老師是建議找代理商,像是「品皇咖啡
  第一次喝深焙的「曼特寧」,那股濃濃的「醇味」,我個人不愛,光是要吞,都難以下嚥,倒掉又好可惜,只好加冰塊稀釋。曼特寧的味道獨特、鮮明,屬咖啡風味中,辨識度極高的一種。曼特寧的味道,也讓我想起「材哥」!   材哥,我當兵時遇到的第二個政戰士,政戰士在連隊所負責的主要工作,是協助輔導長執行政戰業
  我,不愛喝咖啡,第一次覺得咖啡好喝,是回公司和副總討論我新開辦案場的PL,說好聽是討論,其實就是被叫回台北修理。雖然被修理(多謝副總手下留情,沒痛宰我),但那杯咖啡真的好喝,好喝到我當時被修理仍不忘續杯,但忘了順便外帶一杯回程喝!現在回憶咖啡的味道,口感微酸、咖啡油脂濃郁、苦後回甘。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心情筆記 2024.12.24 @醫院百態 這三年,平均每個月都需要到醫院,不是回診,就是做化療、看醫生。習慣了醫院的忙碌、熱鬧、人山人海景象,也看到人生的一些實相:年老、病痛、人性和無奈。所謂地獄,在醫院、病房就真實呈現。 那天看到一對年邁的長者,互相攙扶到診間看診,其他
Thumbnail
有次到醫院看病, 進了醫院的大門再搭上電梯到診間直到看完病, 在等候下樓層的電梯要準備回去,因為各樓層都忙錄, 因此沒有空出的電梯。 我跟一些已經看完病的病人等候了好一陣子,甚至有些人已經有些許的不耐煩了;忽然有一部到了我們這層樓的電梯, 在電梯門開啟前 我感受到了一種非比尋常的沉重感,
Thumbnail
剛抵達醫院大廳,我看著那來去的人潮,忙碌的櫃台, 眼花撩亂的藥袋、數字、顏色,耳邊是冷漠的機械報數聲, 每一個人手上不拿點什麼好像都有點格格不入。 幾番詢問那些,讓我不禁想著他們是不是賺飽了錢才在醫院當志工的大哥大姐們, 我終於來到手扶梯左轉後的眼科,做完一切行政手續我坐"去那裡等一
我也不知道,老是在急診內,看到老者是誰?裡頭擔任如工蟻般推床員,聽從醫師護理師,將病人運送至觀察室、檢查、病房,日復一日的工作。 中元普渡後、過年前後的寒冬,很奇妙,某些觀察床號會站著位老人,手比個數字,沒有人能發覺,也不會有人知道?知道方式,往往殘酷…… 一位年輕剛入職的小護理師
那天,跟診到11:30,想說沒病人,醫生也準備要離開了,我便去上廁所,回來時,剛好看到一個病人正要進診間,我跟著病人一起進去,那個人正站在診間後面狠瞪著我,應該是醫生過去隔壁要她叫病人,醫生跟病人說怎麼那麼晚來,我都要走了,最後我們快速的幫病人換藥,結束看診 對於三天兩頭被狠瞪、被氣聲咒罵,已是家
問事、住院、頻率、煞氣 這是現實中的故事,屬個人經歷,但考量隱私則部份內容會略隱晦說明。 這事件與我從一開始毫無因緣,只因工作場所店長的請求,才插手幫忙,但每次遇到這類問題,總是要付出代價和事後不斷反問自身,這樣幫忙的行為,對嗎?
Thumbnail
穗波心理師在疫情時期因為自己生病住院的經歷,不可否認在面對死亡時會有種種恐懼。 文章描述住普通病房初期的心理狀況。
跑醫院這麼多次,還是有一些新知。這是第一次爸爸在急診室待了五天之久。 急診室,就是一個兵荒馬亂的地方。諸多限制例如陪病者限一人兩人、疫情時只開放大門,到院內便利商店要從院外繞一大圈,設備簡約克難又找不到人問或幫忙等等,多次經驗使得我在急診室都很自在,自己到處去找椅子、找被子,問護理師,有什麼就拿來用
Thumbnail
生病那些事(10) 這家醫院是最後一家醫院,他是跨縣市的醫院!我來返有五次吧⋯醫院看起來外觀破舊破舊⋯可是醫院內房間倒是還蠻新的!重點是空間很大還有一張桌子,但沒有電視之類的⋯可以打發時間,但是那邊的護理師都不錯⋯我記得當初我跟女朋友提分手,因為我知道自己不會好了,就算好了⋯未來生活也變了!不想拖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心情筆記 2024.12.24 @醫院百態 這三年,平均每個月都需要到醫院,不是回診,就是做化療、看醫生。習慣了醫院的忙碌、熱鬧、人山人海景象,也看到人生的一些實相:年老、病痛、人性和無奈。所謂地獄,在醫院、病房就真實呈現。 那天看到一對年邁的長者,互相攙扶到診間看診,其他
Thumbnail
有次到醫院看病, 進了醫院的大門再搭上電梯到診間直到看完病, 在等候下樓層的電梯要準備回去,因為各樓層都忙錄, 因此沒有空出的電梯。 我跟一些已經看完病的病人等候了好一陣子,甚至有些人已經有些許的不耐煩了;忽然有一部到了我們這層樓的電梯, 在電梯門開啟前 我感受到了一種非比尋常的沉重感,
Thumbnail
剛抵達醫院大廳,我看著那來去的人潮,忙碌的櫃台, 眼花撩亂的藥袋、數字、顏色,耳邊是冷漠的機械報數聲, 每一個人手上不拿點什麼好像都有點格格不入。 幾番詢問那些,讓我不禁想著他們是不是賺飽了錢才在醫院當志工的大哥大姐們, 我終於來到手扶梯左轉後的眼科,做完一切行政手續我坐"去那裡等一
我也不知道,老是在急診內,看到老者是誰?裡頭擔任如工蟻般推床員,聽從醫師護理師,將病人運送至觀察室、檢查、病房,日復一日的工作。 中元普渡後、過年前後的寒冬,很奇妙,某些觀察床號會站著位老人,手比個數字,沒有人能發覺,也不會有人知道?知道方式,往往殘酷…… 一位年輕剛入職的小護理師
那天,跟診到11:30,想說沒病人,醫生也準備要離開了,我便去上廁所,回來時,剛好看到一個病人正要進診間,我跟著病人一起進去,那個人正站在診間後面狠瞪著我,應該是醫生過去隔壁要她叫病人,醫生跟病人說怎麼那麼晚來,我都要走了,最後我們快速的幫病人換藥,結束看診 對於三天兩頭被狠瞪、被氣聲咒罵,已是家
問事、住院、頻率、煞氣 這是現實中的故事,屬個人經歷,但考量隱私則部份內容會略隱晦說明。 這事件與我從一開始毫無因緣,只因工作場所店長的請求,才插手幫忙,但每次遇到這類問題,總是要付出代價和事後不斷反問自身,這樣幫忙的行為,對嗎?
Thumbnail
穗波心理師在疫情時期因為自己生病住院的經歷,不可否認在面對死亡時會有種種恐懼。 文章描述住普通病房初期的心理狀況。
跑醫院這麼多次,還是有一些新知。這是第一次爸爸在急診室待了五天之久。 急診室,就是一個兵荒馬亂的地方。諸多限制例如陪病者限一人兩人、疫情時只開放大門,到院內便利商店要從院外繞一大圈,設備簡約克難又找不到人問或幫忙等等,多次經驗使得我在急診室都很自在,自己到處去找椅子、找被子,問護理師,有什麼就拿來用
Thumbnail
生病那些事(10) 這家醫院是最後一家醫院,他是跨縣市的醫院!我來返有五次吧⋯醫院看起來外觀破舊破舊⋯可是醫院內房間倒是還蠻新的!重點是空間很大還有一張桌子,但沒有電視之類的⋯可以打發時間,但是那邊的護理師都不錯⋯我記得當初我跟女朋友提分手,因為我知道自己不會好了,就算好了⋯未來生活也變了!不想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