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林紀甄
外界對於台文系的質疑,或是被稱作「跳板系」,對台文系學生來說已經是見怪不怪的日常。雖然在面對這些聲音時,我們多少會感到有些氣憤,那麼這些質疑到底是如何形成?我們期望能藉由本期的文章,「走揣」出其中的因素,並與12位以台文系做為起點的同學進行對談,蒐集他們對台文系的看法,試著從他們的經驗中,找出台文系的生存之道。
網路留言對台文系的刻板印象
瀏覽網路社群平台上與成大台文相關的貼文,「分數低」、「出路窄」等字眼經常出現,社會大眾對成大台文存有較為偏頗的刻板印象。而成大內部的學生也是如此,每到開放申請轉系期間,Dcard等大學生社群總是會出現討論「哪個系最多人轉出」的貼文。「台文就是轉系跳板啊,不然待在裡面四年也學不到什麼屁專業,還有畢竟是成大分數最低的系,學生程度水準以我之前接觸過幾個來我們系旁聽的經驗,都蠻低的。」、「台文神跳板欸,轉20個超猛的欸,隨便考隨便進,然後隨便轉。」、「台文要不要乾脆改名叫大一不分系好了。」,諸如此類帶著戲謔語氣的言論不時出現,引發成大學生之間的「戰系」風波,「跳板系」也幾乎成為台文系的代名詞,但台文系真的全然是大眾想像的樣子嗎?為什麼社會大眾會對台文系有這些印象?台文系又該如何突破,並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生存之道?
台文系=跳板系?
較低的入學門檻與高度自由的課程
考量到畢業後找工作的壓力,成大的「名校光環」、「企業最愛」吸引許多學子選擇將成大作為第一志願,家長們也鼓勵孩子以所謂的五大名校「台成清交政」為目標,甚至連高中端亦是如此,畢業自私立高中的受訪同學L表示,學校為了展現出「好看」的榜單,逼迫學生在志願單上填入名校,而不是遵照學生真正的志願。由於在大學中有「轉系」、「雙主修」等方式,提供學生轉換跑道的機會,許多學生便抱持著「先上再說」的心態,入學門檻相對理工、醫藥等科系低的台文系自然而然成為他們的「跳板」。
除了入學門檻之外,課程內容也是影響學生選擇志願的因素,學生會依據系所開設的課程是否與興趣相符來篩選志願,但大眾對台文系課程有著「不具專業性」的既定印象,例如:學習說台語、閱讀文學作品、了解台灣歷史與文化……等較為「輕鬆」的內容,然而這些看似輕鬆的課程,其實也需要應用到如「語言學概論」、「文學理論與批評」、「文化研究」等理論,才能更完整的掌握這些知識,而需要花費長時間練習的母語書寫系統相關課程也被忽略,甚至常將台文系與中文系混淆,否認台文系獨有的課程脈絡。大眾對台文系的陌生及過於狹隘的想像,產生了「在台文系學不到東西」的誤解,同時貶低了台文系知識的專業度。
除此之外,台文系大多數的課程都以申論題作為考試方式,課堂報告及作業也以思考、分析為主,著重於考驗學生的獨立思考及論述能力,並沒有通用的公式、步驟或標準答案,只要能提出自己的看法、並以邏輯通順的論述及實例舉證,就能拿到一定的分數,容易造成學生不須付出大量心力也能通過,或是隨便應付就能拿到學分的情況。成大轉系的條件與成績、排名息息相關,學生為了提高成功轉系的機率,通常會選擇較為「涼、甜」的課程,而台文系具有高度彈性及自由度的特質,不僅僅吸引高中學子選填台文系,也有許多成大外系學生為了提升自己的總成績或輕鬆獲得學分,而到台文系修習課程,因此將台文系課程「涼、甜」的刻板印象傳播出去。
一體兩面的課程設計
台文系轉系人數多已經是不可否認的事實,除了在入學之初就將台文系認定為跳板的學生之外,還有另外一群人抱持著「試試看」的心態,期望能在入學的第一到第二年中多方探索,試圖找出自己真正的目標,並確認自己是否適合台文系。
大一新生剛從高中全方面學習的模式,進入大學專業知識且自律的環境,勢必有不適應的情況發生,而台文系的課程壓力相對其他科系來說較小,給予學生喘息的空間,除了開設多元的課程之外,也鼓勵學生去探索其他領域,但這樣的課程設計是一體兩面的,它一方面是台文系的優勢,另一方面卻限制了台文系的專業發展,同時帶來留不住學生的危機。多位受訪同學表示,大一、二課程不知所云,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從中收穫了什麼,這些課程肩負著建立學生知識基礎的責任,卻沒有及早給予學生日後鑽研專業領域的工具,課程設計上有許多需要改進的地方。
台文系雖然有多元的課程及專精不同領域的教師,但彼此之間的連貫性不高無法前後銜接,導致學生的學習大多是零碎的,台文系的知識架構也因此較為鬆散而沒有延續,例如語言(台語、客語、原住民語)課程僅開設一學年,其他選修課則是修完一學期後少有開設更精深的進階課程。學生無法從大一、二的基礎課程中理解台文系的專業知識架構,也難以從中得知繼續待在台文系能收獲什麼「有用的」知識,使學生們漸漸產生轉系另謀出路的想法,「轉系」久而久之成為台文系的「風氣」,更有可能使台文系在招生時,錄取越來越多以轉系為目標的學生,而招收不到真正對台文有熱忱的新血。
然而,在台文系真的無法收穫「有用」的知識嗎?「有用」的標準又是什麼?這套標準是否能適用在所有領域之上?
置身邊緣的人文學科
社會對人文學科的輕視
為了順應高度工商業化的經濟情勢,台灣長期以理工領域的發展為主要目標,著重「產值」的價值觀逐漸養成,理工相關產業因為擁有推動國家經濟發展的具體產出,是大眾較為推崇且抱有期待的對象,這類科系所學習的內容因具有實用性,且有直接對應的職業,畢業後較有經濟上保障,因此被大眾視為「有用處」的知識。相反的,人文相關產業並沒有較為具體、可量化的產出,對社會的價值無法立竿見影,學生畢業後並沒有一條明確的出路。除此之外,根據勞動部截至110年4月底針對「大專畢業生各行業全時工作薪資」的統計,其中共有27個學門,理工相關學門大多超過40,000元,而人文相關學門如人文、語文、藝術,平均薪資皆在35,000元以下,並且低於總平均的39,980元,落於27個學門的後段。
人文學科的價值
社會以科系的未來出路、薪資、發展機會作為評判標準,使大學系所中出現了所謂的「冷、熱門」科系,具有貶義的標籤長期貼在人文學科上,大眾對人文學科抱持著質疑的眼光。多位受訪同學表示,自己曾感受過社會對人文學科的不友善,例如,S同學提到曾有一位成大校友對他提出疑問:「我覺得台文系是成大最沒有用的科系,你有想轉系嗎?」;C同學則說:「若沒有了解過台灣文學系的親友,第一時間聽到『我讀台文系』這句話,給予我的反應並不是真正替我感到開心,更多的是擔心。」在大眾對人文學科一知半解的情況下,加上固化且負面的刻板印象,人文學科在大眾心中的重要性日漸降低,難以鬆動「讀人文不好」的迷思。
但是,以產值、薪資等數字化的結果來衡量一個科系的價值,一定是合適的標準嗎?是否遺漏了不能以數字計算的影響力?
人文學科的訓練著重於抽象概念的理解,以及人文素養的累積,對於社會的影響力需要長久經營,並在潛移默化之下才能看出成果,且這個成果不是建立在經濟、建設等實際面上,而是反映在社會整體的價值觀上,進而使大眾的價值觀有所改變。台文系所努力的方向正是如此,給予大眾重新認識自己的機會,深植台灣人對於腳下這塊土地的認同,並學著感同身受。
台文系學生的生存美學
試著去與世界和解,在自我實現的過程中,也能試試看發展與社會對話、適應社會的面向,而不堅持社會必須全然適應我們。
既然社會對於人文科系的質疑不會輕易消失,那麼台文系學生是否能在種種限制中,找到可以同時順應現實並使心靈富足的生存美學呢?我們在這裡提出一些可能的方式。
從課程方面來看,無論是文學、文化、語言、還是其他跨域課程,學生們都必須具有敏銳的觀察力,由不同的角度去看見各種文本中的脈絡,並能自主思考,分析文本背後所隱藏的意義,最後組織出邏輯通順,且能精確表達想法的論述。而學習的機會不只有課堂上的教學,還有來自同儕們的影響,C同學提到:「在台文系遇到許多很有想法的優秀同學,有些人擅長學習語言,有些人熱衷寫作,也有些人致力推廣文化。彼此交流想法之後,發現每個人的志向都有所不同,也在談論未來的同時有所成長。」台文系自由、多元的風氣是許多學生最鍾愛的特點,學生之間的交流相當頻繁,除了能從彼此身上看見自己不知道的事情,也能在討論中盡情拋出自己的看法,W同學認為,在這種溫柔、友善的氛圍中,學生更有意願去嘗試自己從未接觸過的領域。這種雙向的溝通不只是發生在學生之間,師生之間也是如此。在這四年的學習中,台文系在無形之間給學生許多養分,我們所能做到的就是盡力將這些東西轉化為自己的能量,隨時保持著對任何人事物的關懷,並以開放的心態去面對,經過冷靜的思考與歸納後勇敢提出自己意見。
除了台文系帶給我們的訓練之外,還有其他積極的作為能幫助我們去適應社會。台文系在課程上的壓力相較其他科系小,給予學生自由探索的空間,與各個領域的人事物有所接觸,並試著從中確立一條明確的方向,無論這個方向是否與台文有所關聯,都能將台文系的訓練作為基礎,與其他跨域技能相輔相成。關鍵在於學生是否願意誠實面對自己的內心,找出自己真正有興趣的領域,並把握身邊擁有的各項資源,自發性的向外踏出步伐。
最後,當我們在面對外界對台文系的不友善時,我們能以開放的態度去傾聽那些質疑的聲音,發現自己的盲點後主動開發能適應社會現實、補足缺失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對台文系的價值有所認同,藉由台文系給予我們的訓練建立起自信心,不必全然接受社會主流價值觀,也不需要與質疑的眼光為敵,而是從中取得平衡,建構起屬於自己的生存美學。
[1] 蔡慶樺,〈蘭花之學──不安時代中人文社會科學的困境〉,獨立評論@天下,2016.06.14,取自https://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289/article/4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