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1/17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手持杯珓導我擲,云此最吉餘難同。

謁衡嶽廟遂宿嶽寺題門樓(唐·韓愈)

此詩作於公元805年(永貞元年)。公元803年(貞元十九年),關中大旱,餓殍遍地。韓愈上書皇帝,請寬民徭,觸犯唐德宗及權貴,被貶為陽山令,陽山縣位於中國廣東省西北部,南嶺山脈的南面,屬瘴癘蠻荒之地。公元805年(貞元二十一年)順宗即位(八月改年號為永貞),遇大赦,離陽山,到郴州等候命令。同年,憲宗登基,又議大赦,韓愈由郴州赴江陵府任法曹參軍,途中游衡山時寫下這首詩。 詩人本不信佛,這次主要是遊山,但在廟令的慫恿下隨俗占卜,因為卦吉卻與事違。詩人迭遭不幸,對現實已經感到灰心,便藉機自我解嘲。 自古忠臣如烏鴉,報憂不報喜!說真話,說實話,總是觸動少數階級的核心利益,得到的回報,只是無情的打壓與污衊,在這個已無士大夫風骨與志氣的年代,還有誰願意做烏鴉呢?

註解

  1. 火維:指南方。
付費訂閱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