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認知、策略
努力
從小最一開始學會的就是努力了,因為家庭教育的關係,養成一種信仰,如果做得不夠好,就是努力不夠,需要更努力。
努力可以換得成果,可以不被處罰,可以得到獎賞,可以勝過別人。如果有做不到的部分,就是不夠聽話,或者不夠努力的關係。
直到發現有努力辦不到的事情,以及總是有別人比自己更努力的事實,然後還發現了有人不只更努力,天賦還更好,人生也陷入過一陣低潮期。
虛耗幾年,慢慢地重新振作,直到第一份工作出了狀況之後,才逐漸意識到只有努力是不對的,思考和選擇其實有時候更加重要。
24歲之後,才漸漸把思考擺在努力的前面,直到現在,幾年過去,非常感激自己人生有這樣的際遇,能夠在定型的思維中找到轉變。
認知
思考能夠增加深度的認知,認識自己,看清事情,不過對於廣度還稍微缺了些。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得益於還好有一定的好奇心持續去接觸新事物或想法,以及幾年下來抱著行動想先思考的心情,感受到自己變得更好。
也越認識到需要更廣度的視野,也是俗話常說的是世界觀,搭配著思考所做出來的決策才會更加平穩與正確。
新的認知和理解,可能是最困難的部分,非常不容易藉由努力或者經驗法則的累積來獲得的東西,用這個角度來說,廣度的視角可能比起深度的鑽研相對難得可貴。
鑽研不是不好,但是在人類有限的時間和精力來說,越進階的東西,理解上除了需要基礎的知識之外,困難度和複雜程度也越高,每個人到了某個程度就會遇到瓶頸。
打個比方,以數學這門學科來說,小學所學,國中所學,高中所學,大學所學,層次愈來越高,知識越來越複雜,若只會小學數學的知識,非常不容易理解國中數學,幾乎不可能了解高中的數學,看待大學的數學更是天方夜譚。
此時在一門進階的學問上遇到瓶頸,可以轉求其他方面的知識,或者學會從不同的的角度來看待問題,得到的效益和所花費的力氣相比,往往對我們比較有利。
即使現實情況一點都不容易,因為每天人類要做的選擇大大小小成千上萬,每件事情都想要專注,耗費大量腦力和精力是不可能事情。
然而遇到障礙或難題的時候,用大格局或比較高層次的認知去看待就相當有用,事情有效率地處理可以節省體力以及達到更好的成果,節省時間就是選擇最小的機會成本。
增進認知是一種很划算的投資。
策略
在30歲的今年,領悟到自己還需要「策略」來補足缺少的一環,是相當幸運的事情。
並不是靠著努力、思考還有豐富的知識,事情就會照自己所想的方向發展,當見識到一定程度的時候,自然拋開天定勝天愚蠢的想法,自己就會意識到,某些事情可能窮其一生可能都無法了解。
靠著努力、思考、認知也無法了解的事情,發展方向又沒有照著自己的預想,此時就是需要靠策略了。
如果是自己能做的處置,那麼策略就很有用,如果是自己無能為力的事情(譬如說外星人攻打地球),無能為力的事情也不用杞人憂天了。
事先設想策略,可以定出下檔損失,以及拿捏自己可能付出最大的代價,然後調整行動方案。
如果事情往自己預想自己之外發展,除非是好事,不然不用付出任何代價的想法會太天真了,重點是怎麼付出最小的代價,或者獲得剩餘價值。
訂定策略也許無形中就是人們一生自然而然會做的事情,不過大多時候我們是處在需要臨時反應的情勢之下。而仔細的評估情勢而制定,事後檢討和驗證策略的好壞,也許是比較少著墨的部分。
怎麼訂出來適合的策略,以及用平常心接受損失,也是需要不斷練習的事情。
P.S
航運相關的持股在上週全數出清了,只剩原本不動的長期持股,結算後來看賺到的損益相比最多的未實現損益時候,足足少了6成。
損失6成的比重,是令人非常不舒服的事情,不過堅持當初決定換來的經驗,收穫也不少,希望日後能夠逐漸證明這次的無形的收益,會比實質的損失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