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武傳奇:匈奴故事】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這也是不太演義的一篇光武傳奇。
先破題。

其實,司馬遷筆下的匈奴國,在劉秀爭霸天下的時候,早就滅亡了。
原本的匈奴國,最終留在漢朝歷史上的,就是五單于之亂。

五單于中的呼韓邪,投降了漢國。

而真正匈奴國的最後一任,應該是郅支單于。
為西域都護甘延壽與副校尉陳湯所誅。

匈奴本是一支游牧民族,在秦漢之交,因為冒頓單于的關係,整合成一個位於漢國北方的巨大國家。
其實我覺得用蒙古帝國的概念,可能容易理解一些。

冒頓是成吉思汗。
而五單于大戰,就是蒙古汗國時代。

郅支單于,其實某方面來說,恢復了匈奴的遊牧特色,並且決定放棄漢國北方的領土,往西方而去。
因為水草疆域,基本上都被「南匈奴呼韓邪」占走了。

呼韓邪的法理依據,跟維護這些法理的軍事力量,都是來自於漢國。

郅支西去,西域諸國的領土概念跟軍事力量,本身是沒有漢國這麼堅定的。
但漢國有派遣軍隊協防。

在愛與正義跟和平的驅使下,駐西域漢國部隊,消滅了「真匈奴」。

簡單說,當時「至少」有兩個匈奴。
一個是依附漢國的匈奴。
一個是比較接近原本天然的匈奴。

有一點既視感吧?

後來存活下來,跟王莽在那邊鬧鬧的,是南匈奴。

附帶一提,當時漢國在國際文書上,就已經稱之為中國了。
中國外面的,當然可以統稱為外國。

漢朝天子,跟後來唐朝的天可汗差不多,都是共主的概念。
你可以想像成聯合國發起人。

這個聯合國的效力有限,西亞地區大部分的國家,只是處於一個知道有你漢國,並沒有加入你的聯合機制。
畢竟歐洲也有歐洲的聯盟。

那也有幾個像常任理事國一樣,重要的大國。
中國自己當然是。
南匈奴也是。
烏孫。
烏桓。
第五席叫做「西域諸國」,很長一段時間,西域諸國的聯盟首領是大宛。

漢國雖然是共主,但是並沒有干涉其他聯合國成員內政的權力。

而幾大理事國之所以為理事國,也僅僅是因為他們的武力可比漢國。
說穿了,要不是漢武帝發起過驚天動地大宛征伐戰,這個聯合國是不會成立的。

但這些國家,並不會搞什麼定期開會討論事項之類的。
大家頂多就是定期遣使貢獻共主國,並且在某些事務上接受共主國的調解。

對,並沒有到「宗主國」的程度。

這是我拉出來看的角度,對漢國本身而言,則其實相當以宗主國自居。
所以才會有王莽篡漢後,對聯合國成員進行過度要求的事情發生。

在這個情況底下,聯合國勢必要崩解的。

前面我們說到了,王莽窮兵黷武在跟南匈奴對戰,引爆了整個亂世。
但王莽到底是個讀書人,並不是一個單純的笨蛋。

當時,王莽就採取了大分封策略:呼韓邪的十五個兒子,全部都可以封單于。
誰,願意當新朝的朋友?

其中,有一個受了王莽封號的「孝單于」,也是一個中國書讀得很多。
決定返回大草原,占據前匈奴王庭。
來個名正而言順。

沒想到,過了幾年,擾邊的情況更嚴重,一問之下,這些來鬧的匈奴,竟然全是孝單于的部族。

這顯示出什麼呢?新莽對於十五單于的北方亂世,已經完全失控了。
而經歷十五單于亂世的匈奴,更奇蹟一般的重生,甚至統領了烏桓。

對於沒有文字的民族而言,口頭承諾是非常重要的。
一個不能遵守承諾的領袖,不可能得到部族的信賴。

這個特色,即使在後來的蒙古人身上也很容易見到。

事實上,五單于之亂,如果沒有漢宣帝橫插一手,其實就是郅支單于會重整部族成功而已。

冒頓當年之所以能夠成功,雄才大略三小的先放一邊。
他不重視自己的財產,而重視部族整體的財產,才是令他在游牧民族中能夠得到廣大支持的性格特色。

兩百年下來,匈奴人經過中原文化的洗禮,歷史記憶得到累積的可能性非常大……這個從等一下的例子也可以看出。
意思是,原本他們只需要傳承生活的智慧。

但漢國人的文化習慣,會讓他們開始更多記得「以前發生的事」。

當歷史記憶能夠被累積,人類碰到相同問題時,就能更快找出更好的答案。
這邊有個附加條件是,其他客觀環境的變動不大。

經歷一次又一次的多元單于之亂,什麼樣的單于能夠更得人心?
對於漢學知識越豐富的匈奴人,越容易找出答案。

這跟劉秀決定要做一個什麼樣的皇帝,是差相彷彿的。

亂世群雄,每個人的答案不同。
十五單于,每個人的答案也不同。

而百姓,將會進行選擇。

這邊是說明一下,匈奴比漢國更快恢復實力的部分。

差不多就是王莽死亡前後,匈奴又成為了北方大部族。
而更始帝劉玄登基之後,其實也一度派人北上,告知匈奴恢復漢制。

但單于表示:「漢匈本是兄弟之國,匈奴遭亂,幸得漢宣帝相助保存一脈,所以我們敬重漢宣帝,稱臣。這幾年漢國大亂,被王莽篡位,我們不也出兵攻打了王莽嗎?」
「如果不是我們激發了天下人思漢之心,你們的皇帝可以登基嗎?所以,同樣的道理,現在不是『恢復漢制』,而是你們應該對我大匈奴稱臣!」

劉玄怎麼回答?還來不及回答,赤眉就滅了他啦。

而彭寵能夠邀到匈奴兵,那肯定是低頭了。
問題是,彭寵只是漁陽太守,是燕王,他低頭能換來的支援,自然有限。

雖然《後漢書》沒寫,劉秀肯定也是一個「稱臣?荒謬!」的態度。

所以,才有了匈奴擁立的天子,盧芳的誕生。

盧芳是安定三水人,「詐自稱武帝曾孫劉文伯」。
其實在《後漢書》上,王郎也是「詐稱真子輿」。

但在演義體底下,我不會直接說他們詐稱。

這種詐稱,有超過八成的可能性,是後來劉秀政府宣布的。
對當時的人來說,就是武帝曾孫劉文伯跟成帝之子劉子輿。

很多人都是信之不疑的。

一句「詐稱」,有提出半點證據嗎?
其實沒有的。

但盧芳關於自己的祖譜,交代得大概比中山靖王之後還差。
盧芳都跟安定百姓說,自己的爺爺,是巫蠱之禍時,漢武帝皇后的三子。

雖然盧芳的故事漏洞百出,但覺得他是「不凡之人」的地方豪族,也是不少。
特別三水這個地方,是移民地,漢代稱之為「屬國」。

承上,當作聯合國難民營來看吧。

待到王莽末年,天下大亂,三水地區的各國百姓為求自保,就推舉了盧芳出來當領袖。
怎麼說也是個漢氏宗親,在這「新莽當亡,劉氏當興」的時刻,盧芳自是當仁不讓。

這邊要再次強調,其實更始政權,並不像劉秀主線故事裡面講得那麼不堪。
隨著《後漢書》描寫範圍的擴大,我們完全可以看出:

其實更始政權統一天下了。

更始帝的使者,北至匈奴,南抵交阯。
收吳越,降山東。
平河南,定關中。
入蜀漢,通西涼。

西涼入口的安定,盧芳也接受了招降。

當時大家還沒什麼自己幹的想法,除了巴蜀公孫述,只有兩個天子跟更始帝對著幹。
可等到赤眉入長安,時代就改變了。

怎麼變的?【中場休息】提過了,不再贅敘。

總之這時候,三水的豪族們,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
其實也沒多大膽,對當時的人算是共識。

「手裡有劉氏,人人可以當皇室。」

大家三下五除六,就先擁立盧芳當個西平王上將軍了。
怕你看到忘,盧芳是降漢之後的名字,西平王上將軍的名字,這時候叫做劉文伯。

為什麼只是封王呢?
以結果論來看,其實就是三水豪族打算「留一手」給匈奴。

故事設定是這樣的。
漢國混亂,劉氏宗親西平王劉文伯來投靠匈奴,請求政治庇護。

匈奴決定像當年漢宣帝擁立呼韓邪一樣,擁立這個劉氏之王為帝。

劉文伯前往匈奴王庭,接受單于封賞成為皇帝。
你別說,單于是很認真的。

光是封個空頭皇帝誰不會?

匈奴立刻派出使者,說服五原郡跟朔方郡的割據群雄,歸於這支「北漢」之下。
史書沒有這種說法,大漢本位主義開什麼玩笑。

可被你漢朝養的匈奴,都可以叫南匈奴了。被匈奴養的漢國,為啥不能叫北漢呢?

有些事情就是春秋筆法,比如說,《後漢書》稱建武四年,匈奴遣使與河套群雄和親,通告。
建武五年,這些人才願意前往王庭迎接劉文伯。

你說匈奴是用嘴巴通告,還是用弓箭通告?
少不得是要打上幾架的。

但這河套一漢,並沒有正式出兵攻打中國。

匈奴當時國力是很強的,除了擁有河套漢國,東邊的烏桓,鮮卑,也都是大匈奴聯合組織下的一員。
不進攻中國,但是不停擾邊的情況,跟漢初冒頓單于時期也頗有相似。

事情不明顯,但答案可能很簡單。

劉秀向匈奴臣服了。
史書絕對不會這樣寫,就像史書不會寫,劉邦臣服於匈奴。

臣服的要件,永遠只有一個,就是誰向誰繳稅。
我一邊繳稅給你,一邊說我是你的主人,不過就是阿Q式的精神勝利法而已。

看漢文帝時,匈奴給漢朝的文書就很清楚。
「天所立匈奴大單于敬問皇帝無恙。」

單于是國家領袖。
皇帝也是國家領袖。

但誰是天子?
顯然是單于。

誰是盟主這件事,由於秦朝之後的國際關係,跟春秋戰國大不相同。
大家不會在一起會盟,只是派派使者往來。
幹話翻譯任人,大概意思正確而已,逐字是沒有意義的。

所以我才會說,要件只有一個。
但這個要件也是可以很阿Q的。

遣使進貢。

八是,人家只是來交易的。
我帶一批東西來,你送我一批帶回去。

為了交易順利,有一部份是純粹的禮物。

這個人類幾千年來都八九不離十的交易關係,怎麼界定主從?
在大漢聯合國底下,凡是有來遣使進貢的國家,大漢就會派駐部隊給你。

來協助進貢的政府維持統治權。

所以我說這是繳稅。

要注意的是,這是大中國規矩。
尊奉匈奴單于為王的部落,匈奴並不會派駐部隊給他們。

大草原的信賴關係跟統治關係,與大中國不盡相同。

你臣服我,你有難,我幫助。
你臣服我,我有需要,你幫助。

所以中國的士人說,匈奴以「利」為先,不講禮義。
人家的禮義跟你不一樣就叫不講了。

「六年,始令歸德侯劉颯使匈奴,匈奴亦遣使來獻,漢復令中郎將韓統報命,賂遺金幣,以通舊好。」
「而單于驕踞,自比冒頓,對使者辭語悖慢,帝待之如初。」

能夠講到原本要求劉秀稱臣的匈奴遣使來獻,這劉颯還不該大紅大紫一番?
偏偏只留了這個名字,再無記載。

而我們也看到,單于還是跟劉秀耍大牌。

反過來想,劉秀只要像當年劉邦一樣,遣使進貢匈奴,匈奴不發起大型戰爭,跟劉秀和平共處,不是更靠譜嗎?
今天,盧芳如果是一個有野心的梟雄,劉秀對匈奴放低身段,盧芳自然該要大做文章。

可他不是。

即使不往後看,盧芳一開始就是被挾制的傀儡皇帝。
對匈奴來說,劉秀稱臣了,也繳錢了。

難道還要廢了這個部族長,把他的牛羊給另一個族長嗎?

大中國合理,大草原不合理。

反過來又翻過去,我想說的是,劉颯去稱臣,不代表劉秀從此只能當匈奴大聯盟的一員。
這叫做「外交的藝術」。

不過實在太長了……
簡單結個尾。

時間點上,劉秀平定幽州,跟匈奴平定河套幾乎是同時的建武五年。
而在光武帝紀裡,寫建武六年底盧芳自稱天子。

這裡的妙處是,建武六年,劉秀軍幾乎平定了除西部以外的中國地方。
也開始跟各地遣使往來。

所以我不會認為這裡是筆誤。

正確來說,是劉秀的戰爭已經打到一個程度,接著開始進行外交戰。
劉秀爭取到了自己的國際地位,而盧芳則出來表態:「我才是中國。」

請大家尊重一個中國原則。

結局自古皆然……最後被承認的當然是大中國。
怎麼會是小中國呢?

所以最後被匈奴捨棄的盧芳,只好投向祖國統一的懷抱。
什麼漢氏宗親劉文伯的名字,自然不能再用了。

不過,這件事還要很久以後才會發生。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57會員
902內容數
一個業餘歷史讀者。讀各種史書並且寫下心得。 大目標是遍讀二十四史,不過最近正在被其他古書內容吸引。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阿前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玉璽。 皇帝的信物,正統政權的象徵。 比起明面上的天下爭霸,玉璽在檯面下的流動,相對的微不足道。 為什麼一個政權的建立,會要求這樣一個小小的印章? 支撐起統治的,不是皇帝,也不是平民百姓。 而是國家裡廣大的地主,貴族。 正統的政權,就宣告著他們的「超人」地位能夠持續。 且看劉秀如何奪得玉璽!
在寒冷的北方,不是誰都能熬過冬季。 而率先站起來的小草,宣示著新的季節到來。 彭寵相信,熬過最困難的時刻,自己即將帶領整個幽州……不,彭寵的目光看向南方。 還要加上冀州,整個河北的春天,將因我而來。 不是劉秀。 中央政府說,這是一場叛亂。 但對當時的人們,對叛軍們而言,什麼,才是正義?
今天不說演義,且讓我們透過「漢明帝劉莊」的誕生,來看看劉秀活躍的年代。 史書中的隻言片語,是如何串起一個真實的生活? 以及未涉及中原爭霸的江東地區,當時又是一個什麼樣的景象?
關中戰事糾結不下,東面的戰鬥,也越發吃力。 劉秀不得已,只能選擇談和。 但對方也是工於心計,坐地起價。 站在未來往回看,劉秀是真命天子,戰無不勝,計無不中。 但當下,劉秀只覺自己身陷五里霧中。 一如當年小長安的大霧…… 當劉秀發現眼前的大將,竟是殺姐仇人,又要如何決定下一步?
關中征討戰,大司徒鄧禹失敗了。 「你先從大司徒的位置上退下來休息一陣子吧。」 劉秀走向露臺,抬起了頭:「我們每個人可以看到一點,可以做到一些……能夠相信別人,才能贏得最後的勝利。」 轉過身來,劉秀輕聲而堅定的說:「而我,相信你們。」 接替者,是軍中人稱大樹將軍,最可靠的男人:馮異!
劉秀的人生一路順遂嗎? 很多年以後,很多人這麼說。 皇上英明。 皇上神機妙算。 這些日子,劉秀不知道聽過了多少次這樣的言語。 根本不可能。 不可能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握中。 劉秀醒了。 他多麼想回到過去,那個有大樹可以依靠的時候。 皇帝,始終是一條孤獨的路。 而劉秀走了上去。 再也不能回頭。
玉璽。 皇帝的信物,正統政權的象徵。 比起明面上的天下爭霸,玉璽在檯面下的流動,相對的微不足道。 為什麼一個政權的建立,會要求這樣一個小小的印章? 支撐起統治的,不是皇帝,也不是平民百姓。 而是國家裡廣大的地主,貴族。 正統的政權,就宣告著他們的「超人」地位能夠持續。 且看劉秀如何奪得玉璽!
在寒冷的北方,不是誰都能熬過冬季。 而率先站起來的小草,宣示著新的季節到來。 彭寵相信,熬過最困難的時刻,自己即將帶領整個幽州……不,彭寵的目光看向南方。 還要加上冀州,整個河北的春天,將因我而來。 不是劉秀。 中央政府說,這是一場叛亂。 但對當時的人們,對叛軍們而言,什麼,才是正義?
今天不說演義,且讓我們透過「漢明帝劉莊」的誕生,來看看劉秀活躍的年代。 史書中的隻言片語,是如何串起一個真實的生活? 以及未涉及中原爭霸的江東地區,當時又是一個什麼樣的景象?
關中戰事糾結不下,東面的戰鬥,也越發吃力。 劉秀不得已,只能選擇談和。 但對方也是工於心計,坐地起價。 站在未來往回看,劉秀是真命天子,戰無不勝,計無不中。 但當下,劉秀只覺自己身陷五里霧中。 一如當年小長安的大霧…… 當劉秀發現眼前的大將,竟是殺姐仇人,又要如何決定下一步?
關中征討戰,大司徒鄧禹失敗了。 「你先從大司徒的位置上退下來休息一陣子吧。」 劉秀走向露臺,抬起了頭:「我們每個人可以看到一點,可以做到一些……能夠相信別人,才能贏得最後的勝利。」 轉過身來,劉秀輕聲而堅定的說:「而我,相信你們。」 接替者,是軍中人稱大樹將軍,最可靠的男人:馮異!
劉秀的人生一路順遂嗎? 很多年以後,很多人這麼說。 皇上英明。 皇上神機妙算。 這些日子,劉秀不知道聽過了多少次這樣的言語。 根本不可能。 不可能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握中。 劉秀醒了。 他多麼想回到過去,那個有大樹可以依靠的時候。 皇帝,始終是一條孤獨的路。 而劉秀走了上去。 再也不能回頭。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元朝是外族統治的統一政權,雖是客觀描述,卻是重要的歷史標記。蒙古不是第一個在中原建立的外族政權。魏晉南北朝近三百年,外族先後在中原建立了多個政權,都只限於北方。氐族前秦苻堅採取統一南方的軍事行動,卻在淝水之戰受挫。鮮卑族北魏孝文帝期望推動改革,為統一南方打好基礎,但事與願違。蒙古族吞金滅宋,成為第一
Thumbnail
時間來到公元184年。 在這個遍地大亂的年份,不僅整個中原讓張角徹徹底底的攪合亂了,安靜了整整15年的西北邊陲也跟著反了。 史載「北地先零羌及枹罕、河關群盜反,共立湟中義從胡北宮伯玉、李文侯為將軍,殺護羌校尉泠征」。 看上去,又是「先零羌」挑頭了,而且「湟中義從胡」也摻和上了,還殺了護羌校尉泠
Thumbnail
159年段熲剛剛上任後,就帶著護羌校尉本部軍和湟中義從羌共一萬二千騎出征了。 在這裡,要著筆墨說下這些年平羌的戰役都是啥兵種打的了。 比如說段熲這回帶的「湟中義從羌」是個啥? 湟中,是指地名。 義從,是指少數民族僱傭兵。 羌,是指民族。 這個部隊最早是叫「湟中義從胡」的,當年大月氏被匈奴
Thumbnail
91年十二月,東漢朝廷重新設置西域都護,騎都尉和戊校尉、己校尉,將班超任命為西域都護,徐幹為長史。 班超受降龜茲後廢掉了匈奴傀儡的原國王打包發回洛陽養老,改立漢朝的龜茲侍子白霸為新國王。 班超的西域都護府隨後設在龜茲的它乾城,徐幹則駐紮西面咽喉疏勒。 此時只有焉耆、危須、尉犁三國,因十多年前曾
Thumbnail
東漢新領導班子的「全盤棄西」使得此時本來一派大好氣象的班秘書長比較撓頭,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北匈奴人家胡漢三又回來了。 雖然這位胡漢三比較掉價,只要東漢一出來就交出被狂屠的成績單,但問題是東漢表態往後不出來了。 此時已經失去了北方屏障,班超在孤立無援的境地下蔚為艱難。 龜茲、姑墨兩國在去年耿恭被圍
Thumbnail
繼73年早春,竇固拿下哈密盆地,班超開始南巡各國後,漢匈相安無事一年多。 因為匈奴人並沒有被割離西域,北道仍在手中,雙方也沒到圖窮匕見的時候。 74冬十一月,東漢開啟了第二波封鎖西域的行動。 明帝派奉車都尉竇固、駙馬都尉耿秉、騎都尉劉張都出敦煌昆倉塞,共一萬四千人進軍攻打匈奴進入西域的關鍵樞紐
Thumbnail
自王莽篡漢後,西域就脫離中原政權被匈奴重新控制了,但自從劉秀把天命給續上後,又有些國家重新提交了重建都護府的提案。 匈奴總找我們要錢,人家漢朝總給我們賞錢。 還是漢朝那個乾爹好。 但對於劉秀這邊,西域的熱烈投誠牽扯到了一件比較費錢的制度——納貢制度。 西域諸屬國認可大漢的領導,每年帶著土特產
Thumbnail
今天這篇文章過後,匈奴人最終讓出了塞北草原的這片高光T台,在匈奴人江河日下的大背景下,遙遠的西域上演了大漢個人英雄主義的巔峰之作,也甚至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的個人英雄主義巔峰。 開篇,還是要最後夸劉秀一次。 這位大神幾乎是以一己之力把東漢的血槽頂到了頭。 他不僅僅是給那個時代兜底的,還給整個東漢
Thumbnail
不分古今中外,談到遊牧民族,「野蠻」應該可以說是第一個從腦中冒出的形容詞,而這個刻版印象的來源,應該是來自於十三世紀征服歐亞的蒙古帝國,這個同時打敗中國與歐亞諸國的大帝國,不但讓西方人聞之色變(甚至以「黃禍」來形容它),連中國人也是以「異族」「韃子」視之
Thumbnail
霍光這句話遞過來後,旁邊的金日殫被逼的馬上說出了自己的政治短板:「臣外國人,不如光。」 都是高手,都一點就透。 金日殫是當年霍光他哥打服的匈奴休屠部王子,非常傳奇的成為了武帝死後的帝國二把手,後面會細講。 武帝駕崩後,霍光拜大司馬大將軍領尚書事,成為了帝國的舵手,與車騎將軍金日磾、左將軍上官桀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元朝是外族統治的統一政權,雖是客觀描述,卻是重要的歷史標記。蒙古不是第一個在中原建立的外族政權。魏晉南北朝近三百年,外族先後在中原建立了多個政權,都只限於北方。氐族前秦苻堅採取統一南方的軍事行動,卻在淝水之戰受挫。鮮卑族北魏孝文帝期望推動改革,為統一南方打好基礎,但事與願違。蒙古族吞金滅宋,成為第一
Thumbnail
時間來到公元184年。 在這個遍地大亂的年份,不僅整個中原讓張角徹徹底底的攪合亂了,安靜了整整15年的西北邊陲也跟著反了。 史載「北地先零羌及枹罕、河關群盜反,共立湟中義從胡北宮伯玉、李文侯為將軍,殺護羌校尉泠征」。 看上去,又是「先零羌」挑頭了,而且「湟中義從胡」也摻和上了,還殺了護羌校尉泠
Thumbnail
159年段熲剛剛上任後,就帶著護羌校尉本部軍和湟中義從羌共一萬二千騎出征了。 在這裡,要著筆墨說下這些年平羌的戰役都是啥兵種打的了。 比如說段熲這回帶的「湟中義從羌」是個啥? 湟中,是指地名。 義從,是指少數民族僱傭兵。 羌,是指民族。 這個部隊最早是叫「湟中義從胡」的,當年大月氏被匈奴
Thumbnail
91年十二月,東漢朝廷重新設置西域都護,騎都尉和戊校尉、己校尉,將班超任命為西域都護,徐幹為長史。 班超受降龜茲後廢掉了匈奴傀儡的原國王打包發回洛陽養老,改立漢朝的龜茲侍子白霸為新國王。 班超的西域都護府隨後設在龜茲的它乾城,徐幹則駐紮西面咽喉疏勒。 此時只有焉耆、危須、尉犁三國,因十多年前曾
Thumbnail
東漢新領導班子的「全盤棄西」使得此時本來一派大好氣象的班秘書長比較撓頭,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北匈奴人家胡漢三又回來了。 雖然這位胡漢三比較掉價,只要東漢一出來就交出被狂屠的成績單,但問題是東漢表態往後不出來了。 此時已經失去了北方屏障,班超在孤立無援的境地下蔚為艱難。 龜茲、姑墨兩國在去年耿恭被圍
Thumbnail
繼73年早春,竇固拿下哈密盆地,班超開始南巡各國後,漢匈相安無事一年多。 因為匈奴人並沒有被割離西域,北道仍在手中,雙方也沒到圖窮匕見的時候。 74冬十一月,東漢開啟了第二波封鎖西域的行動。 明帝派奉車都尉竇固、駙馬都尉耿秉、騎都尉劉張都出敦煌昆倉塞,共一萬四千人進軍攻打匈奴進入西域的關鍵樞紐
Thumbnail
自王莽篡漢後,西域就脫離中原政權被匈奴重新控制了,但自從劉秀把天命給續上後,又有些國家重新提交了重建都護府的提案。 匈奴總找我們要錢,人家漢朝總給我們賞錢。 還是漢朝那個乾爹好。 但對於劉秀這邊,西域的熱烈投誠牽扯到了一件比較費錢的制度——納貢制度。 西域諸屬國認可大漢的領導,每年帶著土特產
Thumbnail
今天這篇文章過後,匈奴人最終讓出了塞北草原的這片高光T台,在匈奴人江河日下的大背景下,遙遠的西域上演了大漢個人英雄主義的巔峰之作,也甚至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的個人英雄主義巔峰。 開篇,還是要最後夸劉秀一次。 這位大神幾乎是以一己之力把東漢的血槽頂到了頭。 他不僅僅是給那個時代兜底的,還給整個東漢
Thumbnail
不分古今中外,談到遊牧民族,「野蠻」應該可以說是第一個從腦中冒出的形容詞,而這個刻版印象的來源,應該是來自於十三世紀征服歐亞的蒙古帝國,這個同時打敗中國與歐亞諸國的大帝國,不但讓西方人聞之色變(甚至以「黃禍」來形容它),連中國人也是以「異族」「韃子」視之
Thumbnail
霍光這句話遞過來後,旁邊的金日殫被逼的馬上說出了自己的政治短板:「臣外國人,不如光。」 都是高手,都一點就透。 金日殫是當年霍光他哥打服的匈奴休屠部王子,非常傳奇的成為了武帝死後的帝國二把手,後面會細講。 武帝駕崩後,霍光拜大司馬大將軍領尚書事,成為了帝國的舵手,與車騎將軍金日磾、左將軍上官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