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01|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被推薦了一本書

    被推薦了一本書
    被動式有時含有受害的意思.
    喔,更正:有人推薦了一本書給我.(“給”在授受中有時有恩給的意涵喔)
    331頁的翻譯書.書名有提到吃及餐桌但也有哲學與思考,沒提到食物,顯然不是食譜.但封面設計有食物,所以可能會有點圖文不符.還沒翻開內頁,任何的天馬都是可以行空的.
    從來我就不是一個專注力很強的小孩,但是我集中火力的時候,是可以不吃不喝的那種,而且沒有空汙.依序打開書頁著手閱讀,很不幸地,我一直分心…寫推薦序的人就讓我在大觀園裡駐足良久.對一個平常散步遇到貓狗都會停下來打招呼或玩耍的人,危襟正坐可是最高級的魔考.暗自思忖:如果我寫序,我一定會強調時時都有題材讓你思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釋義
    哲學:哲學一詞在西方原指愛智,是一種藉由人的理智去探討宇宙間萬事萬物的最高原理之學問。在東方,哲學除包含上述意義外,尚包含如何通過實踐行為以實現道德理想人格。
    人性:人類所具有而異於其他動物的本性。《孟子.告子上》:「人性之無分於善不善也,猶水之無分於東西也。」
    人格:*1.人的品格。如:「他的人格高尚,令人敬仰。」*2.心理學上指個體在思考、情緒及行為上,所顯現的一致而特定之模式。一般用法比「性格」廣義。*3法律上指得為權利、義務之主體的資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明明沒有粗體也沒放大字體,[人格問題]這四個文字如果看起來有聲音,對我來說,就只有如雷貫耳可以形容了.平常在我腦袋裡轉不出來的問題,其實就是缺了這個答案. 怎麼在嘴邊說:”這就是人性”的我偏偏就把”人格”這一詞給封存了,而且忽略了”人格也是會有問題”的問題.
    我記得,有一篇多年前被廣為流傳轉寄,幾年以後也能偶見有人分享的網路文章.雖然我一直無法擴張的記憶體在當時也偏偏沒有記下全文,現在能回想起的,應該只剩心有戚戚焉的重點.大概是這樣:在日本,要購車需要有停車位證明.自有或租賃的證明皆可.”先租再退不就得了嗎?”就變成直接又簡單的破解法.美國連鎖超市的無條件退貨機制,讓作者在不知情的狀況下使用了免費安全座椅.而出借者輕易解鎖作者僅兩週的使用需求.
    那篇文章講的是道德問題,道德是沒有法律責任的.道德比較是公眾層面的行為準則.比如說在電梯放屁有點不太道德,在家裡客廳時,放屁就很可以是單純的生理現象. 我一直試圖要去理解作者擺在主題的道德及道德與這些行為的交相影響,可惜,我不聰明,無法找出適切的詞彙表達心中老覺得缺少了一個我還沒理清及釐清的關鍵,那個混頓不明的感覺偏偏就是很清楚.就像那篇文章裡的某些行為會被抗辯的理由一樣:反正我又沒礙到人.所以我很輕鬆地放棄了這個題目,也放過了自己.
    沒想到,我以為的以為,不是我的以為. 當人格問題映在我的瞳孔投射到是網膜然後透過視覺神經傳導我的大腦後,接下來被執行的程序竟是喚醒屬於這篇文章的記憶.
    對!這是人格問題! 人性會讓我們想走道德邊緣,可是人格會左右到底要入善還是離惡.川端康成的魔界難盾是人格潔癖,佛界易入是人性從簡.我扎扎實實地頓悟了.
    人性讓我們想便宜行事,簡單行事,可以因陋就簡地放下執著.人格可以在起因動念之際,選擇將開關扭轉至暗黑或光明,導通或絕緣與善惡的距離.
    當人格問題被堆疊群化成人格議題時,討論的規模就是群體,不再如”反正我又沒礙到人”可以那樣輕易逞口舌之快.而且,討論的主題也將從道德喪失升級到社會信任瓦解.
    哇, 那個屬於我並困擾的抽象,被我具體了.
    都有了關鍵字了,我就順便把原文找出來: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