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我明白了,一切都要看「已發生的事實」
人腦的基本機制是,必須要能判定眼前這個東西是什麼?
不知道就會產生恐懼,人腦會自動套入很多假想敵的元素
所以,眼前的人事物必須要「有定義」,如此一來就必須考慮其歷史脈絡
模仿是世界運作模式之一
我們眼前所見到的種種現象皆是一代接著一代模仿並轉化的結果
創作也是如此,創作前期要向許多知名的大師致敬,或是生活中引發的靈感
無論如何都需要外界的刺激,女同志T社會化的過程也是如此
從現存的社會文化中汲取相對應的特質-非陰柔氣質的對象、最具陽剛代表的:男性
T的涵義複製的不是性別本身,複製的是性別背後象徵的意義、是男性象徵的意義
在當年的歷史脈絡下就是如此,並沒有男女以外可參考的選項
模仿陽剛氣質是T的養成過程,如同順性別男孩的成長過程
唯一不同的是,後者受到社會鼓舞,前者受到環境壓迫
兩者的心路歷程截然不同,衍生出迥異的心理素質與狀態
這裡要特別注意, 時常有人誤解自我認同為T的人想成為男性
自我認同為T不見得是想當男人,但可以確定的是「絕對不是傳統陰柔的女性」
如果不是陰柔的女性角色,還能是什麼做為榜樣?
身邊有誰能做為陰柔以外特質的榜樣?祖父、父親、叔伯等等
或許只有見多識廣的人知道有其他的性別選項,不過這種人通常都不是尋常百姓
即使知道有其他的性別選項,也不見得有勇氣成為那一個選項
這是需要對抗全世界的勇氣啊!
前面自我認同提到的是外在狀態,這裡要談內在狀態(多數情況下)
任何一名同志在認知到自己與為數眾多的異性戀不一樣時
便備感焦慮,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孤單
認為自己孤立無援,沒有模仿的對象,沒有接納自己的對象
資源較多的人、或是環境允許的人可向外求援
向外求援,顧名思義是向外尋求援助
有一個外面、已然成熟的團體、可效仿的對象
透過融入、模仿進入同溫層,從中汲取能量、支持、增補自我信心
降低身為少數的焦慮與恐懼
在當前已認同多元性別、且同婚通過的現在來看待過去唯一的二元性別
就會覺得哪裡怪怪的(對很多人來說還是怪,世界上仍有許多性少數啊)
試想過去,當年祁家威拿著寫有「同性戀不是病!」的牌子卻被警察逮捕
現在看起來就十分不可思議吧
依循著這個脈絡,TP字詞本身就不再具有貶抑的意味
這只不過是歷史下生成的社會文化之一
由於非主流,能接觸到的人本來就不多,能理解的就更少了
值得慶幸的是,由於同婚通過以及越來越多的人願意對自我認同大方地表現
讓大眾們逐漸熟悉同志,進而了解性少數(快一點更好!)
另外,我從未涉足女同志圈,就我個人觀察
TP是粗略辨別他人角色的一種方式
(雖然我覺得很狹隘,如果單純用外型判定一個人,怎麼都嫌稀薄)
由於很多時候,外型是給人的第一印象,一眼就要判定你是誰
不僅僅是看出去的眼光,還有自我認同的角色
在同志交友市場、社群團體都需要這種身分辨別方式
如果沒有這種辨別方式,人腦就會非常混亂,必須是要有定義才行
既然如此,如果要給人貼標籤,就默默在內心貼吧
如果說在路上看到我,指認我是T,我會告訴對方
我不是T,不過T的確是一種性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