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20|閱讀時間 ‧ 約 8 分鐘

【新漢演義-班昭救國】

東漢,是一個女權高漲的時代。 下一個大概是唐朝吧。 在記述東漢史事的《後漢書》中,不只將皇后列為本紀,也有「列女傳」這樣的篇章。 都說東漢有三班,班彪班固父子自是主角。 但所謂的第三班,究竟是揚威西域的班超,還是承接父兄志業的女兒班昭? 稍微來看一下班昭。 班昭,字惠班,又名姬。 班昭十四歲出嫁,丈夫名叫曹壽,字世叔,很早就過世了。 多早不知道。 出自班彪家門,班昭跟哥哥們一樣博學多才,舉止合禮。 簡單說就是班昭沒有因為丈夫過世改嫁啦。 禮法擺在那邊,本身跟現代一樣沒有強制性。 但是照著做,很多人都會因此而稱讚你。 至於到了什麼宋啊明的在那邊硬要還做貞節牌坊,那就是有病了。 我們不要再刷一次東漢女權高,嚴格說起來,在劉秀這個奇葩皇帝的眼中,人人生而平等。 東漢真正高的東西,應該要說是人權。 當然,這是跟西漢比較,不要拿現代的角度去砲劉秀。 漢和帝永元四年,班昭的大哥班固,因為涉入了大將軍竇憲的叛亂事件被捕,死於獄中。 班固曾經受漢和帝的阿公,漢明帝聖旨,著手編撰《漢書》。 這個時候,在班固的目錄上,還有「表」跟「天文志」的部分還沒完成。 注意啦,班固並非被定罪處死,可能只是年紀大了(六十一歲),禁不起牢獄生活而卒。 漢和帝就召來班昭,希望她能接續完成兄長未竟之業。 嗯,基本上,班固搞《漢書》搞了二十幾年,八表與天文志未完成,那原本完成到哪,我們也是不清楚的。 總之,班昭就進了東觀藏書閣,繼續完成《漢書》的編寫。 有些時候,漢和帝會特別邀請班昭入宮,給後宮嬪妃跟皇后講講課。 這裡可以看出,像班昭這麼飽讀詩書的女子,到底也是少見的。 而由於女子的身分,班昭要出入後宮,也是相對方便。 當時後宮都稱班昭為「大家」。 看過《尋秦記》的對這稱呼應該都不陌生。 尊稱女子為大家,班昭傳這是史上頭一條。 所以你要問戰國時代到底有沒有這個說法?不知道。 現在有一些白話資料會說,班昭被稱為「曹大家」(讀做曹大姑)。 那是因為在陝西大姑村有班昭墓,並出土了一個清代乾隆年間的鐵鐘,有鑄文說明。 客氣點啊,這跟西元不到一百年的時候,東漢人是不是叫班昭曹大姑,不能說有直接關係。 基本上,直到東漢末年,都不會稱呼曹操的老婆是曹夫人。 但班昭偏偏又是個老牌禮法支持者,而到了南北朝的文獻,也都會用曹大家來代稱班昭…… 所以這事,難說得很,純做參考。 附帶一提,到了北宋的《太平御覽》,就有「大家即崔氏親姨母也」。 也就是說,「大家=大姑」的說法,比「大家=有學問專長的女子」還要可靠得多。 班昭不是後宮一員……不是說不能姐姐妹妹的亂叫啦。 後宮的貴人婕妤那些是官職,叫班昭曹大家,其實就像楊過不叫師傅叫姑姑差不多的意思。 (這一陣,金庸勝出啦) 班昭甚得漢和帝敬重。 永元十二年時,班昭的二哥班超已經連續三年申請從西域返回,都沒有下文。 這時班超已經年近七十,班昭年紀也不小啦。 這個不難推,永平五年,班超班固三十一歲的時候,兩家都遷往洛陽。 班昭若雲英未嫁,那就得跟著過去……那嫁給扶風曹壽的機率就很低了。 意即當班兄弟三十歲時,班小妹至少已經十四,只會更大不會更小。 兄妹之間的年齡差,最多最多就是十六年。 那麼,班超六十九歲,班昭至少也是五十三歲以上。 而這個老大家就寫了一封信給漢和帝,幫班超說情。 年輕的皇帝看完,就允許了班超返回。 大家都說這封信情意真切。 班超傳的時候我故意沒提,如何動人歡迎自己去找來看。 咱們來研究一下班昭這封信的結尾就好。 「妾誠傷超以壯年竭忠孝於沙漠,疲老則便捐死於曠野,誠可哀憐。如不蒙救護,超後有一旦之變,冀幸超家得蒙趙母、衛姬先請之貸。」 文人點名,必有典故。 趙母無官,最有名氣的就是趙括的母親。 當時她聽說趙王要叫自己「紙上談兵」的兒子去長平接戰,就上書趙王:「如果趙括不行,可以不要殺我全家嗎?」 趙王同意。 後來大家都知道了,趙括真是不行,但趙家得免。 衛姬的部分,西漢有一個挺有名,就是漢平帝的生母。(衛子夫那個叫衛后) 元成哀平,平帝幾乎就已經是西漢結束的意思。 那時候,王莽只許小漢平帝入京,不准衛姬跟來。 於是衛姬就一再上書請求入京。 說明這樣必然後患無窮。 當時同情衛姬,幫忙求情的可不是衛姬的妹妹,而是王莽的長子。 後來王莽一個怒,把兒子跟衛氏一族盡誅。 好的,這邊個人解讀參看參看就好。 班超篇提過了,班超在東漢領的官職很低,但是在西域是霸王的等級。 要強調的是,班超並無二心。 可朝廷防他。 班昭這封信,前面還可說動之以情,最後這句,其實是半脅迫漢和帝了。 「如不蒙救護,超後有一旦之變,冀幸超家得蒙趙母、衛姬先請之貸。」 「你如果不讓班超回來,等他死了,他的兒子如果在西域叛亂,希望你能夠念在我有言在先,饒過班超的家人。」 趙母跟衛姬上書的共通點,就是「我了解我的親人,你若這麼做,他會出亂子」。 所以我跟你說,漢和帝真的是怕班超叛變回來拿他人頭。 給班氏曹大家這麼一說,漢和帝也覺得,班超好像真沒問題,如果不趁這時候和好,等到後代又多一份仇,那真的划不來了。 總之,班超得以回國,雖然一回來就掛了,大家還是無事下莊。 但沒過幾年,漢和帝也走了。 當年後宮中,班氏曹大家的學生,鄧女士躍升為皇太后,更是尊重老師。 也就在這時候,《漢書》完成了。 之前提過,《史記》本為禁書,王公貴族更不可讀。 以《史記》本文佔去大篇幅的《漢書》一出?其實沒幾個人看得懂。 大家只能來請求班氏曹大家講解教授。 其中最有名的學生,就是東漢經學大師馬融。 不認識?鄭玄跟盧植都是馬融的學生。 簡單說,就是劉備的師公啦。 你知道,班彪年輕時胸懷大志,西去求訪明主一展長才。 這個部分,班超繼承了。 而班彪拙於辯論,被隗囂駁倒,只好回家收集史料寫書。 這個部分,班固繼承了。 班昭繼承的,則是班彪對古人價值觀的研究。 身為鄧太后的老師,班昭對於當代古禮的提升,必然有著絕對性的地位。 鄧太后是第一個恢復太后稱制的東漢太后(靠杯好像繞口令)。 因為呂后是發明人,所以這裡只能說恢復。 用比較簡單的說法,某某稱制就是指某某執政的意思。 實際的狀況複雜,這邊就先跳過了。 有趣的是,按照戰國古儒,特別是荀子那個派系的看法,女子執政是國家之毒。 所以,毫不意外的,古禮大師班昭送給鄧太后的大禮,卻是女性教條。 「作女誡七篇,有助內訓。」 大概看一下就好。 卑弱第一:女人是低下的,要知道分寸,做好自己的工作。 夫婦第二:要跟你的丈夫配合……但丈夫不好你是可以不要理他的。 敬慎第三:女人要柔順退讓。 婦行第四:四德的由來:不應重視才色兼備、善辯巧工。而是言行舉止要得當,乖乖的乾乾淨淨的就好。 專心第五:貞節牌坊的由來。 曲從第六:這個妙,簡單說是對丈夫家人長輩要服從,違反本意或丈夫的意願也可,但求家庭平安。 和叔妹第七:承第六,這就是對丈夫家人晚輩要和善。 真的不要忙著先批評教條。 法無善惡,唯人用之。 這七誡對班昭而言,自然是奉行不悖……但她老人家幹嘛在六十歲左右才把這些寫下來? 根據她的序言指稱,那是怕自己快掛了。 從第二條「夫婦」就可以看出,班昭並不鼓勵盲從丈夫。 女性應該柔順,應該退讓,應該曲從,應該和氣……一切都是根基於,女性有明辨是非的能力。 願知禮而後守禮……賴以謀生。 這是班昭留下七誡(妻誡?)最主要的原因。 很顯然,當時的女性缺少謀生的能力,只能依附在家庭的底下。 但當我們結合到班昭此時是唯一能以長輩角度跟皇太后說話的人時,或許也可以有不一樣的看法: 班昭其實不是要打壓女性。 她在拯救東漢。 史學家族出身,幫忙完成《漢書》,班昭的眼睛要是看不見呂后的故事,那真的跟瞎了沒兩樣。 呂后不只超出了這些女子之道,更為政治帶來了動盪。 只是政治。 呂后仍是一個好的元首。 鄧后也可以是。 甚至可以更好。 我們彷彿可以想像,在某個涼風徐徐的下午,班彪帶著兩個少年,手裡抱著小女孩,述說著歷史故事的畫面。 班固寫得比父親更多。 班超走得比父親更遠。 班昭,從「心」改變了政治。 《後漢書.皇后紀上》論曰:「鄧后稱制終身,號令自出……班母一說,闔門辭事。」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王莽崛起的西漢滅亡篇,打開新莽亂世,東漢的建立到衰敗。 並以演義形式描繪東漢光武帝劉秀爭霸天下的過程。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