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原鄉在哪裡?】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今天在一堂講座中,突然想到一個問題,也很剛好聽眾提出來了類似的困惑。
--
近年來本土意識的提升,很多人開始學習地方的語言,學習台灣的歷史,參與各式各樣議題的討論,也在社群網站上發表自己對於土地的想法,或者對於議題的見解。有一部分的人也開始思考是不是該回到家鄉工作,或者應該跟土地靠近一點。
但當回到自己的家鄉時,最先受到衝擊的卻是發現自己對於自己家鄉一點都不了解。你不知道哪邊有好吃的,也不知道哪邊有好玩的,最近村子裡的廟在拜拜,但為什麼拜拜也不知道,甚至你的家鄉地名怎麼來的,你也不會知道。
此時有些人的內心,就會有黑色的豆芽開始萌發。『自己是不是很糟糕,在這塊土地上活了十多年,卻對這塊土地一無所知?』
其實一點也沒有,你很好,因為你投入了這個領域。而這些對自己成長環境的無知,也不是你的罪,你不應該因為發現自己對家鄉不了解就責備自己。回到家鄉工作,為土地工作,根本不需要『早就認識這塊土地』的能力。這裡需要的是你來到這塊土地後,對這塊土地的好奇與喜愛,並且為她寫下新的故事。這樣就足夠了。
--
到底原鄉在哪裡?
你要回到哪一個原鄉,單純只是你自己的選擇。
一定要回到原鄉才能愛你的土地嗎?
我想這是錯誤的,今天你搬離的原鄉,你也可以愛你現在所居的地方,難不成因為不是原鄉就可以恣意妄為嗎?
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會突然想到這個,但每次看到獨自旅行的人時,都會對他們追求的『喜愛』感到感動不已。
一樣是沒頭沒尾的廢文,但我找到一張好照片,跟大家分享。
琵琶湖。白鬚神社
avatar-img
1會員
13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賴正晃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歷史上的詭辯之王 莊子曾這麼說過,雖然我活到三十幾歲了還是覺得他很屁,大概就是挖洞給人跳,然後笑你怎麼在洞裡面那種感覺。但子非魚細細思考後,套到現代主義中,其實是我後設我的後設。先畫了一張靶後,接著在箭上插上一張靶紙,射到你臉上,毫不脫靶,也毫無中靶。
【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歷史上的詭辯之王 莊子曾這麼說過,雖然我活到三十幾歲了還是覺得他很屁,大概就是挖洞給人跳,然後笑你怎麼在洞裡面那種感覺。但子非魚細細思考後,套到現代主義中,其實是我後設我的後設。先畫了一張靶後,接著在箭上插上一張靶紙,射到你臉上,毫不脫靶,也毫無中靶。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在一個月多月前,告別了南投,來到人生地不熟的台東.. 告別了朋友,一個人就開車前往台東,開啟了新的工作旅程.. 初來乍到,人生地不熟,台東熱情的陽光差點沒把我融化,才到台東第三天,終於經歷了傳說中的水土不服,過敏了... 離開南投後,回台南老家,家中老爸還叮嚀著要帶家鄉的土跟米,因
Thumbnail
若有人問我從哪裡來,我會毫不猶豫地大聲地說:「福爾摩沙」「台灣」。
哪裡是家台灣是我的家,雲林是我的家,中國是我的家嗎?不是,可是我從小到大讀的是中國的歷史、台灣的歷史,英法聯軍的屈辱,日本殖民的痛我好像可以跟中國人民一樣共鳴、觸動我能理解他們為什麼想統一,但不能理解的是他們使用的方式,砲彈、飛機、在地震當中網路上粗鄙的語言,武力的統一我們能幸福嗎?
跟我一樣從別的縣市飄來的北漂仔,大概都有類似這樣莫名其妙的體驗:假期節慶時,我說我要「回家鄉」,回到家鄉,家鄉的人又問你什麼時候要「回台北」,到底我是要回哪,回到哪裡才是我的基地,哪裡才是回家?有句歌詞說「台北不是我的家」,這句話怪怪的,原來身為台北活人,哪裡都是家。
今天上課的內容是關於故鄉的主題. 內容是指出生的故鄉和之後生活十年之後的第二故鄉, 這二間中間的變化及自己的感想. 是很有趣的內容, 老師也會要求同學們分享自己的故鄉, 要怎麼介紹自己的故鄉讓其他同學也能多了解故鄉的特點. 幸運的是我的故鄉一直都在台北. 不管是出生, 求學, 工作都沒有離開過
Thumbnail
系刊主編出了一個題目,要求我以「故鄉」為主題書寫一篇小文,暢敘我對故鄉的感覺。我究竟是那裡人呢?想想,還真有些惘然。 按戶籍登記,我算臺北縣(現在是新北市)人,我的出生地是中和。當中和、永和的界域還不是那分明的時代,有時還得花費口舌說明我的故鄉是「臺北縣中和鄉」,而不是「臺北縣永和
Thumbnail
  這天我的工作場所辦了一場講座,這個講座的內容是向外籍教育者介紹以台灣文化為基底的教材。有些台灣老師反映應該要國際化議題多一點,像是女權議題、穆斯林議題或是人權議題,這些問題是台灣老師比較不知道的,如果有外國老師可以在這些議題上表達的更生動。   我是比較長大後,才發現自己身為台灣人,卻不是很理
Thumbnail
在外流浪最常被問及來自哪裡,在紐期間我最常收到的反應是點點頭、複誦島嶼的名字「Ah~Taiwan」,就像其他常聽到的國家一樣;也有人會露出了一切了然於心的表情,讓我不禁疑惑他所知道的台灣是什麼樣的台灣!
Thumbnail
對於長年住在國外, 一年回台灣1〜2次的我來說, 其實有點搞不懂我回台灣, 究竟是「回家」還是「出國玩」。 剛來日本的前兩年還很有新鮮感, 休假就喜歡到處跑, 但日子久了, 加上疫情期間生活變成三點一線, 家裡, 公司跟超市。疫情期間不方便約朋友出門的情況下, 三年沒約了也變得不太好約, 結果
在一個月多月前,告別了南投,來到人生地不熟的台東.. 告別了朋友,一個人就開車前往台東,開啟了新的工作旅程.. 初來乍到,人生地不熟,台東熱情的陽光差點沒把我融化,才到台東第三天,終於經歷了傳說中的水土不服,過敏了... 離開南投後,回台南老家,家中老爸還叮嚀著要帶家鄉的土跟米,因
Thumbnail
若有人問我從哪裡來,我會毫不猶豫地大聲地說:「福爾摩沙」「台灣」。
哪裡是家台灣是我的家,雲林是我的家,中國是我的家嗎?不是,可是我從小到大讀的是中國的歷史、台灣的歷史,英法聯軍的屈辱,日本殖民的痛我好像可以跟中國人民一樣共鳴、觸動我能理解他們為什麼想統一,但不能理解的是他們使用的方式,砲彈、飛機、在地震當中網路上粗鄙的語言,武力的統一我們能幸福嗎?
跟我一樣從別的縣市飄來的北漂仔,大概都有類似這樣莫名其妙的體驗:假期節慶時,我說我要「回家鄉」,回到家鄉,家鄉的人又問你什麼時候要「回台北」,到底我是要回哪,回到哪裡才是我的基地,哪裡才是回家?有句歌詞說「台北不是我的家」,這句話怪怪的,原來身為台北活人,哪裡都是家。
今天上課的內容是關於故鄉的主題. 內容是指出生的故鄉和之後生活十年之後的第二故鄉, 這二間中間的變化及自己的感想. 是很有趣的內容, 老師也會要求同學們分享自己的故鄉, 要怎麼介紹自己的故鄉讓其他同學也能多了解故鄉的特點. 幸運的是我的故鄉一直都在台北. 不管是出生, 求學, 工作都沒有離開過
Thumbnail
系刊主編出了一個題目,要求我以「故鄉」為主題書寫一篇小文,暢敘我對故鄉的感覺。我究竟是那裡人呢?想想,還真有些惘然。 按戶籍登記,我算臺北縣(現在是新北市)人,我的出生地是中和。當中和、永和的界域還不是那分明的時代,有時還得花費口舌說明我的故鄉是「臺北縣中和鄉」,而不是「臺北縣永和
Thumbnail
  這天我的工作場所辦了一場講座,這個講座的內容是向外籍教育者介紹以台灣文化為基底的教材。有些台灣老師反映應該要國際化議題多一點,像是女權議題、穆斯林議題或是人權議題,這些問題是台灣老師比較不知道的,如果有外國老師可以在這些議題上表達的更生動。   我是比較長大後,才發現自己身為台灣人,卻不是很理
Thumbnail
在外流浪最常被問及來自哪裡,在紐期間我最常收到的反應是點點頭、複誦島嶼的名字「Ah~Taiwan」,就像其他常聽到的國家一樣;也有人會露出了一切了然於心的表情,讓我不禁疑惑他所知道的台灣是什麼樣的台灣!
Thumbnail
對於長年住在國外, 一年回台灣1〜2次的我來說, 其實有點搞不懂我回台灣, 究竟是「回家」還是「出國玩」。 剛來日本的前兩年還很有新鮮感, 休假就喜歡到處跑, 但日子久了, 加上疫情期間生活變成三點一線, 家裡, 公司跟超市。疫情期間不方便約朋友出門的情況下, 三年沒約了也變得不太好約, 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