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07|閱讀時間 ‧ 約 12 分鐘

【新漢演義-梁冀時代】

西元144年,漢順帝逝世。 年僅二歲(虛歲)的皇太子即位為漢沖帝,奉梁皇后為太后,臨朝聽政。 這一回,跟鄧太后紀有87%像。 「太后夙夜勤勞,推心杖賢,委任太尉李固等,拔用忠良,務崇節儉。」 「其貪叨罪慝,多見誅廢。分兵討伐,群寇消夷。故海內肅然,宗廟以寧。」 皇后紀裡,梁太后是很好很好的,但沖帝紀看起來,卻是很慘很慘的。 不過也沒人會想為梁太后分辯。 因為她就像滅亡西漢的王太后一樣,過度相信了身邊的親人,為東漢帶來傳說中最黑暗的時代。 梁太后的親人,是他的哥哥梁冀。 梁冀在漢順帝生前,深為親愛信任,時為大將軍。 並且繳出了不錯的成績單。 但隨著漢順帝過世,梁太后希望哥哥能夠繼續參與政事,梁冀卻拒絕了。 原本接下來應該要寫,梁冀怎麼樣為東漢帶來黑暗時代。 不過大致翻閱梁冀的相關事蹟後,我其實可以簡單給一個結論。 當時的讀書人,幾乎全部都被梁冀得罪光了。 梁冀本身是一個流氓,差不多就是劉邦那種。 只是他出身好。 這種大哥人設,放在亂世肯定一梟雄。 但他出生在道德禮法為先的東漢。 如果你要問我,梁冀是一個英雄?還是一個魔王? 那恐怕要取決於怎麼看下面這件事。 梁冀的行事風格,很可能催生了董卓,催生了曹操。 催生了許許多多的三國英雄。 沒錯,梁冀不僅僅是「亂政」,他更從精神層面上,摧毀了東漢的虛偽。 他引爆了黨錮之禍,但他沒有掀起黃巾之亂。 梁冀曾經是這個國家的救星,這點從他的「忠臣」朱穆事蹟可以窺知。 上次我們只是節了漢順帝紀,看起來像「推測」梁冀的功勞吧? 順帝末,江淮盜賊群起,州郡不能禁。或說大將軍梁冀曰:「朱公叔兼資文武,海內奇士,若以為謀主,賊不足平也。」冀亦素聞穆名,乃辟之,使典兵事,甚見親任。 兵書四種:兵權謀、兵形勢、兵技巧、兵陰陽。 朱穆屬於兵陰陽的派系,而在兩漢,通陰陽者莫非儒。 等到沖帝質帝過世,朱穆還上書梁冀,請他任賢誅姦。 當時起用了种暠、欒巴等名臣,更讓朱穆為侍御史。 你說,梁冀這個人跟董卓是不是挺像的? 他們雖然粗暴少文,憑一己之私行事。 但他們都懂得「治理」是怎麼一回事。 書讀得多的人,未必就懂了。 不得不提的是,其實之前研究董卓也注意到。 同樣記錄史料,《後漢書》比《三國志》更有為董卓開脫的味道。 事實上,范曄也有在幫梁冀找台階下。 范老師,是劉宋一朝的臣子啊。 南朝劉宋的開國君主劉裕,同樣是一個不修品行之人。 而范曄自己本身,也同樣是個恃才傲物的人。 這些共通點之間,是不是影響了《後漢書》對某些人物的描述? 恐怕連范老師自己都不知道。 那范曄給梁冀找了什麼台階? 一是宦官曹騰。 這件事情是說,有一天年僅九歲的漢質帝覺得不舒服,連忙召太尉李固前來。 李固問:「皇上您知道是怎麼回事嗎?」 小皇帝道:「吃了煮餅之後,肚子覺得悶痛,喝點水可能會好。」 梁冀也在一旁,卻道:「喝了水可能會吐,不可。」 話才說完,小皇帝就掛了。 李固一邊開始著手調查皇帝死因,一邊上書梁冀,該選新皇帝。 梁冀遂即召開大議。 當時李固一派公推清河王劉蒜。 而梁冀屬意蠡吾侯劉志。 大家原本爭論不下,卻就在一日朝會,梁冀突然出來宣布劉志當選。 原來,前一天宦官曹騰夜裡去找梁冀,跟他說:「將軍您的賓客眾多,難免有些良莠不齊。劉蒜為人嚴明,一旦當上皇帝清查,將軍您可能就要倒楣了……還是選劉志更好。」 曹騰沒事說這個幹嗎? 原來的原來,大議期間,大家自然要各自打點關係。 曹騰去見了劉蒜,但蒜子並不打算對宦官以禮相待,這就惹毛了曹騰一派。 而選了漢桓帝劉志,不但斷送了東漢,也把梁冀自己送上了斷頭台。 漢桓帝的誕生,就是梁冀的大錯之一,源自宦官曹騰之言。 等等,說好的毒殺皇帝咧? 上面說到了,其實當時沒有任何證據跟記錄……要有的話,梁冀早被辦了。 甚至李固也沒有特別懷疑梁冀的跡象。 這種一定都是梁冀被誅之後,才由宮人宦官翻出的案。 偏偏范老師在前面漢安帝漢順帝都寫過,宦官翻案,十有九誣…… 其實就是一個鼻屎大的動機,汪洋般的殺意。 但漢桓帝上位後,長達十三年的梁冀執政,就很糟糕啊? 李固等人被誅。 天災頻繁,「京師旱。任城、梁國飢,民相食。」、「司隸、冀州飢,人相食。」 問題是國家沒有置之不理。 大赦,減死罪,減租,派錢,低利貸款。 該有的政策一個沒少可不是? 叛亂叢生,也是都打贏。 這邊說一下,東漢的地方叛亂多,但鄧太后後期以來幾乎都是朝廷勝出。 其實就側面反應出地方豪族的威力,從鄧太后那時就堅挺起來了。 這時候的漢人,某方面來說也是一種「戰鬥民族」。 基本上我們前面也提到,隨著尚書台成為獨立決策機關,皇帝太后大將軍再怎麼狗屁倒灶,這個國家仍然有相當的運作能力。 可尚書台只是「替代用」大腦。 發出去的指令,能不能被落實? 當時,有許許多多的「假」梁氏宗親,紛紛冒名而為侍中、卿、校尉、郡守、長吏。 「皆貪叨凶淫,各遣私客籍屬縣富人,被以它罪,閉獄掠拷,使出錢自贖,貲物少者至於死徙。」 這個地方吏治要糟糕了,可為什麼是「假梁氏宗親」? 原來這些人,大多姓孫。 這就是范老師給梁冀的第二個台階了。 梁冀本身很討厭別人違逆他,性格又暴躁……偏偏他對自己的老婆,是又愛又怕。 他的妻子名為孫壽。 孫壽不許梁冀養小老婆:這在現代很正常,但放在東漢卻挺大的事。 東漢人比很多時代都尊重女性,但到底一家以夫為主。 梁冀夫綱不振,還得靠岳母來管老婆。 更悲傷的是,孫壽還給梁冀戴了頂綠帽。 按照范曄的描述,這些事情,其實很多大官都心裡有數。 梁冀不遵禮法+1。 從梁冀的生平來看,他並不是一個特別尊重女性的人。 剛好孫壽就是他的剋星而已。 梁冀為人狂妄自大,喜歡華服,愛炫耀。 裴松之在《三國志注》裡摘過一個故事,是說梁冀得到西域的火浣布,做成單衣。 他就大宴賓客,然後再酒席上故意弄髒衣服。 「唉,髒了就燒掉吧。」 梁冀一派大方,脫衣點火,結果這單衣被火燒過,居然沒有化成灰燼。 賓客們自是連聲稱讚。 可孫壽比梁冀更會打扮。 人要衣裝,孫壽本是美人,裝扮起來那可比其貌不揚的梁冀好看得多。 再加上她頗通媚事,一舉手一投足,都令人傾倒。 比較個人美醜,梁冀自是不敵。 梁冀表示,裝扮小道,建築庭園宅邸,才是大本事。 好,你梁大將軍起大厝,孫大夫人就在對面也叫人蓋大院。 兩人窮極花費,弄得比皇宮內苑還要誇張,大概是黃藥師桃花島那種程度。 這什麼鬼程度? 凡是有客人來訪,一定要迷路。 只好給點小費問問看門的打雜的。 所以,梁大將軍府的下人,也都是賺得盆滿缽滿。 梁冀這個人最大的缺點,就是霸道,視他人為無物。 包括人命,包括人權。 皇帝尚且是他的小弟,他需要跟誰低頭? 梁冀連老爸都不甩,偏偏就是服了這個老婆。 在梁冀立桓帝劉志,真正「飛黃騰達」之時,孫壽就跟他說,你們梁家人應該要謙退,避免遭禍。 這建議很好吧?不比朱穆差吧? 問題是,孫壽的意思是:「這些肥缺,就讓我孫家人來擔綱吧。」 但官員舉仕是有一定管道的,若是已為郎吏,梁冀要調動升官是容易得很。 所以,梁冀只好讓這些孫家人冒稱是梁氏子弟,以大將軍親族的名義拉進朝廷。 這些人陽奉陰違,中飽私囊的同時,也將名為「權力」的美酒,一杯接一杯的猛灌梁冀。 灌多了,任憑你英雄了得,腦袋也要壞掉。 更何況梁冀本是跋扈之人。 曾經,他以本事為皇帝所喜。 但如今,每個人都告訴他,他只是因為裙帶關係,才能坐在這個位置,才能擁有如此權力。 梁冀並不生氣,他確確實實感受到,同樣是大將軍,今非昔比。 以前是打工仔,現在是至尊。 漢桓帝即位四年後,梁冀正式進入「整組壞光光」的時刻。 禮儀,朝廷要給他蕭何的待遇。 爵勳,要能比得上鄧禹。 賞賜,則是霍光的程度。 朝廷朝會,梁冀自領尚書事,不與三公同席。 (尚書令成為三獨坐之一,大概就從這裡開始了) 這是一個真正的位極人臣。 你知道嗎?絕對的極權,跟絕對的勤政,往往是同一件事。 上有秦皇漢武,下有雍正。 這些皇帝權力最大的時刻,背後都是這些皇帝親力親為的結果。 梁冀不是皇帝。 但他親自審核所有大小事務,挑選禁軍護衛,每日聽取皇宮風吹草動。 任何的官員異動,必須先到大將軍府報到,之後才能前往尚書台領命行動。 而梁冀也就像那些擁有絕對權力的皇帝一樣,眼裡容不下一粒沙。 但凡有人違逆,那就必死無疑。 但跟大皇帝們不同,梁冀都不是以法誅逆。 哇,聽起來超壞的。 可同時當這些人「跟梁冀有仇」,卻「犯下其他罪名」或「不自然死亡」時,兇手真的就是梁冀嗎? 范老師為梁冀節錄的第一個故事,便是梁冀刺殺洛陽令,但卻查辦洛陽令的「仇人」。 世事難料,合乎邏輯的,不一定就是事實。 比較踏實的,還是梁冀也曾搞過如文字獄一般,大舉誅殺「危言高論著作」的儒士。 甚至到了最後,他那喜歡讀書,跟儒士親近的弟弟,也成了梁冀捕殺名儒的陷阱。 就像前面說過的,梁冀跟知識份子槓上了。 這也幾乎是每個大皇帝都不能避免的道路……但大家都會拉攏一派對付另一派。 梁冀其實也有,他有他的宦官朋友,對抗著不服他的宦官。 外戚與宦官合作,對抗士人派與宦官派的憤怒。 後面的宦官派,換成皇帝派更容易理解。 也讓士人們舒服一點。 是的,梁冀到底是外戚派,而他也打算持續的以外戚身分執政下去。 當時,孫壽弄了一個原名鄧猛的女孩入宮,很得漢桓帝喜歡。 梁冀認為,這是個好機會。 鄧猛的生父已經過世,母親改嫁孫壽的舅舅……為了冒名頂替梁氏宗親,這時候叫做梁紀。 只要讓鄧猛也改姓為梁,梁冀的政權就能持續下去。 但梁冀怕鄧猛的母親跟姊夫會不同意,就按照一貫的套路派人刺殺他們。 鄧猛的母親當時住在中常侍袁赦的隔壁,刺客從袁家潛入,被袁赦發現,袁老兄立刻擊鼓提醒猛母。 猛母連忙逃入宮中,向漢桓帝告御狀。 漢桓帝大怒,這些年來,被梁冀壓迫也夠久了,就此萌生了誅殺梁冀之意…… 於是,漢桓帝趁著上廁所的時候,偷偷與親近的宦官商議。 五名宦官與皇帝歃血為盟,下詔抓捕誅殺梁冀及其黨羽。 大將軍府邸為司隸校尉部隊所圍,光祿勳入內宣詔收大將軍印綬,貶為鄉侯。 當晚,梁冀與妻子孫壽自殺,結束了他那如夢似幻的一生。 時為延熹二年(西元159年),八月九日。 不得不提的是,那個「關鍵鄰居」袁赦就是汝南袁家的人。 又是個高端宦官。 這件事恐怕有可議之處。 而且,就在一個月前的七月九日,漢桓帝的梁皇后才過世。 這一個月內發生了: 1.漢桓帝看上鄧猛。 2.梁冀打算讓鄧猛改姓。 3.梁冀派人刺殺鄧母。 4.漢桓帝與五宦策劃誅梁冀。 5.百官不敢違逆的梁冀在毫無抵抗能力下被捕自殺。 相當的趕進度啊。 當然,你也可以認為梁冀是打算嫁禍袁赦。 漢桓帝早有預謀與此事無關等等。 不過我也可以告訴你,主持大將軍圍捕行動的光祿勳,仍是汝南袁家的人。 世人皆知五名宦官誅梁冀封「五侯」,打開了十常侍時代。 卻少有關注,汝南袁家在此同時,也展開了蝙蝠般的兩棲人生。 最後,梁冀有著如同秦皇漢武般的暴虐跟勤政。 卻沒有他們那樣改變時代社會的創舉。 自然也不會像這些大皇帝一樣,得到兩極化的評價。 這邊也提醒一下,王莽執政不到九年,就完成了篡漢。 嬴胡亥敗掉老爸江山,只花了三年時光。 董卓剝去東漢最後一層虛偽的和平穩定,也就幾個月而已。 梁冀雖然不是好人,但也肯定不是國賊。 就算不談順帝最後幾年的勵精圖治,漢桓帝前頭的十三年,梁冀也為這個如風中殘燭的國家貢獻了不少心力。 順帶一提,黨錮之禍的起點雖然在梁冀執政時期,但他什麼都沒對這些展開社會運動的士人做。 梁冀時期只是「黨」,漢桓帝親政之後才是「錮之禍」。 一個人會變,也不會變。 梁冀以為自己有足夠的能力,掌握這個國家。 但事實上他並沒有。 他願意跟自己認可的人合作,並將其他人視為螻蟻。 隨著年紀的增長,我們不一定越來越成熟。 也許是越來越目中無人。 梁冀絕對不是英雄。 他只是一個自大,而又平凡的人。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