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07|閱讀時間 ‧ 約 2 分鐘

    我小時候習慣了獨個兒,獨個兒看電視,獨個兒看書,獨個兒玩積木,獨個兒談天說地。這並不代表我是孤單寂寞的小孩,我仍有許多跟家人相處的時間,只是我不怕一個人,甚至喜歡一個人。
    獨是一種沈澱的狀態,獨個兒做任何事都不會變得嘈雜喧囂,有利於思考與回憶。獨是一種不受干擾的狀態,有利於高度集中精神與力量。獨是一種昇華的狀態,只要你願意,你可獨自走得更高更遠,毋須擔心被身邊的事物阻礙。
    獨的特性是透過群而彰顯出來的,只有在群體裡,才能參透獨的可貴,因此我不用離開家人,卻能獨自享受自己的空間。這道理可由一種現象來明白:你愈想集中精神,就不要讓自己身處太寧靜的空間,因為外部的聲音會驅使人更集中手上的工作,這或許解釋了很多人在咖啡店裡工作更有效率。
    潘霍華在《團契生活》中說過,基督徒在群處時要像獨處,獨處時要像群處,這話一點不差,沒有基督信仰的人同樣需要這麼做。
    不喜歡獨的人,大抵都不真正懂過群體生活,他們會利用群體掩飾自己的不安與恐懼,他們愛熱鬧,因為他們無法面對真實的自己,尤其是陰暗的一面。他們甚至喜歡領導群眾,把群眾的支持當作自己的世界,藉此機會奪取利益,因為利益讓他們自以爲有安全感。
    叔本華認為個人自身擁有愈豐富,對外在事物的渴求愈低,他更認為人愈愛跟人交往,就愈會變得庸俗。我覺得這話有點偏激,卻不無道理,智者慎獨,才不易被洗腦。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我是子遴,一位在城市邊緣掙扎的半人獸(半人半獸的簡稱),蒐集各種迷失在大都會中的奇獸、幻獸甚至畸獸的不符合現實的「真實」經歷,以字符組合一個接一個的故事。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