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2020.09.04 10年早いんだよ

Nakumo-avatar-img
發佈於運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單車跟汽機車一樣,原廠式樣永遠是以「簡單耐用」為導向,功能從來不是原廠搭配的選項,所以一輛幾萬的車子買來以後,還是得再花個幾萬升級一些裝備,其中輪組是一項幾乎必敗的東西。
好幾年前換騎公路車一段時間以後,覺得基本功練得差不多了,可以升級輪組試試看,但那時對這些東西還不是很有研究,所以求教身兼教練的車店老闆,因為我的需求比較偏綜合,不要太重、又要有點慣性(多年後才知道這是四不像的需求),當時很紅的國產亞獵士ALX630太輕,偏爬坡導向;Shamal(瞎貓)和Race Zero(跑零)這類綜合輪組又各有一些怪問題,更超出我的預算,所以後來老闆幫我推了亞獵士的ALX650,重也不會太重,輕也不會太輕。
那時用起來覺得這組也真符合它的重量,爬坡沒特別厲害,慣性也沒特別好。
剛換上去時,畢竟剛性比原來的輪組好太多了,所以一開始很有感,而當時也我也只有這組輪組可以用,所以不管平路或山路都掛這一組。
騎單車跟跑步甚至騎機車或開車一樣,路上總是會遇到幾個想跟你玩玩的

尤其是山路!

其實騎到現在,被我輾過去的或是輾過我的也不在少數,但就是那一次我的印象特別深刻!
==============================================
那陣子已經換了輪組一陣子,正準備要跑一場300K的活動,但卻有點疏於訓練,雖然有保持一定強度,可是卻有段時間騎乘里程都沒超過100K,因此感到有點不安!況且換了輪組之後,我也想試試看自己如果再跑一次以前覺得很硬的路線能快上多少?於是又安排了一次這樣的找死路線。
那天早上六點準時出發,預計由台19甲往阿蓮接台28(高雄市阿蓮區往旗山區的一條山路),一路上評估著自己的狀況...嗯,腳力OK,心肺OK,但怎麼我的肚子不太聽話的感覺??反正人已經出來了,就先觀察一陣子再說,不過在抵達阿蓮之前就已經先給我來了2~3次的絞痛。
在上台28之前肚子又痛了起來!但在路邊稍停了一下就又好了。進山路前的最後一個加油站讓我猶豫了好久,是不是該去上個廁所?最後我還是選擇繼續前進。
才剛上第一個坡我就遇到一位穿著拖鞋、揹著背包、也是騎捷安特公路車的大哥,他的速度和我相差無幾,而且有和我較勁的意味與動作出現,雖說後面還有一百多公里的路程,可是難得遇到和自己實力相當的人,實在是忍不住想跟他纏鬥一下!
就這樣在台28上你來我往的,互有領先,偶爾我還在短坡上拉高轉速做點間歇,試圖拉爆他,不過我錯得離譜,這個幾次間歇反而成了我敗戰的主因!以踩踏方式來看,我的踏頻高於他,但是他的肌耐力越到後段越能顯出遠高於我!在長緩坡的時候我可以超過他再拉開距離,但在陡坡時他可以用比我高的檔位追上來,甚至超越我!
就這樣和他鏖戰了大半條山路,結果在抵達旗山前的倒數第二個長坡,我忽然爆缸了,只得望著他的背影遠離我。才剛爆沒多久,我的肚子又開始絞痛,這一痛可是非同小可,逼得我爬坡爬到一半趕緊下車休息!這下感覺不妙,剛剛我應該在加油站先行「卸貨」的...無奈此時身處荒山野嶺,也只好忍耐著爬完最後兩段坡,然後用比平常快很多的下坡速度衝到7-11「卸貨」。當然啦,那位大哥早就不知道跑哪去了。這一場拖鞋對卡鞋的戰役很明顯的就是拖鞋獲勝,那時真覺得我可以把卡鞋給扔了吧...
由於鬧肚子鬧得嚴重,讓我在7-11足足待了半小時左右,看了一下時間,如果沒有耽擱的話,我大概可以比先前快上10~15分進站哩!現在進度反而落後啦!
忍不住又回想剛剛的狀況,雖然很過癮,但是也真是讓人家看笑話了,本來想拉爆人家的卻反被拉爆...
這次的單挑其實就很像是玩格鬥遊戲一樣,只是地點是台28,武器是單車而不是拳頭,最後的結果也讓我想到一句電玩裡的台詞...
哈~那位大哥的打扮大概就是如此,長相我只看到側面,所以不太清楚。
但這麼多年來我跑過那段路數十次,雖然後來我有再變強,但就是再也沒有遇到他過。
====================後記=======================
前一兩年,我在騎台22(高雄市楠梓區往大樹區的小山路)的時候,在最後的長坡遇上了一個打扮和長相和這位大哥非常相似的人,尤其是...拖鞋!!那時我悠哉悠哉地爬坡,他從我左側超了過去。開~玩~笑!那樣的狀況我是可以再加速的啊,馬上升檔重踩追上去,很快的就超過了他,然後把他遠遠的放在後面~接下來就再也見不到他了...突然有種復仇的滿足感...😆
對於輪組的事情,後來隨著自身能力和知識的進步,我終於慢慢了解了沒有什麼所謂的「綜合能力突出」的綜合輪,而是乖乖的爬山就掛低框的輕量輪組、跑平路或緩坡就掛高框的慣性板輪,即使是全碳纖板輪比較輕,在爬坡時有些幫助,在平路也需要花力氣把速度帶起來才能享有慣性。
再說,ALX650可以適用無內胎系統,那導致它外胎非常難裝,第一次裝一輪就花了一小時還挖破內胎,嘗試了好幾次才找到可以很快換外胎又不挖破內胎的方式,但偶爾還是會失手。因為這樣在外面騎車的時候真的令人不安,所以後來我購入了SRAM的S40金屬剎車框+碳纖框板輪當後輪,再加一個手編的金屬板輪當前輪之後,ALX650我就放著當備用輪組了,但板輪也讓整車重量變得滿重的。這樣騎了很長一段時間之後,再加上前陣子我也瘦了好幾公斤,某天我突然想到掛回那組ALX650去爬台28,覺得輪子好輕啊!時間馬上就進步了5~10分鐘...
那...差別到底在哪? 簡單的說就是同樣的坡,我掛著高框板輪還是可以一路抽車直上坡頂,但我掛著更輕的輪組可以用更重的檔位騎得更快更輕鬆,大概就是這樣的意思吧!
所以配備有沒有絕對?我覺得沒有,說到底配備只是輔助你省力的工具,改善自己的身體條件和增進自己的能力才是根本。
升級為大叔的我還是繼續在路上輾過人和被人輾過,有遇到的話請不要留情好好的輾過我,這樣我會更有動力讓鍛鍊自己的!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6會員
175內容數
和Michelle相處與一起成長的大小事,是Michelle的成長之路,也是把拔的學習之路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Nakumo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距離要填滿地圖還差很遠呢~
2021環法自行車大賽而勾起的不負責任心得
即使是室內也可以好好地騎車訓練!
PBP在法國是一項歷史悠久的長途單車騎乘活動,由1891年開始每四年舉辦一次,持續至今,是許多車友的遠征目標!
能騎更要能吃,有吃才有能量。選擇適合自己的補給品讓你更有活力!
2020年的年度訓練總驗收,會比上次進步嗎?請進來看看
距離要填滿地圖還差很遠呢~
2021環法自行車大賽而勾起的不負責任心得
即使是室內也可以好好地騎車訓練!
PBP在法國是一項歷史悠久的長途單車騎乘活動,由1891年開始每四年舉辦一次,持續至今,是許多車友的遠征目標!
能騎更要能吃,有吃才有能量。選擇適合自己的補給品讓你更有活力!
2020年的年度訓練總驗收,會比上次進步嗎?請進來看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新冠疫情期間,因緣際會之下學會騎單車,對一般人而言不算什麼,不過對我來說,卻是件了不得的大事。因為我很羨慕騎著單車旅行的人,渴望自己也能騎著它悠遊於田野與大街小巷;隨著年紀的增長,住在都市的我,沒有抱太大的希望, 有幸能得到老天的眷顧,讓老大不小的我學會了,當然要好好把握。
Thumbnail
前幾天心血來潮去北宜公路騎車看看風景,因為本身不是飆車咖,所以都秉持著安全駕駛的態度慢慢騎。 騎到一半時,對向的騎士突然犁田,他們的機車也往我這邊快速滑行過來。當下我真的傻眼,心裡冒出「怎麼會有人在我面前雷殘」、「我會不會被撞到?」這些想法。 不過隨後我也恢復冷靜,快速預判對向機車的可能滑行
Thumbnail
接觸公路車一段時間,都會遇到要不要上卡的選擇,上卡是藉由卡鞋和卡踏讓腳和踏板連在一起,進而達到增進騎乘效率和穩定性等好處,但對我來說,看起來帥是最大的吸引力,用卡鞋看起來就是厲害,就是這麼膚淺。
Thumbnail
有關於一個單車少年的啟動時,出自於他沒有摩托車,好的在大一的時候呢? 那時機車還沒有下來,但腳踏車已經下來了。最那時候代步工具幾乎都是我的腳踏車, 而我的腳踏車是我老爹以前的坐騎小紅,不要小看小紅他是一台越野車,最大的速度可以飆到超級快的, 再加上我以前就還蠻喜歡騎腳踏車的,所以不管是到學校,
Thumbnail
單獨進入深山,沒人影沒手機訊號的,其實是一種冒險,那天我就遇到了一個「意外」。 騎單車我向來沒甚麼在認真,多半作為跑步以外的交叉訓練。但不久前我自己一人跑到烏來小小挑戰了桶後林道,那堪稱是輕越野級的自行車經典路線。 桶後林道全長13K,西端始於烏來孝義,緊接桶後越嶺古道再走7K可達宜蘭礁溪。
Thumbnail
因為幾天前提到自己習慣騎的一條能訓練也能愜意騎的百K路線 在這邊把它紀錄起來,分享給大家。 兩年前入坑自行車時是個9x公斤重的奔四中年男子,長期的工程師作息也將身體弄壞得差不多了,所以我就在思考要做什麼運動來調整一下體重,本來曾簡單慢跑但並沒有深入持久,體中也就升升降降升升降的(XD 多了一個升)
Thumbnail
有鑑於這周就要參加美利達彰化經典百K了,而菜雞如我竟然在比賽一週前才正式拿到友人I出借的公路車,只好趁著這所剩無幾的時間趕快來試車!
Thumbnail
版主是一名喜愛高強度競技球類運動(羽球、排球),一周運動次數約1-2次,期間約2-3小時,屬於激烈短暫運動型態,平常無重訓、心肺鍛鍊習慣,故非常不擅長有氧、心肺需耐力之活動。本文即將公開自行車菜鳥,從大湖山莊街上風櫃嘴之初體驗。
Thumbnail
這是一篇恐怖的故事,閱讀時請小心,故事事發生在14年前,腳踏車開始興盛時期...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作者騎乘自行車到臺中的心得,透過這次的體驗過程瞭解到自己的問題與弱項,並思考如何調整,才能夠持續進步與前行。同時透過騎行活動與人生經驗提出在工作與學習上的思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新冠疫情期間,因緣際會之下學會騎單車,對一般人而言不算什麼,不過對我來說,卻是件了不得的大事。因為我很羨慕騎著單車旅行的人,渴望自己也能騎著它悠遊於田野與大街小巷;隨著年紀的增長,住在都市的我,沒有抱太大的希望, 有幸能得到老天的眷顧,讓老大不小的我學會了,當然要好好把握。
Thumbnail
前幾天心血來潮去北宜公路騎車看看風景,因為本身不是飆車咖,所以都秉持著安全駕駛的態度慢慢騎。 騎到一半時,對向的騎士突然犁田,他們的機車也往我這邊快速滑行過來。當下我真的傻眼,心裡冒出「怎麼會有人在我面前雷殘」、「我會不會被撞到?」這些想法。 不過隨後我也恢復冷靜,快速預判對向機車的可能滑行
Thumbnail
接觸公路車一段時間,都會遇到要不要上卡的選擇,上卡是藉由卡鞋和卡踏讓腳和踏板連在一起,進而達到增進騎乘效率和穩定性等好處,但對我來說,看起來帥是最大的吸引力,用卡鞋看起來就是厲害,就是這麼膚淺。
Thumbnail
有關於一個單車少年的啟動時,出自於他沒有摩托車,好的在大一的時候呢? 那時機車還沒有下來,但腳踏車已經下來了。最那時候代步工具幾乎都是我的腳踏車, 而我的腳踏車是我老爹以前的坐騎小紅,不要小看小紅他是一台越野車,最大的速度可以飆到超級快的, 再加上我以前就還蠻喜歡騎腳踏車的,所以不管是到學校,
Thumbnail
單獨進入深山,沒人影沒手機訊號的,其實是一種冒險,那天我就遇到了一個「意外」。 騎單車我向來沒甚麼在認真,多半作為跑步以外的交叉訓練。但不久前我自己一人跑到烏來小小挑戰了桶後林道,那堪稱是輕越野級的自行車經典路線。 桶後林道全長13K,西端始於烏來孝義,緊接桶後越嶺古道再走7K可達宜蘭礁溪。
Thumbnail
因為幾天前提到自己習慣騎的一條能訓練也能愜意騎的百K路線 在這邊把它紀錄起來,分享給大家。 兩年前入坑自行車時是個9x公斤重的奔四中年男子,長期的工程師作息也將身體弄壞得差不多了,所以我就在思考要做什麼運動來調整一下體重,本來曾簡單慢跑但並沒有深入持久,體中也就升升降降升升降的(XD 多了一個升)
Thumbnail
有鑑於這周就要參加美利達彰化經典百K了,而菜雞如我竟然在比賽一週前才正式拿到友人I出借的公路車,只好趁著這所剩無幾的時間趕快來試車!
Thumbnail
版主是一名喜愛高強度競技球類運動(羽球、排球),一周運動次數約1-2次,期間約2-3小時,屬於激烈短暫運動型態,平常無重訓、心肺鍛鍊習慣,故非常不擅長有氧、心肺需耐力之活動。本文即將公開自行車菜鳥,從大湖山莊街上風櫃嘴之初體驗。
Thumbnail
這是一篇恐怖的故事,閱讀時請小心,故事事發生在14年前,腳踏車開始興盛時期...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作者騎乘自行車到臺中的心得,透過這次的體驗過程瞭解到自己的問題與弱項,並思考如何調整,才能夠持續進步與前行。同時透過騎行活動與人生經驗提出在工作與學習上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