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16|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在不同的地方用功

在砧板上打坐-蔡珠兒,商業週刊1753期
在砧板上打坐-蔡珠兒,商業週刊1753期
這天和實習生線上討論,談到他的擔心,當事人和他的話往往很少,經常講沒兩句就說不下去了。他想要運用牌卡或其他媒材和當事人工作,不曉得這樣可不可以。
我再細問下去,當事人是怎麼的說不下去:是當事人無視實習生的提問而不回應呢,還是當事人回答了但都很簡短。都很簡短,實習生說。
「那你自己平常的人際互動呢?這和你的會談有什麼關連嗎?」
「嗯…我不認為我日常的人際互動和我的工作*有什麼關係;工作是工作,生活是生活,這是兩碼子事。」
一時之間,我還想不到他所謂的工作是什麼,明明我和他說的是會談,他卻換了個詞為工作,怎麼一回事呢?不過,我沒有就此追下去,畢竟,在假期被拉著下海線上討論,我不想給出太複雜的討論話題,只想單純的給予支持、減緩實習生連假後就要上陣的焦慮。
等等,他說的是工作?!
工作是件認真嚴肅的事情,需要全力以赴。以我熟悉的兒童工作來說,遊戲就是工作、工作就是遊戲,遊戲是他們認識環境探索人際建立自信的試煉場。表面上孩童的遊戲只是無關痛癢的活動,然而玩起「一二三,木頭人」的那股拼勁,和魷魚遊戲的一二三斷頭人沒什麼兩樣--差別前者玩輸了還能重玩,後者輸了就登出人生online。和當事人談不下去就要添加媒材增加話題,就像是台中人吃包子先加東泉辣椒醬一樣,管他是東河包子、臥龍崗包子、克林台包、祿記包子、公正包子、康樂意菜包…喂~包子的原味在哪裡?人與人的互動在哪裡?如果只是為了尋找話題增加互動而把諮商的本質給放在一旁,幾乎可說是買櫝還珠、捨本逐末,當事人還不如去問鳥卦米卦、去桌遊店算塔羅,或者是去寺廟抽籤翻聖經找神諭,可能收穫還更多哩。
不過,這些想法我都沒說出口;我是俗辣。另一個沒說出口的是,你對我的提問回答也很簡短,你對我說的話也沒什麼回應,「嗯、好」,甚至是可以在螢幕上大眼瞪小眼1分鐘,沒有任何回應--我們都同在魷魚遊戲裡。
也說不定,實習生認為找我討論還不如去米卦塔羅問神諭。
畢竟,我眼中的實習生,其實是我自己內心的映照,佛印和蘇東坡,不就是個例子?
話說回來,實習生的苦惱,我到底接住了多少?當他很認真想討論可以如何突破困境時,我和他扯到他的日常人際互動,會不會扯太遠,讓實習生跟不上呢?
或者,實習生和我之間的對話簡短,完全是因為他不想和我講太多話;當事人和實習生的對話簡短,也因為是前者不想和後者講太多話。說到底,還是我的錯,沒有示範給實習生如何引導對話。
也可能是,在連假排出30分鐘和實習生線上討論,一心想著窗外呼呼的國慶日飛機聲,很難有對話的心情,他很無奈,我也很無奈。
也或許,我是臘肉、實習生不是小鮮肉,所以當事人不感興趣;當事人不是正妹、實習生不是正妹,所以我不感興趣。
既然投入了魷魚遊戲,就要專注在短暫的時間裡迅速移動身體向底線前進,別想著怎麼拖延鬼娃回頭前的時間;既然進入諮商工作,就要想方法努力和當事人建立各種互動的可能,而不是問我能不能採用牌卡媒材--我說不能你就不用嗎?
「做菜可能是苦差,卻也令人舒緩,從現實抽離切換,專注澄靜,有掌控感,能激發創意,產生自信,裨益身心,如假包換有療癒功效。所以近年來烹飪已和藝術、音樂、植物一樣,成為心理治療的新法門,歐美有不少療癒烹飪(therapeutic Cooking)、烘焙治療、正念烹飪(mindful Cooking)等課程…」《在砧板上打坐,商業週刊1753期》
進入廚房,就全副心力放在眼前的食材處理上吧。
對了,我是怎麼跳到實習生的日常生活人際互動的呢?
「…當事人往往回答幾句話就不說了,我想,是不是他不想和我說話呢?」
*關於會談,不同學派/觀點/場域會以不同的稱呼為之,心理治療、分析、輔導、個案工作、介入、協談…五花八門不一而足。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