顳顎關節不舒服怎麼辦? 軟式咬合板 我的網路購物的咬合板開箱文---黃邦定醫師

黃邦定-avatar-img
發佈於功能性矯正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3 分鐘

(2024.09更新)

近來已發現兩位運動好手(在老師等愛講話的高危險群外,又新增,運動員也是),也有此隱藏版不足為外人道的問題,建議去買書來保養救自己,增強自己的動力。

電子書或實體書皆可,我比較推薦第一本,日本人寫的。兩本都看是最好。

分享我寫給某位健身教練的:還好你有在健身,肌肉發達不成問題,年輕時可靠肌肉代償,等你中年以後,可能就會有問題了,所以請你自己現在就開始保養顳顎關節。

夜間磨牙的問題,除了結構問題,可能跟你習慣健身出力,也有關係,這是我之前跟一群健身教練一起上顳顎關節的課才知道的。

顳顎關節裡有很多本體感覺接收器,健身嘶吼時,咬緊牙關,比較好出力,你應該也有此經驗吧。

咬緊牙關對顳顎關節造成的傷害,一般可用磨牙套幫助(這訊息可以跟你同事或學員分享,所以才給你那篇開箱文,要更近一步不脫落就到診所做磨牙套,不然我文中有寫,到迪卡儂等體育用品店買用動型的護牙套就可以了)。

你的是,又再加上先天構造不良(所以你才會在國小階段經歷過關節滑滑的,像我可沒有),所以除了咬合板保養,你還要加上肌功能訓練,所以去買這本新書『即刻解痛』來看。

咬合板,護牙套,磨牙套,都是一樣的東西,只是譯名不同,厚薄不同。

Bonus給愛健身的年輕男性:有些事要靠肌功能訓練,別只訓練大肌肉。


臨床上常會遇到顳顎關節(英文縮寫是TMJ)不舒服的病人,可能會有咬會痛、開口不順、會有卡卡的聲音,等等諸多臨床症狀。

以下這位醫師的文章,把來龍去脈,說得很清楚了,我就不再贅述。若嫌不足,還可google搜尋關鍵字『顳顎關節』或『TMJ』。
參考文章:什麼是顳顎關節症候群?

我把最常被問到的這段話特別節錄出來:要再一次提醒大家:顳顎關節疾病具有高度之專業特性,因此第一線的診療醫師是牙醫師,而非骨科醫師或耳鼻喉科醫師。

不過,很多國內的牙醫師其實也不會看(這跟醫學教育有關,在此先按下不表),在診所頂多開肌肉鬆弛劑之類的藥(急性期用藥,副作用可能是全身昏沉無力、想睡覺,這是正常的?),大多會直接轉診到醫院,這是對的,至少知道要轉診。到醫院是掛在牙科裡的顳顎關節特別門診

以台大醫院為例,要先給家庭牙科看過後,在牙科院內轉診,好像無法直接掛顳顎關節特別門診。

屏東有點誇張,太純樸了,我必須寫得詳細點。臨床就遇到好幾個病人是先看耳鼻喉科,最後才知根本是牙齒引起的問題,請不要輕易自己當醫生自己判斷(自己停藥),也不要太相信屏東的醫師所言,這裡太安逸、太好過日子了,這非病人之福,所以我才寫此類的衛教文章,期望提升大家的嘗試與覺知,為自己負責。

以下第一個動畫影片說明的很清楚,為什麼TMJ的問題要看牙科?因為跟下顎骨是一體的,跟咬合也有關係,是英文字幕,不懂,光看影片也能大概瞭解想表達的是什麼,而且還可利用YouTube的字幕自動翻譯功能來練英文。

第二個美女醫師(在加拿大溫哥華執業)的影片,說中文,但有中英雙語字幕。裡面所言的磨牙造成咬合高度變短啦,canine guidance啦,為什麼會頭痛,環環相扣,其實第一個動畫影片有解釋。有語言障礙的人可以先看2再看1,會比較快進入狀況。小朋友磨牙這個千年FAQ也在影片中有解答。

顳顎關節症候群確實是文明病,但就像每個人都有癌症基因卻不一定會得癌症,許多人都有文中敘述的可能原因(例如咬合不正、缺牙未補)卻都沒事,安穩過一生,有些人卻年紀輕輕就這裡不舒服、那裡痛,一樣,這就目前醫學研究很熱門很夯的議題『表觀基因』...簡而言之,就是後天的環境會影響基因表現與否、程度

【...說老實話,顳顎關節症候群的原因不明、研究中,所以對應的治法也百家爭鳴,莫衷一是,端看你遇到的醫療院所、醫師是哪個流派。】

舉國內的例子,如果您遇到是國防醫學院體系的醫師,大概會建議您直接開刀,外科處理;台大醫學院體系的,就會建議您做密西根式的硬式咬合板(或稱治療性咬合板....這在大醫院,健保有給付,但良藥苦口,有治療性...起碼要戴一年以上才可能有效果(下文有寫....動輒5、6年的病史,這急不得、快不得....但戴起來不舒服,能撐一個月以上就不錯,病人往往不會戴、不會珍惜,《白白浪費健保資源》,請至少帶滿2年,且定期回醫院調整咬合,這是一個療程,咬合板只是硬體,回診調整是軟體,才是重點)。

我現在在屏東,前診所只有如下圖的軟式咬合板。

我沒在做硬式咬合板了,後面所需的調整、材料,這裡都沒有,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如有需要,請直接去醫院,我這裡現在只是介紹。

屏東市街頭最近多了許多間助聽器專賣店(拜我前助理之賜,讓我瞭解此行業利潤多高,她不是業務,但已當分享講師多年),讓我有點憂心,關心此議題起來。屏東是有人潮回流沒錯,但應還不足以支撐此類高單價(多高?十幾萬起跳)的市場,應該是內需,需要用助聽器的人越來越多。顳顎關節跟這有啥關係?解剖位置,顳顎關節與耳道的關係,就像樓上樓下+左右鄰居,兩者互相影響。請看以下這本書吧。

一張衛生紙矯正咀嚼習慣:耳鳴、暈眩、五十肩等無法治好的疾病通通消失

一張衛生紙矯正咀嚼習慣:耳鳴、暈眩、五十肩等無法治好的疾病通通消失

書的內容很簡單,日本人寫的,通勤閱讀所需,或許你在書店就看完了,不一定要買(當然買最好,回去細看幾遍,才能持續提醒自己做練習)。

再來是讓大家比較一下兩種軟式咬合板的不同。

下面,齒痕很清楚的是我前診所製作的軟式咬合板,通常只需做單顎(上或下),費用大約NT.6000,需定期回診調整(不是做完就沒事了)。夜間磨牙的病人戴整晚,它是消耗品,它代替您的牙齒受苦受難、被磨耗,所以一段時間(因人而異)可能就被咬破得重做了。

再次強調,咬合板,不管哪種形式,不管軟硬,都是消耗品(幾年就可能被磨破,重做新的),它代替您自己的牙齒直接對撞咬耗,可以想成是人工的緩衝墊子 (自然天生的顳顎關節內的關節盤,它是軟骨,當被不當的咬合磨耗磨壞了,就出現許多奇奇怪怪的顳顎關節症狀)。

硬的當然較耐磨,可是不舒服,所以我會建議第一次做的,先從軟的適應起。如果自己都知道已經有磨牙的習慣了,那請從2mm起跳。不過如果願意多花錢多做幾付、幾次,促進經濟,我一點都不反對喔。

軟式咬合板,比較舒適,因為是印模、客製化製作的,包覆性較強,很好穿戴不易掉出。

我在台大學的是密西根硬式咬合板...現在健保有給付的,在醫院做的,多是這種。有病人跟我反應過,很硬,很不舒服,所以沒啥戴,當然症狀就沒改善,又跑來診所自費讓我做軟式咬合板。在台大醫院招牌大,病人配合度比較高,我常常看到厚厚一本病歷,病人大約2、3個月,回診調咬合板的咬合一次,2、3年就這樣過去了,7、8年的老病號所在多有。通常在2、3年後,就會症狀莫名其妙有改善。

以現在的我來看,有了功能性矯正的背景知識,才知道當年的莫名其妙,不過就是最近也很夯的口腔面部肌功能失調所致。所以我開始把這些零散的知識串起來,先從這篇開始。

小朋友的發育都還沒定型,要改很快,所以開始推MRC等肌功能矯正,牙齒排整齊真的只是附帶的,我在意的是,他成人後因這些軟硬組織肌功能不協調,所要付出的代價。人體很奧妙的,會代償,年輕身體狀況好時就還被掩蓋住,身體狀況開始走下坡時,就會一堆疑難雜症。

另一個重點注意到了嗎?成人要花多久的時間?我上面有寫喔。時間與醫療成本的雙重耗費。

我想治未病。縱使現在的醫療環境是治果才能賺大錢,都要您怎麼了,才來求診,到時跟您獅子大開口要做假牙、植牙、甚至全口重建,您反而會感恩戴德,遇到好醫師幫您解決問題。我天生反骨,厭倦當救火隊了。

我現在選擇從根救起,面對我們人類的下一代。所以我會從很多面向切入,不只侷限在牙科,我不想只活在口腔...它是天下第一關,可關內關外可以做的事還很多,例如飲食、教養。我不是作業員,訓練有素的狗。我反而可以用專業看的更全面。

曾經有老病人(這裡是指年紀)很希望我能去演講,把這些善知識傳播出去。以後也許吧,目前時機未到,我還是先寫寫文章、練練筆鋒就好。反正老病人大多多金,自有靈性程度適當配合的醫師搶著要處理。

前診所製作的軟式咬合板,8mm,很耐磨吧(內面)

前診所製作的軟式咬合板(咬合面)

前診所製作的軟式咬合板(在牙模上)

文中的患者,就是戴前診所的咬合板,老實說,厚厚的,確實較耐用耐咬,但相對的,即使是軟的,異物感仍重,病人最後還是沒戴了,繼續把牙齒咬裂,所以我又再找了更薄較舒適的,如下所述,但有一好就沒兩好,較薄就較容易被繼續咬牙切齒、磨牙的病人咬破。咬合板是消耗品喔,再次強調。所以身心調適的衛教一樣重要,才不致落入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窘境。請別嫌我們在臨床上耗時囉唆,那都是有意義的。


以下是我的網路購物的咬合板開箱文(這是1.0版,下面有我2021.04的更新,2.0版)。

臨床上我會建議病人自己去體育用品店(屏東市的迪卡儂有,也可以直接網購,或試試小間的運動用品店)買『運動護牙套』試試看,便宜很多,2、3百就有了(甚至更低),試水溫,如有效果再來診所花大錢做軟式咬合板。當然我會先說明可能不合、睡到半夜會鬆脫(那是當然的)。

在運動時(例如打籃球、拳擊等有可能激烈肢體接觸等運動)戴護牙套,以避免牙齒意外傷害,是很常見的事,但在國內還未成風氣,歐美可是很盛行。您可自行搜尋『護牙套』,樣式很多的。

順帶一提,MRC、EF、PreOrtho等活動性矯正裝置,是可以當運動時的護牙套,剛好派上用場。有家長問過我。

網購文宣通常會寫得令人怦然心動而不察:暢銷歐美之防磨牙大眾運動單層軟式護牙套

這是我的下顎咬合板(咬合面)

這是我的下顎咬合板(內面)

可以很明顯看出有齒痕,但【完全不】密合(儘管我用熱水泡軟後有死命用手壓擠,它是熱塑性材料,不滿意可反覆使用,像蠟一樣,動作要快),在口內會滑來滑去。這種清醒狀態戴時還好,睡覺時一定半夜脫出...因為人家先天設計就是您在運動時才戴的,那是短期的。

您一般打場籃球、運動會多久?而您睡眠時間多長?

(2020.09更新)有病人送我迪卡農(運動運品大賣場)在賣的護牙套(按下去),長的很像MRC(後者軟多了),但很硬,戴起來很不舒服,所以洗乾淨後就送我了。很硬,才有保護效果啊,人家是運動用的護牙套(請注意一下那些可是激烈高強度的運動項目!您的注意力當下會在競爭激烈的運動項目上,而不會像平時。靜止時,很多該有的隱藏版不適、全會浮現,例如夜間特別會全身癢或酸痛,此乃正常的神經迴路先天設計的保護機制)。

此並非矯正器材,也非夜間磨牙板,設計的目的不同,使用場景也不同。

(2021.04更新)

有病人跟我說現在momo等網購美白產品,有可以單買牙托的(按下去)而無美白藥劑的,標榜3D、不用泡熱水(所以您可以想成我上面講的2.0版)。大概600元,很吸引人。

結果,病人說那東西只能用一次,而且沒網頁文案寫的那麼伏貼(再次證明我說那是唬爛的!),睡到一半就離開嘴巴了,隔天早上起來看,那玩意兒就嚼過又吐出的口香糖,您不會想再次重複利用(只能用一次)。

錢要花在刀口上,錯誤的消費,再便宜,當玩具,也是浪費。一分錢不一定有一分貨,但沒有一分錢一定沒有一分貨,這是硬道理😌。

所以那位病人現在乖乖存錢,等著來診所做咬合板。

至於美白效果,另一位同時買牙托跟藥劑的病人是跟我說,做心酸的,玩玩就好,看開點。如果這東西真有那麼好的效果,就不會有牙科美白市場了。

技工所做的(我現在診間有各種咬合板的實體,您可來摸摸,再做決定),跟前診所用的材料自己做的(上面有圖),根本是不同等級的東西。

前診所做的,圖形在這篇文章上面,很厚,4~8mm(看圖就知道了)有治療效果,也比較耐用,但優點也是缺點,太厚,所以很多病人會不想常戴、無意間搞丟,大約NT.6000元。

技工所做的,小巧可愛多了,相當於透明維持器的進階版(請看下面文章的圖)...維持器的厚度通常是1~3mm的材料做的,咬合板又有分

  • 2mm軟(像1mm的美白牙托,應該會最舒服,但我不建議,良藥苦口的道理一樣,不過當入門款的,倒是可以)、費用是NT.5500
  • 2mm硬、NT.6500
  • 3mm內軟外硬、NT.8500

傳統矯正後的另一章---維持器(按下去看透明維持器的圖,長長知識也好,隱形牙套/透明維持器/軟式咬合板/美白牙托,製作工序都類似,差別只在於所用材質軟硬厚度不同)

透明維持器跟隱形矯正牙套(例如隱適美)長的很像吧

  • 不必對網路宣傳多有效果的東西,期待過高。又好又便宜,那是不可能的。所以我直接把行情價寫出來。

下一次我想測試的是,是也很唬爛的網路美白產品。不過我的不準,我的牙齒已很白,或許有人想試試,請再跟我說心得吧。感謝您造福大眾。

(2022.07)已經有人做類似的影片了,太好了,請參考。我寫的文章超連結放於本文末。

同場加映

avatar-img
41會員
125內容數
一般傳統矯正,或許是為了美觀、或許是為了做假牙等不同的目的,把硬組織(牙齒)排成我們想要的樣子,但這不一定符合人體自然,因為是外力所致,往往需要維持器等被動矯正期。 功能性矯正,著重在軟組織(舌頭、口腔面部肌肉等等)失調功能的改善,齒列排整齊,反而只是水到渠成的副產品,改善並增進影響一生顏質、健康,才是我們更在乎的。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黃邦定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門診中,常有焦慮的家長問我這種現在常見的異常怎麼辦?在餐館,我看到鄰桌的家長在揠苗助長這樣做,心情好時、想日行一善時,就會當面勸阻,曉以大義;不過更多時候,我是冷眼旁觀不置一語,反正以後要送錢給矯正醫師,擋也擋不住,我何樂而不為?何必擋人財路? 只是可憐了人類的下一代。
4月 10, 2018 孩子的顏值取決於父母的認知 王穎是一名中國大陸的牙醫師(所以原文很多文辭,我已改寫在地化了),在從醫的12年中,她接待的病人無數,其中70%以上都是孩子。 王穎在這方面卻沒有那麼多困擾,也許是自帶親和力的緣故,再加上她學習過很多心理學知識,總能很快的和小患者們打成一片。
乳膏是可吞的,它不是牙膏。  矯正完的病人有透明維持器,那是一個現成的載體..... 我不認同氟化物可抗蛀牙之類的理論,GC乳膏反而可能可以逆轉蛀牙.... 其實我都建議家長自己買一條回去給小朋友與自己塗,全家人都可用(詳見以下使用說明的圖檔,可下載,再放大看),日漸有功...
2018,有一對兄弟來定期檢查。小六哥哥是下顎小臼齒會痛(如圖綠圈,不過此圖是網路抓的圖,非當事人的),小五弟弟的是,不會痛,但連上顎小臼齒,都有這種畸形 。 這是『恆牙』的發育畸形,所以要等到大約小四以後換小臼齒,才會見真章。 這在臨床上蠻常見的......
這篇是實踐篇,請先看理論篇,會更有幫助。  為什麼要舌頂上顎? 口香糖或文中『黏土』,都可以,作用一樣,任君選擇 黏土就黏在N點 (英語發字母N,中文發ㄣ,時的那個點....上顎洗衣板隆凸,儘量靠近牙齒,但不可碰到) 文末的影片,算是bonus,讓您更有動力練習舌頂上顎喔!
自鎖式矯正器,對於排列亂的牙齒,有些許擴大牙弓的效果(因人而異),能高效率排整齊,通常對於病人來矯正的主訴,大多能在半年左右解決,因為符合自然生理,牙齒移動較快。
在門診中,常有焦慮的家長問我這種現在常見的異常怎麼辦?在餐館,我看到鄰桌的家長在揠苗助長這樣做,心情好時、想日行一善時,就會當面勸阻,曉以大義;不過更多時候,我是冷眼旁觀不置一語,反正以後要送錢給矯正醫師,擋也擋不住,我何樂而不為?何必擋人財路? 只是可憐了人類的下一代。
4月 10, 2018 孩子的顏值取決於父母的認知 王穎是一名中國大陸的牙醫師(所以原文很多文辭,我已改寫在地化了),在從醫的12年中,她接待的病人無數,其中70%以上都是孩子。 王穎在這方面卻沒有那麼多困擾,也許是自帶親和力的緣故,再加上她學習過很多心理學知識,總能很快的和小患者們打成一片。
乳膏是可吞的,它不是牙膏。  矯正完的病人有透明維持器,那是一個現成的載體..... 我不認同氟化物可抗蛀牙之類的理論,GC乳膏反而可能可以逆轉蛀牙.... 其實我都建議家長自己買一條回去給小朋友與自己塗,全家人都可用(詳見以下使用說明的圖檔,可下載,再放大看),日漸有功...
2018,有一對兄弟來定期檢查。小六哥哥是下顎小臼齒會痛(如圖綠圈,不過此圖是網路抓的圖,非當事人的),小五弟弟的是,不會痛,但連上顎小臼齒,都有這種畸形 。 這是『恆牙』的發育畸形,所以要等到大約小四以後換小臼齒,才會見真章。 這在臨床上蠻常見的......
這篇是實踐篇,請先看理論篇,會更有幫助。  為什麼要舌頂上顎? 口香糖或文中『黏土』,都可以,作用一樣,任君選擇 黏土就黏在N點 (英語發字母N,中文發ㄣ,時的那個點....上顎洗衣板隆凸,儘量靠近牙齒,但不可碰到) 文末的影片,算是bonus,讓您更有動力練習舌頂上顎喔!
自鎖式矯正器,對於排列亂的牙齒,有些許擴大牙弓的效果(因人而異),能高效率排整齊,通常對於病人來矯正的主訴,大多能在半年左右解決,因為符合自然生理,牙齒移動較快。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顳顎關節在哪裡?】 顳顎關節位在耳朵前方、連結下顎與上顎處,只要把嘴巴打開、摸一下耳垂附近的地方,凹陷處就是顳顎關節的位置。凡是與嘴部開闔有關的動作都會用到顳顎關節,例如咀嚼食物、打哈欠、說話、咬合、說話、吞嚥、開口都需要用到。顳顎關節很小,但每天要開闔無數次,因此關節本身結構和周邊的臉部、
髖關節炎的症狀包括髖關節疼痛、活動受限,甚至可能伴隨異常聲響。患者通常在早晨或久坐後會感到症狀加重,但活動一段時間後可能會有所改善。除了疼痛,患者還可能面臨肢體活動受限、行走困難、跛行,甚至出現雙腳長短不一的情況。髖關節疼痛的恢復時間視病情而定,可能從數週到數月不等。若為輕微疼痛,通過藥物治療及復健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運動中使用運動牙套對於保護牙齒的重要性,並提供了不同類型的運動護牙套以及訂製產品的介紹。作者張添皓醫師強調預防勝於治療,建議運動愛好者在進行容易有肢體接觸或撞擊機率高的運動時,配戴運動牙套,以降低牙齒外傷和斷裂的風險。
禮拜五牙齒開始微微的痛,感覺到右下排的牙齦有腫起來,隔天因為沒睡飽的關係,到晚上決定要好好的看一下醫生(求助擅長身體顯化的人)。 醫生說先幫我洗牙,因為牙結石在裡面,所以才會腫起來。然後也幫我補了左上排牙齒的蛀牙,然後說下次再幫我補右下排的蛀牙。 禮拜日牙齒一直維持在一點點痛的感覺,
Thumbnail
這次來求診的病友是一位年輕媽媽,平時除了要照顧孩子,還需要長時間坐著使用電腦工作,所以經常覺得顳顎關節緊繃而且肩頸疼痛!過去她長期在復健科接受治療,但一直沒有明顯改善,甚至有疼痛範圍不斷擴大的趨勢,所以這次在朋友的介紹下,來到永川醫院嘗試『乾針治療』。
Thumbnail
顳顎關節發炎,是一個疾病,如果不去正視它,它會影響到吃飯、說話,甚至到後來即使嘴巴不動,也會開始隱隱作痛,影響到生活品質。
Thumbnail
媽媽有在治療骨質疏鬆,有在打保骼麗Prolia,所以在口腔保健就要特別注意,關於牙齒治療的辛酸血淚史之後再來寫文章分享。 媽媽的牙齒由於已經不舒服很久,做的假牙使以前整排做死的牙橋類型,高醫牙醫門診的醫師建議原有的牙齒先繼續使用,但最近牙齒越來越無法使用,連咬都無法咬,所以在準備餐食上實在很花
Thumbnail
吹到冷風時,你會有顱內疼痛的感覺嗎? 在現代生活中,許多人都面臨長時間坐姿或工作緊張等因素導致的頸部不適問題。 頭夾肌和頸夾肌作為頸部的重要肌肉,經常因為長時間保持相同姿勢而緊張和疲勞,進而引發頸部疼痛、僵硬和不適感,甚至會有貫穿頭顱的疼痛,並且影響近距離視物能力。 肌肉功能 頭夾
Thumbnail
顳肌 這條肌肉位於我們熟知的太陽穴的位置,連結我們下巴的骨骼,控制我們嘴巴休息於閉合的功能,有1/3~2/3左右的顳顎關節疼痛患者顳肌也有疼痛現象。 怎麼受傷的? 漫長的牙齒治療過程嘴巴張開不動、跌倒、頭部撞擊、頸椎姿勢不良、長時間嚼口香糖與咬緊牙關都會造成顳肌產生症狀。 葉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顳顎關節在哪裡?】 顳顎關節位在耳朵前方、連結下顎與上顎處,只要把嘴巴打開、摸一下耳垂附近的地方,凹陷處就是顳顎關節的位置。凡是與嘴部開闔有關的動作都會用到顳顎關節,例如咀嚼食物、打哈欠、說話、咬合、說話、吞嚥、開口都需要用到。顳顎關節很小,但每天要開闔無數次,因此關節本身結構和周邊的臉部、
髖關節炎的症狀包括髖關節疼痛、活動受限,甚至可能伴隨異常聲響。患者通常在早晨或久坐後會感到症狀加重,但活動一段時間後可能會有所改善。除了疼痛,患者還可能面臨肢體活動受限、行走困難、跛行,甚至出現雙腳長短不一的情況。髖關節疼痛的恢復時間視病情而定,可能從數週到數月不等。若為輕微疼痛,通過藥物治療及復健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運動中使用運動牙套對於保護牙齒的重要性,並提供了不同類型的運動護牙套以及訂製產品的介紹。作者張添皓醫師強調預防勝於治療,建議運動愛好者在進行容易有肢體接觸或撞擊機率高的運動時,配戴運動牙套,以降低牙齒外傷和斷裂的風險。
禮拜五牙齒開始微微的痛,感覺到右下排的牙齦有腫起來,隔天因為沒睡飽的關係,到晚上決定要好好的看一下醫生(求助擅長身體顯化的人)。 醫生說先幫我洗牙,因為牙結石在裡面,所以才會腫起來。然後也幫我補了左上排牙齒的蛀牙,然後說下次再幫我補右下排的蛀牙。 禮拜日牙齒一直維持在一點點痛的感覺,
Thumbnail
這次來求診的病友是一位年輕媽媽,平時除了要照顧孩子,還需要長時間坐著使用電腦工作,所以經常覺得顳顎關節緊繃而且肩頸疼痛!過去她長期在復健科接受治療,但一直沒有明顯改善,甚至有疼痛範圍不斷擴大的趨勢,所以這次在朋友的介紹下,來到永川醫院嘗試『乾針治療』。
Thumbnail
顳顎關節發炎,是一個疾病,如果不去正視它,它會影響到吃飯、說話,甚至到後來即使嘴巴不動,也會開始隱隱作痛,影響到生活品質。
Thumbnail
媽媽有在治療骨質疏鬆,有在打保骼麗Prolia,所以在口腔保健就要特別注意,關於牙齒治療的辛酸血淚史之後再來寫文章分享。 媽媽的牙齒由於已經不舒服很久,做的假牙使以前整排做死的牙橋類型,高醫牙醫門診的醫師建議原有的牙齒先繼續使用,但最近牙齒越來越無法使用,連咬都無法咬,所以在準備餐食上實在很花
Thumbnail
吹到冷風時,你會有顱內疼痛的感覺嗎? 在現代生活中,許多人都面臨長時間坐姿或工作緊張等因素導致的頸部不適問題。 頭夾肌和頸夾肌作為頸部的重要肌肉,經常因為長時間保持相同姿勢而緊張和疲勞,進而引發頸部疼痛、僵硬和不適感,甚至會有貫穿頭顱的疼痛,並且影響近距離視物能力。 肌肉功能 頭夾
Thumbnail
顳肌 這條肌肉位於我們熟知的太陽穴的位置,連結我們下巴的骨骼,控制我們嘴巴休息於閉合的功能,有1/3~2/3左右的顳顎關節疼痛患者顳肌也有疼痛現象。 怎麼受傷的? 漫長的牙齒治療過程嘴巴張開不動、跌倒、頭部撞擊、頸椎姿勢不良、長時間嚼口香糖與咬緊牙關都會造成顳肌產生症狀。 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