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會有輸入性通澎嗎?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五月起由於疫情關係,學校改為遠距教學,因為我改用非同步教學,教學檔案都是趁週休時上傳教學系統,因為油價很貴,上下班期間索性就改為騎小綿羊,省下一些油錢。由於海運費、紙價等大宗物資一路飆漲,連帶的汽油價格也一路飆漲,剛剛看WTI原油與倫敦布倫特原油分別已經漲到82.53與85.40,原油價格竟然已經漲到五年的新高,臺灣的CPI年增率超過2%,幾個朋友一直問我,臺灣會不會出現輸入性通澎?
下面這兩張圖可以清楚看到,在疫情期間WTI與布倫特雙雙跌落谷底,我們享受到幾個月的低油價,然後油價逐步,而且迅速的爬升,對我們這些靠汽車通勤的上班族而言,在疫情期間很多人收入減損,加上面對高油價的費用支出,當然有些人會苦不堪言。我這麼192的大個兒,騎著一輛裝著菜籃的小綿羊,懸殊的對比只是襯托出油價真的很貴,花費當然能省就省,不是嗎?
WTI創五年新高
布倫特創五年新高
因為臺灣是海島環境,大宗物資的需求大部分還是依靠進口,是否可以就WPI與CPI之間找到一定的對應或者是因果關係?下圖是統計近十年的CPI與WPI之間的關係圖,CPI穩定的提高,但WPI則否,甚至在2020年以前,WPI還算是趨勢向下,但2020年7月以後大家會看到WPI出現大幅度的揚升。
但這個圖看起來有點奇怪,CPI與WPI之間竟然是負相關,相關係數為-0.76。
這時候大家開始回憶一下紙漿、油價、天然氣等物資都在這段時間內漲價,雖然紙價漲價與疫情沒有因果關係,是因為中國大陸不收垃圾資源進行資源回收後,塑膠原料與紙漿因為中國大陸的需求提升(因為沒有回收料可用),直接揚升了正料的價格。而疫情這段日子以來,由於國際海運費用大幅度的提升、主動元件(如晶片)等因為疫情影響,生產資源移轉至非車用電子的娛樂性與3C產品,最後導致主動元件出現大幅度的缺貨以及漲價。前陣子我請上市電子公司報價,光是價格晶片價格就漲了十倍之多,可見這波物資的漲幅,很可能是一大群灰犀牛衝過來,而不是黑天鵝!
CPI與WPI關係
重新處理過CPI與WPI的關係,改用年增率進行比較,如下圖所示,兩者的相關係數改變為0.605,由於WPI與CPI之間具有單向的因果關係。在劉淑敏(2013)於《中央銀行季刊》中分析指出,WPI所包含的商品價格大抵為原材料及中間產品,內銷之最終產品比重僅約二成,且不包含服務類價格;而CPI中除商品價格外,尚包括比重近五成的服務類價格,由於商品內涵及計價權數不同,導致WPI變動對CPI 的直接影響效果減弱。即是如此,根據筆者統計近十年CPI年增率對WPI年增率、內銷品、國產內銷品與進口品的相關係數高達0.6,分別為0.605、0.604、0.585與0.595,相關係數早已超過當年劉淑敏在2013年的相關係數(當年統計為0.23)。
CPI與WPI年增率關係
CPI與WPI所統計的成分雖然不同,但在單向的因果上,WPI確實為CPI的領先指標,但總體上不見得看得出來,那是因為WPI所衡量的是大宗物資的採購情況,雖然可能與CPI相關,但兩者的資料可能會出現出差異,主要原因在於WPI的衡量項目中只包括財貨不包含勞務,而CPI則含括了最終的實體商品及服務商品在內。
因為CPI含括了最終的服務商品,也就造成了官方CPI與民眾對於物價感受的極大差異,且由於服務類物價民眾不容易感受,感覺上就是物價被CPI所稀釋。目前台灣納入計算CPI的項目,包括食物類(肉類、魚介、蔬菜、水果)、衣著類(成衣)、居住類(房租、水電燃氣)、交通類(油料費、交通服務費)、醫療保健類(醫療費用)、教育娛樂類(教養費用)以及雜項類(理容服務費)等7個基本分類。在CPI的分類中,不盡然能夠與WPI產生直接的對應與因果關係,但食物類、交通類、居住類等分項,確有可能產生因果關係,這也是民眾直接且容易感受到的。
最後,從訊號理論觀察,中央銀行、經濟部、主計總處與行政院對我們宣稱臺灣沒有通貨膨脹的問題,但卻成立穩定物價小組,不就指出目前的物價狀況確實處於敏感帶?
從大宗物資紛紛起漲,美國即將調升利率,加上持續的中美貿易戰,以及氣候等問題,每一種狀況看起來各自獨立,但卻又彼此關連,每一項都可能是一頭灰犀牛。當一群灰犀牛直奔而來時,政府的安慰人心之舉,無疑讓大家少了份警覺心,卻又可能因為預期心理影響,直接抬升了物價。雖然依據經濟學理論,臺灣短期的物價提高尚不足以稱之為通貨膨脹,但成本推升的通貨膨脹現象卻有可能發生(過去難有萬物齊漲的現象),政府怎能嘴巴說說而已呢?
這是一個以通俗經濟角度寫作的垂直自媒體,以臥底的角度探討社會經濟問題與現象,歡迎訂閱。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老實說,關於最低工資與失業率之間的因果關係,一直以來就是經濟學界常見的論點,一派認為提高最低工資可能會造成失業率提高,一派認為(如202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David Card的論點,提高最低工資反而會降低失業率。 誰是誰非?或者,這兩種情況根本上可能同時並存呢?
不久之前的7月8日,我在ETtoday的「雲論」寫了這一篇「醫療口罩價格,是不是該「解錨」了?」,有讀者不以為然,認為是廢文一篇,如果是廢文的話,CDC應該不會在我的文章出現之後,陸續解除「口罩實名制」。 這篇文章告訴大家,口罩實名制的價格上限已經實質失效了!
「乘數之亂」,重點在於官方所稱「乘數」的效果就是暗室裡看不見的那隻黑貓!
無論是消費券、振興三倍券或者是現金派錢根本上都是替代了日常消費,而原本該花的這筆錢,只是短期上被儲蓄,沒多久還是會花費掉。 如果經濟部推估的這1349億元既然只是日常消費,那麼,到底振興了什麼呢?
自去年振興三倍券發行之後,乘數之亂的現象始終未謝幕,這裡由很簡單,政府只要花一點點錢,就可以誘發出大筆的民間消費,這麼經濟魔術實在太誘人,雖然這個乘數的定義實在亂七八糟,經不起學術的檢驗,但百姓們哪知道政府倒底玩什麼把戲?
「碳關稅」或者是「邊境調整機制」真的能減碳嗎?或者,這只是一場大國挑起的新環保經濟戰爭? 總之,戰爭已經挑起了!
老實說,關於最低工資與失業率之間的因果關係,一直以來就是經濟學界常見的論點,一派認為提高最低工資可能會造成失業率提高,一派認為(如202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David Card的論點,提高最低工資反而會降低失業率。 誰是誰非?或者,這兩種情況根本上可能同時並存呢?
不久之前的7月8日,我在ETtoday的「雲論」寫了這一篇「醫療口罩價格,是不是該「解錨」了?」,有讀者不以為然,認為是廢文一篇,如果是廢文的話,CDC應該不會在我的文章出現之後,陸續解除「口罩實名制」。 這篇文章告訴大家,口罩實名制的價格上限已經實質失效了!
「乘數之亂」,重點在於官方所稱「乘數」的效果就是暗室裡看不見的那隻黑貓!
無論是消費券、振興三倍券或者是現金派錢根本上都是替代了日常消費,而原本該花的這筆錢,只是短期上被儲蓄,沒多久還是會花費掉。 如果經濟部推估的這1349億元既然只是日常消費,那麼,到底振興了什麼呢?
自去年振興三倍券發行之後,乘數之亂的現象始終未謝幕,這裡由很簡單,政府只要花一點點錢,就可以誘發出大筆的民間消費,這麼經濟魔術實在太誘人,雖然這個乘數的定義實在亂七八糟,經不起學術的檢驗,但百姓們哪知道政府倒底玩什麼把戲?
「碳關稅」或者是「邊境調整機制」真的能減碳嗎?或者,這只是一場大國挑起的新環保經濟戰爭? 總之,戰爭已經挑起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美國公布 7 月 CPI 年增率報 2.9%,低於市場預期的 3.0% 與前值 3.0%,核心 CPI 年增率則持平預期 0.2%、但高於前值 0.1%,整體 CPI 數據表現良好,並沒有出現超預期轉弱,一定程度緩解了通縮的疑慮,這是一份相當不錯的 CPI 報告。 由於美國 CPI 放緩的趨勢
Thumbnail
昨天的台股誠如之前說的是一個在觀望的盤勢,但是昨晚在美國公布 7 月的生產者物價指數(PPI) 指數,從6月的2.7%降至2.2%、創3月以來最低,低於市場預期的2.3%。這個激勵了台股的大漲,而美國通膨的主要數據消費者物價指數(CPI) 則會在本週三的時候公布,能不能也接近2 %,成為市場關注的焦
Thumbnail
昨晚美國公佈重要的CPI數據,多數人認為只要數據漂亮(通膨降溫)美股將繼續往上噴。 數據確實是往正向發展,盤前各大指數都呈現大漲。 "美國6月消費者物價指數 (CPI)年增3.0%,低於市場預期,而聯準會青睞的通膨指標、剔除食品與能源成本的核心CPI在6月年增3.3%,略低於市場預期。 "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1、本週大事如下: a、美國通膨數據降溫,燃起降息希望,道瓊指數、標準普爾 500 指數和那斯達克指數週三 (15 日) 收於歷史新高,美債殖利率大幅走低。4 月消費者物價指數 (CPI) 年增 3.4%,符合市場預期,按月上漲 0.3%,市場預期為上漲 0.4%。聯準會 (Fed) 青睞的
Thumbnail
這幾天的美股還是持續向下探底。以道瓊為例,13個交易日,僅有一個交易日上漲,和前幾天說的一樣,已經將這近三個月的漲幅全數地還回。這個也是國際情勢的使然。中東的衝突昇溫,會帶動油價和歐亞的運輸。所有的基本的物資都會上漲,這也加深了通膨的疑慮。現是投資美債的好時機嗎?
Thumbnail
*美國3月核心CPI年增3.8%(市場預估3.7%)、月增0.4%(市場預估0.3%),高於預期, 美股終於找到理由可以回檔。 *讓通膨持續的主要原因: 房租價格,與保險費(尤其是汽車保險) --汽油價格有漲、但沒有失控。 --目前大宗資產不是導致通膨的原因,銅油比有上升,不是停滯性通膨。
Thumbnail
【免責聲明】 文章內容僅為個人學習心得與觀點分享,不構成任何投資操作與買賣建議,投資有風險,請審慎評估,盈虧自負。 【2024/4/11 台股:小台期貨盤前規劃】 4/10 台北時間晚上 8 點 30 分公布最新美國 CPI 數據,顯示通膨有停滯甚至回升的趨勢,大大降低先前預期美聯儲將
Thumbnail
記得疫情剛剛開始時,美國在無限量化寬鬆之後,導致各類資產消耗品的價格暴漲,再加上烏俄戰爭變成催化劑,讓通膨大大影響民眾。不過現階段從美股的各大指數來看,看起來受到通膨的影響越來越少,主要除了美國本身是世界科技的領導人以及創新以外,同時聯準會也有把通膨轉嫁到全世界的魔法。現在在AI的浪潮下,台灣也有幸
Thumbnail
根據最新的臺灣財經新聞和市場分析,臺灣出口訂單顯著下降,科技產業表現韌性,全球通脹和地緣緊張影響需求,投資於人工智慧和科技硬件具成長潛力。2024年認為具有投資潛力的臺灣股票包括臺積電、聯發科、廣達和玉晶光。
Thumbnail
美國上月生產者物價指數(PPI)意外呈現下降趨勢,引發對美聯儲可能進行降息的關注。然而,與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呈現相反趨勢,市場陷入困惑中。文章提供了針對美元指數、英鎊和美日交易的具體操作建議。
Thumbnail
美國公布 7 月 CPI 年增率報 2.9%,低於市場預期的 3.0% 與前值 3.0%,核心 CPI 年增率則持平預期 0.2%、但高於前值 0.1%,整體 CPI 數據表現良好,並沒有出現超預期轉弱,一定程度緩解了通縮的疑慮,這是一份相當不錯的 CPI 報告。 由於美國 CPI 放緩的趨勢
Thumbnail
昨天的台股誠如之前說的是一個在觀望的盤勢,但是昨晚在美國公布 7 月的生產者物價指數(PPI) 指數,從6月的2.7%降至2.2%、創3月以來最低,低於市場預期的2.3%。這個激勵了台股的大漲,而美國通膨的主要數據消費者物價指數(CPI) 則會在本週三的時候公布,能不能也接近2 %,成為市場關注的焦
Thumbnail
昨晚美國公佈重要的CPI數據,多數人認為只要數據漂亮(通膨降溫)美股將繼續往上噴。 數據確實是往正向發展,盤前各大指數都呈現大漲。 "美國6月消費者物價指數 (CPI)年增3.0%,低於市場預期,而聯準會青睞的通膨指標、剔除食品與能源成本的核心CPI在6月年增3.3%,略低於市場預期。 "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1、本週大事如下: a、美國通膨數據降溫,燃起降息希望,道瓊指數、標準普爾 500 指數和那斯達克指數週三 (15 日) 收於歷史新高,美債殖利率大幅走低。4 月消費者物價指數 (CPI) 年增 3.4%,符合市場預期,按月上漲 0.3%,市場預期為上漲 0.4%。聯準會 (Fed) 青睞的
Thumbnail
這幾天的美股還是持續向下探底。以道瓊為例,13個交易日,僅有一個交易日上漲,和前幾天說的一樣,已經將這近三個月的漲幅全數地還回。這個也是國際情勢的使然。中東的衝突昇溫,會帶動油價和歐亞的運輸。所有的基本的物資都會上漲,這也加深了通膨的疑慮。現是投資美債的好時機嗎?
Thumbnail
*美國3月核心CPI年增3.8%(市場預估3.7%)、月增0.4%(市場預估0.3%),高於預期, 美股終於找到理由可以回檔。 *讓通膨持續的主要原因: 房租價格,與保險費(尤其是汽車保險) --汽油價格有漲、但沒有失控。 --目前大宗資產不是導致通膨的原因,銅油比有上升,不是停滯性通膨。
Thumbnail
【免責聲明】 文章內容僅為個人學習心得與觀點分享,不構成任何投資操作與買賣建議,投資有風險,請審慎評估,盈虧自負。 【2024/4/11 台股:小台期貨盤前規劃】 4/10 台北時間晚上 8 點 30 分公布最新美國 CPI 數據,顯示通膨有停滯甚至回升的趨勢,大大降低先前預期美聯儲將
Thumbnail
記得疫情剛剛開始時,美國在無限量化寬鬆之後,導致各類資產消耗品的價格暴漲,再加上烏俄戰爭變成催化劑,讓通膨大大影響民眾。不過現階段從美股的各大指數來看,看起來受到通膨的影響越來越少,主要除了美國本身是世界科技的領導人以及創新以外,同時聯準會也有把通膨轉嫁到全世界的魔法。現在在AI的浪潮下,台灣也有幸
Thumbnail
根據最新的臺灣財經新聞和市場分析,臺灣出口訂單顯著下降,科技產業表現韌性,全球通脹和地緣緊張影響需求,投資於人工智慧和科技硬件具成長潛力。2024年認為具有投資潛力的臺灣股票包括臺積電、聯發科、廣達和玉晶光。
Thumbnail
美國上月生產者物價指數(PPI)意外呈現下降趨勢,引發對美聯儲可能進行降息的關注。然而,與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呈現相反趨勢,市場陷入困惑中。文章提供了針對美元指數、英鎊和美日交易的具體操作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