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11|閱讀時間 ‧ 約 6 分鐘

個人觀點 l 喜歡借書買書卻不看書,這是什麼心態?

前幾天,我走進住家附近的圖書館。原本只是打算借用飲水機,裝瓶水就離開,但我還是逗留了一陣子。我隨手抓了一些書,每一本看沒幾眼就放回書架上。我處在一種沒特別想要看書,卻有一股想借書的衝動的矛盾感。可按我過往的經驗來看,一旦我把書給借走了,鐵定會把它擺在家裡的某個角落,默默等待借書期限結束後再還回去。
類似的事情也很常發生在書店。我很喜歡逛書店,也常常會有想要買書的衝動,也有受衝動驅使,實際採取行動,掏腰包買書的時候。但我過往所買的書,不是沒讀完,就是連包裝都還沒拆開。
這種矛盾心裡,讓我不禁想好好思考一件事情,就是那些愛借書,甚至愛買書,卻又不看書的人,到底是什麼樣的心態?
Photo by on

我從小就很少看書
我家有個小書架,但架上並沒有太多的書。多數的書要不就是別人贈送的,要不就是從別人那裡蹭來的,要不就是曾經失心瘋買下來的。架上的書約莫九成以上我都沒看完,有些甚至都沒翻開過。
我從小就不常看書。我無法理解那些可以獲得閱讀比賽獎項的同學,怎麼能在短短的一年內就讀上上百本的書。在升大學前,我最常看的書,大概就只有課本了吧!直到上大學後,我變得連教科書都不愛看。
很多人認為,像我這種愛借書買書卻不看書的人,都是為了展現自己有知識水平的假掰作風;或是追隨潮流;或因為充滿知識焦慮而買書,最後卻發現自己根本就沒時間看書。外界對於如此狀態的人,多都提不出什麼正面的假設或評價。但我很困惑,因為我從不否認自己不愛看書的事實,我都很大方跟身邊的人承認說,我一年的閱讀量,可能連一本的量都不到,所以假掰、追隨潮流的說法,不適合套在我身上。更別說什麼知識焦慮,我可不是那麼有深度的人。
既然不看書,那為何又想要借書買書?我想就從我個人的經驗來試著理解這樣的狀態,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我不適合看書,但不表示我對知識不渴望
對我來說,看書最大的目的,就是獲取資訊與知識。但藉由書面文字的形式來獲得知識或訊息,對我來說是非常痛苦的。我本身專注力就不高,在面對「文字」這種相對單薄的刺激,根本就無法抓住我的注意力。這導致我在邊閱讀的過程中,腦海中可能也在同時思考著其他事情。或是沒讀幾分鐘,就開始蠢蠢欲動,想轉移注意力,而找其他有趣、刺激性較高的事情來做。
如此的狀態,讓我在閱讀的過程中,很容易在讀完某一個段落後,就忘了前一個段落的內容,所以經常需要重覆來回閱讀文章的前後段,才能理解某個段落的脈絡。我有時候也會想要確保自己對作者實際想要傳達的內容,有正確的理解,所以也會經歷在某個特定的文字段落上,反覆閱讀的歷程。要「真正」地看完一本書,會耗費我非常大量的時間和精神。
而且我對於吸收資訊是很沒有耐心的。我常無意識且不切實際地期待自己能夠用最快的速度,最精簡的方式,便能全面掌握資訊。因此,若要花費很長的時間,反覆閱讀和推敲文字的訊息,根本就是在消耗我的耐心。到最後就只能放棄。
我後來慢慢意識到,自己並非對知識毫無渴望,只是我接收資訊的方式,確實是需要透過不同感官接收,才有辦法把訊息給完全接收。例如:透過跟別人聊天、觀看影片,或是切身經歷等刺激性較高的方式來得到某些知識,我反而會更容易記住。或是在經歷跟他人談話、看影片、切身經歷之後,再從書上補充知識,會更容易把書中的文字訊息給記下來。
雖然大部分時候,看書並不是我的嗜好,但總有一些想要看書的片刻。撇開被迫看書(如:上課、考試)的時候,我在高中時期,我有過短暫的喜歡看小說的時刻,近期也有想要閱讀與自己專業領域相關的書籍。
回顧這些時間點,我發現這些時刻都是我當下對某些知識有好奇,例如:近期之所以會想主動翻閱與自己專業領域有關的書籍,是因為我經歷了實習,也開始工作,對自己的專業領域有更多的體驗後,產生好奇,進而想要透過翻書來補充新的知識。
這意味著,雖然我很少看書,但並不表示我不願意接收新的知識。只是我比較不適合從書本上獲取知識。至於自己會採取「借書買書」的行動,或許我還是想要了解書本裡的內容,只是我並沒有耐心和專注力把它看完。如果今天是把它拍成電影,或是轉為口述,或許我會比較有耐心去消化書中的內容。另外,或許我在挑選書本的當下,也在期待在未來的某一天,會突然對書中內容產生高度好奇,也想像自己總有一天會用上這些書吧!因此即便知道自己並不怎麼看書,但還是會想要把書先帶回家。

挑中的書往往在認真閱讀後才發現自己被騙,如同愛情
雖然在挑選書本的過程中,還是會翻看裡面的內容,但不太可能翻閱整本書。有時候會因為在隨意翻閱的過程中,恰好讀到書中某些很吸引我的段落,然後就下意識認為接下來的內容,都一定是有趣的。但往往在把書借走或買下後,仔細閱讀書中的內容時,突然感覺那本書就沒那麼吸引人了。也許是我在決定把書帶走前,翻閱到的內容恰好是有趣的,但實際上整本書的內容,就只有那部分有趣;也有可能是因為得到了,反而讓書本失去了「距離的美感」。
也无可否认的是,有的时候也会受到书本封面、内文排版的影响,很容易用这些表面讯息来判断書本可能的內容是什麼、是否有趣。一旦深入閱讀後,才發現自己被書本的設計給矇騙了!我也不是一個為了把書看完而委屈自己的人,所以最後都索性將它擱置家中的某個角落。
這不就跟挑伴侶有異曲同工之妙嘛!往往都是在交往後、進一步認識對方後,才發現自己瞎了狗眼,或是更靠近對方後才突然覺得對方不如之前那麼可愛了,要不然就是一開始因對方的長相而產生衝動,結果發現對方的真正樣子與其外貌有著巨大的差距。
借書買書卻不看書,看似弔詭又矛盾,但就我自己的經驗,它是其來有自的。無論如何,要怎麼利用書本,也是個人自由的選擇啦!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