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斷整理並記錄著自己寫論文心境的同時,論文口試也隨之結束了好幾天的時間。
在把論文紙本交給口委後,我有一個星期準備口試,其實時間是很足夠的,因為指導教授只允許我報告最多二十分鐘。她其實希望把更多時間,讓口委提出修改意見,因為他們的意見,才能幫忙我看見盲點,協助我去思考要如何修改才能讓論文更完整。
但我是在口試的前一天才開始準備講稿,而且過程中還要伴隨各種紓壓耍廢的時光,直到晚上十點多才把PPT生出來。練講稿練到半夜,還講得零零落落的。而且在練習說清楚研究結果的過程中,才陸續發現有很多的內容,我其實是講不清、寫不清的。這讓我擔心口委會覺得我是在沒有準備好的情況下,就去口試,因為這會影響到我是否通過口試的關鍵。
於是,我採取了兩個策略:一,如果是大方向的錯,就直接寫在PPT上,然後大方承認自己有思考不周全的地方,並承諾在口試後會修改;二,等待口委的提問,見招拆招。然後就立馬倒頭睡。
我明白了自己的不安,但面對口委的問題我順利接招!
我赫然明白,為什麼自己會對自己的論文感到不安。其中一位口委一開始就沒在客氣的,詢問了那種很抽象卻是貫穿論文核心的問題,如:「你是把自己放在『研究者』,還是『我』的位置去分析?」我超怕類似這樣的問題,因為這種問題往往會直接擊中要害,擊垮整個論文的架構,讓你覺得必須得重做,否則你辛苦產出的論文仍無價值可言。或是問出那種完全沒思考過卻很重要的問題,因為這意味著你對自己的論文批判與反思的能力不足。但我必須引以為傲的是,即便口委丟出各種難題,我都還是順利接招。雖然有思考不周全的地方,但至少是有反思過的(甩髮。
即便如此,口委的某些問題是我事先沒預料到的。有一道問題是:「某某某的研究內容是在寫什麼的?」說實在,大概不會有研究生把所有引用過的文獻,都從頭到尾、一字一句地讀完;即便讀完,但事隔已久,內容也不一定記得清楚。而且我總共引用了兩百多篇的文獻,要我這個常常處於金魚腦狀態的人去回憶每篇文獻的內容,根本就是挑戰極限。就連坐在我旁邊,幫忙我打記錄的學妹聽到這道問題的時候,立馬低頭繼續打記錄,完全不敢正視。事後學妹還跟我說,她只聽說過會有口委會抽問文獻內容,但沒想過會親眼見證。
但我必須再一次很驕傲地說:我回答出來了!我他X的回答得頭頭是道的!而且是不假思索、毫無猶豫地就把問題給回答清楚了!(甩髮again!我自己也被自己的記憶力給震懾住了。
作為一個答辯者,當下內心其實是很澎湃的,而且很期待趕快結束這一切,很想要抽離,也希望口委不要再問那種超難解的問題了,因為過程太燒腦,而且要隨時保持清醒,隨時接招。加上感覺上當口委問越多的問題,越像是代表了自己寫的內容不夠完整、清楚。
高分通過,讓我感到意外!
答辯結束後,最後當口委把成績交到我手上時,說了一句:「恭喜你通過,而且是高分通過,88分。」我內心一方面在歡呼,一方面很驚訝,因為我聽說以前的畢業生了不起也才90分,而我始終覺得自己短時間產出的論文,有太多的瑕疵。能得到如此的分數,我著實意外。
隔天,恰好有機會跟指導教授碰到面,她跟我聊起了口試的情況。雖然她覺得口委都蠻客氣的,而且看在我剩一個學期的修業年限,所以才以「成全」的心態,讓我順利通過。但他們也覺得我的論文水準接近博士論文,而且他們也在論文中得到一些啟發和提醒。當下內心再度歡呼尖叫加甩髮(到底是有多愛甩髮)。畢竟一份碩士論文能做到讓口委在閱讀後能有所啟發,至少覺得自己的努力是有被看見,也並沒有做「白工」。
然而,接下來就是要面對各種修改,閉關的生活再度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