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心得:匱乏經濟學一

讀書心得:匱乏經濟學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最近在談匱乏經濟學這本書,所謂的匱乏一詞,大致上跟隧道效應的關連是很大的,都屬於認知偏誤的一種。

隧道效應指的就是人在緊急、壓力、困難的情況下,所做的決定都會在於短線、立即的事物上,而沒有中長期的考量(也不是說沒有,是"沒有能、沒有辦法"去思考中長期,重點就是當下)。當然,心理匱乏時,縱使不在緊急的時態上,仍然會做這這樣的因應,而導致無限弱循環,例如我們拿到年終會先全部存下來,還是按例把分紅分一分,拿去吃喝玩樂後只存下小一部份?

(按:但在經濟學的角度來說,一次性的所得並不會讓人改變儲蓄效果,只有永久性(薪資)的所得上升才會讓人們的儲蓄上升;所以,振興券發完後,真的會造成通膨嗎?其實是不會的。)

而在飯店看書時電視剛好播出火神的眼淚,讓我想到這樣不知道能不能代入?

「我們多數人多數時都無視困苦百姓,都將其責任丟在警、消、社工等,而與他們所獲得之預算、薪資水平相差很多。因為差很多,人力又不足,所以看到許多不平之事也無能為力,平時的精力已經在處理日常瑣碎之事已經耗盡,無法再兼顧其它了)」

「所以,那些所謂的公務員心態,當初不都是熱血如火嗎?那又是什麼使得他們血冷如冰?再,回過頭來想,為什麼民生預算這麼少呢?又,是不是稅收制度不夠完全?福利提升地不夠多?如果請高資產份子能夠多繳一點稅,用在這方面,整體社會會不會更好?對他們也更好吧,畢竟社會更安全?但如果我們全部人的眼光只放在增稅(隧道效應),又會忘記國家之間的稅率競爭,有錢人是可能轉換國籍的。到時移籍之後,稅收會下降,反而讓原本的考量變成負向循環了。」

這書整體讀下來,嗯,只能說範圍很大。先寫一點心得。

不過某種程度解釋了之前獲得諾貝爾獎的窮人銀行穆罕默德•尤努斯最後還是失敗並被解職了。

avatar-img
我這麼可愛為什麼要學投資的沙龍
13會員
22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早上中國公布的第三季(以下簡稱Q3)GDP數據看似成長,但實則不太理想。         先簡單看一下下圖,是中國的GDP年增率。紅框是這兩年的GDP對比,去年Q2為3.2%,今年Q2為7.9%,而剛公布的Q3數值為4.9%、跟去年同期一模一樣。姑且不論真實性,但幅度下降之大(7.9%
其實上週就把數據準備好了,不過一直沒有放上來。今天來聊一下非農太低是否有什麼問題? 先來談談小非農(民間)跟大非農(官方)的差距,主因是政府僱員減少12.3萬人次,這不難理解,因為美國十月面臨財政舉債上限,在還沒通過之時(開源)必得先減少支出。 不過,兩者相差還有兩項主因,一為:教育,二為餐飲。兩
請注意:以下為心得分享,非投資推薦之邀約與勸誘。投資前請審慎評估自身能力。 今年七月七日時,美債殖利率尚在1.3%左右,當時簡評了一句:市場可能在避險,年底前應回升,詳細淺談請點下列網址: 一分鐘看市場:美債殖利率下滑到1.3%? – 投資引路 (investingandminds.com)
  早上中國公布的第三季(以下簡稱Q3)GDP數據看似成長,但實則不太理想。         先簡單看一下下圖,是中國的GDP年增率。紅框是這兩年的GDP對比,去年Q2為3.2%,今年Q2為7.9%,而剛公布的Q3數值為4.9%、跟去年同期一模一樣。姑且不論真實性,但幅度下降之大(7.9%
其實上週就把數據準備好了,不過一直沒有放上來。今天來聊一下非農太低是否有什麼問題? 先來談談小非農(民間)跟大非農(官方)的差距,主因是政府僱員減少12.3萬人次,這不難理解,因為美國十月面臨財政舉債上限,在還沒通過之時(開源)必得先減少支出。 不過,兩者相差還有兩項主因,一為:教育,二為餐飲。兩
請注意:以下為心得分享,非投資推薦之邀約與勸誘。投資前請審慎評估自身能力。 今年七月七日時,美債殖利率尚在1.3%左右,當時簡評了一句:市場可能在避險,年底前應回升,詳細淺談請點下列網址: 一分鐘看市場:美債殖利率下滑到1.3%? – 投資引路 (investingandmind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