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匱乏經濟學:為什麼擁有的總是比想要的少?》是一本我在 2023 年初看的書,由行為經濟學家 Sendhil Mullainathan 和 Eldar Shafir 合著。這本書是在探討「匱乏感」如何影響人們的思考和決策行為,讓人們陷入一個無形的桎梏之中。
書中提到,無論是時間不足導致我們無法完成計劃,還是因經濟困難讓理想生活變得遙不可及,這些匱乏感會讓我們在接下來的決策中越陷越深,彷彿無法掙脫。
當我們面臨資源短缺時,往往會陷入所謂的「隧道效應」。作者用隧道來形容這種狀態:當你走進隧道,只能看到眼前的一小段路,卻忽略了隧道外的廣闊世界。匱乏讓我們只關注當下的困境,而無法看到長期的目標,讓我們在短期內不停打轉,陷入惡性循環。
在這種情況下,生活中就像不斷拋接球般地忙碌,我們總是在應對掉下來最快的那顆球。有時我們確實能夠解決一些問題,但我們其實只是趕在問題掉下來前勉強把它接住,然後又得匆忙將它拋回空中。
匱乏不僅會耗盡我們的認知資源,還會使我們變得更容易出錯。例如,財務壓力可能讓人過度謹慎地控制開支,每一筆花費都反覆計算,導致花費更多時間去找最便宜的選項,進而忽略了可以專注在提升工作技能或換新工作的機會,這些才是真正能改善財務狀況的方法。而在更糟糕的情況下,有些人甚至會選擇借高利貸來解決眼前的困境,最後陷入更嚴重的債務危機。
匱乏不只影響個人,還會影響整個社會。像是低收入家庭的父母因工作不穩定,無法提供穩定的收入,孩子也因此難以接受良好的教育,這進一步會影響他們在學校的表現,將來找到高薪工作的機會也會減少,最後加深家庭的貧困。除此之外,貧困家庭往往無法獲得足夠的醫療資源,因為他們缺乏保險保障或無法負擔醫療費用,許多人只能延遲看病,使小問題惡化成為大問題,對生活品質造成嚴重的影響。
儘管匱乏帶來許多負面效應,但它也可能激發短期內的高效率。
Tim Urban 在 2016 年 TED 演講《拖延大師的腦子在想什麼》中提到,他原本給自己一整年寫論文的時間,最後卻在交稿前的 72 小時熬夜完成 90 頁的論文。相信不少人都有過類似經驗,在時間緊迫時突然迸發高效的產出力,完成任務的專注力也顯著提升。
而財務上的匱乏也可能能促使我們更加珍惜資源,妥善利用現有的金錢。當資金不足時,我們往往會找到替代方案,購買二手物品或以物換物,這樣有時甚至能增加生活品質和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
匱乏感像是一種無形的壓力,讓我們感到焦慮,但我們可以透過一些實用的策略來擺脫它的束縛:
匱乏感在生活中無處不在,無論是金錢、時間,還是人際關係,這種感覺像一個無形的影子,時時提醒我們「不夠」、「還差一點」。匱乏感不只是外在環境的反映,它更像是一種心態,一個思維的陷阱。當我們陷入隧道效應時,會不自覺地專注於眼前的困難,甚至忘記了還有更多的選擇和可能性。
我們無法完全消除生活中的匱乏感,但我們可以選擇如何面對它。我們可以通過培養積極的心態,聚焦於擁有的資源,而非缺乏的部分,讓匱乏感不再成為限制我們的藉口。而最重要的是持續學習、提升自我能力,才能在不斷變化的環境中保持彈性,更從容地面對各種挑戰。
訂閱「捷思筆記」,避免錯過高價值、實用的知識筆記。
訂閱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