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讀觀點10】閱讀的意義,在於行動--我讀我思《極簡閱讀》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看這本書前,一樣提出三個問題,幫助自己釐清目的,也能讓有同樣疑問的朋友,能在看了西恩的書摘與書評後,決定要不要進一步閱讀。
💡「如何更有效率閱讀?」
💡「如何濃縮書本內容?」
💡「如何將書本內容化為己用?」
看這本書前,原本是帶這三個問題尋求解答,不過其實作者對於濃縮書本精華,變成「5分鐘讀懂一本書」的做法是反對的,但西恩覺得濃縮精華,對於沒看過書的人,先了解相關內容還是有幫助的。
以下會先整理、濃縮《極簡閱讀》的重點,給還沒看過這本書的朋友,快速了解作者如何運用方法解決問題。最後再針對該書提出西恩看法與反思,提供不同視角。

👍️一樣的閱讀,不一樣的效果

往下看以前,可以先用摸著右手摸左胸口,誠實檢視自己的閱讀層次到哪?
一、最近讀完的一本書,想不起來了。
二、讀完的書跟新的一樣。
三、在一些地方畫線/摘錄書中的重要段落。
四、記了筆記,歸納書中的中心思想、大意、大綱。
五、對於感興趣的知識點,能用自己的語言重新說明。
六、記了筆記,回想過往經驗,記錄自己的經歷與場景。
七、從讀完到現在,能說出如何在工作/生活應用相關技巧與方法。
八、從讀完到現在,曾把書中技巧與方法教給別人。
如果只到第六級以前,那這本書的目的就是要讓你再往下一階邁進。
「閱讀本身不能創造價值,理解與記憶知識也都不能,改變行為才有可能創造價值。」趙周

👍️「拆為己用」才是真正的學習

作者在前面花了很多篇幅,講述閱讀完,要能內化書中知識,並加以應用,才能到達上述的第七與第八層境界。提出「RIA方法論」,強調以學習者為中心,連結學習者經驗,解決問題,以提升能力。
R(Reading,閱讀拆頁),學習者閱讀原書拆頁。
I(Interpretation,講解引導),學習者理解知識並關聯自己。
A(Appropriation,拆為己用),學習者將書中內容拆為己用。
「比答案更重要的是持續思考與深化自己的提問,比知識更重要的是盡力消化與應用學到的知識。」趙周

👍️「拆為己用」具體作法

一、準備三種不同顏色的便利貼紙
二、三種不同便利貼,分別是I,A1,A2
I : 閱讀後,用自己的話重新敘述一段內容
A1: 針對該內容,描述自己的相關經驗
A2:如何運用(設立目標跟行動)
三、確定讀的是實用類的書。先用較快速度閱讀,碰到較難處,先問「這對自己重要嗎?」如果答案為否,就省下便利貼;答案為是,則放慢內容細讀。
四、在I便利貼上用自己的語言,簡要重新敘述並寫下內容,貼在相對應書頁。
五、針對該資訊,問自己有無相關經驗,或聽說過類似的事,寫在A1便利貼上,並貼在I便利貼旁。
六、規劃未來如何運用,寫在一張A2便利貼上,也貼在書頁旁。
七、在貼便利貼的書頁旁,貼上指示書籤,提醒自己該頁有學習資料。
八、把所有的A2便利貼拿出貼在顯而易見的地方,提醒自己要落實。

👍️便利貼拆解法注意事項

一、不要附會舊知:舉個例子,「失敗為成功之母」大家都知道,如果看了賈伯斯的奮鬥歷程,直接把他的成功簡化成「失敗為成功之母」,那就是附會舊知。應該去探究背後具體的原因,比如「作者在這段文字中,探究賈伯斯兩次失敗的原因,第二在市場的挫敗給他真正的學習感悟。因此,要從失敗中學習,必須要充分嘗試與回饋」。
二、避免決心氾濫:作者提到一個很有趣的概念「決心貶值」,當「我要...」沒用時,下次變「我一定要」,再來是「我無論如何必須要」,要避免這個狀況,可以用目標、行動、關聯、可控等四個因素衡量,建立目標後,訂立具體行動步驟,且要關聯I便利貼,最後是要讓結果可以被量化。

西恩後見

👍️濃縮精華不好嗎?
作者一開始提到四種常見的偽學習,其中一個偽學習是追逐重點精華,包含20分鐘音訊、十分鐘影片、PTT與心智圖。不過西恩認為這些精華本身沒有問題,重點是要如何去運用,就像這篇文章上面的書摘,如果能幫助還沒看過這本書的朋友快速了解重點,進而決定閱讀,那就是發揮到功用。
另一方面,作者也提到學習能力的三個層次:內化與應用知識、分析與整理資訊、追問與思考經驗。重點精華屬於「分析與整理資訊」層次,必須要能再從中「追問與思考經驗」與「內化與應用知識」,這樣才有意義。
⚡️《極簡閱讀》的「刺點」
《一流的人讀書,都在哪裡畫線?》作者提到,看一本書如果是在自己覺得很有道理的地方畫線,那對自己幫助不大,反而要自己不懂、不能理解、覺得奇怪的地方畫線,才有意義。
對西恩來說,這本書的「刺點」,就是反對片面追求精華,認為案例很重要。
原本我認為核心知識才重要,案例不重要,因為有了核心知識,就能去應對各種狀況。但看到作者提到「恰當的案例可以幫助學習者領悟相關知識的適用範圍」,讓我想到之前看過「以終為始」的概念,後來不僅是可以運用在人生規劃,包含後續看到相關的學習效率書籍裡,也都不約而同提到這個概念,所以案例還是有幫助的,未來的書摘也會適時放入案例介紹。
⚡️便利貼法的改進
便利貼法的最後一個步驟是「把所有的A2便利貼拿出貼在顯而易見的地方,提醒自己要落實」,看到這邊後,西恩思考一個問題「那在落實之後呢?」會不會很多A2便利貼,未經整合後,最後仍落於「碎片化知識」的地步?
因此,我很想了解建構知識體系的具體做法,可惜在這本書的相關篇章,多是在談拆書幫體系。西恩心中的「知識體系建構」,像是在撰寫一本個人的書,這本書因每個人的生活、能力、價值、成長與工作經驗而有所不同,西恩也希望以後可以研究出這套做法。
⚡️該拆書還是讀完整本?
書不必讀完,找想要的即可vs讀完整本。
西恩認為兩者都沒錯,原因在於,如果要剛開始閱讀的人拆書,那絕對不知從何拆起,因此可以先從「一年讀幾本書」的目標開始,藉由閱讀過程中,慢慢了解自己不足之處,正如《雪球速讀法》作者認為,要讀得快的關鍵,在於讀得多,相關知識之前曾經看過,自然能讀得快;同樣地,讀得多後,慢慢能從這些書裡取出自己覺得受用的地方,漸而邁向拆書的境界。
⚡️關於這本書
這本書點出了許多人閱讀的盲點,不過核心集中在RIA跟便利貼法,在前面很多篇章提到其好處,但會讓西恩在接下來篇章內容裡,有「換句話說」與「似曾相識」之感。另外提及許多拆書幫的優點,但在如何建構你的知識體系,這個我很有興趣的篇章,仍然花很多篇幅在講拆書幫,難免有點隔靴搔癢。不過《極簡閱讀》也觸碰到了一般人閱讀與學習的盲點,讓人有「這不就是在說我嗎?」的感覺(笑)。
總結,《極簡閱讀》,也非常適合拆書。
西恩的文章都是花費時間閱讀、整理與提出心得,如果喜歡或是覺得有幫助到你,可以日行一善,在下方幫我按五下拍手鼓勵(化讚為賞幫助我)、留言(交流內心想法),或是按愛心(讓我知道有幫助到你),一起用實際行動,營造正向力量:)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86會員
    137內容數
    閱讀面向會包含時間管理、工作效率、習慣強化、閱讀寫作技巧與人際關係等面向,並希望整理不同作者的觀點,內化成自己的想法,打造適合自己的系統。如果這也是你(妳)追求的目標,歡迎一起加入。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滾石西恩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有必要寫作嗎?」 「不知道寫什麼?」 「該如何寫作?」 「為什麼寫了都沒人看?」 關於參透寫作技巧從零到有再到好,如果只能先選一本書閱讀,那麼《大人的11堂寫作課》絕對是首選。這本書從寫作認知、讀者思維、選題、標題、素材、結構、成稿能力,乃至於如何讓寫作融入生活、變現等,可以說整本書都是「乾貨」,
    「上次想買的Apple Watch有什麼功能?又忘了。」 「雙十折扣好多,到底要買什麼好?」 你有這些的困擾嗎?曾經想買個東西,比價比性能比完後,最後礙於口袋小朋友不夠沒買,幾天或幾個禮拜後,那股購物衝動又來了,但忘了上次的結論,又要重新搜尋一次資訊
    《時間管理的30道難題》直接用30個小節列出時間管理上常見的問題,以及解決方法,是作者長多年累積的實戰經驗總整理,書中隱然包含許多學習巨作提到的分割目標等技巧,但又提到「解開自我懲罰的拖延心結」,用更中性的態度去面對「拖延」這件事,解放很多人對於「拖延」的罪惡感。
    看完「魷魚遊戲」後,其實我想到用幾個問題就可以完成簡配的「魷魚遊戲」,非常簡單又恐怖。 「這是世界上你最愛的人是誰?」(先想一下) 有答案了嗎?然後再問你 「給你10億新台幣(等於劇中的456億韓元),但要殺了那個人」 好,可能很多人會說不要。稍微換個說法。
    做自己、專注做好眼前的事,跟細心體貼是衝突的嗎?我常在思考這件事,發現經常會有衝突。 辦公室有位同事,不管她在忙什麼,只要你到她位置,大到需要耗費很多時間的討論事情,小到只是幾秒的交文件,她都會放下手邊的事情,站起來跟你講話,常常讓人感覺受到尊重跟貼心,我發現會這麼做,而且每次都能這麼做的人,全辦公
    從8/24在方格子發表第一篇文之後,對於寫作可說是躍躍欲試。但最近幾天,腦子卻經常浮現「不想寫」、「寫得還不夠好」等念頭,於是就乾脆真的不寫了,放任自己悠遊在Youtube影片海裡,慢慢發現「努力不一定會成功,但不怒力一定會很輕鬆」的奧妙>
    「有必要寫作嗎?」 「不知道寫什麼?」 「該如何寫作?」 「為什麼寫了都沒人看?」 關於參透寫作技巧從零到有再到好,如果只能先選一本書閱讀,那麼《大人的11堂寫作課》絕對是首選。這本書從寫作認知、讀者思維、選題、標題、素材、結構、成稿能力,乃至於如何讓寫作融入生活、變現等,可以說整本書都是「乾貨」,
    「上次想買的Apple Watch有什麼功能?又忘了。」 「雙十折扣好多,到底要買什麼好?」 你有這些的困擾嗎?曾經想買個東西,比價比性能比完後,最後礙於口袋小朋友不夠沒買,幾天或幾個禮拜後,那股購物衝動又來了,但忘了上次的結論,又要重新搜尋一次資訊
    《時間管理的30道難題》直接用30個小節列出時間管理上常見的問題,以及解決方法,是作者長多年累積的實戰經驗總整理,書中隱然包含許多學習巨作提到的分割目標等技巧,但又提到「解開自我懲罰的拖延心結」,用更中性的態度去面對「拖延」這件事,解放很多人對於「拖延」的罪惡感。
    看完「魷魚遊戲」後,其實我想到用幾個問題就可以完成簡配的「魷魚遊戲」,非常簡單又恐怖。 「這是世界上你最愛的人是誰?」(先想一下) 有答案了嗎?然後再問你 「給你10億新台幣(等於劇中的456億韓元),但要殺了那個人」 好,可能很多人會說不要。稍微換個說法。
    做自己、專注做好眼前的事,跟細心體貼是衝突的嗎?我常在思考這件事,發現經常會有衝突。 辦公室有位同事,不管她在忙什麼,只要你到她位置,大到需要耗費很多時間的討論事情,小到只是幾秒的交文件,她都會放下手邊的事情,站起來跟你講話,常常讓人感覺受到尊重跟貼心,我發現會這麼做,而且每次都能這麼做的人,全辦公
    從8/24在方格子發表第一篇文之後,對於寫作可說是躍躍欲試。但最近幾天,腦子卻經常浮現「不想寫」、「寫得還不夠好」等念頭,於是就乾脆真的不寫了,放任自己悠遊在Youtube影片海裡,慢慢發現「努力不一定會成功,但不怒力一定會很輕鬆」的奧妙>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檢視閱讀的目的 讓讀者有能力判斷這本書的整體 判斷是否值得深讀,進入分析閱讀階段 檢視略讀的步驟 閱讀書名頁或序 釐清本書類別 了解作者動機 閱讀目錄 了解本書架構 檢閱索引 依靠常識找出重點詞彙 閱讀出版者的介紹 通常作者會在此摘要書的內容 判斷是否想更仔細讀這本書 在
    Thumbnail
    因為從大一暑假開始看課外書,大概已經滿了一年了,這幾年來閱讀有帶來些成長,想要列出幾點提高閱讀速度的方法 這裡說的書是課外書,而且是以工具書為主,也就是知識型和方法類的書 案例和故事 在書中,方法和觀念是最重要的,而故事或案例則是用來解釋或輔助說明,那麼如果你已經對這些方法和觀念有理解透徹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信息充斥著我們的生活。然而,真正有價值的是知識和智慧。閱讀是一個深度思考的過程,思考速度決定了閱讀速度。有效的閱讀是帶著問題去思考,閱讀的本質在於解決問題。閱讀的目的是為了改變我們的思維和行動。說書或書評不能取代我們自己的閱讀,應該將說書或書評當作選書的工具。
    Thumbnail
    上一篇提到,可以將一本書先概括性的做筆記,過些日子回過頭來,看完自己摘要後,重讀一遍時,每一章節都做短一點的筆記,然後就可以停,不需要進一步。不是說一定不要,你真的很愛,要反覆看,每一行的紀錄,也是個人自由,這邊講的是一般情況。
    我總結3個我最有幫助的想法:不要用所謂的讀書效率來讀書、閱讀不要只去看別人的結論、讀書的本質是思考,而改變才是讀書的終於目標。
    《讀書變現的創作法則》是一本關於如何將閱讀轉化為創作和收益的指南,作者弘丹以親身的閱歷和深刻的見解,向讀者展示了三大閱讀法和五大變現方法,以及個人品牌的變現策略。這本書不僅提供了實用的技巧和方法,還啟發了讀者將閱讀轉化為實際行動和利益的可能性。 ▋首先,讓我們來看看書中介紹的三大閱讀法。快速閱讀法
    Thumbnail
    這本書教導如何以六種不同的閱讀方式有效地提取書中的內容並應用在自己的生活中。書中特別強調閱讀不應只有輸入,也需有輸出,並且行動力是非常重要的。閱讀完一本書後,制定付諸行動的練習相當重要,並且重複閱讀和覆盤能夠幫助自己實現想要的目標。本書的簡短書評心得也有助於對內容的理解和應用。
    Thumbnail
    閱讀書籍: 讀書變現的創作法則 書中提出四個盲點: 從頭到尾閱讀才算讀完 追求速度和數量,不注重效果 只看專業書,不看其他書 看完書沒有任何行動 這四項都是假觀念,只要書中的觀念能應用在生活中,就是有閱讀到書籍,並且,不必一定要花費大量時間一次看完,可以分多次觀看,長久的小進步大於突然的
    Thumbnail
    我們都知道,想要"言之有物"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大量閱讀充實自己,豐富自己的內在,但是最近有不少人問我,現在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被灌輸要大量讀書,但是讀的這些東西,究竟要如何內化,成為我們可以信手拈來的分享內容? 今天這篇文章,作者提出一些方向,讓大家可以透過閱讀建立觀點。
    Thumbnail
    檢視閱讀的目的 讓讀者有能力判斷這本書的整體 判斷是否值得深讀,進入分析閱讀階段 檢視略讀的步驟 閱讀書名頁或序 釐清本書類別 了解作者動機 閱讀目錄 了解本書架構 檢閱索引 依靠常識找出重點詞彙 閱讀出版者的介紹 通常作者會在此摘要書的內容 判斷是否想更仔細讀這本書 在
    Thumbnail
    因為從大一暑假開始看課外書,大概已經滿了一年了,這幾年來閱讀有帶來些成長,想要列出幾點提高閱讀速度的方法 這裡說的書是課外書,而且是以工具書為主,也就是知識型和方法類的書 案例和故事 在書中,方法和觀念是最重要的,而故事或案例則是用來解釋或輔助說明,那麼如果你已經對這些方法和觀念有理解透徹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信息充斥著我們的生活。然而,真正有價值的是知識和智慧。閱讀是一個深度思考的過程,思考速度決定了閱讀速度。有效的閱讀是帶著問題去思考,閱讀的本質在於解決問題。閱讀的目的是為了改變我們的思維和行動。說書或書評不能取代我們自己的閱讀,應該將說書或書評當作選書的工具。
    Thumbnail
    上一篇提到,可以將一本書先概括性的做筆記,過些日子回過頭來,看完自己摘要後,重讀一遍時,每一章節都做短一點的筆記,然後就可以停,不需要進一步。不是說一定不要,你真的很愛,要反覆看,每一行的紀錄,也是個人自由,這邊講的是一般情況。
    我總結3個我最有幫助的想法:不要用所謂的讀書效率來讀書、閱讀不要只去看別人的結論、讀書的本質是思考,而改變才是讀書的終於目標。
    《讀書變現的創作法則》是一本關於如何將閱讀轉化為創作和收益的指南,作者弘丹以親身的閱歷和深刻的見解,向讀者展示了三大閱讀法和五大變現方法,以及個人品牌的變現策略。這本書不僅提供了實用的技巧和方法,還啟發了讀者將閱讀轉化為實際行動和利益的可能性。 ▋首先,讓我們來看看書中介紹的三大閱讀法。快速閱讀法
    Thumbnail
    這本書教導如何以六種不同的閱讀方式有效地提取書中的內容並應用在自己的生活中。書中特別強調閱讀不應只有輸入,也需有輸出,並且行動力是非常重要的。閱讀完一本書後,制定付諸行動的練習相當重要,並且重複閱讀和覆盤能夠幫助自己實現想要的目標。本書的簡短書評心得也有助於對內容的理解和應用。
    Thumbnail
    閱讀書籍: 讀書變現的創作法則 書中提出四個盲點: 從頭到尾閱讀才算讀完 追求速度和數量,不注重效果 只看專業書,不看其他書 看完書沒有任何行動 這四項都是假觀念,只要書中的觀念能應用在生活中,就是有閱讀到書籍,並且,不必一定要花費大量時間一次看完,可以分多次觀看,長久的小進步大於突然的
    Thumbnail
    我們都知道,想要"言之有物"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大量閱讀充實自己,豐富自己的內在,但是最近有不少人問我,現在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被灌輸要大量讀書,但是讀的這些東西,究竟要如何內化,成為我們可以信手拈來的分享內容? 今天這篇文章,作者提出一些方向,讓大家可以透過閱讀建立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