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老文章│為什麼獸醫師說的會不太一樣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為什麼網路上查到的資訊跟醫生說得好像又不太一樣」
「為什麼同樣是獸醫師講的是同一個疾病卻又有很多不同呢」
或許我們可以試著來聊聊看,在醫療的過程中我們會根據什麼來診斷/治療。
現在的獸醫師們大多會依循著「實證醫學」的概念在進行醫療評估。雖然所有的醫學都是經由科學的角度出來歸納整理並且有一定的經驗基礎支持,但實證醫學則更進一步的會將醫學的 證據分成各個等級來做為提供醫療的決策指引。
依照這樣的前提,對疾病及治療的判斷大概會依照證據的強度來做區分:
⚜️ 回顧性期刊、各學會發布的指引
這類型的文章大多包含了大量的實驗數據、各個不同角度的分析、多個專家學者的意見及討論。這些的文章能夠涵蓋大多數的通則,並且為治療提供方向及建議,通常會是最被獸醫師們信服的醫療根據。
⚜️ 經過同儕審查發表的學術期刊、臨床試驗、病例報告
這類型的文章大多會是已經經過整理、良好的雙盲測試、有完善的實驗邏輯並且論述已經經過多個同業的專家審查確認邏輯上沒有問題後才會被發布。相較於需要收集大量這類型文章才能產生的回顧性文獻、相隔好幾年才會更新一次的治療指引,這些文章相對地提供了較新較快速的醫療證據來支持或調整我們的醫療方向。
#同樣也是獸醫師們互相拿著文獻丟來丟去討論的基礎
#印出來既能有證據在決策上影響同事又能製造實際的物理攻擊
#好文獻不印嗎
⚜️ 各個專科獸醫師、專精各自領域的教授們
有些醫療上的難題則會因為較難以歸納、沒有足夠的群體或其他因素而不會被統整寫成文獻時,這些專家們的意見則會變得相對重要。舉凡超音波的掃描手勢怎麼調整、用盡方法但疾病對治療反應不佳時該如何調整的意見等等都會是我們希望諮詢的原因
⚜️ 同業們的相關意見
而最後的則會是同樣在為動物們打拼的同行意見。雖然在這階段每個獸醫師會因為自己的訓練階段、所在地區、臨床經驗及進修課程選擇的不同而會有不同的醫療水準,但畢竟母群體大,在新興疾病的發現及醫療病例的反省檢視時都會是第一線的好夥伴。
當然實證醫學有它的限制在,不管是更新的時間空窗期、僅限於能夠隨機化的部分問題才容易研究、廠商之間或研究本身的利益衝突都會是它的限制。但這些基礎跟沒有證據的草藥學、任何人都能投稿的商業期刊、假裝成專家的同行或是路邊養了三十冬狗狗的阿嬤經驗比起來更容易讓獸醫師們信任不至於陷入自我懷疑、擔心的恐懼中。
醫療的資訊更新需要時間,還是希望大家有任何相關的醫療疑慮都跟獸醫師們討論啦!只要態度夠好互相信任,獸醫師們其實很樂意解釋或是查資料跟著一起成長的。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針對飼主的衛教文章存放區。 主要會針對藥物的作用及可能遇到的副作用、疾病的介紹以及一部分的獸醫新知 獸醫醫學三年一小改五年一大改,你怎麼敢不念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兩百隻貓貓被安樂死也過了一天,或許大家也從感性中稍稍脫離了吧? 蠻開心動物議題會有這樣廣泛且激烈的討論,畢竟現在的演算法讓我們的同溫層變得好厚好厚,好多的議題聲音都只能在同溫層內共鳴而沒辦法互相溝通理解
    「 寵物溝通不是通靈啊要動物願意說才有用 」 「 你家的貓說他覺得活這麼久好累啊想吃牛排…… 」 甘啊ㄋㄟ?
    ⚜ 我們是獸醫院不是張老師諮商專線 ⚜ 獸醫院不是教堂或神壇我們不會通靈觀落陰
     一直都覺得殯葬業者跟寵物溝通師這些職業存在的目的是為了安慰活著的人,想要跟寵物溝通?要不要考慮先試試拿家中最頑固的爺爺奶奶照片溝通試試看?  再看到「他的骨灰會變色就是因為久病藥物中毒累積才會這樣」、「他骨頭很脆捏,這疾病折磨很久了齁」真的是會讓人覺得:你到底會不會說話啊!
    看到 獸醫好想告訴你 分享關於呼吸消化道的最新文章,剛好想到最近在處裡的病歷可以分享分享。   這次介紹的小朋友有點年紀,帶她來的老爺爺描述說一開始晚上睡覺的時候會咳醒,但白天的時候似乎又都一切正常,隨著時間過去慢慢的發現動物精神似乎沒那麼的好,偶爾還會咳出白色的泡沫......
    狗狗的繞圈圈行為算是一個我自認為可能沒辦法解釋得很完美的症狀,神經學一直是我覺得書卷哥/姊才能融會貫通的高難度課程。  但會特別想要介紹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很多飼主其實並不知道自己家的狗狗已經有類似的狀況發生,又或者是飼主們其實知道但卻不以為意而讓動物處在相對不舒服的狀態。
    兩百隻貓貓被安樂死也過了一天,或許大家也從感性中稍稍脫離了吧? 蠻開心動物議題會有這樣廣泛且激烈的討論,畢竟現在的演算法讓我們的同溫層變得好厚好厚,好多的議題聲音都只能在同溫層內共鳴而沒辦法互相溝通理解
    「 寵物溝通不是通靈啊要動物願意說才有用 」 「 你家的貓說他覺得活這麼久好累啊想吃牛排…… 」 甘啊ㄋㄟ?
    ⚜ 我們是獸醫院不是張老師諮商專線 ⚜ 獸醫院不是教堂或神壇我們不會通靈觀落陰
     一直都覺得殯葬業者跟寵物溝通師這些職業存在的目的是為了安慰活著的人,想要跟寵物溝通?要不要考慮先試試拿家中最頑固的爺爺奶奶照片溝通試試看?  再看到「他的骨灰會變色就是因為久病藥物中毒累積才會這樣」、「他骨頭很脆捏,這疾病折磨很久了齁」真的是會讓人覺得:你到底會不會說話啊!
    看到 獸醫好想告訴你 分享關於呼吸消化道的最新文章,剛好想到最近在處裡的病歷可以分享分享。   這次介紹的小朋友有點年紀,帶她來的老爺爺描述說一開始晚上睡覺的時候會咳醒,但白天的時候似乎又都一切正常,隨著時間過去慢慢的發現動物精神似乎沒那麼的好,偶爾還會咳出白色的泡沫......
    狗狗的繞圈圈行為算是一個我自認為可能沒辦法解釋得很完美的症狀,神經學一直是我覺得書卷哥/姊才能融會貫通的高難度課程。  但會特別想要介紹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很多飼主其實並不知道自己家的狗狗已經有類似的狀況發生,又或者是飼主們其實知道但卻不以為意而讓動物處在相對不舒服的狀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於google的知識時代,我覺得很多人會把很多相關的醫療資訊放在網路上(包含我自己),但是我的文章都有提到說,我也是以經驗分享我的臨床故事及衛教
    Thumbnail
    有人對專家深信不疑,專家說甚麼都是至理名言,對專家之言全盤接受,不敢提出任何質疑,理由很簡單,「他是專家你不是。」專家花了這麼多時間和精力鑽研一個範疇,提出來的自然是真知灼見,不容質疑。 有人卻從來不信專家那一套,他們認為專家也是人,而人就有局限,就有可能犯錯,與其聽信專家,不如相信自己的判斷。他
    Thumbnail
    最近一個多禮拜,全台跑透透,見了很多人也聽了不少事。 很高興四月初發表的一篇文章,介紹美國四所獸醫大學統整豬病資料,協助產業了解各地疾病動態。未來台灣也有機會跟上美國的腳步了,我非常期待。 受了五年的獸醫教育,接觸農民與學界後,心裡有很深的感慨。 我們的獸醫教育為了更專業導向,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在寵物醫院就醫的經驗,提出了人與寵物在當代社會中的關係,以及對於養育方式和照護方式的思考。作者通過自身的親身經歷和觀察,闡述了人與寵物之間的連結和共情。文章剖析了現代社會對於寵物的態度和寵物商機的興起,並提出了對於養育寵物的適當方式和生活規劃的思考。
    Thumbnail
    時隔兩週,我又來診所報到了。 這種心情說起來複雜,知道自己基本上拿的會是一樣的藥,卻又覺得花了錢該和醫生說點甚麼才好。與上回不同的、發人深省的。這位醫生總能給我許多人生的反思,很奇妙。 我又一如往常地坐在櫃檯旁的椅子上等待著,發現這個時間看的病人變多了,有些年紀較長的,有些可能年紀和我沒差幾歲的
    Thumbnail
    在這個充斥著各種健康資訊的時代,我們如何找到真正能夠幫助我們的方法?真正的療癒不僅是暫時的改善,更是長期健康的保障。文章將以兩個關鍵說明如何篩選健康及療癒資訊。
    Thumbnail
    關於這次看到的新聞開錯刀事情,有著非常多的爭論,當看完整篇新聞的介紹後,我只能覺得有一點驚訝,但沒有到很吃驚的程度,為何我會這麼說,是因為自身為醫療人員?還是看了太多類似的案例?就讓我以護理師看到的世界慢慢說起。
    Thumbnail
    近期在有限的時間,我覺得我衛教的文章很多都過眼雲煙,有時候要跟一般民眾分享我的經驗時,還是會想找一下相關之前寫的文章(因為能說的東西太多了,怕會LOSS),所以建立這個魚骨圖分享給更多人參考
    [槌與釘] 應該會有很多篇文章,主要想要談「醫師你怎麼會認為我是這個問題?」以及衍伸出去的「醫師你為什麼會用這種方式治療我?」診間要解釋醫師腦中的思考其實很不容易,加上很多人問了也沒有辦法在短時間內消化得到的資訊,故使用可重複回顧的文字載體來將行走這段路的體悟留下,僅代表我個人目前的腦內活動。
    Thumbnail
    有人問生技股每年都很難抉擇操作的比例跟題材 我之前在2020年第一季有說過,生技產業已經跟過去不同了 台灣生技產業過去都沒有集中題材 都是個別的炒作 也都是新藥解盲為主 經歷過2013~2016的基亞跟浩鼎就懂了 而現在生技醫療已經變成趨勢產業,當然每年題材都會有不同,這跟資金有關
    Thumbnail
    在於google的知識時代,我覺得很多人會把很多相關的醫療資訊放在網路上(包含我自己),但是我的文章都有提到說,我也是以經驗分享我的臨床故事及衛教
    Thumbnail
    有人對專家深信不疑,專家說甚麼都是至理名言,對專家之言全盤接受,不敢提出任何質疑,理由很簡單,「他是專家你不是。」專家花了這麼多時間和精力鑽研一個範疇,提出來的自然是真知灼見,不容質疑。 有人卻從來不信專家那一套,他們認為專家也是人,而人就有局限,就有可能犯錯,與其聽信專家,不如相信自己的判斷。他
    Thumbnail
    最近一個多禮拜,全台跑透透,見了很多人也聽了不少事。 很高興四月初發表的一篇文章,介紹美國四所獸醫大學統整豬病資料,協助產業了解各地疾病動態。未來台灣也有機會跟上美國的腳步了,我非常期待。 受了五年的獸醫教育,接觸農民與學界後,心裡有很深的感慨。 我們的獸醫教育為了更專業導向,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在寵物醫院就醫的經驗,提出了人與寵物在當代社會中的關係,以及對於養育方式和照護方式的思考。作者通過自身的親身經歷和觀察,闡述了人與寵物之間的連結和共情。文章剖析了現代社會對於寵物的態度和寵物商機的興起,並提出了對於養育寵物的適當方式和生活規劃的思考。
    Thumbnail
    時隔兩週,我又來診所報到了。 這種心情說起來複雜,知道自己基本上拿的會是一樣的藥,卻又覺得花了錢該和醫生說點甚麼才好。與上回不同的、發人深省的。這位醫生總能給我許多人生的反思,很奇妙。 我又一如往常地坐在櫃檯旁的椅子上等待著,發現這個時間看的病人變多了,有些年紀較長的,有些可能年紀和我沒差幾歲的
    Thumbnail
    在這個充斥著各種健康資訊的時代,我們如何找到真正能夠幫助我們的方法?真正的療癒不僅是暫時的改善,更是長期健康的保障。文章將以兩個關鍵說明如何篩選健康及療癒資訊。
    Thumbnail
    關於這次看到的新聞開錯刀事情,有著非常多的爭論,當看完整篇新聞的介紹後,我只能覺得有一點驚訝,但沒有到很吃驚的程度,為何我會這麼說,是因為自身為醫療人員?還是看了太多類似的案例?就讓我以護理師看到的世界慢慢說起。
    Thumbnail
    近期在有限的時間,我覺得我衛教的文章很多都過眼雲煙,有時候要跟一般民眾分享我的經驗時,還是會想找一下相關之前寫的文章(因為能說的東西太多了,怕會LOSS),所以建立這個魚骨圖分享給更多人參考
    [槌與釘] 應該會有很多篇文章,主要想要談「醫師你怎麼會認為我是這個問題?」以及衍伸出去的「醫師你為什麼會用這種方式治療我?」診間要解釋醫師腦中的思考其實很不容易,加上很多人問了也沒有辦法在短時間內消化得到的資訊,故使用可重複回顧的文字載體來將行走這段路的體悟留下,僅代表我個人目前的腦內活動。
    Thumbnail
    有人問生技股每年都很難抉擇操作的比例跟題材 我之前在2020年第一季有說過,生技產業已經跟過去不同了 台灣生技產業過去都沒有集中題材 都是個別的炒作 也都是新藥解盲為主 經歷過2013~2016的基亞跟浩鼎就懂了 而現在生技醫療已經變成趨勢產業,當然每年題材都會有不同,這跟資金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