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1/11/08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Maid

    偶然在Netflex上看到這部影集,《女傭浮世錄》(Maid),感觸頗深。劇中描述一名年輕媽媽在某個深夜裡,瞞著熟睡在側的丈夫,抱著三歲女兒,悄悄離開那個家。一路上,身無分文,無處可去。在社工輾轉的安排下,來到受虐婦女庇護所。「受虐婦女」?!她全身上下安然無恙,沒有任何被毆打或虐待的跡象,也沒有任何警察介入,連她自己都無法想像自己是家暴受害者。直到社工師一句:「情緒、言語上的虐待也是一種暴力」才點醒了她。同時也震撼著我。施暴與受暴之間的清楚界線究竟是什麼?倘若你的另一伴是個經常動怒但不會動手,倘若他/她只是經常(或許是毫無意識地)「出言不遜」,稱得上是施暴者嗎?或許我們的社會價值並不會指控這樣的他/她是施暴者,如果他/她又包裹著某種社會地位的糖衣,這樣的指控只會回到受暴者身上。
    我無意也不願以社會框架或律法來思考這件事,純粹著眼於「情感關係」上。年輕時,總覺得「愛無敵」,任何困境,只要有愛就能迎刃而解,就算早就明白對方易怒的個性,但總覺得「這沒什麼嘛!」、「男人不壞女人不愛」⋯⋯。但在這段固定的情感關係裡,卻日漸感覺「愛」其實是可以慢慢消磨掉的,你會在一次又一次的無限循環的無間道中,一點一滴的消磨掉那份愛,甚至開始質疑「這段關係究竟剩下什麼?」究竟什麼「變質」了?是這個窮忙世代下的生活壓力消磨掉了愛?還是最根深柢固的那個其實你根本無法接受的他的個性?劇中年輕媽媽急於逃離的那個他,是個無法控制情緒的「好人」,他是善良的,他是愛她的,但為何這樣的「好人」對她而言還是不夠好?就如同整個社會價值對她的批判:為何不能給他改過向善的機會?其實,在她眼中並非未見他的善良,只是他外顯的行為與態度對她造成了莫名的恐懼,讓她總是不斷回憶起孩童時期的不愉快。我們何嘗不是如此?
    在一段關係中,對方的言行或許根本不是你所喜歡或想要的,但你總是會以愛之名合理化他的行為,合理化持續讓自己處在相同的處境裡的決定,合理化你「不出走」的決定。但是始終有個癥結無法被合理化——你如何「相信」這是愛?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默默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