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視回憶帶來的力量,讀:《回憶修理工廠》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誰說編輯不讀書自攝

有時候,因為一個物件、影像、一種氣味,甚至是一個關鍵字,回憶就像插上電的燈串一樣,一盞接著一盞的亮了起來。讀石井朋彥的小說《回憶修理工廠》,就有這種神奇的力量,展書閱讀時,便讓我想起兒時回憶中那台紅色的長方形老時鐘。
好多年前拍的。
記得是婚後某次回娘家時看見它,一問之下才聽母親聊起,這台老時鐘原來是項陪嫁禮物。小時候的我壓根不知道它所乘載的意義,只是興沖沖的將其視為長了兩隻腳的「玩具」,白天玩它、晚上睡前也玩它,低沉而穩重的滴答鐘響總讓我感覺安心,聽父親說,數不清有多少次,我抱著時鐘便沉沉睡著了。
我猜這台老時鐘應該被我玩了有五年這麼久(從一兩歲到上小學前)。直到現在,我仍清楚記得它的設計與按鍵位置:只要將指針調到正確的位置,會發出「喀」一聲低沉的聲響;除了有計時功能,轉上發條還能發出音樂盒般清脆的悠揚旋律,我清楚記得,那旋律是柴可夫斯基的〈天鵝湖〉……
一台老時鐘,竟意外勾起好多好多差點被遺忘的時光掠影。我不禁想著:
  • 如果這台老時鐘搬家時便被丟棄了,我還會記得它嗎?
  • 我會想起從前有個小女孩老喜歡躺在床上,一面聽著天鵝湖音樂,一面幻想自己在旋轉跳舞嗎?
  • 如果不幸遺忘了,日後的我可能修復這段回憶嗎?
  • 如果不是這台老時鐘,我會問起母親當年從外省家庭嫁入本省家庭的故事嗎?…….
讀完《回憶修理工廠》,我不由得猜想作者石井朋彥也是個念舊之人。或許目前擔任吉卜力工作室動畫製作人的他,本身就是個具有匠人精神的職人,無論是創作一部動畫、一本小說等,重要的不是成品本身,更必須考量透過創作想傳遞給人的意義與力量。書中的這幾段話便顯露無遺:
無論畫的時候、製作的時候,或是修理的時候都一樣,不能只局限於一種意義,要思考多種意義,於是,拿到那樣東西的人,內心才能誕生各種不同的故事。
……必須先拋開自己的想法和意志,傾聽物品的聲音,只有這樣,才能夠看到真相。
做能讓別人感到高興的事,我認為這就是工作。
另一個有趣的閱讀體驗是,這本書運用套色印刷呈現兩種不同的頁面顏色,區分作者筆下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一個是注重進步與發展、講求改革與效率的智慧型社會「現在進行式世界」,另一個是由匠人透過修護舊物、喚起人們遺忘回憶的「回憶修理工廠世界」。
這樣的世界觀投射出作者對於追求物質的現代社會,「重視製造,遠勝過修理」的敏銳觀察,引導我們進一步思考:當我們一味追求城市發展的同質化,卻在無意間消弭了傳統的價值與美好;當我們使用著智慧型手機,卻並沒有因此變得更有智慧;當我們依附著物質世界邊緣的虛擬世界,卻主動拱手讓出一塊塊珍貴的心靈空間,甚至於,因為不想要跟別人不一樣,因為無法安於貧窮,寧可讚美醜惡(原句源自詩人羅智成:「我們可以安於貧窮,但不可讚美醜惡。」),逐漸失去對於美與善的判斷。
我們是否應該用力的按下暫定鍵,停頓下來,認真的整頓自己的心,問自己:這真的是自己想要的嗎?
《回憶修理工廠》是一本值得生活步調忙與盲的現代人靜心閱讀的小說。也相當適合國小中高年級以上的孩子閱讀。
但願大大小小的回憶都能化為養分,滋養我們的生命,正如書中那句:「人生路上光是一直向前看還不行,無論是高興的事還是悲傷的事,都要好好呵護,讓它們變成美麗的回憶……」
此篇文章會顯示動態置底廣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可能讀起來有點奇怪,但絕對少不了對書、音樂、電影滿滿的愛。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一個十九歲的日本少年,某天走進一家專門販售西洋原文書的古書店,他找到了一本關於阿拉斯加的攝影集,書中刊載的村落空拍照深深地吸引著他,他好想知道:在世界的盡頭、在攝影集之外,真實的阿拉斯加是什麼模樣?那裡住著什麼樣的人們?他們又過著怎樣的生活?...
我沒嗑過藥。但我猜嗑藥的感覺,大概跟閱讀Junot Díaz的《貧民窟宅男的世界末日:奧斯卡.哇塞短暫奇妙的一生》(已絕版,新版書名改為《阿宅正傳》)相去不遠。
去年爆發疫情前,女兒的學校要進行新學期的親職演講規劃,請我推薦合適的演講者。輔導主任說這次的主題是「特殊孩子」,左思右想之後,我向主任推薦家有自閉兒的蔡傑爸。 過去閱讀過幾本關於「特殊孩子」的親子教育類書籍,但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兩本談論自閉症的書...
「二戰小說」一直是我偏愛的閱讀主題之一。為什麼?主要原因是自從讀了《安妮的日記》,身為讀者的我實在很想知道,除了從「安妮」的書寫視角之外,還有哪些文學作品能幫助我們從「歷史中的脈絡化(contextualizing)」進行觀察,試著透過不同的視角更貼近歷史一些些...
事實上,人生中沒有什麼正式聘用或是約聘,所謂的差別待遇是虛幻的。在同一條路上,任誰都只是背負著自己的背包往前走罷了……出自小說《明日行進曲》
從前聊起「偵探小說」或「警察小說」,我總是孤陋寡聞的只能想起幾位日本作家的名字,像是東野圭吾或是橫山秀夫。讀完《私家偵探》,雖然趕上閱讀的時間晚了很久很久,但我必須要挺起胸膛大聲地說:台灣有紀蔚然!
一個十九歲的日本少年,某天走進一家專門販售西洋原文書的古書店,他找到了一本關於阿拉斯加的攝影集,書中刊載的村落空拍照深深地吸引著他,他好想知道:在世界的盡頭、在攝影集之外,真實的阿拉斯加是什麼模樣?那裡住著什麼樣的人們?他們又過著怎樣的生活?...
我沒嗑過藥。但我猜嗑藥的感覺,大概跟閱讀Junot Díaz的《貧民窟宅男的世界末日:奧斯卡.哇塞短暫奇妙的一生》(已絕版,新版書名改為《阿宅正傳》)相去不遠。
去年爆發疫情前,女兒的學校要進行新學期的親職演講規劃,請我推薦合適的演講者。輔導主任說這次的主題是「特殊孩子」,左思右想之後,我向主任推薦家有自閉兒的蔡傑爸。 過去閱讀過幾本關於「特殊孩子」的親子教育類書籍,但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兩本談論自閉症的書...
「二戰小說」一直是我偏愛的閱讀主題之一。為什麼?主要原因是自從讀了《安妮的日記》,身為讀者的我實在很想知道,除了從「安妮」的書寫視角之外,還有哪些文學作品能幫助我們從「歷史中的脈絡化(contextualizing)」進行觀察,試著透過不同的視角更貼近歷史一些些...
事實上,人生中沒有什麼正式聘用或是約聘,所謂的差別待遇是虛幻的。在同一條路上,任誰都只是背負著自己的背包往前走罷了……出自小說《明日行進曲》
從前聊起「偵探小說」或「警察小說」,我總是孤陋寡聞的只能想起幾位日本作家的名字,像是東野圭吾或是橫山秀夫。讀完《私家偵探》,雖然趕上閱讀的時間晚了很久很久,但我必須要挺起胸膛大聲地說:台灣有紀蔚然!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文具之於我,太過重要, 於是下筆太難。 📓從小時候走進學校附近熟悉的文具店的記憶, 就像是打開一扇通往創意和童年夢想的門。 架上擺滿了各種款式原子筆、中性筆、 自動鉛筆⋯⋯ 當年的自己想購買喜歡的文具, 總得多算一下,不能浪費, 但卻總是能待多久就待多久。 當
Thumbnail
2024/6月 讀者 雜誌 生命的價值不在呼吸的次數;而是那些讓我們屏住呼吸的瞬間……言論 “生命的價值所在”。 每個好故事都像你小時候伸手去觸摸長椅上新刷的油漆,雖然長椅上張貼著“油漆未乾”的告示,但你是不會全信的,一定要伸手去摸一摸試試,這種好奇心最為重要。一個有好奇心的人不會孤獨或厭倦生命
Thumbnail
時光機修復師的生存對策 – 活在哪個時態,是自己的決定 By 游朝凱   沒想到第一本讀的游朝凱的書不是<內景唐人街> 而是這本<時光機修復師的生存對策> 讀之前就聽說過 讀者對他的書評價大多很兩極 讀完就可以理解了 這不是很典型的閱讀性、娛樂性高的科幻小說 而是更抽象的、曲線感的科幻小說
Thumbnail
今天分享的這本書 “Clocks and More Clocks” (Pat Hutchins) ,相當貼近兒童心理,依據先前記下的資訊,再驗證眼前看到的結果,所見即所得,卻忽略了背後看不到的線索。 書中主角老爺爺在閣樓發現一座鐘,為了確認時間是否準確,他買回一座又一座的鐘,為了知道家中的時鐘
長大以後,才發現客廳的鐘,代表著一個家的主視覺,總得悉心揀選,講求與裝潢呼應相襯,不能太搶眼,卻又要成為點睛之筆,來到家裡的人抬頭望望,便能將一家子的講究與重視收進眼底——我們家的鐘,便是這樣一個存在。
Thumbnail
六年級頭班的我,小時除了看電視之外,和鄰居玩樂的大多是DIY玩具,如燈籠、風箏、手槍等,不然就是彈珠、紙牌、橡皮筋。等年紀稍長到了城市就學後,閒來沒事蹓躂閒晃的去處就屬書店了。來回撫摸著書封,挑本鬼故事坐下來翻閱就是幾個小時,從那時養成我讀字的習慣,直到出社會後的最省錢的休閒也是到書店吹冷氣...
Thumbnail
「人生,總是要有一個物件、一個聲音、還是一個氣味給我們點醒,才會想起自己真正經過那些日子」,也是礦工之子的吳念真導演說過這句話。而一個地方不也是要留一些東西,才會讓人記得那些過去。 昨天台語團坐火車來猴硐(Kâu-tōng-á),我們不看貓,出車站往南步行八百公尺,要去探詢一處台灣的文史國寶。
Thumbnail
這是一篇描述對過去美好回憶的文章,充滿對某年某月某日某些故事的思念。作者用詩意的文字描繪了日子的一成不變,但心情的點點流洩。文章充滿著對過去回憶的懷念與思念。
Thumbnail
不知不覺又三月了,看來時間真的溜得比想像中快。猶記得少年時代,盼了再盼,不用上學的放假日子總是遲遲不來。誰料人年長了,眼看美好時光稍縱即逝,便想將光蔭留住好好細味,又或緬懷過去已成了老人的生活習慣?同樣地,一處地方每況愈下,人難免時刻回望舊日的光輝......
Thumbnail
拜科技和工業發達之賜,生活中的許多物品都可以用很便宜的價錢買到,比如鬧鐘。記得小時候家裡有一台長方型的鬧鐘,有夜色功能,是爺爺送給哥哥的,聽母親說,爺爺疼長孫,進城的時候特意繞去鐘錶店買來的,當時頗不便宜。那只鬧鐘很耐用,一直使用到我們四個小孩都長大成人,就連哥哥的女兒也一同見證它的歷史,至今四十餘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文具之於我,太過重要, 於是下筆太難。 📓從小時候走進學校附近熟悉的文具店的記憶, 就像是打開一扇通往創意和童年夢想的門。 架上擺滿了各種款式原子筆、中性筆、 自動鉛筆⋯⋯ 當年的自己想購買喜歡的文具, 總得多算一下,不能浪費, 但卻總是能待多久就待多久。 當
Thumbnail
2024/6月 讀者 雜誌 生命的價值不在呼吸的次數;而是那些讓我們屏住呼吸的瞬間……言論 “生命的價值所在”。 每個好故事都像你小時候伸手去觸摸長椅上新刷的油漆,雖然長椅上張貼著“油漆未乾”的告示,但你是不會全信的,一定要伸手去摸一摸試試,這種好奇心最為重要。一個有好奇心的人不會孤獨或厭倦生命
Thumbnail
時光機修復師的生存對策 – 活在哪個時態,是自己的決定 By 游朝凱   沒想到第一本讀的游朝凱的書不是<內景唐人街> 而是這本<時光機修復師的生存對策> 讀之前就聽說過 讀者對他的書評價大多很兩極 讀完就可以理解了 這不是很典型的閱讀性、娛樂性高的科幻小說 而是更抽象的、曲線感的科幻小說
Thumbnail
今天分享的這本書 “Clocks and More Clocks” (Pat Hutchins) ,相當貼近兒童心理,依據先前記下的資訊,再驗證眼前看到的結果,所見即所得,卻忽略了背後看不到的線索。 書中主角老爺爺在閣樓發現一座鐘,為了確認時間是否準確,他買回一座又一座的鐘,為了知道家中的時鐘
長大以後,才發現客廳的鐘,代表著一個家的主視覺,總得悉心揀選,講求與裝潢呼應相襯,不能太搶眼,卻又要成為點睛之筆,來到家裡的人抬頭望望,便能將一家子的講究與重視收進眼底——我們家的鐘,便是這樣一個存在。
Thumbnail
六年級頭班的我,小時除了看電視之外,和鄰居玩樂的大多是DIY玩具,如燈籠、風箏、手槍等,不然就是彈珠、紙牌、橡皮筋。等年紀稍長到了城市就學後,閒來沒事蹓躂閒晃的去處就屬書店了。來回撫摸著書封,挑本鬼故事坐下來翻閱就是幾個小時,從那時養成我讀字的習慣,直到出社會後的最省錢的休閒也是到書店吹冷氣...
Thumbnail
「人生,總是要有一個物件、一個聲音、還是一個氣味給我們點醒,才會想起自己真正經過那些日子」,也是礦工之子的吳念真導演說過這句話。而一個地方不也是要留一些東西,才會讓人記得那些過去。 昨天台語團坐火車來猴硐(Kâu-tōng-á),我們不看貓,出車站往南步行八百公尺,要去探詢一處台灣的文史國寶。
Thumbnail
這是一篇描述對過去美好回憶的文章,充滿對某年某月某日某些故事的思念。作者用詩意的文字描繪了日子的一成不變,但心情的點點流洩。文章充滿著對過去回憶的懷念與思念。
Thumbnail
不知不覺又三月了,看來時間真的溜得比想像中快。猶記得少年時代,盼了再盼,不用上學的放假日子總是遲遲不來。誰料人年長了,眼看美好時光稍縱即逝,便想將光蔭留住好好細味,又或緬懷過去已成了老人的生活習慣?同樣地,一處地方每況愈下,人難免時刻回望舊日的光輝......
Thumbnail
拜科技和工業發達之賜,生活中的許多物品都可以用很便宜的價錢買到,比如鬧鐘。記得小時候家裡有一台長方型的鬧鐘,有夜色功能,是爺爺送給哥哥的,聽母親說,爺爺疼長孫,進城的時候特意繞去鐘錶店買來的,當時頗不便宜。那只鬧鐘很耐用,一直使用到我們四個小孩都長大成人,就連哥哥的女兒也一同見證它的歷史,至今四十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