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2/06/07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方格子27]來趟心靈旅程吧(上)

一、心靈地圖

最近又拿起《心靈地圖》閱讀。(Original name: The Road Less Traveled) 這本書是在1978年首次出版,後來在80年代開始爆紅。
它紅並不是因為它是雞湯,而是因為鼓勵大家與心靈的問題直球對決
作者Scott Peck身為一個心理醫生,在長長的執業生涯中看到許多案例,最中凝結理論和臨床的智慧,將哪些行動可以促使心靈成長匯集成冊。
這本書我覺得英文原名更適切也更直接,英文書名是 The Road Less Traveled,少有人走的路,會這麼取名,是因為大多數人是傾向待在自己心靈上的舒適圈,而要跨出心靈的舒適圈,雖然可以成長,但也要面對痛苦。
可是,在作者的觀點裡,心靈成長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讓人更明晰事理,甚至可以以此共創一個更好的世界。
《心靈地圖》這本書分為四部:紀律、愛、宗教、神恩。
「咦?所以這是一本宗教性質的書嗎?」「嗯。果然還是雞湯書啊,只是怎麼有點辣(太直接)?」
說起來,臉貓是很久以前在博客來買這套書的,當初會買,純粹是因為網頁打書加上要湊運費而已,想著主打心靈成長,而且還有對「愛」解釋,便想說買來讀讀看好像不錯。
然而,當年還在上大學的臉貓,收到書打開後只有四個字:看、不、進、去。為什麼呢?因為作者對一些詞彙的定義,跟我理解的不一樣,光是紀律部分就有點抽象了,超出當年臉貓理解的範圍。
不過最近重翻,臉貓不僅看得入迷,對於其中不少直擊內心深處的語句更忍不住點頭稱是。那麼就一節一節來看看作者寫了什麼吧!(除了愛[=第二章]那章,因為那章內容很豐富,會獨立出來分享。)

二、三部曲

1.紀律
一般來說,我們理解的紀律,不外乎規律作息、吃健康的食物、好好工作等。然而,作者從心理醫生的角度去描繪紀律,這一詞的範圍突然擴張許多。
在作者的定義裡,心靈上的紀律是與愛連結的。
是一種不斷希望自己變好,進而讓其他人也變好的那股動力。
所以,作者在這章裡,除了舉很多臨床案例外,還反覆提及讓心靈有紀律是為了邁向更好的人生,而「睿智的人生是思考與行動的綜合(p. 46)」心靈成長就是透過思考與行動,讓自己變得更睿智。
那要怎麼讓自己的心靈有紀律呢?
首先,就是要對自己全然負責,我們在每一刻都是能選擇的
其次,就是要超越本性,保持人性
關於前者,作者舉了他自己的例子,他曾是一名工作狂,但是卻又覺得為什麼其他同事可以準時下班,於是他去問了另一位醫生。可事實上是他自己選擇要工作那麼久的,所以,最後他得出了結論:「對自己行為負責的困難之處,就在於行為的後果會帶來痛苦。」(p.34)別讓其他人當自己的主人,而選擇了就不要後悔。
而對於後者,作者提及:「超越本性,學習做並非出於本性的事,正是人性的重要特徵。」(p.48)在這裡的人性,包含愛、寬容、反省和原諒,透過人性中的光明面以邁向更高的心靈層次。(不過...這裡臉貓想打槍一下,人性中難免還是有黑暗面跑出來呀!作者在書中並沒有說可以怎麼解決。)
在人性的部分,作者最看重「反省」,因為深刻地、打從心靈地反省,直面自己的問題對人而言往往是會感到痛苦的——作者就如此寫道:「觀察外在世界引起的痛苦絕不會像反省內在世界那麼大,當然是大多數人反逃避反省的原因。(p.42)」
不過,當真正地反省,並走過痛苦的歷程而不是逃避,那真正的成長就會出現。
而當越來越熟練做心靈的反省,很多大事就漸漸成為小事,最終變成可以駕馭的事了。
在反省的終極模式,就是學習放棄。在書中作者是用「放棄的哲學」,而實際作法竟是「放棄自我」以提及提升心靈層次。
對於這點,作者是這樣描述的:「成人的學習過程中有一種極為重要的技巧,我稱之為『存而不論』(bracketing),是促進心靈成長不可或缺的工具。『存而不論』基本上就是在肯定自我、保持穩定與放棄自我(暫時忘懷自我、邊不對現實世界做任何預先的假設,為新資料騰出空間)以換取更大更新的知識之中,取得一個平衡。」(p.57)
其實就跟道家的無為,與佛教的無我有點接近,當放下我執,反而可以接受到更多的思想與知識,而當了解越多,也就越平靜、越快樂。
在這一部的最後,作者歸結道:「心靈成熟的人都有豐富的愛心,愛得愈多,快樂也愈多。(p. 60)」以及「一個人偉大與否端視他受苦的能力,但偉大是一種歡樂。(p.61)」
**

2. 宗教
與紀律一樣,作者對宗教也有超範圍定義。
作者定義宗教為:「每個人對世界的本質都有一套特定的觀念與信念,只是不一定說出來罷了。」(p. 164)所以,其實作者想說的宗教比較類似於世界觀
生活是自己在過的,每個人在生命的旅途中,不免會遇到不同困難,這時我們抱持的態度是什麼呢?其實這些外顯的態度都是從內在發出,所以,作者提到了:「最適合我們的宗教,必須從現實的試煉中產生,經過質疑,才真正屬於我們。(p.176)」
也許因為成書年代較早(40年前),加上臉貓沒在美國生活過,作者有不少臨床案例是因為信教或不信教而產生的痛苦。
比如有個案例是,有個人因家庭因素而得非常虔誠,但又時刻覺得自己是無神論者,所以他陷入無限的分裂感及罪惡感中,在問診之間,作者最後對他的病症歸結道:「你其實是信教的。你的宗教博大精深,因為你崇拜真理,你相信自己會成長和進步。⋯⋯你願意承受擺脫過往經驗和面臨新挑戰的痛苦。⋯⋯你的靈性位於更高的層次,因為你具有質疑的勇氣。(p. 172)」
這段話臉貓很喜歡,因為其實有時候不從眾,本身就是一種挑戰甚至是危險。
此外,還有一句話「對文化中約定俗成的一切,採取科學的懷疑態度,乃是追求心靈成長的要素。(p. 206)」臉貓也很喜歡。
生在自由時代,而且基本上成長過程中,脫離高中教育後就被鼓勵可以自己去探索各種知識的,抱持研究精神並找到證據驗證的學習環境,讓臉貓覺得上述的話很自然。然而,在看完書中案例也才發現自己是何其幸運,因為其實在許多國家和社區,當地文化產生的「教條」,而要擺脫就像自我分裂一樣。對於這點,臉貓真的只有無限感恩。

3. 神恩
看到這個大標時,臉貓忍不住好奇作者會怎麼寫。然而讀畢,臉貓覺得很平靜也開始感恩發生在臉貓周遭的事。
正如宗教不僅是指基督教一樣,這裡的神恩,是指任何不可思議、具有指引性的事件,由一個更高層次、更具智慧的存在所推動。
每個人一定都有機會不期而遇某些事,像作者就說自己在成長過程中,莫名其妙地巧妙躲掉不少交通事故;而對臉貓而言,那就是某日心情低落地走在街上,遇到一隻貓看著臉貓「喵」了一聲打招呼,被療癒。
作者提到,如果抱持著探究世界的精神,我們便會發現自己對世界所認知的一切真的很少很少,而許多無法解釋的部分,其實可以歸為神恩,然而,大部分的時候,人們卻會選擇刻意忽略掉那些神奇的事情,會如此做,作者歸結到是因為人會恐懼,而「大部分的恐懼是基於懶惰(不想對世界有更多了解,繼續待在舒適區)(p. 241)」
然而,只有當跨出舒適圈,讓自己更有能力接受更多,才會讓自己心靈更加成長茁壯。
作者提醒我們,其實每天都會有「不期而遇的收穫」,只是看我們有沒有發現並接受這個禮物而已。
「不期而遇的收穫」在書中的定義就是「意外發現有價值或令人喜愛事物的天賦才能。」關於這點,臉貓看到近期最明顯的例子,大概就屬疫情剛開始那時。疫情的發生大幅地改變了大家的生活模式,不僅工作模式因此必須改變創新,還有很多人因為一開始被迫要關在家,最後無意間發現並發展自己的興趣。
**
這章中,還有一段話讓臉貓深有感悟:
「當佛陀在不再尋求時豁然開朗,因為他讓「悟」來到自己心中。但另一方面,誰敢說他的開悟不是因為他花了至少十六年的功夫尋索與準備?它既尋找它,也沒有尋找它。(p. 272)」
如果幸運的話,生命是很長的一趟旅程,在這趟旅程中,有時候我們努力尋找,卻求而不得,有時候停下來,反而希望的事情就發生,然而,不論哪個時候,都會是最好的時候吧!雖然有時候沒有獲得某個想得到的結果,但是,誰能說過往走的路沒有價值呢?

三、總結

心靈的拓展常常是需要透過紀律與愛,然後真實面對自己的為什麼會產生某些心態,甚至這些心態影響到了生活。
透過紀律中的保持人性,學會反省而進步,透過希望變好的那份愛,讓自己願意走過歷練後成長。
而心靈的拓展,也需要先看看自己擁有的世界觀是什麼,而且去相信它,如果不滿則是去調整它,但不要否定或壓抑它。
不斷地讓心靈擴張,人們最後終會發現自己的渺小,然而人們又是何其幸運,可以有很多不知道為什麼發生,但就是發生的事情引導著。
這就是《心靈地圖》,與大家分享:)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