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日飲酒防醉技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任何人飲用酒精類飲品,對身體都一定會有影響,這是因為酒精在人體裡需要由代謝作用去分解。不同民族、年齡和當刻的身體狀況,都會對於我們能對酒精的耐受度有所影響。

一般而言,正常人的酒精代謝率在10mg酒精/100cc血液/每小時。酒精(乙醇)在進入人體後,會透過乙醇去氫酶轉化為乙醛,再由乙醛去氫酶轉化成醋酸,最後才經尿液排出體外。有些人喝酒後容易面紅,就是因為缺乏了乙醛去氫酶,所以對於體內的乙醛較難分解和排出。

當然世上沒有完全不醉的方法,如果飲的酒精已經超過了人體能承受的份量,不單會出現喝醉的狀態,更會對身體各器官構成影響。

而且,左先生認為喝酒是品嚐的過程,是要欣賞酒款美好的地方,包括其色澤、香氣、口感等等,如果喝多了,不單感知器官會變得遲鈍,而且因為麻痺了味覺和嗅覺而不能正確辨認而無法欣賞其美好。

所以喝酒要適可而止,我也十分反對牛飲,或者單純比較誰喝得多。這不單無法好好品嚐,也浪費了酒水。

以下是最常見的防醉技巧:

1. 在喝酒前先喝點牛奶或乳酪,有些人甚至會說吃一塊牛油。原理異曲同工,都是在胃裡形成一個保護作用,減少進入血液和肝臟的酒精。另有說雞蛋和麵包也有類似功效。

2. 在喝酒前服用維生素B和C,這兩種維生素都有助分解酒精,可以減輕肝臟負擔。

3. 喝酒時,一定不能空腹喝。最好先吃一點東西,具油脂的最好。所以有些酒吧在點酒時多數會送上一份落花生或薯片之類的食物,都有助減輕因胃部空虛而讓酒精迅速進入血液。

4. 不要和汽水一起喝,有說這是因為碳酸飲品會加快酒精吸引。但不能否認,現在很多酒精特式飲料也有這種組合,而筆者實測也不覺得有明顯易醉的情況,這只作一個參考。

5. 兌水。這在釀製日本酒也很常見,就是在入瓶出廠前,將原本的原酒與釀造用清水按適當的比例兌水(稀釋),從而達到減低酒精濃度,以符合標準的目的。參考這個方法,也可以在喝酒時,中間喝些清水,有助減低人體內的酒精濃度。

6. 慢慢飲,不要一開始就急於喝,要適當地分配時間。比如我和三個友人各帶了一支清酒聚會,預期聚會約三小時,我就會預期每30-45分鐘才喝約330毫升的日本酒的分量。不要因為急於要試完全部酒款而在短時間喝太多,以讓身體有足夠時間吸收和適應。

記得多年前我曾到過芬蘭公幹,那邊的同事很熱情的帶我到餐廳吃晚飯,大伙兒甫坐下來就一杯一杯的伏特加喝下肚,連餐前小吃也來不及點,而且餐前小吃份量小得可憐。約莫喝了一小時,當中不斷被勸杯,幾乎無間斷的。

後來,大家忽然很雀躍似的,我本來還以前是差不多結帳離去,這才發現原來我們還沒開始吃主菜。他們雀躍是因為要開始揀選餐中紅酒了,原來在說今天誰負責選酒。

結果,那天我是喝得很醉的乘當地捷運回酒店,連票也忘了買(當地人不用買票,也沒有閘機,他們是用一些RFID的),是我至今難忘的一次「搭霸王車」的經歷!

雖然佳節臨近,親友聚會少不免會喝得多一點,但也務未切記量力而為。喝醉除了會有酒醉的身體反應,更有機會對身體健康造成很大的影響。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左先生的沙龍
22會員
97內容數
現職風險管理部總監、兼任大學資安講師及博士研究生。語言學、電腦罪案、工商管理及傳媒管理碩士學位。CISSP、CISA、CISM、CRISC、CHFI、PMP及ISO27001首席審計師資格。也是一名被資安生涯耽誤的詩人及酒徒,作品散見於網路及台港詩刊,持國際唎酒師資格......興趣太廣泛的大孩子。
左先生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0
作者性格溫柔(好聽地說,其實是懦弱!),尤其小時候我家教根本就只是教我做一個懦弱怕事的人。這當然是我一直很不喜歡我父母的教育方針的原因。 因為要準備論文,有很多時我的週末都會回大學圖書館。像我這種超年長生,對於現在學生將一套「霸位文化」帶進來是很不是味兒。 有一次,我還詢問當值保安為何註明不能睡
2025/04/20
作者性格溫柔(好聽地說,其實是懦弱!),尤其小時候我家教根本就只是教我做一個懦弱怕事的人。這當然是我一直很不喜歡我父母的教育方針的原因。 因為要準備論文,有很多時我的週末都會回大學圖書館。像我這種超年長生,對於現在學生將一套「霸位文化」帶進來是很不是味兒。 有一次,我還詢問當值保安為何註明不能睡
2025/03/16
糾纏了2個多,終於完全恢復了聽力,個人最近才有多些好心情。 如果下半年真的實行到美國/加拿大工作的計劃,那之後能去亞洲旅遊的機會就更少了,所以下個週末我又打算獨個兒來台玩四天,看看不一樣的台北。 在找酒店時我花了很多時間,改了又改的。其實一直都希望住一次民宿、青旅這些,做個極限廉價自助遊。但一想
2025/03/16
糾纏了2個多,終於完全恢復了聽力,個人最近才有多些好心情。 如果下半年真的實行到美國/加拿大工作的計劃,那之後能去亞洲旅遊的機會就更少了,所以下個週末我又打算獨個兒來台玩四天,看看不一樣的台北。 在找酒店時我花了很多時間,改了又改的。其實一直都希望住一次民宿、青旅這些,做個極限廉價自助遊。但一想
2025/02/26
年初在日本疑似感染流感或感冒,回程飛機上因氣壓關係導致右耳中耳積水,造成耳痛及聽力受影響。歷經多次就醫,最後在連鎖醫療集團確診為耳咽管異常,使用抗生素治療後狀況好轉。作者藉此反思健康的重要性,並決定積極離開舒適圈,勇闖新世界。
2025/02/26
年初在日本疑似感染流感或感冒,回程飛機上因氣壓關係導致右耳中耳積水,造成耳痛及聽力受影響。歷經多次就醫,最後在連鎖醫療集團確診為耳咽管異常,使用抗生素治療後狀況好轉。作者藉此反思健康的重要性,並決定積極離開舒適圈,勇闖新世界。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喝酒這件事嘛,就像人生的調味料,少一點,提神助興;多一點,那就是在給身體添麻煩了。由於每個人的酒精耐受性不同,這使得某些人在看似「正常」的飲酒量下可能面臨嚴重的健康風險。但到底什麼量算是「小酌怡情」,又有多少量會進入「斷魂」的危險領域呢?讓我們用科學的角度來分析一下。 首先,為了理解什麼是安全的飲
Thumbnail
喝酒這件事嘛,就像人生的調味料,少一點,提神助興;多一點,那就是在給身體添麻煩了。由於每個人的酒精耐受性不同,這使得某些人在看似「正常」的飲酒量下可能面臨嚴重的健康風險。但到底什麼量算是「小酌怡情」,又有多少量會進入「斷魂」的危險領域呢?讓我們用科學的角度來分析一下。 首先,為了理解什麼是安全的飲
Thumbnail
醫學實證的正確喝酒法,集結25位愛酒醫師們的智慧。 破除你對酒的舊有觀念。
Thumbnail
醫學實證的正確喝酒法,集結25位愛酒醫師們的智慧。 破除你對酒的舊有觀念。
Thumbnail
「酒」是什麼呢? 酒是一種含有乙醇的飲料,可以通過發酵、蒸餾、加糖等方式製作而成 不同種類的酒有著不同的釀造方法、口感和文化背景。一些常見的酒包括啤酒、葡萄酒、烈酒和米酒等 飲用過量的酒可能會導致健康問題,包括肝臟疾病、心血管疾病、精神和行為問題等 因此,建議人們在飲用酒時要適度,遵守當地的法律法規
Thumbnail
「酒」是什麼呢? 酒是一種含有乙醇的飲料,可以通過發酵、蒸餾、加糖等方式製作而成 不同種類的酒有著不同的釀造方法、口感和文化背景。一些常見的酒包括啤酒、葡萄酒、烈酒和米酒等 飲用過量的酒可能會導致健康問題,包括肝臟疾病、心血管疾病、精神和行為問題等 因此,建議人們在飲用酒時要適度,遵守當地的法律法規
Thumbnail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飲酒到底能不能預防失智?」在臺灣,許多長輩對飲酒這件事,有著難以撼動的健康迷思。在這篇文章中,我們藉由最近幾年許多酒精與失智症關聯的研究,來看看飲酒對於失智症,到底是有促進效果還是保護效果。
Thumbnail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飲酒到底能不能預防失智?」在臺灣,許多長輩對飲酒這件事,有著難以撼動的健康迷思。在這篇文章中,我們藉由最近幾年許多酒精與失智症關聯的研究,來看看飲酒對於失智症,到底是有促進效果還是保護效果。
Thumbnail
 我喝酒的頻率非常低,(這十多年來,每年平均只有三次、五次)但是我算是蠻會喝的,年輕時一次聚會喝一瓶二瓶葡萄酒或半瓶威士忌是沒有問題的,而且我喝酒臉都不會紅,其他會臉紅的朋友都笑說,臉愈喝愈白一定是肝功能不好,的確當時「民間說法」以為,一喝酒立刻就臉紅脖子粗,表示肝的解毒功能好,能夠快速代謝酒精。
Thumbnail
 我喝酒的頻率非常低,(這十多年來,每年平均只有三次、五次)但是我算是蠻會喝的,年輕時一次聚會喝一瓶二瓶葡萄酒或半瓶威士忌是沒有問題的,而且我喝酒臉都不會紅,其他會臉紅的朋友都笑說,臉愈喝愈白一定是肝功能不好,的確當時「民間說法」以為,一喝酒立刻就臉紅脖子粗,表示肝的解毒功能好,能夠快速代謝酒精。
Thumbnail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很多人認為喝酒只要不要喝太多、不要長期喝酒,就不會給身體帶來太大的負擔。然而科學文獻顯示,只要1/4瓶啤酒,酒精就會開始影響我們的腸道通透性,增加身體感染與發炎的風險,並改變了腸腦通道,影響腦部功能。酒癮患者的精神症狀與內科疾病也可能和酒精性腸漏有關!
Thumbnail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很多人認為喝酒只要不要喝太多、不要長期喝酒,就不會給身體帶來太大的負擔。然而科學文獻顯示,只要1/4瓶啤酒,酒精就會開始影響我們的腸道通透性,增加身體感染與發炎的風險,並改變了腸腦通道,影響腦部功能。酒癮患者的精神症狀與內科疾病也可能和酒精性腸漏有關!
Thumbnail
喝酒會臉紅是一種遺傳疾病,喝酒不會臉紅也有毛病。不會喝酒就少喝酒,會喝酒就要注意遠離兇器,以免害己害人。
Thumbnail
喝酒會臉紅是一種遺傳疾病,喝酒不會臉紅也有毛病。不會喝酒就少喝酒,會喝酒就要注意遠離兇器,以免害己害人。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