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震動療法 (Whole body vibration)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全身震動療法/垂直律動機/震盪律動機 號稱懶人運動甩脂機。

當有一個機器說妳可以什麼都不做,就達到減肥健身的效果時,是人都會心動。但靜下心來多想兩秒,世界上會有這種難以令人置信的好康嗎?也許有,也許沒有,我們一起來抽絲剝繭。



起源

震動療法(Vibration therapy),一開始根本就不是為了太空人而發明的,但是坊間相傳NASA也在使用這技術。

因為這故事實在太有趣了,所以我還是寫一下NASA到底怎麼跟震動療法牽扯上。

NASA的偽故事:

在科技不斷進步的情況底下,人類的身體趕不上科技的進步。

在無重力或者微重力的情況底下,我們的肌肉質量與骨質密度會漸漸流失(一個月骨質流失1-2%,其實蠻快的),然後我們就成為新人類? 當然不是,回到地球之後就還是要面對、要習慣地球給妳的重力。

1957年10月4日,蘇聯發射了第一個人造衛星:Sputnik (俄文的衛星,很直白)

因此1950-60年代,世界進入了太空軍備競賽。

美國太空總署(NASA)在第一個人造衛星上已經輸給了蘇聯,目光放長遠,NASA要第一個把太空人送上月球(於1969年,阿波羅11號完成這個任務),要建造第一個太空站(但是第一個太空站是蘇聯成功送上去的Salyut 1, 1971年, 跟英文的salute同字)。

將人送上無重力或微重力的情況,必須要想辦法避免前述的肌肉與骨質密度流失,所以要運動。NASA在60年代的軍備競賽中,為了避免太空人在運動的過程中,震動到太空站,所以設計了抗震動跑步機(Treadmill Vibration Isolation System) 和抗震動飛輪 (Cycle Ergometer Vibration Isolation System),至今還在使用。

raw-image

有震動這個字眼,商人的眼睛一亮,就說NASA也在使用這個技術。試想,太空站這麼精密,這麼高科技,在太空站裡面玩震動= = ,這是多麼危險的事情。

雖然是個假故事,太空人跟震動療法的牽扯我覺得有幾分道理。

G力也可稱為重力,在加速跟減速的過程中,身體會承擔力道,身體承受多少倍重力則稱為多少G。(1 G = 9.8 m/s2)

如果在太空中用震動療法,讓身體可以承受點力道,是否就可以減緩肌肉與骨骼的流失。理論上好像可行,小時候看的《七龍珠》就告訴我們,在重力室鍛鍊可以增加自己的戰鬥力!!!

raw-image

震動療法 - 真實的故事起源

1960年代,德國科學家比爾曼(Biermann)研究震動療法對下背痛的功效。

(很遺憾當初的研究論文沒有附上他所使用的工具照片,但是Cycloid vibration massage,很可能就是初代的按摩椅或甚至按摩床 XD)

而當初的結論就是使用過 按摩椅後 Cycloid vibration massage後,可以達到肌肉放鬆,改善下背痛。

真實的故事總是缺乏故事性,就是這樣的單純。


理論上好像可行,但是實際上會遇到什麼問題呢?

如果是純粹的重力室的話,萬能的日本人還真的做過相關實驗,的確是可以讓你變 成悟空 強壯,但是用震動的方式有機會達到重力室的效果嗎?

震動療法的強度分別看頻率(Frequency)跟振福(Amplitude),頻率通常介在幾Hz到50Hz之間,而震幅大多在幾mm。以最大值50Hz跟10mm來計算的話,撐死不過0.05G。

大家也許會想,那我們把強度增加就好了吧?

強度還能增加嗎?

這就要討論震動過頭會發生什麼事情。

震動是會造成傷害的,很早就發現有些有些頻於震動工作是會導致職業傷害,像是下圖使用岩石破碎機的工人。

raw-image

振動頻率太強,時間太久會產生手-手臂振動症候群(Hand-Arm Vibration Syndrome),這疾病在1918年就被提出了,比震動療法早了快半個世紀。

小結論:撐死不過就是個0.05G的重力加強(如果妳是垂直律動的話,如果是左右就要打折),你無法變成悟空。


目前證據到哪裡?

  • 增加骨質密度!!!!! 在462人的綜合分析(Meta-analysis)實驗中發現更年期和超過65歲的女性做完全身震動療法後,骨質密度會獲得改善。但綜合分析所收集的文章裡面,大部分的骨質密度都未達差異,有幾篇很神奇的達到了非常顯著的差異,而且骨質密度的進步齊一性很高(就標準差很小,看不懂沒關係,反正就是很有問題)。因此...骨質密度到底會不會因此改善,我持保留態度。

綜合分析(Meta-analysis)實驗:先大量蒐集個別研究的分析結果,再作統計分析,以尋求一般性結論。(就是直接把一堆人做的類似研究結果拿來統計)

raw-image
  • 似乎可以讓肌肉獲得放鬆,尤其是改善下背痛。但是證據力缺乏。
  • 似乎可以讓肌少症的老人家,獲得肌力的改善。但是證據力缺乏。
  • 針對老人家與小兒麻痺的族群,也許可以改善平衡。


結論:天底下沒有這種好康。懶人是無法減肥的,還是動起來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復健醫師John的沙龍
616會員
13內容數
2022/08/25
為什麼風溼(免疫疾病)的病人要運動?這篇文章從生理層面著手說明,並依照目前證據給與洽當的運動建議。
Thumbnail
2022/08/25
為什麼風溼(免疫疾病)的病人要運動?這篇文章從生理層面著手說明,並依照目前證據給與洽當的運動建議。
Thumbnail
2022/06/15
復健科病人很容易跟免疫疾病的病人重疊,臨床上會遇到很多免疫疾病的病人,在診斷出之後,迎面而來的就是各種問題。 該怎麼吃、有什麼要忌口的,大家都愛問,這篇文章會慢慢的成長、更新,依據證據回答。 閱讀這篇之前要清楚「食物無法代替藥物,食物如果有療效就會被做成藥物」
Thumbnail
2022/06/15
復健科病人很容易跟免疫疾病的病人重疊,臨床上會遇到很多免疫疾病的病人,在診斷出之後,迎面而來的就是各種問題。 該怎麼吃、有什麼要忌口的,大家都愛問,這篇文章會慢慢的成長、更新,依據證據回答。 閱讀這篇之前要清楚「食物無法代替藥物,食物如果有療效就會被做成藥物」
Thumbnail
2022/05/06
鈣不只是骨頭不可或缺的角色,鈣也是血液中的重要離子,心臟、肌肉與神經都仰賴著鈣離子才能正常運轉。 飲食是鈣最好的來源,當飲食無法提供足夠的鈣時,可以考慮由鈣片、鈣乳等方式補充。 然而,補鈣並不是有益無害的,水喝多了都會水中毒,鈣當然也會有問題,這篇文章會帶大家重新認識鈣的角色。
Thumbnail
2022/05/06
鈣不只是骨頭不可或缺的角色,鈣也是血液中的重要離子,心臟、肌肉與神經都仰賴著鈣離子才能正常運轉。 飲食是鈣最好的來源,當飲食無法提供足夠的鈣時,可以考慮由鈣片、鈣乳等方式補充。 然而,補鈣並不是有益無害的,水喝多了都會水中毒,鈣當然也會有問題,這篇文章會帶大家重新認識鈣的角色。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近年來智能科技與家電結合,只要「遠端聲控」就能讓我們的指令確切執行,而只動口不動手的高科技發展確實帶給人類更加便利的生活,隨著這幾年全球COVID-19疫情的爆發,「居家辦公」更是徹底改變了全人類的工作模式,不僅可以節省企業的租金成本,也提高了員工的工作效率,但我們可曾想過在這些好處的背後,也使我們
Thumbnail
近年來智能科技與家電結合,只要「遠端聲控」就能讓我們的指令確切執行,而只動口不動手的高科技發展確實帶給人類更加便利的生活,隨著這幾年全球COVID-19疫情的爆發,「居家辦公」更是徹底改變了全人類的工作模式,不僅可以節省企業的租金成本,也提高了員工的工作效率,但我們可曾想過在這些好處的背後,也使我們
Thumbnail
某選手前陣子不小心發生了意外,導致恢復期至少要 2 個月以上。但在 3 個月之後有一場重要的比賽,甚麼都做的情況下還差一點,突然發現有一台神奇的機器成為了關鍵。本篇的主題就是...
Thumbnail
某選手前陣子不小心發生了意外,導致恢復期至少要 2 個月以上。但在 3 個月之後有一場重要的比賽,甚麼都做的情況下還差一點,突然發現有一台神奇的機器成為了關鍵。本篇的主題就是...
Thumbnail
有一陣子這個東西非常流行,在健身界好像要人手一個夠看一樣。主打的輕便、好攜帶,到哪都可以鬆一下。到現在各種款式、材質都有,只怕你不找屬於自己的而已。本篇的主題就是...
Thumbnail
有一陣子這個東西非常流行,在健身界好像要人手一個夠看一樣。主打的輕便、好攜帶,到哪都可以鬆一下。到現在各種款式、材質都有,只怕你不找屬於自己的而已。本篇的主題就是...
Thumbnail
全身震動療法/垂直律動機/震盪律動機 號稱懶人運動甩脂機。 當有一個機器說妳可以什麼都不做,就達到減肥健身的效果時,是人都會心動。但靜下心來多想兩秒,世界上會有這種難以令人置信的好康嗎?也許有,也許沒有,我們一起來抽絲剝繭。
Thumbnail
全身震動療法/垂直律動機/震盪律動機 號稱懶人運動甩脂機。 當有一個機器說妳可以什麼都不做,就達到減肥健身的效果時,是人都會心動。但靜下心來多想兩秒,世界上會有這種難以令人置信的好康嗎?也許有,也許沒有,我們一起來抽絲剝繭。
Thumbnail
這天練習什麼?.... 昨日鬆筋膜課,老師先利用彈力圈套著小腿肚,腳底足弓踩著足弓穩定器,大腿間夾著軟木滾筒,然後微微蹲下再起來,重複數次,接著雙手左右交錯拍著前腹後腰、前胸後背、前肩膀後上肩(頭不轉動),雙手左右交錯拍著身體約5分鐘,當解下彈力圈及滾筒時,當腳底離開足弓穩定器時,兩腳一著地,身體竟
Thumbnail
這天練習什麼?.... 昨日鬆筋膜課,老師先利用彈力圈套著小腿肚,腳底足弓踩著足弓穩定器,大腿間夾著軟木滾筒,然後微微蹲下再起來,重複數次,接著雙手左右交錯拍著前腹後腰、前胸後背、前肩膀後上肩(頭不轉動),雙手左右交錯拍著身體約5分鐘,當解下彈力圈及滾筒時,當腳底離開足弓穩定器時,兩腳一著地,身體竟
Thumbnail
《2021.10.31-健身研究生-健身人必需知道的八大功能性動作類型》人體出生時就被上天安裝原廠程式(動作功能性),但我們漸漸忘記它了!
Thumbnail
《2021.10.31-健身研究生-健身人必需知道的八大功能性動作類型》人體出生時就被上天安裝原廠程式(動作功能性),但我們漸漸忘記它了!
Thumbnail
還記得電影【鋼鐵人Iron man】鋼鐵人的軍人好友羅德斯上校嗎?當時因戰爭下半身完全癱瘓,之後依靠高科技的鋼鐵外衣重新站起來,電影這樣演,你以為只是編劇的想像嗎?其實早就有真實的醫療科技了呢!
Thumbnail
還記得電影【鋼鐵人Iron man】鋼鐵人的軍人好友羅德斯上校嗎?當時因戰爭下半身完全癱瘓,之後依靠高科技的鋼鐵外衣重新站起來,電影這樣演,你以為只是編劇的想像嗎?其實早就有真實的醫療科技了呢!
Thumbnail
運動科學是人少數能反擊命運的手段 人們過去對於健康的想法大多來自醫學領域的研究,醫療的目的就是幫助受傷、生病、退化或是變異的人「回歸正常」,所以無傷無病的身體狀態,就是大多數人對於健康的認知。 人的身體科學上確定是可以「升級」的,所以最佳狀態應該是持續的增加力量、強化結構和提高功能。
Thumbnail
運動科學是人少數能反擊命運的手段 人們過去對於健康的想法大多來自醫學領域的研究,醫療的目的就是幫助受傷、生病、退化或是變異的人「回歸正常」,所以無傷無病的身體狀態,就是大多數人對於健康的認知。 人的身體科學上確定是可以「升級」的,所以最佳狀態應該是持續的增加力量、強化結構和提高功能。
Thumbnail
徒手治療跟運動治療是物理治療師最厲害的武器 貝克在之前的文章也多次提及這個值得「自費」的技術 但不知道有持續關注貝克文章的居民們會不會有個疑問: 除了國術館、整復推拿......好像有個跟徒手治療很類似的做法..... 沒錯,美容美體,尤其是其中「美體」的部分 此外,也有許多人問: 不是嗎?
Thumbnail
徒手治療跟運動治療是物理治療師最厲害的武器 貝克在之前的文章也多次提及這個值得「自費」的技術 但不知道有持續關注貝克文章的居民們會不會有個疑問: 除了國術館、整復推拿......好像有個跟徒手治療很類似的做法..... 沒錯,美容美體,尤其是其中「美體」的部分 此外,也有許多人問: 不是嗎?
Thumbnail
我的治療思維與哲學是盡可能幫助患者回到身體原來的狀態,這包含好多事情。其中一個就是我們的生活型態。「你,動了嗎?」
Thumbnail
我的治療思維與哲學是盡可能幫助患者回到身體原來的狀態,這包含好多事情。其中一個就是我們的生活型態。「你,動了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