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指數:★★★(及格)
作者:松尾由美
這次的書到底要給幾顆星我真的很猶豫,一方面是我覺得書裡可以被拿出來吐槽的點真的滿多的;但另一方面又覺得說好像沒有哪個點真的不妙到讓人想棄坑的,整題而言雖然不算是本佳作,但作為小品看過就好,倒也不是不行。
以下為官方簡介──
在一個陰雨天,沼野涉在公寓裡感應到「她」的存在。「她」三年前在此遭人謀殺,因為不了解真相而只能在原地徘徊。隨著案情抽絲剝繭逐漸解謎,「她」的面容也越來越清晰,正如他們倆之間的越來越深的感傷愛戀⋯⋯。
沒錯,這本書的簡介超級短,不過因為書本身也很薄,這個簡介已經足以向讀者說明劇情了。
本書的定位也是愛情推理,不過就如果個別探討書中的推理線與感情線,各自都稱不上及格;綜合來說,就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先從推理線講起,這應該也算是本書的主軸,故事圍繞著女主角小田切千波的死因之謎展開,藉由男主角探訪這起命案的各位相關人物,逐步找出殺害千波的兇手。
如果不考慮千波的鬼魂這一點,其實這就是本還滿本格派的推理;而理論上,如果連死者都能顯靈,提供偵查者事件細節,那要破案應該不是件難事,這算是挺直觀的邏輯,不過畢竟是推理小說,如果直接找到兇手,這書也寫不下去了,所以在本書中,身為事件被害人的千波,其所提供的線索其實相當有限,甚至有時是無用的資訊。
這種感覺就好像你在玩解謎RPG時,系統還特別安排了一個故意誤導你的NPC一樣。
舉一個最直接的例子,千波在故事前期一直保密自己想自殺的原因,且對男主角說:「我想自殺的原因肯定跟被殺的原因無關啦。」這種話讀者一看到,應該會馬上冒出一種「這肯定會是推進劇情的重大線索。」的感覺,結果了故事後期,這條支線還真的沒有用;雖然不能說這種發展在推理上有什麼謬誤,或是邏輯有矛盾,但在對用字斤斤計較的推理小說中,硬放入一個完全沒有用的資訊,還一直釣讀者胃口,除了為了提高解謎難度外,我想不到其他合理的解釋。
再來則是書中顯然就跟命案脫不了關係的守山先生,千波被守山請託,寄住在他家,每周就幫他回他妻子寄來的信,用以取信於妻子,讓妻子相信說守山真的有在關心他,否則不會一直準時回信。
結果到故事後期,這個設定出現反轉,原來寫信的確實是守山的妻子沒錯,但信的內容其實是守山的祖母麻紀子寫的,是祖母為了確定孫子真的有在關心他,這樣他才甘心把自己的遺產都留給他。這件事守山從頭到尾都知情,但千波卻被埋在鼓裡,從頭到尾都以為自己是在回信給守山太太。
這大概是推理線中最不合理的一點,難道祖母寫給孫子的信內容看起來會跟妻子寫給丈夫的信一樣?如果祖母在內容用詞中提了個像是什麼「我的孩子」、「孫兒阿」之類的用詞,那不就尷尬了?反過來說也一樣,因為千波以為是要回信給守山太太,如果他用了什麼對妻子表達愛意之類的話不就露餡了?
依照書中描述,這種魚雁往返持續了三個月,以每周一次的頻率來計算的話,這樣總共來回了二十多封信,我不相信這二十多封信裡真的完全滴水不漏,而且說到底,這件事最終還是真命案謎底無關。
我不得不說,如果作者真的是為了提高解謎難度,那作者你埋的這些啞彈未免也太多了。
既然是推理線,那當然要來談談最終謎底的可看性。
關於謎底其實我非常不滿意,關於千波的死因,作者的解釋非常牽強,甚至讓我覺得該不會是作者寫到後來發現圓不回來所以才臨時想出這個死法吧?它不合理的原因在於害死千波的守山,他的做法完全不符合常理,我就問哪有人看到一個人要自殺的時候,選擇的做法是餵他吃安眠藥的?明明可以有無數種處理方法,結果他選擇了一種最讓人匪夷所思的做法。
書中給出的解釋是因為守山當時趕著回老家,所以打算先餵他吃安眠藥,這樣至少他不會爬起來自殺。WTF?這個人是怎麼靠這種邏輯生存在這世界上的?明明打個119就可以解決的事,你竟然選擇餵一個正要自殺的人吃安眠藥?再不然,守山以為千波要上吊,那你不會直接去把那條上吊用的絲巾拆下來帶走就好?
反正我看到這段的感想就是:不要瞎掰好嗎.jpg
推理線的吐槽就到此為止,接下來是感情線的吐槽。
*****
既然書名叫「雨戀」,各位可想而知這故事顯然跟「雨」有關,這是因為故事對於千波的幽靈的設定,他只有在下雨天才會顯靈,這裡就是一個讓人很出戲的點,這書中下雨的頻率也太高了吧?而且都是一連下好幾天,不說是日本,我還以為是溫帶海洋性氣候國家。
再來也是跟書名有關,雖然「戀」這個字已經明寫在書名了,各位應該用膝蓋想也知道故事顯然是鬼魂千波跟男主角的戀愛故事;但實際上,書中的感情線推進,在書的前半部,甚至是到2/3本書的看完了,其感情進度趨近於零;到了後期,為了劇情需要而強行推進兩人情意,而且推進的速度跟秋明山老司機的車速差不多,這前後差距也太大了,也跟常見的言情小說的感情推進模式有很大差異。
理性面就談到這裡,接著來看看書裡的情感氛圍描述。這方面其實很難用明確的文字評論好壞,我只能依我個人主觀感受來評論。
本書從選題、感情的惆悵、別離前的無奈,最重要的是雨中迷茫的情絲,都與比本書早一年出版的市川拓司代表作《現在,很想見你》不謀而合;不過在各方面都略顯遜色。
要說氛圍的烘托,本書在前中期的主軸過於趨向推理線,導致男女主角的互動幾乎真的只是偵探在訪問證人似的公事公辦;到了後期卻又因為快要結尾了,作者突然又讓進度大躍進,完全無法把主題的「雨」想要帶給讀者的那種迷濛中,無法參透未知的想像展現出來,宛如《詩經.秦風.蒹葭》中:「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那種可望、可即、不可及的唯美感,明明書的選題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基底,但卻浪費了這個題材。
又論本書跟《現在,很想見你》都具備的另外一個重點,就是對於未來的不確定性;《現在,很想見你》中,男主角亡妻終將在雨季結束後消逝,本書則是在案件偵破後別離;這在結局的時候顯然又是另一波高潮,但本書因為感情線原本節奏就不佳,導致讀者其實很難進入作者想描寫的情境;所以當最後男主角偵破命案後,隔天千波就要消失了, 書中雖然大力描寫這段感情的不捨,但因為鋪陳實在是不夠,要使讀者入戲就成了強人所難。
總結──
本書的定位實在是滿尷尬的,各方面來說都不是本佳作,但如果單就閱讀體驗來說,好像也沒有哪個地方糟糕到讓人想棄坑,我建議就是如果遇到下雨天,剛好那天也閒閒沒事,不如就來嘗試一下這本書也無妨吧。